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472977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74KB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
”
德基至京师,遂謝事归。
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
“若愿受长者教乎?
“唯,何以命之?
”廉曰:
“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
”德基至家,如廉戒,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若:
你们
B.脱道中牛死脱:
逃离
C.愿得只履事之事:
供奉
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多:
称赞
10.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吴德基“爱民”的一组是(3分)
①德基自如
②民有诉,召使前与语
③德基独戒民勿偿
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⑤潍民肤无笞瘢
⑥德基至家,如濂戒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
B.在吴德基看来,百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理,违背了为吏之道。
C.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正在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D.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户”等,提现了对朋友的关爱。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3分)
(2)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
(3)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参考答案
9.B
10.C
11.C
12.
(1)有的乡民拉着吴德基(南康丞)的衣襟与他你我相称,他也不斥责。
(2)百姓不懂道理,当众羞辱我,你却放了他们,为什么(怎么能)轻视我到这种地步?
(3)当官的人应该广施恩德,泽被百姓,替百姓解除疾苦,难道应该在意少了几匹驴吗?
参考译文
昊德基,名履,是婺州兰溪人官吏向朝廷推荐他,他担任南康县丞、南康民俗强一浮,那里的百姓认为县丞是个书生,就轻视他,吴德基依然如故。
几个月后吴德基全面了解了南康的弊病,有所揭发,仝县的人都吃惊
叹服昊德基于是更加用宽容来感化他们、百姓有诉讼,(吴德基)召唤他们到跟前与之交谈,不加以呵责.老百姓有人拉着昊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
县令周以中刚到任,征调百姓运送物资到郡里,没征调成功,周以中就亲自到每里征调百姓,有一个百姓逃走,周以中让衙役鞭打他i那个百姓不肯屈服,逃到山里,骂县令说:
“县官应当在县里,为什么到这里呢?
”县令很生气,吏卒趁机用言语鼓动县令,要诬告一个乡里的百姓图谋财物,抓了六七人关进监狱,关押很严密,吴德基考察百姓没有罪,景自到监狱查看,呵斥狱卒释放他们,狱卒用其他话辩解吴德基用大槌打碎狱门让他们走,说:
“你们没有罪,回去告诉乡亲父老不要害怕,”(然后)才去报告县令,县令很愤怒,说:
“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意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
”德基说:
“'
,犯大人的只是一个百姓,他的同乡有什么罪呢?
况且法令是天子的法令,难道是大人解怒的工具吗?
”县令心中羞愧,这件事才停息。
入朝拜见天子,吴德基被提拔为莱州府潍州知州有百姓饲养官府的四十匹驴,莱州太守核查驴繁殖的情况,与记录不符合,说:
“驴应当一年严一匹驴驹,现在几年应该右几匹,为什么竟然少了呢?
”准备惩罚他的欺骗罪,征收他的赔偿各县都已经强令百姓买驴,只有吴德基告诉百姓不用赔偿太守很生气,问吴德基:
“潍州不赔偿驴,有什么说法?
—百姓确实没有欺骗,怎么可以要求他们赔偿呢?
阎家富甲天下,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太守说不出活。
德基就指出不适宜的几方面,太守不敢再说,各县已经赔偿的也都免除了,山东百姓有愿意用羊牛代替秋税的,’声府听从他们的请求昊德基替百姓考虑,羊牛以后有瘦弱死亡的担忧,不如缴纳粟米方便,只收百姓的粟米其他县的牛羊送到陕西,百姓驱赶行走二千里,都耗尽家产郡里因为潍州独自保全,命令潍州派千人押送邻县的牛,吴德基罗列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说:
“有牛的人家送牛,即使劳苦也不敢埋怨,让别人代替他们,假如路上牛死了,谁来替他们偿还呢?
”竭力争辩不接受命令吴德基做官,不追求成望和名气,把爱护百姓放在第一位,百姓很感激他在潍州两年,吴德基被召回朝廷潍州百姓堵着门抱着他的脚哭着跪拜,说:
“自从得到我们的父母官,潍州百姓身上没有鞭打的伤痕现在丢下我们离开,希望能留一只鞋给我们供奉,来抚慰我们的思念!
吴德基来到京城,就辞职回家我和德展交往很案密,当时也退休将要回家,喊住德基对他说:
“你愿意接受长荇的教诲吗?
“好啊,您有什么嘱咐呢‘?
”我说:
“千万不要出门,不要和断绝禄位的世家官吏交往”吴德基回到家里,遵从我的告诫,君子称赞他能接受善意的言辞。
15.江西卷
雪屋记(明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
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于郡国。
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
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
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
雪屋"
名之。
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
熟知生意反愚于其中也。
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
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五疾疹之患。
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
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
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
宁独是邪?
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
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造:
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尚:
推崇
C.今又济之以雪济:
加上
D.以屋名雪,讴不韪欤韪:
正确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圣人为屋(),冀免()二者()而已矣
A.而因之B.则为所
C.以乎之D.且于所
7.下列用"
/"
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学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着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
名之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5.A(正确意思为“造访”)。
6.C。
7.D。
8.B.
9.
(1)(茅庐)刚刚建成,又恰逢下起了大雪,(徐孟祥)于是就用“雪屋”来给它命名。
(2)跟徐孟祥结交的官宦都写诗来个把歌颂吟咏它,并请我来为她作记。
(3)人栖息在树木上容易掉下来,住在洞穴里容易生病。
雪屋记(明杜琼)
吴地有个叫徐梦祥的儒生,读书写文章,志向品行高洁,在光福山中安家(居住)。
(因为)互相跟从着(前来向他)学习询问(知识)的人十分多,他的名声悄悄地传遍了国家郡地(之间)。
(所以)士大夫在西山游玩(的时候),一定会去他家拜访。
孟祥之前用很多(简单的)树杆建造房子,用白色的茅草覆盖(作为屋顶),用白色的土粉刷内墙,(房屋的样子就)好像雪屋一样。
房屋建成以后,天上刚好下起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范阳的卢舍人用古隶(指秦朝时的隶书)给雪屋作了匾额,与孟祥交往的士大夫,用诗来歌咏它,并让我为它作一篇记。
冬神掌管时令,草木消褪凋零,在深冬的时候,天地(之间)积聚冷空气,潮湿就会下雨,再遇寒冷就会下雪,(雪)缓缓地落下,千(万)里(之间的大地)都(变成)一片白色,雪把山林和大地遍地覆盖,万物都被埋没(肉眼再也)看不见,(这样大地之间)的生机不是几乎都停止了(吗)?
谁知道生机反而寄寓在(雪的埋没)中。
所以冬至的时节,是在小雪(下下来)之后,大雪(下下来)之前,(在)很多次雨雪天之后天气才放晴一次。
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腊月中旬有下雪,那么来年春天才会有收成,人们(也就)不会担忧生(疹子之类的小)病。
这(种时候的)雪,不仅仅是因为她的颜色洁白而值得我们推崇,大概(还因为它有)孕育(新的)生机、消除灾祸的功效在。
远古的人们,有的人在树上(筑巢)安家,有的人在洞穴里居住,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圣明的人(建造)房屋(用来)居住,(是为了)避免(树居和洞居)这两种情况的忧患罢了,(房屋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后代华丽奢侈的装饰。
孟祥学习古人读书,用白色的茅草建造房屋,不用华丽的装饰,(难道)孟祥(是)古代的人吗?
现在又加上下雪,这也是在表扬他高洁的志向品行啊。
难道仅仅是这个(原因)吗?
孟祥在深山中隐匿而无法被当朝者所启用,穷苦卑下就像冰雪非常寒冷的冬天,等到他用善行推及旁人并且有成全事物的心性,这不是(之前的事情)的结果,就像是雪有孕育生物消弭灾害的功效(是本身就存在的)。
用屋来给雪命名,歌颂(它)不对吗?
至于进入雪屋观雪的态度,(能)在各个作者的诗歌中看到详细的形容、(表述),我来不及详细记录。
16.湖南卷
截冠雄鸡志
李翱
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
翱甚乐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
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
众鸡闻而曹奔于粟。
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
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
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
----
翱异之曰:
“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
其一曰:
见食命侣,义也。
截冠雄鸡是也。
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
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
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
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
”或告曰:
“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焉。
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
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
且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
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
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
昔日亦犹是焉。
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
“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
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
况在朋友乎哉?
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选自《李文公集》)
[注]①零口:
地名。
②营群:
予其群林。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命:
指挥。
B.而仰望焉,而旋望焉旋:
回头。
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校:
较量。
D.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志:
记载。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鸡,禽于家者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D.客鸡义勇超乎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截冠雄鸡“重义轻利”和众鸡“妒贤嫉能”的一组是
A.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
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
B.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
是以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
C.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
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
D.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众鸡闻而曹奔于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⑴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⑵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⑶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10.B
11.A
12.B
13.
(1)啄着它的羽毛拉它,驱赶它离开。
(赶走它)之后就争着回来啄食粟米。
(2)又为什么来了却厌恶它并驱赶它呢?
(3)将用它来警示我自己,也可以作为世人的借鉴。
李翱来到零口(地名)的北部,有人养了二十二只鸡,七只公鸡,十五只母鸡,有的啄食,有的饮水,且对人很亲近。
我很喜欢它们,于是掏出粟米来丢到地上并呼唤它们。
有一只公鸡,被人切断了鸡冠,(它)样子像这群鸡的首领,先向我走来,看见粟米便长声鸣叫,就像叫所有的鸡(来)。
所有的鸡听到声音成群跑到有粟米的地方来,来到以后却都讨厌被切了鸡冠的公鸡并攻击它,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天将要黑了,二十一只鸡一起栖息在堂前的木柱子上。
切了鸡冠的公鸡也来到这里,就像依恋伴侣一样,准备登上木柱子休息。
它仰头望着它们,它转着圈看它们,并且小声啼叫,然后大声啼叫,再伸着脖子发出喔噫的声音,它的声音甚是悲哀,后来就离开了……
我觉得奇怪而感叹:
“鸡,是被人在家里所豢养的,(却)具备五德。
首先是:
见到食物呼唤伙伴,这是义。
切了鸡冠的公鸡它是这样的。
那些鸡难道不是得益于它的呼唤而过来的吗?
又凭什么来了却厌恶它并驱赶它呢?
这岂不是得它的利益而背叛它的情义吗?
这不是抹杀它见食物呼唤伙伴的美德吗?
还大家栖息在一起却不准它来做伴呢?
”有的人告诉我说:
“切了鸡冠的公鸡,是做客(外来)的鸡,我东边的邻里村夫姓陈的家的鸡。
它的母鸡死了,姓陈的(将它)放到我这群鸡里来一起养。
(它)勇敢并且很能斗,家里的六只公鸡没有敢单独和它较量的。
它们全都讨厌它并不和它一起吃食,和一起栖息;
它虽然能斗并且勇敢,也无法战胜它们大家,所以常常独处的。
但是见到食物没有先吃就长声鸣叫呼唤它们,它们大家虽然由于是它召唤来的,等到了,反而驱逐它。
原来也是这样的。
切了鸡冠的公鸡虽然没有得到礼遇,但是它的行为没有改变过。
我听了以后,惘然感叹并且伤感地认为:
“家禽鸟类是小动物啊,它们当中也有禀赋优良的美德的,讲义并且高节有操守。
外来的鸡有义并且勇敢超过大家,大家都嫉妒并且不和它结成伙伴,更何况是人呢?
何况是朋友呢?
由此观察天地之间的鬼神禽兽等万物的演变情况和状态,哪个可以逃出这种情形呢?
我心里为它伤感,就为它写传记,用来警示我自己,也可以作为世人的借鉴。
17.广东卷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
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
“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译相顾骇愧曰:
“实然。
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
“此所谓驳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
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
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
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
将论囚,敞曰:
“冤也。
”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敞穷治其事,伟伏罪。
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
“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
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
帝食新橙,命赐之。
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
蓄积。
②傅致:
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习知山川道径素:
向来
B.将论囚论:
讨论
C.持府县短长持:
挟制
D.卒之付御史决决:
判决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②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
A.①且②则③所B.①以②于③因
C.①且②则③因D.①以②于③所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①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4分)
②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
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5.B
6.B
7.C
8.D
9.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本来就有很容易的大路可走,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要取道这条路呢?
②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主持公平正义,才敢告发,杀人的凶手就是富人陈氏。
(2)1、对道路了解;
2、认识怪兽,3、模拟怪兽声音,4、熟记古书
宋史•刘敞传
刘敞,字原父。
庆历年间进士,廷试时得了第一名。
编排官王尧臣,是他的内兄(妻子的哥哥),为避嫌疑就将刘敞列为第二名。
(刘敞进士及第之后)任蔡州通判,一直升到集贤院学试,考功员外郎。
(有一次)刘敞奉命出使契丹,他向来熟悉山川道路,契丹向导给他引路,从古北口到柳河,弯弯曲曲走了近千里,想要夸耀契丹的险峻遥远。
刘敞质问翻译说:
“从松亭赶到柳河,路途短而且容易走,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中京,为什么要走这条旧道?
”译人向导相互看着,又惊又愧的说:
“确实如此,但是通好以来,设置的驿道就是这样的,不敢擅自改变。
”顺州山地中有一种奇异的野兽,长得像马却能捕食虎豹,契丹人不能识别它,问刘敞。
刘敞回答说:
“这就是传说中的。
”并说明它的声音形状,并且背诵《山海经》和《管子》中的描述晓谕他们,契丹更加佩服他。
出使回朝,请求出任扬州知州。
扬州的雷塘,即是汉代称雷陂(的地方),以前是民田。
后来官府用来蓄水而不用其它地方的田来补偿,许多农民没有田耕而失业。
然而雷塘已经决口破败不能再蓄水漕运了,州府决定重新开垦为农田。
刘敞根据唐代的旧田契,全部发还给农民,发运使为此争论不同意,刘敞最终还是把田地还给了农民。
天长县审问王甲杀人一案,随后定案,刘敞看案卷觉得有怨情,王甲害怕狱吏,不敢为自己申辩。
刘敞将此案交付户曹杜诱,杜诱不能查实平反,而强加的罪名更加牢固。
将要批决定罪,刘敞说:
“此案冤枉。
”并亲自审问王甲。
王甲得知能为自己伸冤,才敢以实相告,原来杀人的是富人陈氏。
此事(在民间)传开,都认为刘敞神明。
刘敞因为议论政事与众人相违背,请求任永兴军知军,授为翰林侍读学士。
大户人家范伟以奸诈手段获取利益,贪污同姓各户的赋税五十年,挟制官府,几次犯法。
刘敞极力惩治范伟的罪行,范伟伏罪。
还未给范伟施刑,刘敞被召回朝廷,判三班院,范伟马上推翻前案,过四五次,最终将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题目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