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第四章膜法水处理.docx
- 文档编号:1857367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312.68KB
整理第四章膜法水处理.docx
《整理第四章膜法水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第四章膜法水处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第四章膜法水处理
第四章膜法水处理
膜分离法是利用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时,使溶剂(通常是水)与溶质或微粒分离的方法。
一般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超滤、扩散渗析等,其中的反渗透、超滤相当于过滤技术。
用选择性透过膜进行分离时,使溶质通过膜的方法称为渗析;而使溶剂通过膜的方法则称为渗透。
电渗析法是以电位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法,用于从水溶液中脱除离子,主要用于苦咸水脱盐或海水淡化。
其膜是导电膜,即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
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法,根据溶质粒子的大小及膜的结构性质(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又可分为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反渗透法可用于溶剂的纯化和溶液浓缩。
反渗透法大部分应用于水的纯化.主要是苦咸水脱盐或海水淡化。
反渗透法的另一个重要应用为制备高纯水。
膜是分离技术的核心。
膜材料的化学性能、结构对膜分离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膜,有纤维素膜、芳香聚酰胺类膜、杂环类膜、聚砜类膜、聚烯烃类膜和含氟高分子膜等。
膜分离法的特点:
①不发生相变、常温进行、适用范围广(有机物、无机物等)、装置简单、易操作和易控制等。
②膜法水处理具有适应性强、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经济的特点。
所以,国内外已把电渗析法、反渗透法或膜分离法与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锅炉水处理。
第一节电渗析
电渗析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淡化、浓缩、精制或纯化的目的。
电渗析的进展:
对电渗析基本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采用动物皮、膀胱膜或人造纤维、羊皮纸等进行实验室研究,但无工业应用价值;随着合成树脂的发展,1950年,朱达试制出具有高选择性的阴、阳离子交换膜后,才奠定了电渗析技术的实用基础;1954年美、英等国将电渗析首先用于生产实践中,淡化苦咸水、制备工业用水和饮用水。
此后,电渗析技术逐步引入中东和北非。
1959年起,前苏联也开始研究和推广应用。
日本主要利用电渗析法浓缩制盐,1969年日本国内食盐有30%是用离于交换膜电渗析法生产的,1970年才将电渗析技术用于苦咸水淡化。
一、电渗析基本原理及过程
1.渗析过程
(1)渗析的原理
渗析是最早被发现和研究的一种膜分离过程,它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物理现象。
当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水用一张渗析膜(半透膜或离子交换膜)隔开时,浓盐水中的电解质离子就会穿过膜扩散到稀盐水中去,这种过程称为渗析过程,亦称扩散渗析。
渗析过程的推动力是浓度梯度,因此又称浓差渗析。
图4-1渗析过程示意图图4-2浓差渗析回收酸
渗析过程是缓慢进行的,随着盐分浓度梯度的降低.盐的扩散也逐渐减少,直到膜两边浓度相同,建立了平衡,盐分的迁移也就完全停止。
(2)渗析的应用
① 血液透析
② 从酸碱废液中回收酸碱。
浓差渗析回收酸见图4-2。
料液中由于H2SO4和FeSO4的浓度高,其中Fe2+、H+、SO42-均有向渗析液H2O中扩散的趋势,由于使用阴离子交换膜作渗析膜,因此理论上阴膜只允许SO42-透过膜进入渗析液,而H+离子由于水合离子半径小,迁移速度快,故也能透过膜迁移到渗析液中。
H+和1/2SO42-等摩尔透过膜,以保持溶液的电中性。
但是Fe2+离子则不透过阴膜。
经过一段时间的渗析后,料液中的H2SO4即进入渗析液中,实现了FeSO4和H2SO4的分离,即可实现回收废硫酸的目的。
2.电渗析过程
电渗析过程是电解和渗析扩散过程的组合。
电渗析制取淡水的基本过程:
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理论上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理论上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阴、阳离子分别往阳极和阴极移动,它们最终会于离子交换膜,如果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反,则离子可以通过,如果它们的电荷是相同的.则离子被排斥,从而可以制得淡水。
电渗析运行时可能发生的过程见图4-3。
图4-3电渗析运行时可能发生的过程
(1)反离子迁移
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反离子迁移是电渗析运行时发生的主要过程,也就是电渗析的除盐过程,反离子迁移效应大于0.9。
(2)同名离子迁移
与膜上固定基团所带电荷相同的离子穿过膜的现象。
即浓水中阳离子穿过阴膜,阴离子穿过阳膜,进入淡室的过程,就是同名离子迁移。
这是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可能达到100%。
当膜的选择性固定后,随着浓室盐浓度增加,这种同名离子迁移影响加大。
(3)电解质浓差扩散
由于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在浓度差作用下,电解质由浓室向淡室扩散,扩散速度随浓度差的增高而增大。
(4)水的渗透
在电渗析过程中,由于淡室水浓度低,基于渗透压的作用,会使淡室的水向浓室渗透。
浓度差愈大,水的渗透量也愈大,这一过程会使淡水产量降低。
(5)水的电渗透
反离子和同名离子,实际上都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在迁移过程中携带一定数量的水分子迁移,这就是水的电渗透。
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水的电渗透量急骤增加。
(6)水的压渗
当浓室和淡室存在着压力差时,溶液由压力大的一例向压力小的一侧渗漏,称为水的压渗,因此操作时应保持两侧压力基本平衡。
(7)水的电离
电渗析运行时,由于电流密度相液体流速不匹配,电解质离子未能及时地补充到膜的表面,而造成淡室水的电离生成H+和0H-离子,它们可以穿过阳膜和阴膜。
对电渗析各过程的评价
电渗析器在运行时,同时发生着多种复杂过程:
反离子迁移是电渗析除盐的主要过程,其它都是次要过程。
这些次要过程会影响和干扰电渗析的主要过程:
–同名离于迁移和电解质浓差扩散与主过程相反,会影响除盐效果;
–水的渗透、电渗透和压渗会影响淡室产水量,也会影响浓缩效果;
–水的电离会使耗电量增加,导致浓室极化结垢,从而影响电渗析的正常远行。
因此必须选择优质离子交换膜和最佳的电渗析操作条件,以便消除或改善这些次要过程的影响。
3.电渗析法脱盐的基本原理
把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两个电极之间,并用特制的隔板将其隔开,组成脱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
当向隔室通入盐水后,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离子向阳极迁移,但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淡室中的盐水淡化,浓室中盐水被浓缩,实现脱盐目的。
电渗析法原理示意图
电渗析上两极的反应——以NaCl溶液为例
在阳极上:
2Cl--2e→Cl2↑
H2O→H++OH-
4OH--4e→O2+2H2O
产生的氯气又有一部分溶于水中:
Cl2+H2O→HCl+HClO
HClO→HCl+[O]
阳极反应有氧气和氯气产生,氯气溶于水又产生HCl及初生态氧[O],阳极呈酸性反应,应当注意阳极的氧化和腐蚀问题。
在阴极上:
H2O--→H++OH-
H++2e--→2H2↑
Na++OH---→NaOH
在阴极室由于H+离子的减少,放出氢气,极水呈碱性反应,当极水中含有Ca2+、Mg2+和CO32-等离子时,会生成CaCO3和Mg(OH)2等沉淀物,在阴极上形成结垢。
在极室中应注意及时排除电极反应产物,以保证电渗析过程的安全运行,考虑到阴膜容易损坏,并为了防止Cl-离子透过阴膜进入阳极室,所以在阳极附近一般不用阴膜,而改用阳膜或惰性多孔保护膜。
4.电渗析技术的特点
(1)能量消耗低。
电渗析除盐过程中,只是用电能来迁移水中的盐分,而大量的水不发生相的变化,其耗电量大致与水中的含盐量成正比,尤其是对含盐量为数千mg/L的苦咸水,其耗电量更低。
(2)药剂耗量少.环境污染小
常规的离子交换处理水时,树脂失效后需用酸、碱进行再生,再生后生成大量酸、碱再生废液,水洗时还要排放大量酸、碱性废水。
电渗析法处理水时,仅酸洗时需要少量的酸。
因此电渗析法是耗用药剂少,环境污染小的一种除盐手段。
(3)对原水含盐量变化适应性强
电渗析除盐可按需要进行调节。
产水量可按需要从每日几m3至上万m3变化。
可根据设计一台电渗析器中的段数、级数或多台电渗析器的串联、并联或不同除盐方式(直流式、循环式或部分循环式)来适应。
(4)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电渗析器一般是控制在恒定直流电压下运行,不需要通过频繁地调节流速、电流及电压来适应水质、温度的变化。
因此,容易做到机械化、自动化操作。
(5)设备紧凑耐用.预处理简单
电渗析器是用塑料隔板、离子交换膜及电极组装而成,其抗化学污染和抗腐蚀性能均良好,隔板相膜多层更加在一起,运行时通电即可制得淡水,因此设备紧凑耐用。
由于电渗析中水流是在膜面平行流过,而不需透过膜,因此进水水质不像反渗透控制的那样严格,一般经砂滤即可,相对而言预处理比较简单。
(6)水的利用率较高
电渗析器运行时,浓水和极水可以循环使用,与反渗透相比,水的利用率较高,可达到70%~80%,国外可高达90%。
废弃的水量少,再利用和后处理都比较简单。
电渗析的缺点
电渗析只能除去水中的盐分.而对水中有机物不能去除,某些高价离子和有机物还会污染膜。
电渗析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浓差极化而产生结垢(用频繁倒极电渗析可以避免),这些都是电渗析技术较难掌握而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与反渗透相比,由于它的脱盐率较低,装置比较庞大且组装要求高,因此它的发展不如反渗透快。
二、电渗析器的结构及设备
电渗析器由交替排列的膜和隔板以及两端电极组装而成。
在电渗析器中,一张阴膜、淡水隔板、阳膜、浓水隔板组成一个膜对,若干膜对组合成膜堆;一对电极之间的膜堆称为一级,淡水水流方向相同的膜堆称为段。
根据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可采用一级一段、多级一段、一级多段和多级多段的不同组合方式。
电渗析器的主要部件和辅助设备
1.离子交换膜
离子交换膜,又称离子选择透过性膜。
它是由对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
按膜中的活性基团可分为:
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
强酸性磺酸型阳膜,活性基团为-SO3H或-SO3Na等,其反离子为H+或Na+等;
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
强碱性季铵型阴膜,活性基团为-N(CH3)3OH或-N(CH3)3Cl等,其反离子为OH-和Cl-等。
离子交换膜是一种高聚物电解质薄膜,当浸入电解质溶液后,其中的活性集团在溶剂的作用下发生离解:
产生的反离子进入水溶液,在膜上留下带有一定电荷的固定基团。
由于磺酸基团和季铵基团具有亲水性,使膜在水中溶胀,膜体结构变松,从而形成细微、弯曲和贯通膜两面的通道,使通道中留下带有一定电荷的固定基团而形成内电场。
在外电场作用下,由于内电场存在.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与其内电场电荷相反的离子通过,而与内电场电荷相同的离子不能通过。
离子交换膜的这种选择透过性,是电渗析除盐的基础。
(3)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器中的关键材料,故对离子交换膜的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性能有一定的要求:
①具有较高的选择透过性
溶液的浓度增高时,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下降。
阳离子交换膜对阳离子的选择性迁移数应大于0.9,对阴离子迁移数应小于0.1。
②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耐化学腐蚀、耐氧化、耐一定温度、耐辐射和抗水解的性能。
③离子的反扩散和渗水性较低
无论是同名离子迁移,还是浓差扩散及水的各种渗透过程,都不利于水的脱盐,或引起脱盐率下降。
④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膜应光滑平整,无针孔,厚度均匀。
在受到一定压力或拉力时,不会发生变形裂纹,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⑤具有较低的膜电阻
膜的电阻应小于溶液的电阻,否则由膜本身所引起的电压降增大不利于最佳电流条件,使电渗析效率下降。
可通过减少膜的厚度,提高膜的交换容量和降低膜的交联度来降低膜电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第四章 膜法水处理 整理 第四 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