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补习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483635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94KB
语文补习Word下载.docx
《语文补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补习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标中明确强调“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大致来说,选修课更注重更高能力层次的提高,相当于2007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六个等级中的D(鉴赏评价能力)、E(表达应用能力)、F(探究能力),而2006年的考纲中只分了五个等级,而且是把表达应用能力放在D,鉴赏评价能力放在E。
从这些调整中能看出,新课标考纲重视对较高层次能力的考察,而在选修课中,大部分是为培养、发展这些高级能力而设置的。
另外,这里要说明教材的必修、选修与高考中的必做、选做的关系。
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必修、选修教材的内容都可能在选做题中考查,选修课中培养的能力对必做题也大有帮助。
从2007年四个新课标实验省的试题来看,都有选做题,基本上是针对课标中提及的“选修”内容的。
如宁夏、海南卷的第三、第四题(都占25分)分别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林冲见差拔)和“实用类文本”(叶圣陶在四川),一篇小说,一篇传记,可以选择其一。
广东试题也是“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迟子建的散文“泥泞”)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访钢琴家傅聪)新闻访谈,山东的第六题为选做题(18分),同样也是一篇散文(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一篇新闻特写(“梦碎雅典”)。
可以看出,文学类文本以小说、散文为主,实用类文本以新闻、传记为主。
但以后文学类文本很可能有短小的现代小说、诗歌,比如像小小说,十行左右的诗歌如曾卓的《我遥望》、卞之琳的《寂寞》(文学类文本阅读,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说明中给的是小说的例子)。
而且依据课标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导向来看,选做题的分数会不断增加。
二、语文版选修教材介绍
我社选修教材以课标为本,并根据课标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精心设计课目,由在各自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教学一线的高中老师,以及高中室的编辑同仁组成编写队伍,从零四年始,经过三年的打磨、修改,现已编成五个系列的选修教材,共计十五种,已出版12种,另外3种(新闻、电影、外国文化)进入最后印制阶段。
五个系列及十五种教材分别是:
诗歌与散文系列
《中外现代诗歌欣赏》《唐宋诗词鉴赏》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小说与戏剧系列
《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读》《〈红楼梦〉选读》
《中外戏剧名作选读》《优秀电影作品欣赏》
新闻与传记系列
《新闻阅读与写作》《中外优秀传记选读》
语言文字应用系列
《写作基础》《演讲与辩论》《汉语学习与应用》
文化论著研读系列
《〈论语〉选读》《外国文化论著选读》
1、与我社必修教材的衔接
我们的选修教材基本上是在必修课各个文体单元上拓展延伸出来的。
比如,必修课有一个中国现当代诗单元,一个外国诗单元,延伸出来就是《中外现代诗歌欣赏》;
必修课有新闻单元,扩展成《新闻阅读与写作》;
必修课的传记单元,延伸成《中外优秀传记选读》;
必修课的先秦诸子单元,引申出《论语选读》;
必修课有两个小说单元,多选的是短篇小说,延伸出《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读》等。
从选文上说,避开了必修课的选文和我社初中教材已有的选文。
比如《论语选读》,初中选了两课二十则左右,高中必修选了二十则,都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为了方便老师教学,在教师用书中把初中课本、高中必修课的论语都列在附录中。
其他单元、其他文体的篇目基本上都如此处理。
从编写理念上说,选修教材在必修教材基础上的提高。
比如必修中的传记单元,四篇课文后的练习设计,基本上是围绕传主的生平、思想、历史贡献等让学生加深理解的。
而在选修教材《中外优秀传记选读》中,除了这些思想内容外,更全面地对传记作为一种文体来进行理解、欣赏,比如对其中一些文学手法如何理解等。
再比如写作,必修教材的十次写作,有两个系列,一个是按写作过程来设计的,从构思、语言表达到修改润色让学生对写作每一步的关键点进行了解、把握;
另五次是五个专题写作。
在选修教材《写作基础》中,基本上是按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等)的训练来编排的,在必修课的基础上,选修写作更注重让学生有文体意识,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之间又如何去综合等。
2、根据教学目标,以上课程可以分为三类,各类的编写宗旨及结构简介如下:
1).文学鉴赏类:
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系列的八种教材。
以文学鉴赏为主,突出文体特点和鉴赏方法,进行创作尝试。
其中的文言作品(如《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理解与鉴赏并重。
这类教材一般由课文、练习(鉴赏与探究)、相关链接构成。
相关链接通常都选有前人或今人的评论。
各门课程最后都设有综合性的体验与探究活动。
2).语言应用类:
包括“新闻与传记”和“语言文字应用”两个系列的五种教材。
侧重于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中又可分为两小类,一类如《写作基础》《演讲与辩论》。
通过范文、范例的阅读,了解相关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训练写作和口语能力,提高语文应用水平。
这类课程一般由佳作(案例)分析、技能演练、活动实施三部分构成。
另一类如《新闻阅读与写作》《中外优秀传记选读》《汉语学习与应用》,首先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处理信息,正确解读作品并把握体裁特点,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写作或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活动。
这类课程“读”和“写(活动)”并重。
课程一般由课文、扩展阅读、理解与应用构成,最后设有综合性体验与探究活动。
3).理解探究类:
包括“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的两种教材。
重点是思想文化内容的解读与探究。
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开阔文化视野,改善思维品质,提高探究能力。
这类课程由课文、课文解读(《〈论语〉选读》含文言练习)、相关链接及最后的体验与探究活动构成。
从这些分类中可以看出,我社的选修教材和2007年考纲(课标实验版)中的D(鉴赏评价能力)、E(表达应用能力)、F(探究能力)基本是对应的,即文学鉴赏类对应的是D(鉴赏评价能力),语言应用类对应的是E(表达应用能力),理解探究类对应的是F(探究能力)。
也就是说,考纲所要求的较高层次能力,都可以通过这些选修课得到培养、发展。
结合教材中的具体例子,讲三种能力训练的具体落实情况:
1)、对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
文学鉴赏类的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了视野更开阔的选文,给学生多层次、更丰富的审美感受,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和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积累,然后融化成自身的审美经验。
如《唐宋诗词鉴赏》共12课,每课后附有一个栏目“鉴赏知识”,分别举例具体介绍了平仄、对仗、诗词的特殊句法、起承转合、意象、意境、风格、用典等诗词欣赏常识及相关问题等。
《中外现代诗歌欣赏》有八个单元32课,除了在每课后的“鉴赏与探究”题中培养学生对具体诗歌的理解力、感受力之外,每个单元前有一个单元说明,对本单元诗歌所涉及的诗歌发展史上的社会背景、诗歌流派等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些知识都对学生积累诗歌审美经验、提高鉴赏水平大有好处。
《外国优秀短篇选读》有五个单元10课,每个单元前有一个介绍“小说的要素”,对小说的五个要素(故事、人物、情节、结构、叙事),结合本单元的具体文本,举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短篇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一个全面认识,进而掌握欣赏小说的方法。
除了这些基本鉴赏知识的介绍,我们更侧重在课后练习题中通过细读文本,抓住词句,训练提高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举例:
《唐宋诗词鉴赏》第三课后第二题:
《金铜仙人辞汉歌》说“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铜人本是无情之物,作者为什么要写它离开汉宫时潸然落泪?
(修辞手法的奇妙,将物与人、历史和现实化为一体。
)
《中外现代诗歌欣赏》第八课后第二题:
(陈敬容《雨后》)不是“我们向溪水倾听”,而是“溪水默默地向我们倾听”,这样写达到了什么效果?
这样写,和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不是有一种异曲同工之美?
(一种双向的倾听,人与自然的亲密和默契。
康桥在向一位诗人依依惜别,因而沉痛。
这才是诗的味道。
《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读》第八课《烟雨霏霏的黎明》课后第一题:
库兹明少校替人到一个小城送信时,常常“产生一种在这里留下来的愿望”,想着“如果能留在这里……该有多好”。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主人公向往诗意生活的感慨,充分显示了他的心理,他的艺术气质,喜欢沉思。
构成了这篇小说主题的一个推动力或重要元素。
2)、对表达应用能力的培养:
《汉语学习与应用》,分五讲,每一讲有一个栏目“相关链接”,很全面、仔细地介绍了汉语的相关知识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如汉语语感、同义词辨析、长句化短的方法、语段的组织安排、文章的结构、文章风格的分类、新文学与白话文等,所选的材料生动活泼、多是名家洞见,对学生理解、把握、运用母语都极为有用。
在附录里还有《简化字总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学生实际语言运用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写作基础》有六个单元,除了具体的写作训练以外,每个单元有一个“个人写作成长档案”,让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总结,养成不断积累写作经验的好习惯,这是提高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除此之外,我们更侧重在课后练习题中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举例:
《汉语学习与应用》第三讲“语句的功能和句式的选择”,课后第七题:
把下列整句改写成散句,并比较分析改写前后的表达效果。
(51页)
第五讲“文言与白话”课后第四题(84页),对字词差异的训练。
《写作基础》第二单元“细腻的感受和抒情”第六课“送阿宝出黄金时代记”课后第一题、第二题(24页),是一个仿写,训练学生的抒情能力。
第三单元“真实、生动的记叙”第九课“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后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41页),三道题环环相扣,是指导学生把握、抓住范文特点,培养时时分析文章写法的习惯,并进行写作训练。
3)、对探究能力的培养:
2007年考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对探究能力分为三层:
a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b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c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文化论著类教材中,侧重对此进行培养。
如《论语选读》课后第二题:
“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在这里,要求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还要结合这种精神在历史中的影响,意在培养学生要有历史眼光,这是探究能力必不可少的。
第七课后第三题:
“孔子为什么面对滚滚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它与一般文人‘见花流泪,对月伤心’式的伤感有什么区别?
”这样发问,是启发学生运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探究。
如此等等,在具体的课后题中都向学生输入了探究的一般方法,经过积累,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和课标中提倡培养这几种能力相关,今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中也多有体现。
和北京西城区教研室一个高中教研员沟通,请他分析今年四省新课标试题。
他认为最大特点是选做题。
实用类文本,近几年为了课改的平稳过渡,文本会多用一些叙事类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文学类文本,课标中列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系列都可能考,今年考的是散文多,还有一篇是水浒的节选,以后会延伸到现代白话小说、现代诗歌、短小的独幕剧,或戏剧节选等。
探究类文本,眼下还没有出现,但探究性的题目会出,如宁夏、海南卷选做题中,文学类文本第14题:
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
“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
”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8分)。
实用类文本第18题:
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
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
请简要论述(8分)。
山东卷文学类文本第22题:
(叶延滨散文后)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
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
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分)实用类文本2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
“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
”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5分)
广东卷:
18.(迟子建散文“泥泞”后)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6分)
仔细分析,文学类文本后出的“探究题”,其实与鉴赏评价能力也是密不可分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说的三类教材与三种较高层次能力的对应并非一一对应,只是侧重点不同,从根本上说,如同这些能力等级是相互交叉、相互依赖一样,这几类选修课对能力的培养也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如在文学鉴赏类中,除了培养鉴赏评价能力,还设计了一些表达应用能力方面的练习题,有些综合活动则是发展探究能力的。
如:
《中外现代诗歌欣赏》第四课《我的记忆》,课后第二题:
“生命是由记忆构成的。
记忆一直固执地伴随着我们,如影相随。
读了《我的记忆》这首诗,你是否对生命与记忆的关系有了新的发现和体会?
你能否也尝试一下,以诗的形式来写你生命中的那些最深刻、亲密的记忆?
”这道题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鉴赏的基础上,再进行写诗的尝试,是表达应用能力的训练。
再如《唐宋诗词鉴赏》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课后第三题:
“读《商山早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想象体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
”《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读》第九课《项链》,课后第三题:
“如果小说让罗瓦赛尔太太当叙事人,以第一人称叙述,会是什么样子?
请你根据这个假设,重新写这个故事。
”这道题既让学生明白小说的叙事人和叙述视角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写作训练。
可以说,这样的例子很多。
基本上在文学鉴赏类的这几种教材中,都特别重视表达应用能力的训练。
同样,在语言应用类的几种教材中,培养表达应用能力的前提就是先进行鉴赏评价能力的训练。
比如《写作基础》这门选修课,是本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先要领悟、评价每一篇范文在写作方面可资借鉴的要点,然后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模仿、借鉴这种写法。
如第二单元“细腻的感受和抒情”第五课《合欢树》,课后第二题:
“这篇文章的文字看起来朴实、平淡,却蕴含着对母亲深切的感恩、怀念之情,比如当人们提及合欢树时,‘我’(作者)的感受是‘心里一阵抖’,只此一句就让人感慨万千。
因此,有节制的抒情往往更显真挚。
找出文中你认为抒情细腻的精彩语句,与同学一起品味、欣赏其表达效果。
”这道题意在让学生通过品味、鉴赏语句,把握一种有节制的抒情方式,在第三题的写作实践中可以模仿应用。
《汉语学习及应用》第四讲“文章的结构及风格》课后第七题:
“读《鲁迅自传》和《老舍自传》,看看它们在结构安排和表现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说说你更喜欢哪种风格;
并分别模仿两篇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一篇自传。
”也是先让学生品味、把握文章的风格特征,然后再进行写作训练。
从以上所举例子中可以看出,语文版的三类选修教材在培养学生较高层级的能力方面是各有侧重,又相互照应、互为补充的。
下边简要介绍一下我社15种选修教材各自的具体内容及特点:
《唐宋诗词鉴赏》
唐宋诗词是古典文学的高峰,通过它让学生把握古典诗词的成就。
为什么不叫“唐诗宋词”,是因为从词来说,唐及五代词在词的发生、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影响;
从诗来说,虽然常说唐诗是高峰,宋诗是继唐诗以来,别开生面,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范,而且其总体成就超过后来的元、明、清三代。
本教材意在培养学生古典诗词的初步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分为唐宋诗和唐宋诗词两个板块,按题材组织为十二课(诗七课,词五课),共收诗词八十九首,涉及作家四十九人,以点带面地反映了唐宋诗词的整体面貌和主要成就。
每篇精读作品后都设有“相关链接”,精选三则左右古今相关评述,供学生阅读思考。
每课后设“鉴赏知识”栏目,结合阅读实际,从题材、格律、修辞、意境、风格等方面介绍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本教材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研读与鉴赏、比较与探究,初步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学习鉴赏散文的知识与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全书精选代表“五四”以来中国散文创作成就的不同风格的优秀散文作品十八篇,按主题编为六个单元。
课后“鉴赏与探究”在突出作品鉴赏的同时,适当设计了诵读、评论和散文创作的练习。
“参考资料”提供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体会和相关评论。
首都师大王光明教授评《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现当代散文的向导”
虽然是新高中课程标准中一本带有实验性的教科书,但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编者能够秉着自己对散文特点的深刻认识,突出它平凡而又尖端兼备的品格。
书中18篇选文,按内容分为家国忧思、峥嵘岁月、人生感怀、自然情趣、思亲忆故、天涯念旧等6个单元,不仅包容面广,且篇篇都能从平凡朴实的生活出发领悟社会、历史与人生的真谛,并充分体现出散文艺术无法之法的魅力。
其中,我们熟悉的名人名篇固然占大多数,但也选入了一些堪称上乘的陌生之作,像林海音的《豆腐颂》,就是一篇出色的随笔……
本书另一特点是其“鉴赏”思想的开放性。
作为一部提高文学修养、培养阅读兴趣的教科书,编者立足于把年青学生引入那个美妙而博大丰富的散文世界,初步掌握赏鉴散文的理路与方法。
因此,在课文后面三个板块的“鉴赏”设计中,似乎都遵循点到为止、让人们思而得之的原则,并且,大多提供的是有价值的参考性观点和材料,而不是以编者自己的见解规约鉴赏的自由。
比如丰子恺《渐》一文的设计,“鉴赏与探究”提示学生注意“渐”这一抽象时间状态的具体表现,然后提供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作为对比,让人们感受看不见的时间在人们身心上的烙印,以及作家感受清幽玄妙事物的慧心慧眼。
这样从具体作品的鉴赏入手,引导人们由此及彼进行比较与探究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是语文教学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实验。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除教材外,往往是教参对课文解释的程式化,既武断也过于封闭,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都受到极大的局限,阻碍了阅读的自由与进一步探究的可能,从而使文学教育远离了文学的要义。
要知道,文学创作与阅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创造性想象中获得满足。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本教材共设六个阅读单元,收散文十八篇(其中精读十四篇,略读四篇)。
选文难度适中,议论和抒情并重。
课后练习分为“鉴赏与探究”和“文言练习”两部分。
“鉴赏与探究”在对具体作品品读鉴赏的同时,体验古代散文解读与鉴赏的方法;
“文言练习”除实词积累外,对“其”“之”“相”“焉”“于”等主要文言虚词和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文言特殊语法现象进行了整理归纳,旨在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相关链接”栏目介绍写作背景和有关评论。
评论以宋元以来特别是清人的点评为主,学生既可在作品鉴赏方面得到启发,又可在文言阅读方面得到锻炼。
《写作基础》
本教材依据“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以“读一读,议一议,写一写”的框架展现全书内容。
教材精选中外名家名篇,引导学生抓住每一篇文章在写作方面可资借鉴的要点,体味、感悟,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模仿、借鉴,把“读”的收获最终落实到“写”的能力训练中,提高写作水平。
全书由六个单元组成:
前五个单元,分别就五个方面的基础能力进行训练,依次是“多角度的思考和描写”“细腻的感受和抒情”“真实、生动的记叙”“议论、说理”和“说明、阐释”;
最后一个单元“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则是综合训练。
全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评《写作基础》
“探索强化‘写作教学’的有益尝试”
写作一直是语文课的硬骨头、老大难。
“不是不想管,而是很难办”。
“绕着走”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语文版”没有“绕”,而是顶着困难上。
《写作基础》是根据03年4月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新课标”控制并压缩了“必修”课时间,而较大幅度增加了“选修”课的分量,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我个人认为,“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对写作不仅重视而且处理得法:
它在“必修”课的五个模块中以“表达与交流:
写作”为栏目,将一篇文章从构思、行文一直到修改润色的全过程做了有针对性、成序列的训练,已经使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有关写作的规律性知识,具有了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
而在这个基础上,在选修的《写作基础》中,又以力避无谓重复、确保角度新颖的精神,开创了以表达方式为纲领的能力训练体系,成功地完成了《写作基础》整体间架的构想——它走的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因而是非常富于创新意义的。
因为,从近、现代林纾《春觉斋论文》,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开始,一直到陈望道《作文法讲义》,叶圣陶《作文论》,夏丏尊《文章作法》等,或以结构手段,或以文章构成,或以语法知识,或以写作流程等讲理论、谈知识、说正误,做练习,可谁也没有、压根儿也想不起使用像《写》这样的以表达方式为纲的能力训练体系!
显然,这是一个带有鲜明时代色彩,具有方法论意义,事半功倍、举重若轻的好想法、新点子,确实是作文教学上的一个新创举,“新课标”指导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收获。
《中外现代诗歌欣赏》
先读两首诗,郭沫若有一首《夕暮》,是新诗的杰作:
一群白色的绵羊,
团团睡在天上,
四围苍老的荒山,
好像瘦狮一样。
昂头望着天,
我替羊儿危险,
牧羊的人哟,
你为什么不见?
废名曾这样说:
“新诗能够产生这样诗篇来,新诗无疑义的可以站得住脚了,不怕旧诗在前面威胁,也不怕新诗自己再生出别的花样来煽惑。
”
伊朗电影导演阿巴斯有一首诗:
白色马驹
浮出雾中
转瞬不见
回到雾里(李宏宇译)
这样的诗好不好?
好在哪里?
怎么欣赏这样的现代诗?
《中外现代诗歌欣赏》给你一个有效的答案:
就是要积累阅读经验,了解现代诗歌传统,把握一些方法。
本教材以中国现代新诗(从五四新诗到20世纪末)和外国近现代诗歌(从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诗歌,到早期现代主义和20世纪西方现当代诗歌)为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八个单元,三十二课,收有五十一位代表性诗人的五十四首优秀诗作。
每单元的“导论”勾勒出中外现代诗歌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和艺术面貌,每课后的“鉴赏与探究”练习从语言品味入手,注意激活学生的想象世界和已有的学习经验。
“拓展诵读”栏目提供一些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优秀诗作,供有兴趣的同学课外诵读,也可以由老师选择作为课文讲解。
《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读》
本教材选编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外国优秀短篇小说十篇,按主题分为五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设有“小说的要素”栏目,举例介绍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欣赏短篇小说的方法;
每篇小说后设有以下几个栏目:
(1)“初读印象”:
要求不看任何资料,凭自己原有的认知能力和第一印象,写出对小说的看法(包括喜欢与否、好坏、对自己是否有所启示等)。
(2)“鉴赏·
品读”:
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进行探究欣赏。
(3)“相关链接”:
涉及作家、作品背景、评述各方面。
《红楼梦选读》
本教材在保留核心情节的基础上,精选小说中故事情节相对完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