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549713
- 上传时间:2022-12-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7.76KB
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按照“一事项一标准”原则,制定规范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明确清晰的办事指引;
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事项详细编制审批操作规程,明确材料提交种类、内容填写标准、具体操作流程;
按照“受理、审查、决定”环节,对办事流程、申请材料、审查要点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办事流程标准;
规范监督检查、评估评价、绩效挂钩和考核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考评方式,强化服务监察,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三)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以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规范大厅人员管理,统一着装,开展微笑服务。
推行上门办理、延时办理、预约办理、特别通道、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
逐步拓展和完善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标准化,提供电脑端、自助端、移动端等智慧政务服务新模式,使办事群众体会到人性化、便捷化、高效化、规范化服务。
(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不断深化“一窗无差别综合受理”,深度融合各审批服务系统,努力实现“一网通办”;
完善“六多合一”工作机制,提升“六多合一”工作效能;
深化“三项服务保障机制”工作落实,促进***区“163”政务服务模式提质增效,使***区政务服务效能迈入一流政务服务行列。
(五)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统一乡镇(街道)便民服务机构名称、服务设施、人员配备、相关制度等,加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编制完善符合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强化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政务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力争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六)建立健全基层代办服务机制。
着力加强村(社区)便民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统一机构名称和服务设施等,选派综合素质强、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员专职负责政务服务工作。
定期组织开展政务服务技能培训,有效提升村(社区)代办帮办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网、“我的***”APP、自助终端等渠道网上办理,为群众提供网上代办代缴等便民服务,切实增强办事群众满足感和获得感。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体系。
在设计构建的三级构架(通用基础、服务提供与保障、岗位工作实施)、四部分标准体系(通用基础标准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分体系、管理保障标准分体系、岗位工作标准分体系)框架内,对995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服务进行标准化规范。
1.
通用基础标准体系。
按照标准化规则编写制定政务大厅标准化管理基本规定、术语和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信息编码规则、运行指南等,按照标准化规则要求,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化建设信息管理规范、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政务服务中心术语、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编码规则、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区设置及管理规范。
2.
服务提供标准体系。
建立窗口实施服务行为的依据和规范。
按照标准化规则编写制定规范、规程,包括通用服务规范(工作礼仪行为规范、政务服务规范通则)、管理机构服务规范(政务服务、中心管理)、窗口服务规范(政务大厅窗口服务规范、代办服务等)、管理机构服务提供、窗口服务提供规程(单一事项办理规程、协同事项办理规程)。
对窗口工作人员和每一个政务服务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方式以及审批流程、工作流程、监督管理等全过程关键点编写制定具体标准。
3.
管理保障标准体系。
建立全方位、全工程支撑和保障的标准规范。
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与设施设备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化(互联网+)、党建与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能源与环境管理、安全与应急管理、监督与考核、评价与改进等9项目录,40个具体关键点编写制定管理规范标准。
4.
岗位工作标准体系。
对从事参与政务服务工作的所有岗位,按照工作性质编写规范标准,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岗位工作标准、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岗位工作标准,包括决策层工作标准、管理层工作标准、一般管理人员及窗口人员工作标准,做到“岗岗有标准规范,人人按标准履职”,使每个工作人员言行有规范、办事有程序、操作有规程、服务有目标。
(二)制定和落实相关标准。
围绕办事群众需求,结合政务大厅工作实际,制定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延时预约服务、效能考核等相关服务、管理标准,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制度。
(三)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
做好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宣传工作,有计划地对大厅全体人员开展标准化基础知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服务标准化意识。
(四)组织标准实施。
在项目管理、流程规范、窗口服务、政务公开、日常管理、监督投诉、学习培训、环境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对大厅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
(五)开展标准实施评价。
实施每月绩效考核、每季度星级服务评定,对办事群众进行电话回访、不定期发放服务评议表,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评价。
(六)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完善季度检查工作的反馈机制,持续推进各项工作。
(七)创建行业品牌。
全面组织实施服务标准体系,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创品牌、树形象,打造自治区领先的优质政务服务品牌。
(八)总结经验。
做好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及时总结提炼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工作经验,形成质量高、可推广复制的书面经验材料,持续改进标准化建设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
成立***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起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启动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全面开展工作。
(二)基础标准收集及体系标准编制阶段(2021年4月—2021年10月)
制定工作方案。
收集、梳理适用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了解国内本行业标准化资料,全面了解国内行业标准化发展的现状,借鉴先进方法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
实施项目招标。
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第三方机构进驻开展工作,分析***区政务服务管理现状,结合标准化工作要求,制定完善***区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达到进驻办理事项标准全覆盖,所需费用由区财政承担。
发布标准体系。
按照“程序最简、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服务规范”的要求。
编写制定适合***区政务服务工作需要的服务提供和保障标准,实现对审批服务项目办理程序的全面优化。
根据体系要求编制标准文本,征求各方意见并修改完善,专家评审后发布实施。
(三)标准发布实施运行阶段(2021年10月—2022年5月)
1. 采取多种形式,对发布实施的标准进行宣传、培训,使各岗位人员熟练掌握体系标准,具备相应标准化知识。
2. 在政务大厅范围内实施纳入标准体系的所有标准,应通过建立标准实施的流程等方式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同时建立标准实施记录。
(四)体系自查自评及整改阶段(2022年6月—2022年9月)
1. 成立标准体系自我评估小组,编写评估计划和所需文件,开展自我评估。
2. 开展办事群众评价和社会评价工作,明确缺陷,积极整改。
3. 对运行的标准体系、标准进行完善,并持续改进。
(五)迎接评估阶段(2022年9月以后)
适时向***市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验收,验收通过后,发布实施。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审批局负责同志、区政务服务中心各进驻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政府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协调推进。
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参照***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内容,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共同推动“163”政务服务全区一体化,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二)广泛动员,密切配合。
政务服务相关部门(单位)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积极协助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标准化建设,共同推动政务管理服务更加透明规范。
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宣传,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把思想和力量凝聚到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来。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查。
根据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将建设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人,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
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和鼓励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窗口单位和个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
***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审批服务管理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确定工作具体目标、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上的配合,分解目标和任务,指导、督查工作任务落实;
组织对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推进、总结各阶段工作,对实施情况的预验收,对问题整改情况的督查;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务 服务 标准化 建设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