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明清中华文明的彷徨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482804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1.83KB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明清中华文明的彷徨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明清中华文明的彷徨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明清中华文明的彷徨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军机处结构简单,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直接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巩固国家统一:
①平定三藩之乱:
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平定了三藩之乱,加强了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的统治。
②收复台湾:
派施琅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③平定噶尔丹叛乱:
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取得乌拉布通、昭莫多等战役的胜利,最终平叛成功。
[来源:
][来源:
]
(2)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
①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速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②注重喇嘛教,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
学.科.网Z.X.X.K]
(3)维护国家主权:
①雅克萨之战:
分别命令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
②签订《尼布楚条约》:
迫使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4)评价:
①进步性:
对内,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对外,击退沙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局限性:
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比中国封建统治更具活力,但是康熙帝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西方侵略中国埋下战败隐患。
③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考点2、物质文明
1.手工业
(1)制瓷业: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法琅彩争奇斗艳。
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2)纺织业:
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明代使用花楼机,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3)民间手工业:
明朝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生产的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2.商业
(1)明清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以徽商和晋商最为著名。
学_科_网Z_X_X_K]
3.“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①明朝初年,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表现:
清朝只开广州一处通商。
(3)影响: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考点3、精神文明[来源:
1.思想
(1)正阳明: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2)李贽:
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黄宗羲: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其政治主张为以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顾炎武:
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5)王夫之: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文学艺术
(1)小说: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小说创作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2)绘画:
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3)京剧:
①乾隆年间,徽班进京演出。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京剧。
【重难点解析】
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作用[来源:
学+科+网Z+X+X+K]
(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极作用: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2.明清早期启蒙思想不完善的原因
(1)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从发展空间、程度上看,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专制的缝隙中挣扎,这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发育不健全。
(2)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给明清早期启蒙思想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3)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束缚,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05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把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表现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出现。
③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2.洋务运动
(1)根本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内容:
创办军事、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兴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3)影响:
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代化。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思维点拨]
用一、二、三巧记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一个根源,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二种压迫,一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是受封建主义(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压迫,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个不足,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一、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民族资本主义的“三起三落”
2.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
1.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
(1)衣:
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A山装和旗袍。
(2)食:
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入生活。
(3)住:
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出现。
(4)习俗:
从蓄发缠足、繁琐婚丧礼仪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简约文明。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
①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
②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新式水运业诞生。
③冯如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
(2)通讯
①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后设立邮传部,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②电报: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3.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1)报刊:
《申报》;
维新派报——《中外纪闻》、《时务报》;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2)影视:
中国人第一次尝试的自摄影片是《定军山》,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从本质上说是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和爱国思潮的推动。
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从鸦片战争后人们开始关注西方习俗、到戊戌变法学习西方习俗、再到辛亥革命改革传统习俗等。
常通过各种材料创设情境,以重大历史事件切入,考查该事件对社会习俗的影响。
因此,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运用社会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原因及特点
1.表现
(1)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
古代封建等级的三纲五常伦理观念逐渐被民主、平等的思想所代替。
这表现在社交礼仪由跪拜、作揖演变为鞠躬、握手的礼节;
发型服饰发生变化,男子留辫到剪辫易服,女子裹足到迫令放足,倡导男女平等;
人们之间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老爷、少爷变为先生、某君等。
(2)摒弃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
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逐渐被男女平等的观念所代替。
这表现在提倡女权,倡导妇女解放;
提倡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也引起了婚姻观念和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
同时近代西方婚葬习俗逐渐传入中国,中国的婚葬仪式逐渐简化等。
(3)逐渐西方化,追求奢侈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意识。
吃西餐、穿西服、住洋房、乘汽车等成为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时尚。
2.原因
(1)西方文明的传入。
通商口岸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2)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3)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革命思潮的推动。
3.特点
(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随着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变化在地域上严重不平衡。
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
(4)东西方生活习俗不断碰撞和交融,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例1] (xx年高考上海卷)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D.轻工纺织业
[解题思路] 中国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因此民族资本家主要以投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轻工业为主,A、B、C三项属于重工业,D项属于轻工业。
[答案] D
[例2] (xx年济南模拟)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 )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
%)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 ②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④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A.③④B.①③
C.②④D.②③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材料的能力。
根据图表信息,①②不符合史实,图表信息反映出近代以来中国制造业最终远远落后于欧洲,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而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故③④正确。
[答案] A
[例3] (xx年高考浙江卷)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62年”,“外国杂货”主要是生活用品。
社会经济结构体现的是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排除A项;
材料无法说明《上海新报》是什么国籍的人创办的,所以B项也可排除;
材料不涉及衣、住与行,所以排除D项。
题干材料集中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人们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C项正确。
[答案]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明清中华文明的彷徨教案 新人教版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明清 中华文明 彷徨 教案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