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地理教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472042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252.94KB
学前教育专业地理教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前教育专业地理教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地理教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古代把白天海水潮落称为潮,夜晚海水潮落称为汐。
潮汐的影响,潮水会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迁移。
潮间带:
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淹没的海岸地带。
由于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比如筑港要利用潮间带,因而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潮汐现象还与地形有关系。
钱塘江大潮在浙江海岸一带,与杭州湾地形有关,由于杭州湾地形是三角形海湾,外部开口大,内部狭窄,每当潮水涌入三角形海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增大,海水在海湾中叠加暴涨。
第二个原因是气象条件:
每年夏秋季节,夏季风(东南季风)盛行,在东南季风作用下形成的风浪,加剧了潮势。
第三个原因是天文因素:
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朔望月),潮差较大,所以有“八月十八观潮”之说。
针对杭州湾受潮影响的特点,一方面我们选择好时机,可以观赏钱塘潮壮美景象;
另一方面还要采取防御潮水入侵措施一修筑海堤。
海水运动的第三种形式洋流
3、洋流
海水常年大规模的定向流动,例墨西哥湾暖流的流速流向,规模大,时间方向稳定。
在三种形式中,洋流是海水主要的运动形式。
二、洋流的形式(预习)
洋流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分为几类?
根据图示指导学生预习洋流的成因。
>
vXk珂■・\
/"
低玉*\
/八
i•(傅♦■at”\/
低乂■[N\1
\砾老flLBEb/|►
\/
V■员■々压■7\
、
\~■ZE1XW/
15疋■«
/
拿如.、<y
■腕/
课后小结
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洋流成因预习。
布置作业
分析我国钱塘江潮的成因。
教具准备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过程提问:
什么是波浪?
潮汐?
洋流?
洋流按照成因分为哪几类?
一、洋流的成因分析:
1、风海流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教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叫做风海流。
学对照世界风带模式图和世界洋流模式图的A洋流、B洋流是怎么形成的?
A洋流是东北信风作用下形成的北赤道暖流;
B洋流是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西风漂流。
A在东北信风作用下,海水由东北向西南方面流动,这作水平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偏转成东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
B同样道理,在中纬西风作用下,从西向东流。
2、密度流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溫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
提问:
直布罗陀海峡两则海水的盐度有什么不同?
密度有什么差异?
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是如何流动的?
分析:
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溫和湿润,地中海蒸发量大,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而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大,水面降低,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较小,水
(内容、过
程)
面比地中海高。
因此,大西洋水面较高,地中海水面较低,大西洋表层海水会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底层海水会从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例:
二战中,德军潜水艇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关闭了发动机,避开了英军的监听,绕到英军背后,偷袭英军得手。
密度流不只分布在直布罗陀海峡一处,再比如,(曼德海峡)红海与印度洋,红海与地中海,波罗的海与北海,地中海与黑海。
密度流分布规律:
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的分布一般都很明显。
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是如何流动的?
3、补偿流一海水的连续性,补偿流失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由于海水连续性要求,补偿流失,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
补偿流形成与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
垂直补偿流主要发生在沿岸地区,在海岸附近,海水受风力作用发生运动,受离岸风或迎岸风的影响。
由于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邻近海区海水流速来补偿海水缺失,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流去的海水,形成上升流(低纬信风带大陆两岸)寒流。
影响:
上升流能把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上升流海区往往形成重要的渔场,比如秘鲁渔场得益于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
洋流的形成除了受上面这些因素影响外,还受到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会迫使洋流在运动过程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洋流形成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使洋流的分布很复杂,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总结]洋流形成的三种类型。
洋流的成因风力最主要,其次是密度差异。
指导学生读图,说出主要洋流的名称,说出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
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溫增湿作用,寒流对对沿岸气候有降溫减湿作用。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讲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
利于鱼类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诱饵;
两种洋流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活动,使得鱼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规模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北海道渔场;
有些海区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从而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如:
纽芬兰渔场主要是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的。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
人口增长、迁移及分布
第三周
N/A
课时
1
1.
教学目标
与要求
了解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分布
2.人口迁移的类型
3.
教育学生积极宣传人口政策。
导入新课
一.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
人口增长模式:
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生长率共同构成的。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为:
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1)原始型人口增长--一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2)传统型人口增长(过渡型)----计划生育比较好的国家
C3)现代型人口增长欧美、北美洲国家、日本、澳大利亚及新西
2.人口问题
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总量过大、人口增长过快较快的自然增长率和儿童比重过大
世界人口日——2010年7月11日是第21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主题确定为:
“每个人都很重要”
2.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教学设计
发达国家退休年龄变化
日本:
2006年,退休年龄由60岁提高到65岁
英国:
2020年女性退休年龄将于男性保持一致,即由60岁延长到65岁;
2024年把所有公民退休年龄提高到66岁;
2044年男女退休均被提高至68岁。
德国:
2011年,把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美国:
2003年满65岁的职工延长工作两个月;
2004年年满65岁延长工作四个月以此类推,到2015年延长至两年。
3.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含义及类型:
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根据人口迁徙空间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影响迁移的因素
经济因素:
主要原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
社会文化:
也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特殊的影响如:
由于战争引起的欧洲人口迁移达到3000万人,1947年印巴分治。
宗教活动也经常引起人口迁移,如:
十字军东征。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也能引起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迁入地来说,能够获取足够的劳动力,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V■人J*TBA■■・丿"
1.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的模式
1.分析不同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类型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聚落授课日期第四周
N/A课时1地点教学楼
1.区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2.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通过分析聚落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教育学生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激发热爱家乡传统民居文化的热情。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发展对聚落规模及形态的影响。
不同聚落的景观图
导入新曹
3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
情境
图片导入:
播放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聚落形态图片,指导学生分析他们的不同点
认真分析所看到的地理事物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基础
自学
城市和
乡村
课件展示聚落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将聚落分类。
通过看到的景观图片将聚落分成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教师提问: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什么区别?
基于学生的答案总结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区别。
学生观看教师展示的聚落图片。
观察聚落的不同。
分析城市聚落的乡村聚落的不同。
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区别。
聚
活动一、探究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因素
展示材料一历史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
材料一,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示意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和课本最后一页世界地形图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有什么共同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在大河的冲
活动一
1、学生阅读地图《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
2、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在这些地方出现城市。
3、学生通过分析巴拿马运河材料判断出交
击平原上?
通同样影响聚落发展。
3、展示材料三阅读图片
第三个材料,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为贯通太平洋及大西洋两洋的交通孔道,素有「世界的十字路口」之称,其在经济及军事上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也因此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巴拿马发展成为世界交通要津、及中南美洲之重要商业与金融中心。
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跟聚落的发展也有关系?
4、学生通过三个材料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影响聚落形成于发展的有利条件。
4、总结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般来讲,一个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环境需要是: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
当然,有些时候交通,宗教,政治等人文因素也影响到了聚落的发展。
探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影响聚落分布。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一些自然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者河口、沿海地区聚落相对集中(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高山荒漠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如撒哈拉沙漠,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很少甚至没有聚落。
2、影响聚落形态。
聚落的形态。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可能是团块状的,在一些山麓,河谷,可能会形成条带状的聚落。
环境对聚落建筑的影响。
展示一组特色的民居,包括高脚屋、西亚民居、窑洞、尖顶瓦屋、冰屋。
5、讨论思考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将高脚屋、西亚民居、窑洞、尖顶瓦屋、冰屋在地图上分布的位置标示出来,并讨论出原因。
出示世界气候分布图。
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这些特色民居的位置,分析出原因。
总结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其实这些建筑巧夺天工,一方面得益于我们人类聪明睿智,更多的是环境给我们的指导。
环境影响聚落,聚落适应环境。
聚落因环境各有千秋,环境因聚落多姿多彩。
聚落与世界遗产
很多的聚落已经超越了人类聚居地本身的意义。
成为了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为了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很多聚落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以及云南省的丽江古城等。
引入丽江古城,并引导讨论。
其中丽江古城是199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它的古城街道全由五彩石铺成,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有潺潺的流水,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形成了“家家有流水,户户有垂杨”的独特风貌,
1、欣赏世界遗产聚落风采图片集。
懂得珍惜世界遗产。
2、阅读关于丽江古城发展与保护材料。
3、讨论:
丽江古城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讨论;
为丽江古城保护和发展出谋划策。
1.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2.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举例说明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城镇化
第五周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2.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教学目标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3.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
与要求程和特点4.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通过对城市问题的学习,培
养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现状与趋势,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标志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
一、什么是城市化?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练习:
结合城市化的含义得出城市化的标志。
思考:
乡村人口为什么大量向城市迁移?
主要的动力有哪些?
城市化的标志,即人口的集中过程,地域的转换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化的本质)。
提示: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促使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学设计
指导学生阅读图片,提问:
1.世界城市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试分析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
总结: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速度快,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其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教师过渡]城市化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着一定得差异,那么世界城市化进程具体有哪些特点呢?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
1.起步晚,发展快,但总体水平低。
2.乡村农民向城市移民的集中型城镇化为主。
3.消极性城镇化现象严重,城市首位度大。
4.城镇化过程中,行政职能起了较大作用。
[分析]我国城市化特点,包括起步时间、进程速度、所处阶段、三个不同阶段进程速度不同的原因。
我国城市化进程是否与发展中国家情况相同?
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特点:
1.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二战后进程逐步减缓。
2.第三产业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3.经历了集中、郊区、逆、再城镇化的发展轨迹。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行的,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是同步的,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现象。
产生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教师展示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与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的表格,并引导学生分析有何变化,引出第二
个特点,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
世界主要城市带有哪些?
它们分布在什么地区?
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三.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困难、人际关系复杂等。
板书设计
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占・
丿'
、、,
1.城市化水平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3.城市化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
4.
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
5.绘图分析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6.教育学生爱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导入新课全球共同关注环境问题
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活遭到破坏,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含义与分类
【环境问题】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
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
读图分析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土地荒漠化扩大
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酸雨危害加重
淡水供给不足
臭氧层破坏
固体垃圾成灾
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固然有自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便:
1.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
2.有限资源与人类与无限需求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三.可持续发展
含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
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
简称PRED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纪的历史潮流,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两大基本关系:
一是协调
“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平衡,归结起来:
“环境与发展”的合理调控;
二是协调:
“人与人”;
的关系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有序,体现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的基本内涵。
分析可持续发展模式图
1.环境问题的含义与分类
2.环境问题的严峻现实
3.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释概念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业概述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授课日期第七周
1地点教学楼
1.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的性质及其特点。
2.使学生了解自然、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其分布的影响。
3.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生产必须按照自然与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才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
2.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引入新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粮食这不仅是当前世界性的大问题,而且也是我国要重点加以解决的大问题。
一、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讨论】请大家结合课本与生活实际思考:
什么是农业生产?
请举出一些农产品的实例来,并说明它们来自哪个农业生产部门?
农业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部门?
【归纳】
1.利用植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栽培而成。
如小麦、大豆、甘蔗、棉花等它们都来自种植业。
2.利用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饲养取得畜产品的畜牧业。
农业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等物质资料,保证了人民的生活需求。
工业生产中轻工业的全部或大部分原料都是来自农副产品。
食品工业中的粮油加工、制糖业,纺织工业中的棉纺、麻纺以及造纸、皮革、香料等其原料均来自农业。
而农业又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
实际上我们一切行业都离不开农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部门。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提问】农业生产和其他物质生产相比有哪些不同的方面?
思考下列问题:
①农业生产的对象是什么?
②农作物的数量与品种受什么制约?
③农作物的生存环境受哪些条件影响?
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受哪些条件影响?
【归纳】农业生产的对象是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的动植物。
农作物的数量与品种主要受人类经济因素的制约。
农作物的生存环境既受来自大自然的影响也受人类的干预和改造,如:
红壤的改良、水利设施的建立等。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既有按照生物生育规律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自然序列进行,也存在着人类干预下的育种、施肥、灌溉、收获等人类的生产活动。
因此,农业生产不单纯是自然再生产,同吋也有经济再生产的参与。
与工业生产相比,农业生产同自然条件的关系更为密切。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也不相同,因而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板书】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 专业 地理 教案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