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角色与职责1之欧阳育创编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534659
- 上传时间:2022-12-19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18KB
母亲的角色与职责1之欧阳育创编Word文件下载.docx
《母亲的角色与职责1之欧阳育创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的角色与职责1之欧阳育创编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家里经常被爸爸批评的孩子这样说:
我讨厌爸爸板着脸训人的样子,太可怕了!
在家里经常被妈妈批评的孩子这样说:
妈妈说了是为了我好,我能理解妈妈的心思。
妈妈们或许会对此不解:
为什么在家庭教育中一直担当着权威的爸爸教育,却没有妈妈教育更起作用呢?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
家庭生活当中,妈妈和孩子接触最多、关注最多、情感也最深。
一百个孩子中,几乎有一多半在情感上都会更倾向于自己的妈妈。
妈妈和孩子的之间的情感出自天然,很难割裂。
当孩子出现问题、犯了错误时,如果爸爸严厉批评了孩子,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而妈妈去说,孩子则不会有那么大的抵触心理,反而会觉得妈妈说得是有道理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还接触过很多处于青春期,有着严重叛逆情绪的孩子。
在这些孩子的家庭里,爸爸大多是严厉的、处于管理者角色,而妈妈则是柔弱的、对孩子较为纵容。
结果,在这样的家庭里,爸爸一严厉,本身就在怀疑“爸爸是否爱自己”的孩子,再一挨爸爸的批评,自然就会给爸爸下一个“不爱自己”的定论,还会在心理与爸爸产生隔膜,从而产生叛逆、逆反情绪。
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爸爸教育太刚、太直、不会转弯儿,对于已经具有自我意识和自尊意识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批评方式,他们显然是不大欢迎、也不太好接受的;
相反,妈妈教育在这个时候则更能起作用,因为妈妈在感情上和孩子比较贴近,能给孩子一定回还的空间,使他能够更为深刻地去认知自己的错误。
看看,妈妈来唱这个“黑脸”,是不是要比爸爸合适很多?
因为孩子天性里对妈妈的亲近和依赖,并不会因为妈妈对自己批评就和妈妈疏远。
但爸爸就不一样,如果爸爸总是唱“黑脸”,权威形象固然是可以长久树立,但却会深深影响亲子关系。
看到这里,妈妈们或许会问:
“去做这个‘黑脸’,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如何才能做到既严格管理,又能让孩子不排斥我们呢?
遵循这样两个原则即可:
(1)小时候要严,长大要宽
一位女性朋友,培养了一双优秀的儿子,现都在美国留学。
每当有人向她请教教?
之法,她都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小时候要严,长大要宽。
仔细想来,确实很有道理。
孩子在十岁之前,自我管理能力很差,甚至说孩子根本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妈妈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管束太过宽松,孩子就很难养成良好的个性和习惯。
比如说孩子懒散、自制力差,家长对其听之任之,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形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个性;
比如说孩子骄纵、霸道,家长对其宽容、放任,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
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管束从小到大都太过严厉,那么当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阶段,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意识,?
很容易叛逆,与妈妈关系疏远。
“小时候要严,长大要宽。
”其实就是说,身为“教官”的角色,妈妈的教育策略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变化不断调整。
不能以一贯之,不能一个方法用到底。
孩子都是会长大的,小时候辨别是非能力不是很强,没有正确的认知观,这时候,就需要妈妈对其严加管教。
当孩子渐渐长大,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慢慢觉醒,妈妈就必须要把一些权利还给他,对孩子管理松一些,让孩子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给予孩子尊重和理解。
我的那位女性朋友的儿子,曾这样跟我说起他的妈妈:
小的时候,在我眼中,妈妈非常严厉,每逢我犯错误的时候,妈妈总是会严厉地批评我。
比如说,我偷偷拿了同学的玩具,想玩一个晚上,结果却被妈妈发现了,妈妈就会毫不留情地告诉我,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会惩罚我一天没有零花钱;
长大之后,我渐渐懂得了很多东西,有了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妈妈对于我的管教也越来越少了,对于我的事情,她从不过多地说教;
我遇到什么事情时,妈妈总是先征求我的意见,给予我充分的尊重。
在妈妈这样的教育方式之下,我懂得了很多东西,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决定。
可以这样说,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妈妈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
我对妈妈的感情,那是既敬又爱。
听了朋友儿子的话,妈妈们是不是已经明白,在孩子小时候,将他们身上一些不良的苗头及时拔除,有多么重要呢?
是不是已经明白,当孩子长大之后赋予他自主的权利,又是多么的意义非凡呢?
妈妈在情感上孩子最为贴近,就算是妈妈对孩子管理的严厉一些,拒绝孩子一些无理的要求、批评孩子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孩子感受到的也是妈妈发自内心的爱,而不是对自己的不关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的教育往往就是最见成效的。
(2)大事要严,小事要宽
一位听从了我建议的妈妈,在对孩子严格管理了一段时间后,急切地找到我说:
“?
说妈妈对孩子管得严厉一些,要比爸爸管理更见效果,可是,在我家怎么全不是这么回事?
看这位家长一脸焦急神色,我不解地问道:
“怎么回事,您慢慢跟我说。
细问之下,我了解到这样一些情况:
这位妈妈的确是对孩子管理严格了。
但这位妈妈的严格,简直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
孩子跟谁一起玩、穿什么衣服、早饭吃什么、作业什么时候写……全权都是她说了算。
结果,孩子在这样的管制之下,对妈妈是越来越烦,几乎就要到了开战的边缘……
听着这位妈妈说起自己对孩子管制的种种,我真是哭笑不得,显然,这位妈妈?
严管孩子的理解就是偏面的、不正确、不科学的。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当别人干涉到了我们的自由,总是想对我们指手画脚时,我们就会在心里对这个人产生反感。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经验同样适用,当妈妈总是想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自己的,孩子虽然感情上和妈妈亲近,但是妈妈这种“强权式”的爱,依然也会让孩子心生不快,从而对妈妈产生抵触心理。
这样的状况,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如何才能达到既能有效地管了孩子,又不让孩子厌烦呢?
大事要管,小事要宽。
这句话怎么理解?
我的一位朋友这样说:
我对女儿的管理上是宽严相济,该严的时候,我是一点儿都不跟她讲情面;
该宽的时候,我也会尽量给她放权。
比如说,女儿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回家之后就跟我撒谎说,成绩还没下来。
正巧那天我去邻居家串门,和邻居说起了孩子成绩的事,邻居奇怪地问我:
“我家孩子的成绩已经下来了啊!
”邻居家的孩子和女儿是同学,人家的成绩下来了,女儿的成绩怎么会没有下来呢?
我马上意识到女儿可能是对我撒了谎。
回家之后,我找来女儿,非常严肃地问起了这个问题。
女儿支吾了半天,红着脸承认自己说了谎。
我很郑重地告诉她:
“说谎是要受?
惩罚的,把考试做错的题目整理出来,重新做一遍。
”女儿盯着我看了半天,见我态度坚决,就没有吭气,乖乖回房间整理题目去了。
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一直秉持着这样的原则:
如果不是非常重大的原则问题,我则不会特别地管制她。
比如说,女儿周末的时候,想多玩一会儿;
比如说,女儿做完作业,想看一会儿课外书……我常常都会给她自主安排的自由。
这些年下来,女儿不仅具备了极佳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拥有了很多优秀的品格,前段时间,还被选为了班长呢!
朋友的做法,就很好地给妈妈们诠释了“大事要管、小事要宽”的内涵。
管,但不全权管,给孩子留下一定自由的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更能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说,妈妈这个“教官”的作用,是影响孩子一生的。
2.好妈妈是“先锋军”——为孩子的成长未雨绸缪
独特的母性特征,使妈妈的心思要比爸爸细腻很多。
因此,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妈妈常常是那个未卜先知、帮助孩子排忧解难的人。
一位爸爸曾跟我意味深长地说起这样一件事情:
前段时间,妻子出差到外地,我在家照料孩子,一个没注意,孩子烫伤了手,看孩子哭得一塌糊涂,我是急得够呛。
情急之下,我给妻子打了个电话。
听我说完状况,妻子镇定地告诉我:
“书架第二层,左数第三本书,第九十八页,有关于烫伤的紧急处理办法,你先帮孩子处理一下,然后送孩子去医院……”妻子出差回来,我深有感触地跟妻子说:
“幸亏你把孩子身上容易出现的问题都整理出来,并在书上折好了页,要不然我真的是慌了手脚!
听这位爸爸说完这件事情,我想到了很多。
家庭生活中,相比于爸爸粗枝大叶的性格,妈妈的性格则更细腻,更擅长做一些搜集整理的工作。
就像我所提到的这位妈妈,将孩子身上经常会出现的问题都在书中折了页,孩子出现什么状况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处理,从而能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在问题出现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先锋军”。
为什么这个“先锋军”是妈妈,而不是爸爸呢?
这是由妈妈和爸爸的个性差异决定的。
妈妈比爸爸具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观察和洞悉,对经验的总结也要比爸爸细致。
正是有着这样的个性优势,妈妈就比爸爸想得多、预见得多,做事常常能够未雨绸缪,准备充分。
就拿我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来说:
每次孩子们报考择校的时候,冲在前面出谋划策的第一人,大多是妈妈。
有一小部分性格粗糙的爸爸,就算是做了这些工作,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出现判断失误、对情况掌握不明等问题。
比如每年报考的时候,我的学生中,既有爸爸来帮孩子参谋报考的,也有妈妈来帮孩子参谋的。
很多妈妈都会准备好几页纸张,把自己为孩子挑选的学校,从师资力量、校园设施到每年的升学率等问题,清清楚楚写在纸上整理好,然后细心地向我一个个请教,我说一个问题,她们就很认真地记下来。
而很多爸爸们则不会做这些工作,只是一味地追着我问:
“我家孩子究竟上哪个学校好啊?
同样是为孩子的问题着急上心,妈妈准备的就非常充足,爸爸则准备的十分仓促,这其中怎么就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还是那句话:
爸爸看待问题常常不如妈妈看待问题细腻、全面。
在孩子成道路上遇到事情的时候,爸爸的准备工作,往往也没有妈妈做得充分、细致。
具体来说,妈妈如何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细致,进而做好孩子合格的“先锋军”呢?
(1)对教育问题未雨绸缪——多看两本家教书
在日常和妈妈们接触过程中,有很多妈妈“先锋军”这个角色?
得并不合格或者说对这个角色有着误读。
就像我所熟悉的一位学生家长,每天把孩子盯得紧紧的,孩子做什么,她都要过问过问,孩子和朋友们多玩一会儿,她也会火急火燎把孩子拽回家……对孩子的成长很“负责”,孩子应该更优秀才是。
然而,结果恰恰相反,她的孩子却是班上成绩最差、最难管的一个。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和这位孩子的妈妈聊天过程中,我发现,这位妈妈基本不懂得一点相关教育知识,自以为把孩子盯紧,孩子就能学好了。
结果,孩子在妈妈的“盯”之下,是能够表现的安安分分,然而,一旦脱离了妈妈的视线,状况就开始出不穷。
教育讲究一定的科学性,对于和孩子接触最为频繁、关系最为紧密的妈妈来说,懂得一些相关的教育知识更是显得极其重要。
妈妈是了解孩子动态的第一人,孩子身上出现什么问题,最先发现的大多是妈妈。
如果妈妈的管理方法不当,那么不仅会在管理孩子的道路上走很多弯路,更是会将孩子引入歧途。
正因为如此,在和一些妈妈们接触的时候,我经常奉劝她们:
做妈妈来不得半点儿“想当然”,来不得半点儿主观意愿,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容不得出现半点儿错误。
如果我们总是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想法去教育孩子,万一走偏?
、走错了,就再也没有挽救的可能了。
教育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不像做别的,错了可以推翻重来。
正是因为教育拥有这种不可逆性,我建议妈妈们,不妨买几本家教方面的图书认真看一下。
一般来说,孩子的成长会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策略也不同。
家长可按年龄的不同,分别选择图书来看:
0-3岁,主要是正确地养育孩子以及早期智力开发,选择几本早教类图书,不仅可以保证孩子成长的更快乐,而且还能在适龄阶段开发出孩子的各项潜能,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涯早作准备。
3-13岁,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良好习惯,以及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选择几本与此有关的辅导类图书,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渡过这一阶段。
13-16,青春期,应选择一些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书,了解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和变化,掌握一些和这一时期孩子沟通的方法。
当妈妈们懂得了这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常识,就能对孩子身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有个了解,进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为孩子的人生大事“搜集资料”
孩子渐渐长大,必然要面临更多的人生抉择问题,特别是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有这样几个抉择,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几步:
比如特长班选择、小升初、中考、高考等。
作为孩子的“先锋军”,如何帮孩子在众多选择中,选出最有利他发展、最有利他成长的,就是妈妈该最先考虑的问题。
要想孩子有更好的选择,妈妈就得在众多答案中去粗取精。
孩子小的时候,认知能力还很有限,妈妈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长大一些,虽然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但是孩子的思考却不见得全面、正确。
这个时候,妈妈就必须帮孩子点忙,做好先锋,打好头阵,让孩子无后顾之忧,一心向前——为孩子铺平前行的道路。
我所熟识的一位妈妈,在这方面可谓是经验丰富:
对于孩子将要面临的每次选择,她都会精心准备1-2个月。
就拿孩子的升学择校问题来说,每当孩子要升学的时候,这位妈妈都会搜集一些学校资料,并亲自到一些学校的周边考察,看学校教学环境、看校风。
如果发现某学校学生经常抽烟上网,则说明该学校学习氛围不好,孩子进了这种学校,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学校的周边环境很好、学习氛围很浓,这个学校就会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但她做这些事情,从来都是默默进行,不让孩子察觉,然后把最后的几个选择拿到孩子手边,再引导孩子从中选择、做决定,孩子在妈妈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再做出选择就容易得多,做出的选择往往也非常明智。
这位妈妈的做法,让我想到了很多。
孩子的顺利成长,或者说成功,往往需要一根拐杖,帮助他去摸索前行的路,帮助他去铺平路上的坎坷。
妈妈恰是这根拐杖。
只有妈妈这个“先锋军”,帮孩子做好了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孩子才能避免走上弯路,才能走上平坦的道路,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泥泞。
一定意义上说,妈妈为孩子的人生大事“搜集资料”,提前做好信息整理,从而做出有益于孩子成长的选择,就是在孩子人生抉择的战场上打赢了至关重要的一仗。
3.好妈妈是“爱与温柔的代名词”
如果说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柔情似水,我以为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
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永远都是充满着爱与温柔。
在和家人一起逛商场的时候,我看到这样一幕,让我感触颇深:
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商场的大厅里哭闹不止,吵着要爸爸给他买一件玩具。
爸爸看着不断哭闹的孩子,不耐烦地说:
“家里都有那么多玩具了,还要什么玩具!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一屁股坐到地上,打起滚来,哭得也是越来越大声了。
商场里,很多人都禁不住开始看向这对父子。
爸爸感觉脸上挂不住了,扬起巴掌就要揍孩子。
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从商场卫生间里出来,一看这个情况,急忙拦住孩子的爸爸,蹲下身来,抚?
着孩子的小脑袋,耐心地问道:
“宝宝,出了什么事了?
告诉妈妈好吗?
孩子抽抽搭搭地指着橱柜里的玩具说:
“我要那个玩具。
”孩子的妈妈轻轻拍着孩子的衣服,把孩子扶了起来,柔声说:
“哦!
宝宝想要那个玩具啊,这个玩具确实挺漂亮,不过我们家里不是已经有这样的玩具了吗?
妈妈回家给你找出来好不好?
在妈妈的抚慰之下,孩子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看了看自己的妈妈,指着橱柜的手放了下来,仍旧有些委屈地说:
“那好吧,我等回家让妈妈给我找。
看到这里,丈夫笑着问我:
“怎么妈妈一上场,这样糟糕的局面都?
收拾了呢?
我还没说话,一旁的女儿已是仰着小脑袋,小大人儿一样的说:
“因为妈妈比爸爸温柔啊!
看着女儿说得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俊不禁。
不能否认,我家的小鬼头说得很有道理。
因为性别差异的原因,在家庭教育中,有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角色分工:
爸爸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严肃的、急功近利的,遇到问题,爸爸常常容易冲动、急躁;
妈妈的教育常常是和风细雨的、耐心的,能够贴近孩子的内心,去理解孩子,站到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正因为有着这种差异,在孩子眼中,妈妈就是“爱与温柔的代名词”,妈妈?
“柔”有时候更能对孩子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
妈妈赋予孩子的爱与温柔,是促使孩子茁壮成长的养分;
让孩子体会到关心和爱护,孩子才会听从家长的建议与意见,妈妈教育才能更有效地进行。
具体来说,妈妈应该如何来展示自己的爱与温柔呢?
(1)孩子小时候,经常搂搂他,微笑着亲吻他
妈妈经常抱一抱孩子,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效果呢?
生来,在人类的每一小块五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当妈妈与孩子肌肤相亲时,这种“爱的感觉”就会通过这些敏感的触觉神经传导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倍感安全、倍感温暖、倍感被珍视……于是,自信、坚强勇敢、开朗乐观的孩子诞生了;
颇具亲和力、心中有爱的孩子来临了……
很多时候,我都喜欢把这种“爱”比作一种孩子必需的“成长剂”,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适当、适时地加上那么一点儿,往往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
就像我们所经常看到的那样,有的孩子长大后和父母关系亲密,乐于和父母沟?
,而有的孩子却叛逆成性,专门与父母对着干,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否让孩子感觉到了这种“爱”,是否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
有了“爱”,一切好的发展顺理成章;
缺乏了“爱”,一切教育都会变得苍白且无力!
然而,家庭生活中,我们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多是含蓄而保守的。
面对孩子,妈妈的心里往往满是对他浓浓的爱,却不知如何去表达。
但事实上,对于情感与爱意的传达而言,肢体语言要比言语来得深切得多。
我自己在做妈妈的过程中,是这样去做的:
每天清晨和睡前,微笑着亲吻孩子一下;
游戏的时候,给孩子一个鼓励、赞赏的眼神;
上街的时候,和孩子手拉着手;
喜悦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有力的拥抱;
没事的时候,把孩子轻轻搂在怀里,说说悄悄话;
……
和孩子肌肤相亲,是我们为人母者最喜欢不过的事情,爱孩子,就觉得怎么亲他、抱他也不够,只是大多数妈妈不知道怎样的方式最合适罢了。
希望这样几点简单、有效的方式,能对您有所启示和帮助!
(2)孩子长大后,有意去增加和孩子之间的一些肢体接触
孩子渐渐长大后,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
?
子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亲昵开始表现出逆反,甚至逃避;
自己也感觉过于亲昵的拥抱、亲吻已经不再适宜。
孩子为什么开始逃避?
难道是他不再需要妈妈的关心与爱了吗?
当然不是,这只是孩子自尊心发展使然,孩子开始在乎他人的感受了,妈妈的过于亲昵会让孩子产生“我还是小孩子,别人都在嘲笑我”的感觉,这样一来,孩子自然会抗拒妈妈所表现出的亲昵行为。
很多时候,孩子的抗拒并不表示他不需要,而是在向妈妈声明:
你需要换一种“爱”的方式了。
和很多大孩子交流之后,我总结了这样几点“爱的方式”供您参考:
孩子失意的时候,悄悄地拍拍他的肩膀;
看电视的时候,选择和孩子坐在一处,挨着但却并不紧挨;
孩子成功快乐的时候,和他一起大喊大叫,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和孩子一起活动的时候,肩并肩地愉快交流;
永远用满含爱意的眼神看着他,即便是批评,也应在严厉之后加入那么一点柔情;
从小到大,时至今日,我都最喜欢做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和自己的母亲两个人,一同静静地躺在床上,说上那么一点儿心里话。
曾经为人女,如今为人母的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深刻感受呢?
妈妈和孩子亲昵的一瞬,往往成为孩子一生之中最幸福的刹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母亲 角色 职责 欧阳 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