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法治社会建设五年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552142
- 上传时间:2022-12-2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60KB
乡镇法治社会建设五年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乡镇法治社会建设五年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法治社会建设五年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法治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日益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符合实际、体现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动局面,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
1.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的热潮。
大力加强宪法和民法典的宣传力度,用好全镇各类法治宣传阵地资源,认真组织开展“12·
4”国家宪法日、宣传周主题活动,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放大“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民法典宣贯主题活动效应,开展宪法、民法典“十进”工作,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规则意识、公共意识。
紧紧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广泛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突出疫病防治、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安全、三大攻坚战、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分专题提升宣传质效。
2.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
紧扣“八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生动实践,使人民群众自觉尊崇、信仰和遵守法律。
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意见“两项制度”,着力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三个重点”。
以我市争创全国普法先进为总目标,贡献力量,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完善普法手段,全面推进“八五”普法持续深入。
3.健全普法责任制落实。
着力构建大普法责任制工作格局,健全“谁执法谁普法”“以案释法”“媒体公益普法”三大机制。
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紧抓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实普法责任考核评估机制,开展年度履职评议活动,完善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普法工作自评报告书、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两书”制度。
注重在立法、执法等环节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探索行政执法全流程普法机制。
加强工作融合,使法治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等同频共振、共同发力。
4.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规划,加强工作统筹,注重发挥江南文化优势,特别是“孝爱”品牌效应,努力建设法治文化高地。
优化法治文化阵地载体资源,积极打造长江大保护主题法治文化阵地。
结合千村美居建设需求,深入挖掘村(社区)、部门优秀法治题材,推动“法治文化示范点”的动态管理和巩固提升。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线下普法活动。
加强普法工作队伍建设,用好普法讲师团、志愿者队伍,培育普法类社会组织,全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法治宣传活动的积极性,繁荣法治文化作品,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精品。
完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线上线下齐发力,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二)加快健全社会规范体系
5.促进社会规范建设。
重点围绕法律法规空白,紧扣公共秩序,梳理整理民间规则,让百姓日常生活有章可循、有据可循。
社会层面,积极宣传《文明市民公约》,引导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规矩、遵守规矩、运用规矩,养成守法律、重程序、讲规矩的习惯。
村(居)层面,按照收集意见、提出初稿、征集意见、合法性审查、表决通过、公布实施和备案“七步工作法”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打造具有特色的“两平台双议事”社区协商机制。
家庭层面,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树家风”等主题活动,传承崇德尚法家规家训,树立良好家风门风。
6.加强道德规范建设。
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强化道德规范的教育、评价、监管等功能,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德善行,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
完善奖惩机制,褒奖善行义举、依法惩处公德失范的违法行为,并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在社会面上进行宣传。
7.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运用,深化失信惩戒机制,构建覆盖自然人、企业、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较为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及运行机制。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发挥守信践诺的带头作用。
严格执行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制度、完善企业诚信管理和诚信自律机制。
(三)充分保障社会主体合法权益
8.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全面落实镇政府责任清单,坚持重大行政决策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深化镇域(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加强综合执法行为规范,提升综合执法人员能力,强化行政权力监督,重点整治“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
认真落实涉企免罚清单,持续加强政务诚信和营商环境建设。
聚焦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
9.构建优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台合一”,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
积极发挥律师、仲裁、公证等服务作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大力拓展民生领域的法律服务,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群众日常生活延伸。
依托“数字门牌”建设全天候、全覆盖的智慧法务平台,强化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遇事找法提供帮助、办事依法提供指导、解决问题用法提供依靠、化解矛盾靠法提供平台,以物化人。
(四)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10.构建全社会依法治理大格局。
贯彻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要求,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用好村(居)事务公开清单、小微权力清单,健全村级事务协商机制,强化村居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制度刚性,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抓手,开展村居“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促进法治乡村建设和“援法议事”活动。
全面推进基层企业、单位依法治理,以“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基层企业、单位日常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关注行业协会、商会内部管理法治化进程,深入开展法治化行业协会、商会创建工作。
11.调动全社会各类群体积极性。
建立村新乡贤组织,规范业主委员会组建(换届)和日常管理,健全星级文明户评定机制,健全道德银行运行机制。
完善行业协会商会自律机制,发布行业诚信“红黑榜”,发挥社会主体的自我秩序化功能。
发挥志愿团队作用,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爱水护河等志愿服务,实现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办。
大力培育重点领域社会组织,大力加强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社会组织、群众等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降低社会治理政府成本,提高社会自我调节能力。
12.深化平安建设。
完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责任机制,落实考核要求,全力推进平安建设。
坚持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遏制和预防严重犯罪行为的发生。
强化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疫情防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消防责任和管理制度,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侵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对贫困人口、精神障碍患者、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
健全执法司法机关与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工作衔接,加强对执法司法所涉人群的心理疏导。
推进“青年维权岗”创建,强化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基层基础。
13.构建多元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律师调解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作用。
加强非诉讼纠纷调解体制建设,利用好线下+线上“非诉分流中心”、分调+联调“非诉办理中心”、共建+共享“非诉数据中心”“三大中心”,形成多元导入、一体受理、分类化解、联动处置、跟踪监测为基本内容的运行模式,构建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体系,减轻解决矛盾纠纷的成本负担,减少解决矛盾纠纷的社会对抗。
全面推广“人民调解小助手”,有效监控基层社会的风险因素,及时补偿和救济受损权益,提高人民调解效率、增强人民调解能力。
创新深化“四色预警”工作机制,应用纠纷案件“大数据分析”为纠纷化解分析研判提供类案参考,提升纠纷化解效率。
(五)加强网络空间依法治理
14.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积极推动现有法规规章制度向网络空间延伸适用。
配合上级部门深入开展“清朗”“净网”行动,加大对网上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坚决依法打击谣言、淫秽、暴力、迷信、邪教等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蔓延。
实施网德建设工程,强化网上行为主体和行业的自律意识,落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
加强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有效引导,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批驳违反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现象,让主旋律、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
15.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
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加大对非法获取、泄露、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
督促网信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履行法定的安全管理责任。
健全网络与信息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提升群众自我防范能力。
与上级部门加强联动,督促指导电信和互联网企业拦截、追查电信诈骗等电话,全力支持有关部门严厉查处网络非法集资等网络金融犯罪、网络诽谤、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盗版侵权、网络赌博、利用网络制作传播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
五、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
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把法治社会建设纳入法治建设总体规划,加强统筹谋划,将法治社会与法治、法治政府建设统一部署、一体推进。
各部门、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要结合岗位职责,加快推动各自领域依法治理。
(二)强化协调督查。
将法治社会建设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强化督导,严格考核。
依法治镇委员会办公室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村(社区)沟通,通过加强督查、跟踪指导等方式,共同研究、协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三)强化典型引路。
各部门、村(社区)要注重总结法治社会建设成功经验,挖掘培育示范标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工作态势,打造法治社会建设样本。
要发挥传统新闻媒体、新媒体矩阵的功能优势,及时跟踪、深入报道工作动态及成效,为全镇法治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法治 社会 建设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