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精编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489231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9.15KB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精编版Word格式.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精编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精编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文本解读
《说勤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典范议论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课文第一自然段以设问的形式开门见山地摆出了中心论点: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列举了古人司马光、今人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
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教学中,要扣住“勤奋”这一核心话题,引导学生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读懂勤奋的内涵。
引导学生与文本、文本中的人物、文本外的经历,展开层层对话,使“勤奋”这个中心论点,不只停留于文本之中、概念之中,而成为一种感性的体验、实在的行动。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议论文“摆出观点——举例证明——点题总结”的大体结构。
2、教学目标分析
(1)会读、会写本课9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生字,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鲜花、汗水、心血”等词语意思。
会用课文后面的6个词语口头造句,积累课文中的名言。
(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深刻感悟文章内涵,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3、教学资源运用
《新补充读本》中P77-78页的《两件高兴事》、拓展阅读P92—P97页
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建议本课采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自然段,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第二课时:
1.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5、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板块一:
名言导入,质疑课题。
1、教师送名言给学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
2、揭示理解课题,读题质疑。
(1)板书:
说勤奋,引导学生体会“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质疑)
(3)归纳出主要问题:
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是怎样把道理说清楚、说明白的呢?
(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价值,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的。
)
板块二:
从字词、句段入手,读通文章。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交流。
a.黑板出示生词和读读写写中的四字词语,指导学生读准。
b.钢笔描红,指导书写:
惯末遍
c.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一些长句子。
3、指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板块三: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1、同学们特别想知道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2、交流
3、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段,并在文中做好记号。
板快四:
研读第一段,解读观点。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
是勤奋。
”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换个句式可以怎么说?
(这是一个比喻句,也是一个设问句。
引导学生既关注语言内容,也关注语言形式。
)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这句话中“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各是什么意思?
彼此有什么联系?
5、出示补充材料,朗读。
a.“成功之花,人们只羡慕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风雨。
”——冰心
b.“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6、读了第1节后,你有什么感受?
7、齐读第1节。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直奔中心。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说勤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一个有关勤奋的什么道理?
2.出示:
3.文中举了哪两个名人的例子呢?
板书:
司马光、童第周
研读司马光的故事,感悟勤奋的内涵。
1.同学们还记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吗?
从中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
天资聪明)
2.天资聪颖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
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编成《资治通鉴》)
3.通过预习,你知道《资治通鉴》是一部怎样的书?
教师概括多媒体出示:
《资治通鉴》是中国最著名的编年史通史。
共294卷,三百多万字,记载了包括周、秦、汉等16个朝代的1362年历史。
自《资治通鉴》问世后,帝王、大臣及学者都将它称为“经世致用”最经典的版本。
4.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仅仅是靠小时候的天资聪明吗?
那是靠什么?
5.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现司马光很勤奋的句子,在关键词下圈点批注。
(1)按要求读文后交流:
文中讲了哪几个事例?
借用文中的语言概括地说一说。
(小时候认真读书;
长大后用警枕提醒自己抓紧时间读书。
)
(2)围绕勤奋,师生对话。
☆出示: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窝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a.指名读,谈感受。
b.结合句子品读“躲”、“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语的内涵。
c.引读中理解对比的手法,感悟司马光的勤奋。
春天,春色满园,蝶飞燕舞,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
夏天,酷暑难耐,屋内闷热,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
秋天,秋高气爽,满山红叶,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
冬天,银装素裹,堆雪人打雪仗,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
☆出示: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原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a.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头枕着“警枕”睡觉是怎样的情景。
b.结合句子理解“警枕”的内涵。
6.小结:
司马光就是这样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1)抓住“19年”感悟编书花的时间之长抓住“终于”一词感受到编书的不容易。
(2)指导朗读,评议。
读了司马光勤奋成才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
7.司马光就是这样不分昼夜地读着写着。
读到这里,你对勤奋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呢?
(交流)
8.送佳句:
坚持不懈就是勤奋。
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9.引读:
司马光勤奋成才的事例,说明——(生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板块三:
研读童第周的故事,感悟勤奋的内涵。
1.出示自学要求:
(1)想想童第周取得了什么成就?
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话。
(2)用曲线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关注重点词句,写写自己的体会。
2.交流出示: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指名读。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童第周取得了什么成就?
(做成了青蛙卵剥离手术)
(2)师补充资料,简介青蛙卵膜剥离手术。
(3)指导朗读,读出对他的敬佩。
3.交流出示:
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离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的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1)指名朗读。
(2)抓住“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还”等词语谈感受,体会童第周的勤奋学习。
(3)读到这里你的脑海中又出现了哪些词语?
(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孜孜不倦、起早贪黑、夜以继日、披星戴月等)。
(4)抓住“终于”体会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付出艰辛的劳动。
(5)感情朗读。
(6)读到这里,你对勤奋又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
卡片出示:
迎难而上就是勤奋。
齐读。
板块四:
对比学习,理解名言。
1.司马光、童第周两人的成功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勤奋)
2.两个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一个是古代的,天资聪明的;
一个是现代的,基础较差的人)
3.两个基础不同的人的都成功了,这说明了什么呢?
4.出示:
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指名朗读。
强调“只要……也……”
5.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
出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2)理解字句意思。
拙:
笨拙。
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一分辛苦换来一分才干。
即用勤奋换来成功。
板块五:
聚焦文末总结观点
1.课文通过一古一今两个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2.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因为(引读)——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总结。
是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劳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光彩!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以文中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
相信你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所作为,为社会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板块六:
对话作者——解读结构
1.自读自悟全文:
作者是怎样来一层一层“谈勤奋”的?
2.师生对话。
首先,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接着,举事例证明观点——司马光和童第周靠勤奋成才;
最后,深化观点——要不忘勤奋,要一生勤奋。
6、课时作业设计
(1)学习借事说理的方法,利用搜集来的小故事仿照课文写一写《说勤奋》。
交流,评议。
(2)制作书签,写勤奋的名言。
(3)收集勤奋的名人故事,准备召开故事会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文本解读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与徒弟庞宪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吃点苦”与“万民造福”这两个核心词,走进李时珍的内心世界,在对李时珍的语言一唱三叹中,感悟人物高大的形象!
让人物形象从有温度的文字中鲜活起来。
(1)会读、会写本课10个生字,认识8个二类生字,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4)能联系课文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5)能运用抓住关键词或连接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新补充读本》中P79页的《偷“仙果”》、拓展阅读P98-1017页
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学1-4段,初步感知李时珍的苦。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3)能运用抓住关键词或连接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教学构想或建议
谈话导入,简介人物
1.在《说勤奋》一文中,我们认识了两位可敬的人司马光和童第周。
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学生接应背:
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
今天,我们学习17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板书:
李时珍。
2.通过课前预习,对李时珍有什么了解呢?
请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一则关于李时珍的故事:
写全课题:
李时珍夜宿山寺。
读题质疑
归纳出主要问题:
古寺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夜宿古寺?
在古寺做了些什么?
(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价值,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的。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交流。
a.认读生字词: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药材
师徒俩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破庙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b.将词语重新排列,学生认读,找找排列有什么规律。
d.指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默读课文,理清条理,感知人物
1.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并写出段意。
2.交流板书:
一(1—4):
夜宿古寺;
二(5—7):
寺中谈苦;
三(8—13):
夜记药材。
3.李时珍为什么要察访药材呢?
他说的一句话能帮我们解答这个疑问。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谁能找出李时珍说的这句话。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走进1-4自然段,品味“苦”
1.默读1—4自然段,找出李时珍吃了哪些苦?
把有关的词句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交流
(1)住得苦
a.抓住“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断垣残壁”等词语感知古寺的破败,住得苦。
b.读中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2)奔波苦
a.抓住1-2自然段的“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等词语,启发学生想象在山区赶路,奔波的劳苦。
b.指导朗读,评议。
3、李时珍为了写好《本草纲目》,所吃的苦远远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复习导入
1.让我们回忆一下第一课时所学,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李时珍吃的苦,除了住得苦、奔波苦,还表现在哪里呢?
走进第5—13自然段,品味“苦”,感受工作之勤。
1.默读课文,把有关的词句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1)吃得苦。
抓住“喝泉水”“啃干粮”来品读。
(2)工作苦。
☆记录很辛苦:
借着“皎洁的月光”,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可见条件之差,记录很辛苦。
☆冒险尝药草:
抓住“端详”、“嚼嚼”感受李时珍工作的严谨认真。
(3)以苦为乐,甘于付出:
读中感悟“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这句话的内涵。
3.感情朗读。
聚焦文末,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李时珍师徒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
最后一小节,有没有提到李时珍师徒?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
2.自读本段,感受环境的渲染:
借助这一小节的环境描写,让我们再次感受李时珍师徒的不怕吃苦,一心修订《本草纲目》,为民造福、乐于付出。
3.此时此刻,你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情感?
你想对李时珍说些什么?
4.让我们饱含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课时作业设计
(1)读读下面的词语,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的景色。
夜幕 降临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皎洁 轮廓 大好月色 晓行夜宿
(2)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18维生素C的故事
《维生素C的故事》是一则富有情趣、生动感人的科普故事。
本课记叙的是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
文中写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探险中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部分被留在荒岛上的病重船员靠吃野果子存活下来,由野果子人们发现了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C。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叙述有条有理,通篇构思依循怪病——奇迹——揭秘的路子展开,突出了奇迹的描写,显得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心理描写,“沉重——痛苦——沉重——惊喜”,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了解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4)通过学习描写哥伦布心理变化的语句,了解人物形象,领悟到任何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的道理。
《新补充读本》中P81页的《维生素C的故事》、拓展阅读P102-106页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1、2、8自然段,感知“海上凶神”的可怕和发病的原因。
(1)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描写哥伦布心理变化的语句,了解人物形象,领悟到任何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的道理。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认识维生素C,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认读,齐读,正音。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解释词语,指导读好长句子。
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
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读思考。
3、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
(“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被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4、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全班讨论交流)
遇到怪病、奇迹发生、揭示秘密。
探究“海上凶神”
1、解除了字词的障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故事,故事起源于一种怪病,船员们把这种怪病叫做——“海上凶神”。
2、自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用“双横线”划出中心句,“。
”圈出中心词。
艰苦危险)
3、默读本段,“”画出艰苦的句子,“﹍﹍”画出“危险的句子。
4、指名读艰苦的句子,抓住“黑”、“咸”感受生活的艰苦。
5、指名读危险的句子,结合语句交流怪病的危险,理解“海上凶神”中双引号的作用。
6、通过朗读把这可怕的怪病来临时的情景加以再现。
7、现在我们知道所谓的“海上凶神”其实就是什么呀?
出示最后一小节内容,理解“不治而愈”
1、听写词语
危险
乘风破浪
远航探险
沉重
噙着眼泪
又惊又喜
狂奔
蓬头垢面
不治而愈
2、这篇课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3、过渡:
怪病虽然可怕,路途固然艰险,但它们阻挡不了航海家探险的脚步,就让我们随哥伦布一起去经历一次危险而难忘的奇迹之旅,感受他的内心变化。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故事中体会心情、理清奇迹。
(一)通过自学,找出故事中哥伦布心理变化的线索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
(2)用三角符号画出反映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关键词语。
2、交流
(教师板书:
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二)沿着哥伦布心情变化线索细读文本、感悟文本。
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默读3-6自然段
(1)想一想
哥伦布每一次心情变化的原因;
(2)画一画
用横线画出表现哥伦布心情变化原因的句子;
(3)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说哥伦布每一次心情变化的原因。
2、学生交流反馈学习结果,教师顺学而导,引导学生品读哥伦布不同心情下的不同故事进程。
☆十分沉重
(1)船队刚出发不久,哥伦布的心情为什么就变得十分沉重?
(2)此时此刻,哥伦布这种十分沉重的心情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可以联系老师提供的这些词语来想一想。
(恐惧害怕
进退两难
忧心忡忡)
(3)小结:
是啊,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第五 单元 教材 分析 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