发展形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585154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86
- 大小:101.87KB
发展形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发展形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形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1.67
593.37
64.1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9.97
14.33
43.7
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万人次)
17325.91
25841.28
49.1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人民币)
678.43
1085.55
60.0
全区旅游总收入(亿元人民币)
761.18
1203.22
58.1
二、旅游产业规模和体系不断壮大
截止2005年底,广西拥有各类旅游行政、企事业单位1000多家,其中旅行社355家(国际旅行社63家、国内旅行社292家);
旅游客房4.6万间、床位8.83万张;
旅游饭店352家,星级饭店308家;
旅游景区景点800多处(其中A级旅游区34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个);
旅游车船公司、贸易、饮食、购物等旅游企业100多家,旅游客车1760辆,总座位约4.85万个;
旅游游船281艘,总座位约2.54万个。
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文化娱乐和旅游商品等旅游要素不断配套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旅游产业基础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三、旅游产品建设步伐加快,产品结构不断完善
坚持以景区景点开发为中心,以特色旅游线路建设为载体,狠抓旅游规划、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和投资力度、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加强旅游项目规范化建设和景区标准化管理,全力打造旅游品牌和特色旅游精品。
“十五”期间累计投入约240亿元人民币,成功开发了一批以自然山水、滨海休闲、边关揽胜、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为主题特色的市场竞争力强、规模大、档次高的旅游产品,使广西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逐步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化综合型转变,其中一批精品景区已成为广西新的旅游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加大主题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和配套完善,初步形成了南北对接、东西呼应的大旅游格局,初步构建起特色突出、吸引力和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体系。
四、多元化营销,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紧密跟踪旅游市场发展态势,努力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宣传广西旅游整体形象和特色旅游产品,初步构筑了高效通畅的旅游市场营销网络,巩固了传统的基本客源市场,拓展了强势增长的重点目标市场,基本形成了入境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境市场(含边境旅游)相互结合、彼此促进的市场格局。
五、依法治旅,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日益改善
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广西优秀旅游县(市)”为切入点,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环境和综合接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树立起诚实守信、以人为本的旅游业整体形象。
理顺部门和行业关系,依法加大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培训力度,各类旅游经营和服务日益规范。
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六、区域合作成效显着
以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阳朔作为世界旅游组织观测点等为标志的国际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强;
与广东、浙江、贵州、海南、湖南、四川、云南等邻省区无障碍旅游区的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区内各市县间的旅游合作使广西旅游的大市场、大联合、大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保护封闭、各自为阵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全区旅游经济一体化构架初步搭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七、旅游基础环境和设施不断完善
全区航空、公路、铁路、航运和海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我区边境、沿海和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基本解决了主要旅游交通干道的畅通性和重点特色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问题,初步构建起便捷畅通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
水电、通讯、消防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口岸、防疫、安全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
八、旅游从业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
通过加强旅游培训、改善旅游经营管理环境、提高技能、提高企业内部质量监督水平、狠抓行风建设、建立各级各类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导游服务大赛等措施不断培育壮大了旅游人才队伍,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截止2005年底,全区旅游从业人员约120万人(直接从业人员约23万人),主要分布在旅游管理、旅行社、旅游饭店、导游、景区景点、旅游车船、旅游贸易、乡村旅游、旅游教育培训、旅游工艺品产销等行业和部门。
全区拥有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15家,旅游规划质量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九、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宏观环境不断优化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地位和作用的提升,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重要产业。
政府主导力度逐步加强,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日益主动,全社会的旅游意识和出游能力大大增强,关注旅游、发展旅游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十五”期间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成就为建设旅游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十一五”广西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机遇和挑战
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既有其特定的优势、良好的基础和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困难和严峻的挑战。
一、发展环境与机遇
(一)宏观环境机遇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保持着快速和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大环境。
中国社会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经济环境。
全球经济一体化、“入世”、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推进泛北部湾区域、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两廊一圈”合作以及“泛珠”合作等有利于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促进对外对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战略决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新的动力。
(二)产业发展机遇
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而亚太地区政局稳定,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区域,加之其拥有全世界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使得该地区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热点,全球旅游重心正逐步向东亚太地区转移。
中国旅游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列为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的首位,现已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并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
预计未来15年里,中国旅游业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371亿人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6%,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培育和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
全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有关行业、部门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广西“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比较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
广西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等级和品位高,特色突出,资源互补性和组合性好,科学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高。
现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34处、旅游度假区10处、森林公园38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0处、自然保护区64处、地质公园6处、A级旅游景区(点)34处。
山水景观、滨海风光、边境风貌、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构成广西的特色旅游资源,为旅游强省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2、区位优势
广西背靠大西南,临近粤港澳,面向东南亚,与越南山水相连,沿海、沿江又沿边,是大西南出海重要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和大湄公次区域旅游合作的东北门户,并构成了与环北部湾经济区域、泛珠三角区域及中国——东盟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良好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广西在更大范围的旅游区域经济格局中定位自己,有利于广西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旅游区域经济的联动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有利于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产业优势,推动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3、产业优势
广西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要素不断优化,入境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境市场(含边境旅游)稳步发展,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已完成了旅游资源大省到中国旅游大省的转换,正逐步向中国旅游强省迈进,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4、生态环境优势
广西森林覆盖率达41.33%,受工业和城市污染的程度轻,总体环境质量优良,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条件。
亚热带气候温和宜人,一年四季适宜旅游。
5、客源市场优势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广西拥有广阔的海内外、区内外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
喀斯特山水景观、民族风情、长寿之乡等对世界各地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而海滨风光、边境风貌、红色旅游等则倍受大西南以及内陆省区旅游者的青睐。
6、政策优势
旅游业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的特色经济产业,投资广西旅游业除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国家和广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相应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沿海开放、边境开放等多重优惠待遇。
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旅游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需更需合理;
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程度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旅游产业链短,消费结构欠合理;
旅游品牌不突出,竞争力不强;
旅游投融资渠道需进一步拓展;
旅游基础配套和服务环境功能需进一步完善。
(二)各地发展旅游产业的区域协作联动意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区域分割、低价竞争等不良现象。
(三)旅游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不够,亟需创新现代旅游营销方式。
(四)旅游行业管理需要加强统一性、权威性、指导性;
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旅游经营主体需要整合壮大提升;
旅游法律法规及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五)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亟待改善与加强。
(六)与周边国家、地区和国内省区旅游发展的竞争更趋激烈。
三、前景展望
广西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优良,优势条件明显,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各项要素具备,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科学整合产业要素,打造品牌,建设精品,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全面增强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建设中国旅游强省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二篇主要任务
第三章“十一五”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
以建设旅游强省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统筹协调、重点推进,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从“十一五”开始,全面启动建设广西旅游强省,使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广西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旅游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体系、现代旅游营销体系、旅游服务质量体系、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等五大旅游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具体发展指标:
到2010年,入境旅游者28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50亿美元;
国内游客人数955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50亿元人民币;
旅游总收入600亿元人民币左右,相当于同期全区GDP的10%左右。
直接旅游就业人数5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300万人左右。
“十一五”期末广西旅游业主要指标数值及年平均增长速度表
表2
主要指标
单位
数值
年均增长(%)
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
万人次
280.00
13.64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亿美元
6.50
12.61
接待国内游客人数
9550.00
8.00
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人民币
550.00
14.64
全区旅游总收入
600.00
14.35
直接旅游就业人数
万人
50
23.4
“
三、发展战略
(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推进战略。
加强政府对旅游规划的主导、政策法规的主导、发展环境的主导、行业管理的主导和投融资平台的主导,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部门联动与区域合作力度。
加快旅游企业自主创新与改革发展步伐,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依托企业全面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对旅游资源和各项旅游生产力要素的基础配置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营发展旅游产业。
(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旅游发展依靠人、服务人为宗旨,既要最大程度满足旅游者需求,又要强调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统筹协调好城乡旅游发展、区域旅游发展、人与自然以及入境市场、出境市场(含边境市场)和国内市场、企业经营与社区参与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三)整合优化、结构调整战略。
坚持大空间整合、大品牌打造、大区域联动、大企业推进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总体战略,充分整合和优化配置发展旅游产业的各项要素。
积极推进旅游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完善旅游产业的布局结构,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关联性结构问题,集约推进广西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品牌打造、质量提升战略。
规模化、高级化、垄断化地打造广西旅游品牌,以品牌树立广西旅游市场形象,通过品牌辐射,带动相关景区和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
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营造优良旅游服务环境,打造旅游服务品牌,提供优质旅游服务,提升旅游者在广西的旅游体验和消费质量。
(五)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战略。
加快推进旅游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资源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和手段,依靠旅游科技创新,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进一步加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力度,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促进广西旅游业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六)科教兴旅、可持续发展战略。
整合优化广西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各类旅游人才的引进、开发和培养力度。
加强广西旅游科技研究和重大课题攻关,不断提高景区开发、宣传促销、市场管理、产品包装、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提升广西旅游的竞争力。
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倡生态旅游消费,引导旅游者强化环保意识。
全面推进资源保护型旅游开发方式、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和环境友好型旅游消费方式,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战略框架
全面构筑“一个旅游龙头,两条黄金旅游带,两大旅游集散中心,五大旅游特色,六大旅游品牌,八大旅游区,十大精品旅游线路”的总体旅游发展框架。
即:
进一步发挥桂林市对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
建设完善“桂林/贺州——柳州/河池——来宾——南宁——钦州、防城港(东兴)——北海”和“梧州——玉林——贵港——南宁——百色/崇左”南北、东西两条黄金旅游带。
建设和完善桂林市、南宁市两大旅游集散中心。
突出自然山水、滨海休闲、边关揽胜、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五大旅游特色。
着力打造桂林山水、德天瀑布、北海银滩、百色天坑、民族风情、红色旅游六大旅游品牌。
全面推进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区、南宁壮乡绿城会展商务旅游区、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区、环北部湾滨海跨国旅游区、百色大天坑群旅游区、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桂东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八大旅游区的规划建设。
整合建设桂林山水精华游、环北部湾滨海休闲度假游、德天跨国瀑布边关游、“刘三姐”风情游、大石围天坑群探秘游、桂东宗教历史文化游、邓小平足迹游、壮、瑶、苗、侗、仫佬民族风情游、孙中山北伐足迹游、中越边境跨国游十大精品旅游线路。
第四章构筑广西大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按照规模化、高级化、垄断化的要求,以提升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跨行政区域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全面构筑“一个旅游龙头、两条黄金旅游带、两大旅游集散中心、八大旅游区”的区域旅游发展框架,努力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龙头带动、南北对接、东西呼应的广西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格局。
一、强化桂林市的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
桂林市作为世界旅游名城,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人才培育与交流、旅游信息网络建设、旅游企业发展、旅游基础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已经构建起完善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体系,旅游市场规模和经济总量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广西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是广西旅游的产业主体和形象代表。
进一步整合发挥桂林旅游经济产业优势,以市场为纽带,以互动和联合为手段,以实现共赢为目标,加强桂林对区内其它市县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推进广西旅游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提升广西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区域市场竞争力。
二、建设完善南北、东西两条黄金旅游带
依托高速公路网络和跨省区经济通道的发展,建设完善南北、东西两条黄金旅游带。
充分发挥桂林旅游龙头辐射作用和南宁旅游中心集散功能,提升贺州、柳州、河池、来宾、钦州、防城港、北海的旅游产品吸引力和旅游市场竞争力,促进南北旅游企业的联合开发与经营,形成以桂海高速公路为载体的“桂林/贺州——柳州/河池——来宾——南宁——钦州、防城港(东兴)——北海”南北黄金旅游带,实现南北对接。
发挥梧州和玉林东大门、百色西南门户、崇左南大门以及南宁中心地位和聚散功能,加快建设以南宁为中心,以东西走向的主干公路为纽带,以东盟、粤港澳台和大西南地区为主要客源地的东西旅游大通道,建设完善以南梧、南友、水南、南百高速公路为依托的“梧州——玉林——贵港——南宁——百色/崇左”黄金旅游带,积极推进玉(林)贵(港)旅游经济走廊建设,形成东西呼应格局。
通过两大黄金旅游带辐射带动广西其他市县,突出重要的连接点,以此推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
依托高速公路宣传广告牌和服务站点,建设高速公路旅游服务驿站,打造千里高速公路旅游广告宣传和旅游服务走廊。
三、完善提升桂林、南宁两大旅游集散中心
(一)桂林旅游集散中心
完善和提升桂林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广西旅游集散中心、中国西南和中南旅游集散中心、大湄公河次区域东北亚旅游门户的地位,发挥桂林的旅游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将其建成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广西乃至中国的旅游客源集散、旅游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旅游文化中心以及广西旅游形象宣传的窗口。
完善桂林与国内外旅游客源地和主要旅游城市的交通网络。
扩展桂林城区地域空间,增强桂林市总体经济实力。
加强桂林与区内外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企业和资本运营方面的联动与合作。
加强桂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市会展商务、文化娱乐、宾馆饭店、公共交通、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系统。
(二)南宁旅游集散中心
突出南宁作为广西首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强化南宁的集聚辐射功能,并向东接受泛珠三角区域的辐射、向西承接大西南客源市场、向南沟通泛北部湾与东盟、向北与国际旅游城市——桂林形成互动之势,强调南宁在客源、交通、会展、商务、壮民族文化展示、旅游购物等方面的集散作用。
努力将南宁市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和泛北部湾市场的壮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性国际会展商贸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
建立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和大西南对接的旅游平台及空间网络。
加强南宁与两大黄金旅游带上其它城市和旅游区(点)之间的互动,突出南宁在广西旅游南北对接、东西呼应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和集聚辐射功能。
增加南宁至东南亚和泛北部湾地区各国的航线并实现落地签证。
加强南宁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南宁的航空交通、国际陆路客运、城市交通、市政公用设施、信息网络平台、旅游安全保障、大型商贸物流设施、会展商务设施、接待服务设施等。
四、整合互动八大旅游区
(一)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区
范围包括桂林、贺州两市及其辖县区和柳州市的三江县。
将该区建设成为以桂林山水为领衔品牌,以游览观光、历史和民族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度假、会展商务为主题旅游功能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重点配套、完善城市旅游交通、景区道路、会展商务、信息咨询、文化娱乐、特种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文化街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重点整合开发:
1、以漓江及其喀斯特地貌景观、资江——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产品。
2、以灵渠、靖江王城王陵、龙脊梯田、桂海碑林、桂系名人故里、愚自乐园、荔浦龙怀、黄姚古镇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3、以桂林乐满地、阳朔西街、阳朔东街、龙胜温泉、贺州温泉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4、以印象刘三姐、三江程阳桥侗族风情等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
(二)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区
范围包括崇左市及其除扶绥县以外的辖县区、百色市所辖的靖西、德保和那坡三县。
将该区建设成为以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跨国大瀑布为领衔品牌,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跨国旅游、民俗体验为主题旅游功能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
重点建设、完善对外交通、瀑布补水、旅游城镇、口岸配套、边贸集市、旅游信息服务中心、特色民族文化娱乐、民族旅游商品开发、特色文化街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1、以大新德天跨国大瀑布、靖西大峡谷群、崇左石林、德保老虎洞——吉星岩等为代表的喀斯特山水观光旅游产品。
2、以宁明花山崖壁画、凭祥友谊关、大连城、崇左太平古城、龙州小连城、靖西旧州等为代表的南国边关历史人文旅游产品。
3、以那坡黑衣壮、龙州天琴长衣壮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产品。
4、以崇左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大新明仕田园风光、黑水河、左江风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
(三)环北部湾滨海跨国旅游区
范围包括北海、钦州两市和辖县区、防城港市的港口区、防城区和东兴市以及环北部湾近海海域,在线路组织上延伸至越南下龙湾。
重点建设、完善城市旅游交通、景区交通、海上航线、直升机场、滨海观光大道、城镇接待服务、文化娱乐、边境口岸、信息咨询、旅游购物、边贸街区、海产品开发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将该区建设成为以中国第一滩——北海银滩为领衔品牌,以会议度假、休闲疗养、边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