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会计公式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478586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40.62KB
各行各业会计公式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各行各业会计公式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行各业会计公式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
贴现率×
(贴现天数/360)
存货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
2、后进先出法
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
加权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
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
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货
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
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
第二章:
税务会计公式大全【财务公式】
增值税计算方法
1、直接计税法
应纳增值税额:
=增值额×
增值税税率
增值额: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
2、
间接计税法
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
扣除税率
(1)、购进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
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
(2)、实耗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
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
销项税额=销售额×
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
(1+成本利润率)
甲类卷烟
10%
乙类卷烟
5%
雪茄烟
5%
护肤护发品
5%
烟丝
5%
鞭炮、焰火
粮食白酒
10%
贵重首饰及珠宝宝石
6%
薯类白酒
汽车轮胎
其他酒
小轿车
8%
酒精
越野车
化妆品
小客车
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
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
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营业税额
应纳营业税额=营业额×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
[(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消费税额
从价定率的计算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
(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
(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
(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从量定额的计算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
单位数额
资源税额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
单位税额
第三章:
工业会计公式大全【财务公式】
1.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2.工业净产值:
生产法:
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
分配法:
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
利润(亏损)+利息+其他
3.积累率:
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
100%
4.固定资产需要量: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
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
单位设备产量定额
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
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
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
每天工作班次×
每班工作小时
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计划年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
100%)
5.固定资产原值:
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
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1、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
额之和/12
2、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式中:
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
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
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
(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
7.固定资产折旧率: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8.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
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
9.固定资产结构:
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
10.固定资产增长率:
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
11.固定资产更新率:
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12.固定资产退废率:
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13.固定资产净值率:
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率/综合折旧率
14.固定资产磨损率:
固定资产磨损率=期末固定资产折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15.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
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
100%=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
(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
(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
16.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
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
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
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
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17.低值易耗品摊销额:
净值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
摊销率
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已经摊销数
分期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计可使用数
3、
产品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定使用期内的预计产量×
计算期月产量
4、五五摊销法:
领用时耗销额=在用低值易摊品计划成本×
50%
报销时消耗额=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
150%-残值
18.材料需要量:
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计划产量×
计划废品数量)×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回收废料数量
=[计划产量/(1-废品率)]×
材料消耗定额-(1-回收废料率)
19.辅助材料需要量
辅助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
辅助材料需要量=上期单位产品产值(或工时)辅助材料消耗量×
计划期产品产值(工时)×
×
(1-压缩系数)
20.工具需要量
工具需要量=计划期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末工具周转量-计划期初工具周转
某种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
该单位产品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
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使用某种工具的时间/某种工具的寿命(分)
21.材料供应量
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
22.材料储备量
1、1、材料经常储备量
材料经常储备量=供应间隔天数×
平均每日耗用量
2、2、材料保险储备量
材料保险储备量=保险日数×
3、3、材料最高储备量
材料最高储备量=(供应间隔日数+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
或=经常储备量+最低储备量
4、4、材料最低储备量
材料最低储备量=(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
5、5、材料平均储备量
材料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最低储备量)/2
6、6、材料季节性储备量
材料季节性储备量=季节性储备日数×
第四章:
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公式【财务公式】
1.市场货币流通量测算方法
(1)
商品流通计算法
市场货币需要量=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数/货币流通计划次数
(2)
银行现金收支计算法
市场货币需要量=计划期银行现金收入总额/计划期现金归行速度
(3)
用国民收入消费额测算
市场货币需要量=国民收入消费额/货币流通速度V的正常值
国民收入/消费额=国民收入使用额×
(1-积累率)
2.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量×
商品价格)/单位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总价格-互相抵消支付总数+到期支付总额)/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3.货币需要量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市场货币需要量=[(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现金平均额+工资支出总额+劳务支出总额+现金纳税额)/计划期市场货币流通速度]+(集市贸易成交额/计划期集市贸易货币流通速度)+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库存现金+专业银行业务库存现金=银行现金收入总额计划数/现金归速度(参考正常年份)
4.货币流通量
本年末货币流通量=上年末货币流通量+本年投放总额-本年回笼总额本期货币流通量=上期货币流通量+或-本期货币投放差额回笼+或本期货币流入数额流出货币流通速度(次数)=流通中货币周转总额/流通中平均货币量
货币周转次数=某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某年流通中的平均货币量
5.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1/存款准备金率
6.货币增长率
货币增长率=[(1+计划经济增长数)×
(1+计划调价幅度)]/(1+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计划经济增长率+计划调价幅度-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7.纸币流通规律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量=货币需要量/货币发行量
8.纸币贬值率
纸币贬值率=(1-货币需要量/货币发行量)×
100%
9.现金归行速度
现金归行次数=某期(年)银行现金收入总额/同期(年)市场平均现金流通量
10.利率
存款利率=付出利息额/存入资金额×
贷款利率=收入利息额/贷出资金额×
利率的换算:
日利率=月利率/30=年利率/360
月利率=日利率×
30=年利率/12
11.贴现率
贴现率=贴现利息/票据面额×
12.贴现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贴现率=利率/(1+利率×
时期)
利率=贴现率/(1-贴现率×
13.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再贴现利息/再贴现票据票面金额×
14.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缴存中央银行存款额/吸收存款总额×
15.超额存款准备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或投资余额
16.资金融通率
资金融通率=本期(年)拆出、拆入、贴现、再贴现全部金额/本期(年)资金周转总额×
17.企业存款计划
本期企业存款计划额=(上期企业存款平均余额/上期企业销售总额)×
本期企业计划销售总额+或-其它因素
企业存款预测
存款增加额=平均余额×
(计划期企业销售收入-上期企业销售收入)/上期企业销售收入
预测期企业存款平均余额=上期企业存款平均余额+计划期企业存款增加额
预测期(计划期)企业存款平均余额=(上期企业存款平均余额/上期销售收入)×
计划期销售收入
计划期企业存款平均余额=最后一期企业存款平均余额×
平均增加速度
18.城镇储蓄存款计划
本期城镇储蓄存款计划增加额=(上期城镇储蓄存款增加额/上期城镇居民货币收入)×
本期城镇居民货币收入+或-其它因素
19.信贷计划准确率
信贷计划准确率=年存、年贷实际发生额/年存、贷款计划数额×
20.存款必要量
存款必要量=以转账结算方式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供应额/存款的平均周转次数
21.存款周转率(次数)
存款周转率=存款存入发生额/存款平均余额×
22.存款占贷款比例
存款占贷款比例=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23.存款增长(减少)率
存款增长(减少)率=(本年各项存款平均余额-上年各项存款平均余额)/上年各项
24.存款平均余额
年(月、季)存款平均余额=年(月、季)各项存款余额之和/年(月、季)天数
25.存款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率
存款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率=各项存款(平均余额)/[各项存款(平均余额)+自有资金(平均余额)+借用联行资金(平均余额)]×
26.产值存款率
产值存款率=(企业存款平均余额/企业总产值)×
销售存款率=企业存款平均余额/企业销售收入总额)×
27.流动资金存款率
流动资金存款率=企业存款平均余额/流动资金占用总额×
28.最少存款总额
最少存款总额(万元)=最少贷款额(万元)/1-存款准金率
29.人均存款率
人均存款率=全年存款平均余额/全年职工平均人数
人均存款率=(全年存款平均余额/业务平均人数)×
(业务平均人数/全行职工平均人数)
或=业务人员人均存款率×
业务人员占全员比重
30.贷款产值率
贷款产值率=(值总额×
资金贷款率)/贷款平均占用余额×
31.贷款销售率
贷款销售率=销售总额/贷款平均余额×
32.贷款回收率
贷款回收率=贷款收回总额/贷款放出总额×
33.贷款逾期率
贷款逾期率=逾期货款累计额/贷款发放累计额×
34.贷款挪用率
贷款挪用率=挪用贷款累计额/贷款发放累计额×
35.贷款坏账率
贷款坏账率=贷款坏账总额/贷款发放累计额×
36.贷款周转率(次数)
贷款周转率(次数)=年(季)贷款收回累计数(剔除转期数)/年(季)贷款平均余额
37.贷款周转天数
贷款周转天数=(贷款平均余额×
计算期天数)/贷款累计收回额
或=计算期天数/贷款周转次数
38.贷款发放周转率(次数)
贷款发放周转率=各项贷款累计发放额/各项贷款平均余额
39.贷款周转加快(减慢)率
贷款周转加快(减慢)率=[本期(年)贷款周转-上期(年)贷款周转次数]/上期(年)贷款周转次数
40.贷款的物资保证
贷款的物资保证=定额流动资金占用总额-反应购贷款-不符合贷款条件的物资-自有及视同自有流动资金
41.贷款利息收入率
贷款利息本收入率=(贷款利息收入总额/贷款平均占用余额)×
42.贷款成本率
贷款成本率=(各项存款及视同存款利息支出+工资支出+各项费用支出+损失支出)/各项贷款平均余额×
43.贷款指标运用率
贷款指标运用率=(贷款累计发出数/贷款指标数)×
44.贷款物资适用适销率
贷款物资适用适销率=(符合经济要求的适用适销物资总额/贷款总额)×
45.贷款物资保证率
贷款物资保证率=(贷款物资保证额/贷款余额)×
46.贷款利用节约(多占)额
贷款利用多占额(+)节约额(-)=[本期百元销售(产值)贷款额-基期百元销售(产值)贷款额]×
(销售基期产值总额/100)
47.贷款利用节约(多占)率
贷款利用多占率(+)节约率(-)=节约贷款利用多占额/(销售本期产值总额×
销售基期产值贷款率)
48.结算贷款折扣率
结算贷款折扣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代垫运杂费)×
49.结算贷款发放率
结算贷款发放率=1-结算贷款折扣率
50.结算贷款金额
结算贷款金额=托收凭证总额×
结算贷款发放率
第五章:
资产评估公式【财务公式】
1.收益现值法
(1)
静态收益现值法
企业或资产重估价值=按静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额/社会基准收益率
按静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额=预期年限内收益之和/预期年数
动态收益现值法
企业或资产重估价值=按动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社会基准收益率
=按动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额/(定期存款利率或长期国库券利率+行业风险利率
按动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额=[∑(企业或资产各年收益额×
整体现值系数)]×
投资回收系数
评估资产现值=评估资产重量价值-按重量价值计算的折旧
按重量价值计算的折旧=该资产评估有形损耗+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1)重量价值的计算,其方法主要有:
A.
直接计算
资产重量价值=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B.
指数调整法
某类固定资产重量价值=该类某期资产账面价值×
该类某期资产调整系数
某类某期资产调整系数=该类资产评估年度价格指数/该类资产取得年度价格指数
C.
功能评价法
某资产重量价值=(现时标准资产的现值/现时标准资产的生产能力)×
评估资产的生产
能力
某资产的现值=某资产重量价值×
[尚可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2)折旧的计算
有形损耗的计算
A、比率法
有形损耗=评估资产重价值×
(已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
B、使用年限法
评估资产有形损耗=资产重量价值×
[已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使用某设备年节约成本×
(1-所得税率)×
整体现值系数
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1-(现有利用生产能力/原有生产能力)]×
评估资产价值
2.现行市价法
(1)市价折余法
资产重估价值=全新资产现行市价-应计折旧
=全新资产现行市价-[(全新资产市价-预计净残值)/一般使用年限]×
评估资产已使用年限
(2)市价类比法
资产重估价值={全新参照物资产市价-[(全新参照物资产市价-预计净残值)/一般使用年限]×
评估资产已使用年限}}×
调整系数
3.因素综合评价法
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资产价值+大修理费用-残值)×
[1+(年平均物价上涨指数-年无形损耗系数)×
资产已使用年限]}/资产已使用年限+资产尚可使用年限×
尚可使用年限
4.外汇换算法
资产重估价值=(资产原始价值-应计折旧)×
(评估月份汇率/取得资产时汇率)
5.物价指数调整法
资产重估价值=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各行各业 会计 公式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