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版企业融资项目计划书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582123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20.89KB
新三版企业融资项目计划书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三版企业融资项目计划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三版企业融资项目计划书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5年04月30日
七、项目摘要
本项目基于物联网框架技术,属于车联网基础应用项目,其原理是通过对整车CAN总线网络上挂接信息共享的智能节点,并实现该智能节点与总线上其它节点间的信息共享和通信,再利用无线网络的语音、数据通信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使运营中心或者服务提供商与车辆智能节点进行交互式通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位置信息、交通信息、事故紧急求助、车辆远程诊断、车辆火灾自动预防等,从而完成了车辆运行危险信息的识别和决策策略,最终为车乘人员提供便利、舒适的用车体验和安全、安心的用车保障。
八、年进度指标
年度
分进度目标和实施内容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九、技术指标摘要
1.完成侦测信息类型
3种
2.完成信息告警数据传送方式
1种
3.建立数据分析服务器
3台
4.产出技术报告
2篇
5.待核准/已核准之发明专利
2件
6.待核准/已核准之新型专利
7.待核准/已核准之著作权专利
4件
8.产出论文或著述
第二部分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项目目的
物联网是泛在计算机时代(后PC)的产物,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
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
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
产品服务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各种领域。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自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0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
根据我国工业和信息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
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年产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其中,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
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建成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
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
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二、项目意义
汽车工业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市场成长率也逐渐缩小,各国车厂经由不断的整并,目前已形成集团化的经营模式。
为了能扩展汽车市场的获利空间,车厂在提高生产制造效率同时,通过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给消费者更便利与安全的移动空间,以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
如:
日本、美国与欧盟等国家运用移动通讯技术并结合卫星定位系统提供车载资讯服务,已逐渐带动卫星定位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而2.5G(GPRS)、3G或WiMAX等无线通信技术及车辆定位(GPS)应用服务,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逐步进入车辆整合服务市场。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工具数量的不断增多,运输网络越来越复杂,交通运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汽车火灾现象频繁出现,且呈上升趋势。
每年各中等以上城市发生的汽车火灾都在几十起以上,在高速公路等火灾消防困难地段发生火灾次数更多,并且汽车火灾80%以上都造成车辆报废,甚至是车毁人亡,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本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框架,以大型道路营运客车为研究对象,该项目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巨大。
三、项目必要性
从国家宏观经济情况分析项目必要性: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为积极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交通部推出《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并指出到2015年,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道路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国基本建成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危险品运输车辆、国际道路运输车辆、三类以上的班线和旅游客运车辆、应急保障车队车辆的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重型载货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稳步提升。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
源头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危险品安全检测仪配置率达到100%,货运源头治超体系基本建立。
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与考核体系全面建立。
道路运输营运车辆万车公里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3%,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事故得到遏制。
覆盖全国的道路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建成功能完备、信息互通的应急指挥平台和专兼结合、保障有力的应急运输保障队伍。
由此情况分析可知,“十二五”时期车联网项目建设与完善将是重点,而本项目属于车联网体系,目的是提高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
所以本项目的设立完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大潮。
从行业总体市场分析项目必要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800万辆,一跃刷新全球纪录,伴随数字的增长,一个现象已非常明晰:
随着汽车电子化的日益深化,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电子核心产品的感知技术产业将会继消费电子、通信、计算机之后受到全球业界的关注,中国汽车传感器等感知产业飞速发展已成趋势。
第三部分项目所属领域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研发现状
国外车联网感知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且该产业发展成熟度较高,美国是较早推行车联网感知产业发展的国家之一,早在1997年,通用公司就已经推行了on-star业务,on-star把摩托罗拉无线通信模块,车辆定位技术及服务中心综合为一体,为汽车提供全方位的通信服务。
而福特公司也适时推出了wingcast车载互联网服务,与on-star展开竞争。
2010年以来,美国的车联网感知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原因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硬件价格大幅下降,在规模化生产和相关机构补贴的情况下,车联网感知系统的价格大幅下降到大部分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这为车联网感知大规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需求增加,由于美国推行车联网感知的时间较早,其产业已经迈过了市场认知这一阶段,大部分消费者对车联网感知已经比较认同;
另外,目前北美市场上出现的新车型更加突出了信息需求,从而使得车联网感知系统已经成为了车辆的必要部分,导致需求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三)服务内容完善,目前,美国市场的车联网感知系统已经可以全方位的为汽车用户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服务、安全监视、汽车诊断、即时通讯、多媒体娱乐等各个方面。
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车联网感知在美国的快速发展也可为世界范围内车联网感知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欧洲的车联网感知产业呈现出和美国不同的特点,以项目促发展是欧洲车联网感知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服务项目上,欧洲的车联网感知把交通信息和交通安全作为主攻方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e-Call(紧急救援服务)的功能。
目前,欧洲大陆汽车年产量接近1400万辆,有将近2亿辆汽车在欧洲大陆行驶,与之相对的是基础设施已经不能维持道路安全的基本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欧洲推出了e-Safety项目,该项目涉及各国政府、车厂、汽车零组件厂、电信业者、科技厂商、服务提供者、金融保险业者、研究机构等各个方面,为的是让汽车更智慧化,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
由于参与这一项目的欧洲国家较多,因此可以全面的带动欧系车车联网感知产业的发展。
也正是参与这一项目的国家较多,因此,在推广车联网感知服务时面临到多文化、多语言的发展瓶颈,只能在某些区域实施,新车配载车联网感知设备的比例属于缓慢成长的趋势。
日本车联网感知产业发展呈现出发展快,功能性强的特点。
在市场规模方面,目前,在日本使用G-Book服务的用户大约为300万,并以每年50万的速度在增长。
另外,日本的车联网感知产业发展更加突出功能性特点,由于日本道路路况复杂,因此,导航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日系车的导航功能的较好,如TOYOTA的“Monet”提供实时的路况、交通状况、新闻、天气、西餐厅、加油站、医院、停车场等信息,并可以收发E-mail。
目前国外的车联网感知服务大都会提供导航、交通信息、安防服务、信息以及娱乐类服务、远程诊断以及其它便利类服务。
中国车厂提供什么服务取决于内部输入和外部输入的结合,也就是这样两个问题:
1)车厂为什么要上车联网感知系统?
如果车厂已经想清楚某些服务是自身所需的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的手段,那么车厂就应该自发主动地推动实现。
2)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什么服务?
这就更加需要车厂对于各自的目标客户群体的外部调研输入来决定了。
总体来说,中国市场对车联网感知系统具有较高的需求,这个在此前的市场调研中得到了印证。
中国消费者对于车联网感知系统主要服务的需求喜好程度介于美国和日本之间,和欧洲更加接近一些,尤其对导航和安防服务有较高的需求。
二、技术领域发展趋势
(一)国外车联网感知技术发展概况
2005年,美国ABI研究公司公布了一份专门针对传感器市场的研究报告。
这份名为《汽车传感器:
加速计、陀螺仪、霍耳效应、光学、压力、雷达以及超音速传感器》的报告,对2012年前主要传感器的地区性使用前景作了预测。
报告讨论了使用传感技术的许多先进安全系统,并提供了主要40家生产厂家的详细资料,以及100多家生产厂家名录。
这家调查公司的一位资深分析师认为,是主动式安全系统推动了传感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
在汽车业,安全系统成为传感器的最大市场。
根据“全球信息公司”的调查报告,全球轻型汽车传感器OEM市场年均增长率7.4%,到2010年将达到140亿美元的规模,其增长幅度远远超出汽车本身的年均增长率。
在发达国家,随着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完善,电子传感新技术快速发展,但已经成熟的传感器产品的增长将趋缓甚至可能下降;
在发展中国家,基本的汽车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安全、防盗、排放控制系统,增长量十分可观。
汽车传感器供应商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要扩大产能产量,另一方面要不断减低成本,这种发展趋势未来将不可能改变。
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汽车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为120亿美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以上。
全球2010年汽车传感器的市场需求量为18.2亿只,预计2015年将达到23亿只。
未来的汽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20世纪末期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发展使微型传感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目前采用Mems技术可以制作检测力学量、磁学量、热学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的微型传感器。
由于Mems微型传感器在降低汽车电子系统成本及提高其性能方面的优势,它们已开始逐步取代基于传统机电技术的传感器。
Mems传感器将成为世界汽车电子的重要构成部分。
以Mems技术为基础的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传感器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传感器,成为汽车传感器的主流。
(一)国内车联网感知技术发展概况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车联网感知系统,在交通信息采集中,终端节点可采用非接触式地磁传感器来定时搜集和感知区域内车辆的速度、车距等信息;
当车辆进入传感器监控范围后,终端节点通过磁力传感器来采集车辆的形式速度等重要信息;
多个终端节点将各自采集并初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汇集节点汇集到网关结点,并进行数据融合,获得道路车流量和车辆行驶速度等相关信息,从而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精确的输入信息;
通过给终端节点安装温湿度、光照度、气体检测等多种传感器,还可进行路面状况、能见度、车辆为期污染等检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当中会集节点可以安装在路边立柱、横杠等交通设施上,网关节点可以集成在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器内,专用传感器终端节点可以填埋在路面下或者安装在路边。
本身有一个电子标签他通过路边的监测器,可以属于是被动的,如果在车辆装上以后,他可以发布,是有源的,这样就变化双向、主动的,从而建立信息的沟通。
RFID感知技术在中国车联网领域也得到了巨大应用,可以实现不停车收费,可以用于物流车辆管理等。
近期公安部已经推出一种识别率在99.9%以上的专用电子标签,可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形成对车辆身份和位置信息的唯一标识。
宁波凯福莱开发的物联网疫苗冷藏车全部采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利用这种物联网冷藏车和疫苗上的RFID标签,司机可以轻易地读取这批疫苗的情况,保障了疫苗的安全及可追溯性。
此外,车内的传感器将会对整个疫苗的运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车内温度、汽车行驶状况等;
而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即时监控疫苗的状态。
中国正在计划加快无线传感器在车联网领域应用推进计划,在汽车计算平台与车辆的传感器节点实现数据交换,实现环境监测、目标发现、位置识别和控制其他设备的功能时,需要通过网关联系无线传感网络和外部网络的通讯,实现两种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发布、发送控制命令到传感网络内部节点,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建立非常重要。
国家发改委也在大力推进无线视频技术与感知技术体系融合,并大力推进试点工程,如: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车辆电子牌照试点工程,重点解决车辆自动识别、动态监控、车牌套用与防伪的问题。
由于车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有关统计显示,自2009年开始,国内传感器市场需求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即来自于汽车电子。
据高工传感产业研究所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会安装几十到近百只传感器,豪华轿车传感器数量可多达200余只,种类达几十种,两者所用传感器约占整个汽车传感器市场的三分之一。
计世资讯(CCWResearch)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传感器的市场销售额为3.9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42.8%,2007~2010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销售额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5%。
其中,2007年市场销售额将达到5.4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36.3%;
2009年其市场销售额将接近10.5亿美元,同比增长40.5%;
2010年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2%。
高工传感产业研究所预计,2010年中国车用传感器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5亿美元。
汽车传感器是车联网的基础,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材料、设计、工艺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生产出很多基本的传感器,但是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企业还是有很大差距,很多先进技术,特别是传感器的新设计原理和核心模块技术,还是由国外公司掌握,国内企业自主开发相对较少,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用于信息采集的高端传感器,其芯片核心技术并不为中国公司所掌握。
随着车联网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汽车传感器向着环保、安全、智能是传感器发展方向,给传感器产品带来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汽车电子化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就越大。
因此,国内外都将车用传感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
汽车传感器的应用将不仅仅局限在发动机管理系统,而是越来越多地与环境保护、安全和智能联系在一起。
第四部分项目前期预研综述
上述业务涉及技术系通过核心技术团队持续自主研发取得,均为自主研发,权属清晰,至今未有知识产权纠纷发生。
本项目已经完成设备和实验室的投资建设。
目前仍然在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
目标项目
计划前状况
完成后状况
技术状况
☉市场传感器环境气体侦测灵敏度不高问题。
缩小环型面积以提升空间性的分辨率,此技术将因为侦测面积缩小而牺牲探针的灵敏度。
☉利用市售近场探棒量测,需大量人工与精确度不佳的状况。
☉无线信号传输干扰性问题无法确保控制的可靠度
☉以人工方式核对电路图与PCB工作文件或底片档来找问题来源
☉无线传输数据容易遭到拦截盗取。
需要独特的加密算法,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可提升侦测灵敏度。
☉可提升无线信号传输的抗干扰性
☉整合电场与磁场检测,便于问题查证。
☉自主专利的加密方法,保障数据安全。
第五部分总体目标、考核指标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一、总体目标
本项目基于物联网框架技术,通过对整车CAN总线网络上挂接信息共享的智能节点,并实现了该智能节点与总线上其它的节点间的信息共享和通信。
再利用无线网络的语音、数据通信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使运营中心或者服务提供商与车辆智能节点进行交互式通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位置信息、交通信息、事故紧急求助、车辆远程诊断、车辆火灾自动预防等。
项目扩展性非常灵活,只要推出各类应用程序接口挂接服务应用即可纵向扩展各类功能性增值服务,降低项目分险。
二、考核指标
工作内容
需要时程
预定完成量化目标
1.硬件设备
6个月
完成具有以下规格之硬件装置:
1.CAN总线接口识别与协议驱动。
2.温度、烟雾、可燃气体传感器接口识别。
3.车载灭火弹引信。
4.通讯接口USB2.0或GPIB或RJ45
5.具备
GPS
及
Touch
Screen
的手持装置(PDA、智能手机)或行车电脑以及智能节点
2.终端软件基础平台
4个月
1.开源操作系统应用编译
2.应用接口开发和挂接测试
3.以TTS的方式发出语音
3.通讯技术
1.支持3G、HSPA(3.5G)
2.通信过程数据加密解密技术应用
4.通讯服务器
9个月
以Java程序撰写而成,使用
TCP/UDP网络通讯协议来和前端车载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5.应用服务器
以
J2EE
实作应用服务器提供各类服务
6.网站服务器
1.完成系统整合测试
2.制定产品规格书及结案报告一份
三、研发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案、工作任务
研发内容主要包括软硬件系统设计、数据安全性设计。
其解决方案和工作任务如下:
系统设计
技术路线
(1)技术原理
对基于CAN的汽车,在不改变车内各ECU内部的程序前提下,通过CAN总线的旁通技术,对整车(包括发动机、底盘控制系统、车身电控设备等)的各状态信号进行提取,并将智能控制节点(包括:
服务控制模块、各传感器模块以及数据安全与通讯模块等)进行挂接,采用SAEJ1939应用层协议实现对各信号进行识别,如遇故障信号采用中断形式下达决策策略。
与此同时,将故障信息、GPS定位信息等数据通过无线网络(2G/3G等)传送到综合服务平台,再享用接入的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救援、保险等定制服务。
(2)技术工艺路线或技术架构
通过平台化、模块化的技术路线,发展应用系统平台。
通过集成不同功能的传感器模块和应用服务模块,可以适应不同环境、不同用途的应用项目。
依托独立的数据分析与安全处理和开发能力以及深厚的应用经验,提供各种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应用解决方案。
建立具有一定适应范围的系统架构体系:
它包括基于IEEEStd1609.3-2010标准的WAVE自定义独有标识的数据报文和全程应用换码多路复用加密与解密技术的数据通讯安全保障,基于SAEJ1939应用层标准仲裁控制协议的嵌入式通讯软件设计、综合服务平台、开放应用程序接口的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平台等,实现该类项目的平台化和模块化,提高项目研发工作的成熟度。
(3)关键技术及特点
硬件设计
1CAN总线通信控制部分
采用MICROCHIP公司的PIC18F25K80微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高性能的RISC指令集,可达16MIPS的执行速度,具有32kB闪存存储程序,内存为3kB,1KEEPROM,内置CAN控制器,8通道12bitADC,具备RS232、SPI、I2C等常用接口。
工作电压范围为1.8~5.5V,工业级和扩展级温度范围,可以适用各种工业控制场合。
2车载终端部分
车载终端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GPS接收和导航模块、车载蓝牙模块、2G或3G无线通信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模块、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模块、车载诊断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等。
车载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
图3车载终端的硬件结构框
软件设计
软件性能是决定产品优劣的一大关键。
首先是操作系统的选择,由于是车载系统,车厂对前装电子零部件的可靠性要求远高于普通消费类电子产品,一般的操作系统难以满足车载系统强震动、长使用寿命等条件的要求,因此本项目软件平台会选用专属性的RTOS(RealTimeOperatingSystem)嵌入式操作系统,例如WinCE/Linux/Android等。
在操作系统之上则是中间软件,以及应用软件和人机界面HMI。
好的中间软件能加速对特定功能的开发,也能扩展应用功能。
本项目的主要应用软件包括车载通信、A-GPS(辅助GPS)、方位推算、多媒体处理、LBS位置服务、资讯服务、紧急事故处理、远程诊断等应用功能。
图4软件的架构
为了加速设计开发的流程,嵌入式软件系统逐渐从封闭性的专属系统走向开放性的接口架构。
这是一种基于抽象硬件接口的做法,在此架构中同时提供上层和下层的观点,上层的观点是应用程序编写者提供一套针对特定操作系统的统一软件接口,下层的观点则是建立对底层硬件设备的抽象化沟通接口。
四、关键技术
项次
细项拆解
可能遭遇困难
解决方法
1
传感技术
强调传感技术系统的系统性和传感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三版 企业 融资 项目 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