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素养下高二地理检测题3荒漠化的防治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572428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19.12KB
人教版新素养下高二地理检测题3荒漠化的防治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新素养下高二地理检测题3荒漠化的防治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素养下高二地理检测题3荒漠化的防治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km2)
治理时间
农业发
展模式
鸭池
高原山地
1320—1735
25
温凉湿润
863
潜在—中度
513
2006—2010年
粮食种植
红枫湖
高原盆地
1240—1450
10
湿润
1200
轻—中度
259
2001—2010年
生态畜牧
花江
高原峡谷
440—1410
41
干热
1100
中—强度
147
1996—2010年
经济林
1.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
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
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
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
2.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
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
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
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
3、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据图推测,华北平原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最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灌溉方式是(
A.排灌结合B.大水漫灌C.管道渗灌D.精准滴灌
3.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加剧C.土壤板结加重D.地下水水位下降
4、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回答1-3题。
1.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
农牧结合区>
草甸草原区>
荒漠草原区
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
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2.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
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
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5、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
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
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
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A.内蒙古东部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C.柴达木盆地D.新疆
2.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6、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
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
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1-2题。
1.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樵采B.水资源利用不当C.过度开垦D.过度放牧
2.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1.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8、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下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信息表明(
A.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
B.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
C.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
D.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
2.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
A.尽力削减牧场上的养羊数量B.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
C.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D.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
9、左图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右图是荒漠化发展与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________,干旱程度增强。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由右图可见,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下降,其实质是__________退化。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图A)位于我国内蒙古中西部,近几十年来面积都明显扩大。
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图B)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引起了世界关注。
(1)分析图A中沙漠扩张的自然原因。
(2)简述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3)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指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归纳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
2.C
解析:
1.塔里木盆地中部为沙漠,河流上游人类活动稀少,盆地边缘地区和绿洲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
2.近十几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2答案及解析:
2.A
1.由表可知,鸭池气候温凉,蒸发较弱,降水较多。
该地可以发展粮食种植,石漠化程度不是最严重的。
坡地比重较高,但低于花江,不是最高的。
该地发展种植业,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比另外两地短,所以效果最差。
2.石漠化地区的治理应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
对石漠化地区应全面治理,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应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
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可以减小人口压力,但不符合实际,会产生其他问题。
该地区降水较多,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不合理。
3答案及解析:
1.A;
2.B;
3.C
1.图中显示影响土壤盐渍化的因素主要是灌溉、降水和蒸发,灌溉和降水量越大,土壤中的盐分下渗越多,淋溶作用越强,土壤盐分含量越低;
盐分随着水分的蒸发逐渐在表层土壤积累,蒸发量越大,地表和土壤表层中盐分含量越高。
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此时锋面雨带尚未到达华北地区,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所以容易导致盐分向地表或土壤表层积聚,导致土壤盐渍化。
所以A正确。
2.通过上题分析可知,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与土壤中水盐运动有关。
在农业生产的灌溉过程中,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容易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在干旱的季节由于蒸发强烈,地下水水位上升后,地下水容易向地表或土壤表层运动,形成土壤盐渍化。
故选B。
3.土壤盐渍化使土体透气性、透水性变差,土壤板结加重,养分有效性降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产量降低,但生态环境没有发生变化,不会出现生物物种的减少,所以A错误,C正确;
水土流失的强度与降水强度、地形、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与土壤盐渍化无关,B错误;
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往往是由于地下水水位过高引起的,土壤盐渍化不会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2.C;
3.B
1.由图可知,该地以草地为主,水土流失不严重,但也会有水土流失现象;
荒漠草原区生态环境最脆弱,最易出现生态问题,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草甸草原区过度开垦也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2.以草原景观为主的地区,一般降水较少,河流数量不会很多,故C项不可信。
3.草原区降水较少,过度开垦易出现荒漠化现象,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不宜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种植业
5答案及解析:
1.荒漠草原是干旱地区的一种景观类型,我国的内蒙古东部属于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的温带草原景观。
2.分析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短花针茅的“分丛”现象主要表现为重牧区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较高,大丛则较低,而封育区则是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较高,小丛则较低,这说明过度放牧会导致该种牧草的大丛丛幅变小,使荒漠化严重。
6答案及解析:
1.B;
7答案及解析:
8答案及解析:
1.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草地植被指数越低,故A项错误;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小,故B项错误;
草地植被指数越高,越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
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说明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故D项正确。
2.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性农业。
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干旱气候地区,故B项错误;
针对饲养的羊只数量多,破坏牧场植被的问题,应该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故C项正确;
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不符合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故D项错误。
9答案及解析:
1.干旱;
递减;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3.土地生产力;
土地
1.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接纳太平洋水汽越来越小,因此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阅读图片即可获知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其实质是土地退化。
10答案及解析:
1.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多疏松沙质沉积物,冬春多大风,植被稀少,风沙活动明显;
气候异常(多年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加剧荒漠化。
2.裸岩容易被风化、侵蚀,成为荒漠化的沙源地;
沿河地带(暴雨时)易产生水土流失。
3.年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
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4.甘草种植,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减少荒漠化);
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新素养下高二地理检测题3荒漠化的防治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新 素养 下高二 地理 检测 荒漠化 防治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