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提纲及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851865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20KB
导学提纲及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docx
《导学提纲及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提纲及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学提纲及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
导学提纲(预习提纲)的编写及设计要求
提纲一般包括三项内容:
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达标测试题
(1)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
①数量以3个为宜,不能太多。
②内容一般包括知识、能力、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维度。
③目标应明确、具体、易操作。
关键是行为动词的使用,例如:
记住……,说出……应用……等。
④可以在目标后加备注,将学生自学中重点、难点及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⑤指导学生认定目标。
自学前,应首先引导学生认读目标,从整体上感知本课学习任务,自学后再回扣目标,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2)导学提纲的具体要求:
一般包括:
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学科方法指导(怎么干)、时间限定(何时完成)、自学完成情况(收获和存在的问题)等四方面的内容。
①问题:
将重点、难点、问题情境整合在一起,形成几个较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能太碎;要有思维价值;关键是不能以“题”代“问题”。
同时,一定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切不可将学习内容孤立呈现。
②方法:
结合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读书方法(做标记、做批注)等。
③时间:
对学习过程可作比较具体的时间限定,具体时间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自学的进度适当调整。
④自学完成情况:
在自学提纲最后设置“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栏目(方框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将自学中的难点、疑点放在其中,学会反思性学习,为后面的合作交流打好基础。
(3)达标测试题的具体要求:
①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10分钟左右题量为宜。
②直击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③以“题”代“知识”。
就是教材知识习题化。
④一些零散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在此出现。
⑤题型要多样。
⑥可以随堂练或测试纸为主。
导学案的编写及设计要求
导学案也就是“课堂学案”主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及活动。
导学案不等于导学提纲(预习提纲),但是可以包括预习提纲。
导学案不要求全部在课前完成,预习提纲是指导学生课前学习的方案。
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
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教学是导学案的关键。
据教学实际,由易到难组织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
在教学过程中,较容易的可有学生独立思考来完成,较难的可由小组合作来完成,共性的问题可由师生共同探究来完成。
用“问题”启发学生来自学、探究,形成渴望求知的主动性,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梳理是导学案的重点。
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走进文本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4、阶梯式的测评题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以题的形式落实知识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的组成:
学习目标、问题情境、导学提纲(学习新知)、学习小结、达标检测。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问题情境(知识准备)
即创设情境,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
前提诊测、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
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创,设学习情景。
(三)导学提纲(学习新知)
学习新知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疑、导练、导创的四导原则。
与学生的自学生疑、探究生疑、合作释疑、实践创新的“探疑”原则构成双重反馈。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导学案的作用:
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编写导学案的学习新知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1一课一得原则。
在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
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思考:
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防治走入套题式的训练,挤牙膏式的启发式教学俗流。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如:
你认为是怎样的?
你判断的依据?
你的理由?
你的发现:
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
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缺的不是题,而缺的是有思维的题”。
3、人人参与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以教师的无为创造学生的有为”。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
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思考:
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应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因此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可标明一些要求:
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
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校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
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
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
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
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
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
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五)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
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
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三、编写、使用导学案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
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
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新授课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可采用课堂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自学检测——学生小结——结课等环节。
1.导入新课
导入简洁,富有启发性。
几种导入方式:
(1)从复习旧知识导入;
(2)从设计情景导入;(3)从设置悬念导入等等。
然后认定学习目标。
2.自学环节
要求教师明确与指导的事项:
指导学生自学,积极引导规范的学习行为,及时纠正不合要求的做法。
最后反馈学习问题,梳理共同性问题,准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1)自学内容:
①阅读课本,构建知识结构;②依据提纲顺序,逐步解决知识性和探究性问题。
(2)自学形式:
一般以个体学习为主,二人合作或小组合作学习为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学、生生合作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学生基本达到构建知识网络,解决基本问题,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目标。
同时记下不明白或似是而非的问题,待后面合作学习,组间交流时解决。
(3)自学成果:
自学成果形式应以文字为主,组内由一名学生发言说收获及没有解决的问题。
要求学生做到的规范行为:
(1)重点依据提纲解决问题。
①明确问题是什么;
②明确与问题相对应的课本知识;
③动脑思考,初步解决问题。
找出答案,理解答案。
在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在课本上有条目地标明要点(最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答案);
④初步完成导学提纲。
(2)标注疑难,形成问题。
①在导学提纲上和课本上标注解决不了的问题。
②小范围讨论(同桌或临桌或小组内),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形成正确答案。
③小组内归纳问题,准备反馈。
④形成共性问题。
3.合作学习
要求教师明确并指导的事项:
合作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交流、共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作前提:
自主学习是基础;形成个人问题并有对问题有一定程度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2)合作时机:
自主学习任务完成后。
集中时间合作解决共性问题。
(3)合作方法:
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争论、探究和观点碰撞。
每一问题待合作交流结束后,由小组内一位同学予以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答案。
力戒由学生讲代替教师讲。
如果是这样,就会成为变相的教师讲,教师灌,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
(4)合作评价:
对小组内每一同学的动脑思考情况、主动交流情况和发言质量进行评价,由小组记录员记录不遵守纪律,以及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等情况,评价成绩与学生入团和评优等挂钩。
要求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小组内对共性问题逐个进行讨论解决;
②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交流,敢于发言,有秩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每个小组成员至少对每个问题有一次交流机会;
③小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学习好的同学积极主动地帮助后进同学,后进同学积极主动地向优秀生请教;
④通过研究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答案,写在导学提纲上。
⑤问题解决后,每个同学要进行消化吸收,将正确答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⑥小组长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挑起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纲 导学案 编写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