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共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517271
- 上传时间:2022-12-1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7.97KB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共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共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共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年教师固守着“师道尊严”,年轻教师是在题海中长大的,新课标的真正实施还任重道远。
我们的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勇于牺牲眼前的利益,敢于同旧体制作斗争。
为了拯救孩子,振兴民族。
我们老师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小学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而教学,不是为了分数而教学。
立展开阅读第一篇全文
第二篇:
教育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篇一:
教育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收获颇丰,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指导,下面来说说我的感受。
我的一个很深的感受就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宽容的理念。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宽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几乎每一个学校都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政府将教育改革和学校改进纳入政府优先考虑的议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作为参与者必须打破“教师中心”,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教师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分享他们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教师独白,而是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行对话。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个体不断探究。
其中,教师主要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获取积极的体验,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学生主体性的展现需要自由,宽容则是自由的保障,没有宽容也就没有自由可言。
而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我们主动和积极营造宽容氛围的表现。
对学生而言,教师对学生内心深处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更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
对教师而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络通讯技术使得教师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优势,这种角色的转变也是对教师个体能力有限性的宽容。
二、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宽容
课程结构具有选择性,课程设置出现了多样性,教学组织制度具有灵活性,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形成一种宽容的文化创造了条件。
从短期看,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为学生学业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从长远看,这能使学生在迈向社会前,尽早地学会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和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也就是承认了学生的差异,并宽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
三、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了学科间的宽容
新课程强调综合性,克服了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因此课程中所体现的这种融合,能使学生间接地从综合学科中学到宽容,也能在经历综合的学科教育后,以全面的观点和多元的视角来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宽容、共同努力。
基础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前行。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
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
因此我们更应该“1,解放孩子的头脑;
2,解放孩子的双手;
3,解放孩子的嘴巴;
4,解放孩子的空间;
5,解放孩子的时间。
”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必然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改革必须适应甚至超前于社会的发展。
因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变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素质教育中我们在探索中前行,在发展中创新,中创新中寻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不断推进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篇二:
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其身”。
“三省”而后知道所得所失,如果有得,心中不胜欣慰,如有所失,必当明日加倍努力以弥补所失。
每日“三省”而每日都有所裨益,有所进步。
在这里,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求明日的进步。
一、认真钻研教材了吗
我们常对学生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便于记忆;
默读便于思考……一套套的理论强加于孩子,自己真的懂了,做了吗?
对于教材的把握又是如何呢?
自认为有点儿知识,有点儿能耐,教这帮小孩没啥问题。
常常夹着书本就进课堂,随心所欲地发挥还为自己暗鸣得意,以为自己能力无限。
然而从自己偶尔对教材的研读,对教学策略的思考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明显增强,才真正意识到“开卷有益”啊!
二、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了吗
时代在进步,人的观念在变化。
我们的知识体系、思维理念有没有与时俱进呢?
过去,我们对乖巧、听话的孩子赞不绝口,现在大家更欣赏个性张扬的孩子;
过去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现在教学则强调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
过去我们依赖师范学校学的东西将远不能满足现在教育教学的需要了。
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行,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门,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
我们教师既要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要进行了有力的摸索。
广泛搜集信息,学习大量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新技能,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三、真正尊重学生了吗
在远程培训的课堂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老师叫一位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这位学生说:
我近视,看不见。
老师说:
喔,你看不见,就请坐下吧!
培训老师分析:
这位老师对学生客客气气的,看上去是对学生的尊重,其实,你是他的老师,对他应该非常了解,你把他喊起来又请他坐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对学习权利的剥夺,是一种伤害。
老师可以请他往前走一走,看看问题,也可以把问题读给学生听,使他拥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听了这个例子,回想自己对学生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对于学生好的表现教师则满面春风,似乎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
而对于孩子的一些与自己的标准答案有冲突的、或认为不合情理的、幼稚的看法总是粗暴的打断或严厉地训斥。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自己学会倾听了吗?
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自己又是怎样的尊重他人的呢?
四、对学生负责了吗
总认为学生的智力各有差异,成绩参差不齐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采用了各种方法促其进步,成绩好的学生固然可以长期保持对他学习上的支持,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可以绞尽脑汁促其不断发展,可是对于少数的潜能生我却不能持之以恒地给予帮助,面对他们,许多的时候,我的一切信念瞬时被他们摧垮,我感到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
或许,是想以此逃避自己的责任吧?
看看自己的表现,问问自己:
真的对他们负责了吗?
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地方都需要我们及时的反思,反思是教师在平时对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亮点与遗憾以及瞬间的灵感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完善的活动。
希望自己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篇三:
《台湾蝴蝶甲天下》是一篇略读课文。
文章介绍了台湾成千上万、种类繁多的蝴蝶和著名的蝴蝶谷的奇异景色,使人感觉到回归大自然的美好。
新课改精神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题目入手,理解“甲天下”中“甲”的意思,接着解释“甲天下”的含义。
学生通过查字典,相互交流说出了课文题目的含义。
接着,我又设置疑问: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
为什么说台湾蝴蝶甲天下?
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记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在反馈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词语,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入理解。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在学生无法感知一个事物时设计图案,使抽象的语言文字成为可感知的画面。
我从*上下载了课文中具体介绍的三种蝴蝶的图片,在讲解课文第二自然段时,通过让学生猜测来认识这三种蝴蝶的。
学生交流时,我先打出一种蝴蝶的图片,由学生自己说出判断的依据,在猜测蝴蝶的过程中体会出蝴蝶的特点并用朗读表现出来。
猜这个形式本身就足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性,况且要猜准确,势必要深入研究课文内容,就不用老师苦口婆心地交代了,可谓一箭双雕。
在猜的过程中,在彼此的争论中,“皇蛾阴阳蝶”的阴阳是什么这个难点也突破了,图片也物尽其用。
同时,我还下载了好几张台湾蝴蝶标本图片,让学生对台湾蝴蝶有了更多的了解,为学生打开了信息之窗,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深刻感受台湾蝴蝶的美和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由于课堂的时间没有把握好学生朗读不够,最后安排的巩固达标没有让学生做后再交流。
篇四: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和教学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今天的中学生,面临着很多的机会和挑战,需要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必须具有一定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质疑并进行反思。
所以作为教师不应该唱独角戏,而应做服务员,为学生搭建表演平台。
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课堂资源,善于为他们创造、选择条件,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善于抓住有关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他们的思维迸发出火花,同时善于指导学生去“做”,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一直尝试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多种情境教学法,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
其教学模式是:
情境——理论——情境。
情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情境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探究情境,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过精选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首要条件,情境是教学的主线,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能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比如,导入、表演(过程)、讨论、总结等。
不过为了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情境教学,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准情境。
每课的教学目的都不同,而每课又有不同的教学环节,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来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情境。
如《认识新伙伴》适用游戏;
《男生女生》适用角色扮演;
《文明交往》适用小品表演;
《感受青春》则适用专题讨论等等。
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
其次,课前必须组织并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情境表演的有关准备工作。
如选好人、准备好道具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等。
为了让每次的情境教学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在各教学班以自愿为原则成立了小品(角色等)表演小组,这样就避免了情境教学“走过场”的情况发生,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另外,为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避免顾此失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来确定表演的学生。
我的一般做法是每课“探究园”中的漫画一般都是随堂以自愿为原则请学生即兴表演;
而根据各教学目的及环节的需要,由教师设计的小品、角色扮演等则由小品组的同学课前排练好,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让学生在评价中激励自己。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课堂教学不能再把知识的死记硬背作为我们教学的唯一目标,评价学生也不是让学生背出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并由考试分数的多少来决定。
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人,是一个每天都在不断成长的人,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人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而新课标对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起学习的热情,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课本原有的知识板块进行评价。
如“探究园”、“实践与评价”中的某些小设计,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想、动手去做、动口去讲,让大家各抒己见。
对学生所出的“点子”、所想的“办法”及各种“计划”的设计我都会给予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对他们各自的独到之处,更是给予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
(二)、认真做好课后评价。
每学完一节课、一课书、一个单元我都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
在评价中,我一般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比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小结、谈感想、写心得、进行活动设计、同学间互相打分、举办学生的小作品展示、个人才艺表演等等,以此来肯定学生,激发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绝不能把评价变成对学生的问卷考试。
篇五: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我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
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意识。
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
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
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
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
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师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我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件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我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调动了我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第二篇全文
第三篇:
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但是真正做到即教书又育人的教师大概并不多吧!
我们的教育理论、教育法提倡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等等。
但这些却未曾真正的融入过教育活动中。
“育人”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德育。
德育最重要的是思想品德教育。
各科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最常用的途径。
因此,德育必须渗透每一个学科。
可“育人”实际上多数时候都是班主任是主角,而其他的老师在德育方面大多都担任配角。
我们的教育却往往忽视品德教育。
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广大人民教育者们不称职,更不是说我们的老师不会教书。
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好老师。
这主要原因是当今的教育制度把我们的教师逼得太紧。
不仅使教师工作辛苦,更使学生感到学习任务繁重。
这也是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结果。
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学生的知识是有了。
但我们的有些教材或课程似乎与现实脱节了,又的甚至很严重。
其次,现在的封闭式教育也太过于严苛。
我认为封闭式的教育是是把学生与社会进行分离。
清朝闭关自守致使我国落后于其他国家。
教育同样如此,学生最终会走入社会。
学生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有利于打开思维,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并且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封闭式使学生被束缚在校园这个特定而狭小的空间里。
教育具有社会功能。
同样人的个性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性,要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证。
因此,也使许多人形成了一个“定势”,那就是学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分数。
就拿高中来说吧,只要考试结束就立即在班上和学校排名次,,甚至与全市或全省的考生进行分数排名。
最终搞成了分数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这也是现代教育现存的问题之一——片面追求分数。
从而有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些问题使学生不是因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因为成绩而学习。
成绩好的学生更努力,成绩差的学生失去自信心。
使学生成了学习的被动者。
也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偏离轨道。
整个中国教育界形成了一个风气——知识“万能论”。
“重知识轻能力”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整天在书本之中徘徊,而没有多少时间感知世界之灵、体验生活之美等。
从而使学生麻木,没有创造力,缺乏思维“变势”而形成了思维“变势”。
“重知识轻能力”也是现代教育的问题之一。
教育学中提倡能力重于知识,发展学生各项技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等。
但往往不能实现。
从课程发展观看当代中国以“课程是知识”为主,这容易导致“重物轻人”。
从教育发展前景来看,“课程是经验”更适合我国教育。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进程,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但文明似乎在逆向发展。
纵观古今中外,文学的最高境界应该追溯到中国古代了。
从“四书”、“五经”到《孙子兵法》,从孔子的儒家文化到孟子的“仁义之道”,从“丝绸之路”再到李白、杜甫、苏轼的诗词歌赋。
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甚至影响了全世界。
而今天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够超越这千百年前的古人了,也没有多少诗人作家可以造就出古诗词的诗情画意了。
都说智慧都装在中国人的脑子里,但看一看在诺贝尔奖项上的中国人是屈指可数。
我们的祖先却在那时抒写出了许许多多辉煌的篇章。
但世界名人也大多数都是外国人。
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创造过多少奇迹,可到我们这里就再也没有超越了,并且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完全地保留住。
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缺乏创新意识吧。
而教育又直接影响着这些。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知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有可以超过知识的东西——灵魂。
教育传授知识,不过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而这关键在基础教育。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何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因此知识不是灵魂的真正“塑造者”,灵魂的真正塑造者应该是心理学中的“个性”。
因此,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塑造学生的性格。
如果分数是学习的动力,那么一定会使学生泯灭掉一些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假如一个有责任感、有理想、有抱负、有价值取向的学习者,难道他不会主动的学习吗?
但终究教育的改革是一条长远的路程,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
韩愈说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广大的教育学者们别忘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授业”时还有“传道”、“解惑”更为重要。
展开阅读第三篇全文
第四篇:
践行青蓝工程——教师个人教学心得体会
机械工程系赵康乐202X-9-26本我在石嘴山联合学院机械工程系担任12高数2班、12高数3班和14数春1班及14焊接1班的教学工作。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不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所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角色和情绪。
对于近来教学工作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
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1、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这就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对象分析。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②教材分析。
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
其次,精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
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
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
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
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
。
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等。
④总体评价。
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二、、课中反思,以下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中自己应该完善的地方。
1.应该多做练习,这样能迅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2.每节课都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书本内容的记忆和掌握。
3.每节课讲完后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相关重点知识熟记以便在实习课中灵活运用。
4.对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本、不带课本的同学及时补救。
5.想尽办法寻找教学实物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让学生形象地了解所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运用,争取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多举例子让学生更明白,这样学生就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布鲁巴赫指出:
“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
篇二:
新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新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金风送爽的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时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因为202X年9月1日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一转眼我在教师这个岗位工作了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痛并快乐着”,因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处处都充满着陌生,身心都要受到洗礼,但是看到我可爱的学生又使我充满着愉悦。
我慢慢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这里有我可爱的学生,有关心我的同事,对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我是深深的受到了感动,我真心的想对他们说:
“谢谢你们了”。
下面就是我工作以来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教学方面——认真备课,注重积累。
一是认真备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教育 教学 反思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