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462714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03.38KB
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在课堂教学上首先通过落体运动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创设学习的良好情景;
通过“测反应时间”的游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再通过电脑动画设计科学的模拟出落体运动的情景,教师提示,让学生思考、讨论,先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后,讨论初步得出落体运动共性和特性。
二、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透过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去探究规律,教师再分析并总结落体运动规律,给学生提供科学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得出正确而科学的结论。
由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协同学习的能力、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并且同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乐学、会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组织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片头播放落体运动情景(伴有背景音乐)
1、活动设计
前设计好“测时间反应尺”
引问:
“一般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的”
生答:
一般是用来测量长度的。
师:
“老师手中的这把尺很神奇,它不仅能测量长度,还能测量时间,并且能测出同学们的大脑反应时间,谁想知道自己的大脑反应时间是多少?
可以用我这把尺来测量。
”
2、引入课题
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把尺为什么能测出你的反应时间,它的奥妙与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和研究的一种运动密切相关。
3、播放电脑动画
(1)石头从空中落下来。
(2)雨滴从屋檐下落。
观察并指出以上画面情景中物体相似的运动特点。
教师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画面中的物体都做竖直下落运动,这类下落的运动称为落体运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落体运动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选几个学生上来测反应时间,比比谁的反应时间快。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目的是通过这一活动产生“惊奇”效果,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从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情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物理的习惯。
㈡
落体运动的思考
提出问题
落体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问:
以经验来看是否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㈢
实验与探究Ⅰ
1、教师演示实验
①先让一张硬纸片和一张薄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
(观察结果:
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②把薄纸片揉成纸团再和硬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
轻的物体有时也下落得快)
③把体积相同的塑料球和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到水平桌面。
(让同学用耳朵听声音,结果:
只有一个声音,说明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
)
⑴引问:
生活实际中物体下落快慢不同可能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⑵猜想:
影响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吗?
2、教师演示实验⑵
牛顿管实验。
引导学生从观察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得出概念
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实验探究指明了方向。
通过牛顿管实验使学生认识到:
⑴探究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必须考虑或排除外界因素干扰。
⑵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有效方法。
此处学生做结论是可以的,但学生的结论不应是最后结论,最后结论应是老师给的,这样才能“钉”入每个学生的脑中。
㈣
实验与探究Ⅱ
1、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利用多多媒体播放自由落体运动的视频,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定性的猜想。
猜想:
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⑴在老师提供实验器材和引导下学生分组独立完成实验。
⑵记录数据
⑶分析与结论
1S?
—t图象 ②S—t2图象
③阶梯法
分析总结得出:
a、位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S=kt2b、△S=at2
结论: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⑷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①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加速度是常量,用g表示,g称重力加速度。
g=9.8m/s2
位移公式:
S=gt2速度公式:
V=gt。
②重力加速度
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小组实验、操作、记录、思考、交流讨论、分析与总结实验结果。
在这过程中老师只是提供探究的一些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思路,这样做主要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的:
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笔、专心的良好探究习惯,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知道科学是来源于实验与探究。
㈤
生活应用
①蹦极②跳水
学生观看视频
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
㈥
课外活动
课外制作反应时间尺。
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某钟情况时,大脑能迅速作出反应。
人从发现情况到作出反应采取行动所需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你能否制作一把尺,直接从尺上读出被测者的反应时间呢?
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是可以用来制作我们日常生活的工具以及科技产品,这样能使学生更加的热爱物理、热爱生活。
作业
47页第3、4题。
课后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㈦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自由落体运动
一、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二、运动规律
S=gt2
速度公式:
V=gt
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和内容。
以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谈谈在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如何重视过程性教学
王波
这一节是概念课,但加速度的概念不像质点等概念那样,质点概念虽然抽象,但由于学生有直觉思维为基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加速度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应更讲究教学策略。
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
现将我在教学中关于该节的教学设计思路展示,与大家交流一下。
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得出加速度概念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的取得用如下方法:
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向学生说明测量物体的挡光时间,再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物体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利用两只数字计时器可以测定一处挡光到另一处挡光的时间段,这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也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
给学生设置障碍,设置悬念,并在学生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地探究。
教学过程中先举例物体的运动:
①火箭升高,②汽车停止,③小球运动,请学生观察、分析得出:
物体有速度、速度在变化、速度改变有快有慢。
让学生大胆的猜测如何衡量速度变化快慢。
其次,引导学生实验测速:
①介绍实验装置②介绍实验原理③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
并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比较速度改变快慢的依据(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发表意见)
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实验结果,得出加速度概念的文字语言描述和数学语言描述,并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加速度有方向,说明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和加速度正负的物理意义。
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加速度。
经验漫谈
将物理学史、科学史应用到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张绪军
①开发物理史中教学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科学的进步并不完全是逻辑推理取得的,科学家们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往往意味着愿意接受更多方面的检验并对自己提出的理论提供足以令人信服的实证性材料,在回顾这个观念更替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观念也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这比直接从概念,定律和公式出发去学习当然要生动有趣的多.
②物理史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种能力探究即"
探索研究"
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广义的探究泛指一切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狭义的探究专指科学探究或科学研究,美国学者皮德森指出科学探究应遵循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
"
科学探究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其目的在于发现并描述物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采用有秩序的和可重复的过程,简化调查研究对象的规模和形式,运用逻辑框架作解释和预测."
对科学史上重大发现的行动分析,科学家研究认识事物通常遵循的过程是:
观察自然现象并进行思考,发现从而提出问题,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或提出答案的假说,猜想,通过实践对假说,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经过反复的调整,补充将假说上升为理论并用于社会实践的指导.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提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理论设想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和科学家认识和研究事物的过程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科学家研究的事物是人类未知的,而学生学习的对象大多数是人类已经认识的——学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介绍物理史实,剖析实验案例以及重演,研究经典试验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
③强调物理史教学实践意义为教师课程观实现提供了一条具体而有效的途径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目标得以体现并最终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与途径,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这种代表一定科学团体利益的规范无论是对学生理解科学的实质还是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创造性方面都已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使学生"
为人的全面发展"
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中强调的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是教师要树立一种课程的资源意识: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资源,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编排形式具体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课程目标,它并不是课程的全部;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以此为出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为教材所束缚,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学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例如:
教材关于"
重力加速度"
多是先介绍两个实验(一个是在空气中同时释放一个金属片和一张纸片比较两者的运动情况;
另一个则是在真空管内让两物体再次同时下落),在此基础上再给出重力加速度的严格定义——这种结构化的,去情境性的知识只具有迁移的价值,而对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以及情感体验的产生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教师如果将"
这一节设计成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课题,通过再现伽俐略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理解其实验原理和方法自行设计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方案,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条件,观察记录实验,分析解释实验数据等过程和方法,学会与人合作.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能获取科学的态度,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④强调物理史的教学有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首先是一项人类的历史活动,同其他一切高尚的文化活动一样充满着人类的激情和理想,并与人类的自身发展,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即使是以追求客观性,确定性,严密性和精确性而论,这也是人类的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知识和真理过程中所树立的一种理想,一种境界,他们都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选取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加以精细化的分析,阐述,无疑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种人文价值的体验.
⑤物理史教学的价值还体现在科学方法的学习上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它通常意味着特定的科学门类所使用的或对其来说恰当的探究程序,途径,手段,技巧或模式,在步骤上是比较系统地,有序地,合乎逻辑的和有效的排列.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加强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而科学方法要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融入真实的科学探究等活动中才有意义——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能够体现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物理史料来实施科学方法的教育.
见仁见智
结合物理Ⅱ模块中的课例,谈谈物理学史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张奎峰
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无可争辩地表明,课堂教学中好的开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优良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而一堂课能否有一个好开头,关键在于课题的引入方式。
如果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恰当地引入物理学史料,则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行星运动这一节,涉及到的物理学史较多,我们可以以托勒密,哥白尼,布鲁诺,第谷,开普勒,一代又一代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为了真理,舍生忘死,奋斗终身的故事引入教学。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为了突出这种认识活动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产生背景和过程理所当然应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很多物理课程的教学中,需要物理学史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我们仍然以行星的运动为例,托勒密的地心宇宙-哥白尼拦住太阳推动地球-第谷天才的观测家-开普勒真理超出期望,按照行星运动的发展的曲折过程,使学生更深体会真理来之不易,运动定律的科学思想。
我们再以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为例,虽是牛顿力学体系中的伟大成就,但牛顿对它的发现也是建立在许多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的,并有很多科学家为此做出过重要贡献,如伽利略、笛卡儿、惠更斯、胡克、哈雷等人。
早在牛顿之前,引力思想已有萌芽,尤其是开普勒在发现了三定律之后,开普勒在磁力思想的启发下提出过引力的思想,认为太阳可能发出一种类似于磁力的引力。
他的工作引发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对引力的研究,可谓是直接导致后来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原因。
1673年,惠更斯推导出了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1679年,胡克、哈雷都曾得出了引力与距离的平方反比关系,这进一步引发了牛顿的思考,牛顿利用惠更斯的向心加速度公式和开普勒三定律,以及很多数学工具,严密地论证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证明了行星运动的轨道为椭圆这一事实。
可见,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际上是牛顿概括了许多前人的成果,首先创立了一个地面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的严谨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知识和方法的第一次伟大综合。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学史料,可以使学生在学会从物质组成和运动的繁杂、混乱的秩序中整理出统一、简洁的秩序和规律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会从零散、无序的艺术哲学之中整理出令人神怡的秩序和规律。
洛夫说: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
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恩格斯说:
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走进经典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探究实验
高建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学习抛体运动的基础,人教版高中《物理》第1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一节,课本上介绍的实验用蜡块在装满水的倒置的长玻璃管中的运动演示、说明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
许多教师利用自己制作的教具对此进行了改进,还有教师对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个实验还是很重视的,也说明这个实验的重要性。
但是,这些改进并没有改变这个实验的“演示”性质,学生没有动手亲身体会。
笔者受“小船渡河”问题的启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如下设计,提出来与同行讨论。
1.实验器材:
笔、作业纸、直尺。
2.实验原理:
笔尖的运动可以看成沿直尺向下运动和相对纸运动方向反方向运动的合运动。
3.实验方法:
(1)同桌的两位学生互相配合,甲学生拿出一支笔和一把直尺,乙学生拿出一张空白作业纸。
(2)在作业纸上找一点,记为O,把纸放在桌上,直尺轻轻压在上边,保证纸能从直尺下面拉出,甲学生只把笔按住,不向下划,乙学生水平匀速拉出作业纸。
(3)重新调整位置,仍然把笔放在O点,这次乙学生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出白纸的同时,甲学生用笔沿直尺向下匀速画线。
4.注意事项:
做好准备后,把眼睛闭上再划线(拉纸)。
可以事先预演几次,相互间配合要默契。
5.问题讨论:
如果乙学生不拉纸,甲学生向下划线,得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如果甲学生只把笔按住,不向下划,乙学生水平拉出作业纸,得到的图形又是怎样的?
两个学生同时做动作,得到的图形又是怎么样的呢?
为什么?
6.几点说明:
根据经验,如果不把眼睛闭上,在做动作时候会不自觉地调整动作的快慢,反而不容易成功。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闭起眼睛还是为了说明两个分运动具有独立性这一点。
学生在做的时候,不一定能保证匀速,得到的就不是直线,这其实也没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用录像机把过程投影到大屏幕,让其他学生来观察,很容易得出结论。
这样设计,演示实验变成了分组探究实验,所用的器材也不需要特别准备。
学生在做中学,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运动的独立性、等时性、矢量性等知识要点,对学生理解“小船渡河”问题很有帮助,如果把这个实验改一下,让一位学生匀加速做动作,得到的图形将是抛物线,可以为下面平抛运动的学习奠定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高中 教师 新课程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