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名词概念.docx
- 文档编号:1852471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91
- 大小:146.67KB
新农村建设名词概念.docx
《新农村建设名词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名词概念.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农村建设名词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100问
第一部分:
三农问题
1.什么是三农问题?
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总称。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
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国家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
2.三农问题的内容和解决的实质是什么?
“三农”问题的内容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而农民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3.“三农”问题的背景和负面影响是什么?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农民第一次出现了“手里有粮卖不出”的现象。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
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
农村的发展是实现中国“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
“三农”问题的负面影响。
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贫富差距拉大:
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700元,二者比例为3.33:
1(2006年为3.28:
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
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
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
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
“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
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
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4.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部署和措施有哪些?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
2003年3月,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收入恢复增长,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的农业生产落后的瓶颈问题,中国政府在原有的于2000年首先在安徽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发出《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
国家领导人承诺推出给农民减负具体方案。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的时候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附注:
世界各国中已很少有国家征收农业税)
推行新农村建设目标。
2005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包括乡村道路建设,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基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6年总体工作要求中,提出“着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取消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农民告别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
推出“农民工”维权方案。
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
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
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第二部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公用设施、公共事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素质教育、文明风尚等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勤勉、协作、自立为建设精神的中国农业战线最基层的管理及核算单位。
是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整体素质的农业基层组织,是农民步入现代社会,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平台和载体。
6.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大体说来,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需要。
“三农”现在问题很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上不去,通过新农村建设这个抓手可以解决新时期农业、农村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党的十六大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明确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二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
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议题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三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
再有,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这些都反映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之间的较大差距。
还有,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也显著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
因此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四是缩小城乡差距。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在十一五规划中转变为“共同富裕”的主调,以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扭转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
这是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后所作的一个重大调整和历史跨越,表明中国将重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趋公平的利益均衡机制。
邓小平首先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打破了绝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制,为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探索了新经验、新路子,并为国家积累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突破1000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
在这一关键阶段,要防止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说,中国是过去20多年里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也很明显。
“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让已先富起来的部分地区和人群停滞发展或倒退。
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十几亿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保障。
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国际经验看,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在财政收入占GDP30%的时候,国家有条件由财政主导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开支。
2004年,国家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已经占到GDP的20%,如果把财政预算外收入计算在内,整个财政规模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
所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势的论断”,说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阶段。
此外,从世界各国农村发展历程看,在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的发展时期,许多国都出现过防止乡村凋敝、振兴乡村的建设运动。
出现过“农村”向“乡村”的变迁过程。
在这一时期,政府的政策导向从“以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为主”,逐步转向“在继续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基础上、以支持农村区域发展为主”。
目前,北京市经济总量达到6000亿元,超出统计结果近2000亿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时期已经到来,全市“三农”工作的重心也会相应进行一些新的调整。
主要是:
在继续强化农业基本功能的同时,向突出农业生态功能的方向延伸;在继续支持和保护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向重点支持农村区域发展的方向延伸;农村的建设也要在继续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同时,向兼顾社区性基础设施的方向延伸,城乡之间将在诸多方面发生重要的转折性变化。
六是发展经济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净出口、投资和内需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
启动农村市场,不但对农村自身发展非常必要,而且对启动中国的内需也至关重要。
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市场发育不完全,消费条件不充分,尤其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8.2%的农村地区,因为基础设施的限制,还有一个很大的具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没有办法实现消费的愿望。
七是巩固党的领导、坚强政权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全面加强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农村 建设 名词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