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韵解说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462673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55
- 大小:94.90KB
宋之韵解说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宋之韵解说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之韵解说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填词所依据的曲就是词牌,康熙时编的《钦定词谱》就是收集词牌的专书,共收唐宋元这三代的词牌达八百多个,现存宋词的词作者一千三百多人,存词两万多首。
是一份非常丰富的文学遗产。
宋王朝是在宫廷政变,即陈桥驿兵变时候建立起来的。
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当时任后周王朝的太尉,执掌兵权。
公元960年初,忽报辽国入侵,于是他带兵去抵御。
开到开封东北郊陈桥驿这里时,部下竟背着他在暗中策划,将黄袍披在他身上。
一阵万岁就把他喊上了皇帝的宝座。
就这样,他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
这当然是演戏,演的也并不高明。
据记载,赵匡胤发迹前,曾见人写诗赞美朝阳,文字上虽然见功夫,但立意浅陋,他看了不满意,就自己写了一首。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他还有咏月亮的两句诗说,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万国明。
从这些诗就看得出来,他从来就不是个老实分子。
现在兵权在握,往前走一步都能挨着皇位,他岂有不想弄个皇帝当当的,他站稳脚跟后,第一件大事,自然就是防止这种事件重演。
为此,宋太祖赵匡胤导演有名的杯酒释兵权时,就开门见山告诫武将们,与其提心吊胆,争权夺利,实在不如交出兵权做闲官。
多为子孙积累一些田产和金银财宝,尽情享受声色犬马的愉快以颐养天年。
宋王朝从此就干什么都用儒臣,连行军布阵,镇守边关也不例外,用儒臣建成一个成熟的文官制度。
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这是说,有外族政权存在并不可怕,充其量不过是打进来抢些东西,或是占一块土地。
正是在这种基本国策指导下,澶渊之盟时宋王朝明明占了上风,也还是向辽国赔银子赔绢情愿妥协。
而南宋初年岳家军士气正盛时,宋高宗赵构却赶紧把岳飞杀了,以防有难以预料的灾祸发生。
打天下也罢,坐天下也罢,要的就是先下手为强,不杀掉岳飞,万一他真把金国灭了,成了跋扈将军,到时候谁来制服他。
这样在历代王朝中,宋朝国力最弱,对外不堪一击,但内部却很稳固,存在的时间很长,有三百多年。
宋朝的官儿也是最好做的。
不仅俸禄优厚,而且还不止一份。
就算正职被罢免了,还能拿兼职的官俸,不至于衣食无着。
至关重要的还在于,做官没什么大风险,话说的不好得罪了皇帝,一般不过贬上两级官罢了。
宋王朝杀戮大臣的事比最为开放的唐朝还要少,士大夫物质生活充裕,只要不自寻烦恼,去先天下之忧而忧,也就没什么可忧的。
于是他们办完公事以后,就喝酒填词唱曲,尽情欢乐。
词本来就是歌楼酒馆助酒兴的,是唱着玩的,有了这样的社会条件,又怎能不越唱越红火呢。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宰相晏殊就这样,成天在家里摆筵席,唱这种小调取乐。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是曾参与编写《新唐书》的大学者宋祁在开封,北宋首都东京的郊外泛舟游湖,这还是一首名词,尤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个闹字就使欣欣向荣的春天仿佛有了声音,宋祁为此还得了一个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美号。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这是欧阳修在隐隐笙歌的陪伴下,在安徽阜阳游湖。
这就是靖康之变,这一翻天覆地大动乱之前的事。
那时天下承平日久,讲究享受已成风气,日日歌筵,朝朝舞宴。
算是还可以理解吧。
可是经历了靖康之变后,赵宋王朝按说该奋发图强改弦更张了吧,可情况显然并没有什么改变。
朱敦儒逃到杭州没过多久,就看到这样一幅醉生梦死的景象。
看西湖,画船轻泛水,茵幄稳临津。
嬉游伴侣,两两携手,醉回别浦,歌遏南云。
在襁褓中没有赶上记住靖康之变这一劫难的新生一代,甚至经历过这一劫难的老一代,竟然都像夏季雨过天晴一样迅速,早把战争的恐怖,从目光中抹的干干净净。
于是,在西湖这销金锅里,销尽了朝廷正气,销尽了时代风云,销得只剩下一段软弱又屈辱的历史。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这是南宋末文及翁游西湖时,发出的痛心疾首的呼叫。
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宋王朝,这个为保皇位而不怕丧权辱国的赵宋王朝,就这样在歌舞声中消失了。
读宋诗,会觉得士大夫一个个都满脸正经,说的往往都是有关纲常名教的门面话,读宋词才知道,宋人其实也很开放,有时甚至还有些放肆,因为在宋代的士大夫看来,词是唱着玩的,既然不登大雅之堂,说话当然就可以随便一些。
苏轼进入词坛后,才把诗词的这种分界打破。
苏轼以诗为词,凡是诗的题材,词都可拿过来为我所用。
他这个大动作,弄的许多人目瞪口呆,连有些崇拜他的人都觉得他走的太远了。
十二世纪二十年代,金朝兴起,铁骑直抵汴京,把北宋灭了。
宋高宗赵构,守住江南一角,是为南宋。
这一翻天覆地的变故,使南宋一些词人又勇敢的担起了忧时念乱,杀敌报国的主题,题材进一步扩大,有了苏轼开辟的所谓豪放派,那种写春花秋月离情别绪,以风格细腻意境婉约见长的词风,就被称为婉约派,两派各有所长都有非常感人的佳作。
第二集
晏氏父子
介绍晏氏父子之前,不妨先说一说北宋初年两个名人,一个是王禹偁,一个是寇准。
王禹偁是北宋初著名诗人,只留下一首词——
《点绛唇》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北宋初年的词,还没有脱离花间派那种浓艳的风格,王禹偁这首词却清丽淡雅,境界比较开阔,别具一格。
据考证,这首词可能是他在苏州任县令时写的。
秋风秋雨,一片萧瑟,但苏州这一带风景依然是美丽的,所以说“江南依旧称佳丽”。
词人望着南飞的大雁,排列成行,在天空自由地飞翔,由不得想到自己空有一腔抱负,却一事无成,没人理解,没人提携。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王禹偁的诗学白居易,在宋初算得是开风气的——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王禹偁贬谪在陕西商县时思念故乡的诗,“数峰无语立斜阳”,用拟人手法写自然景物,显得特别有情趣,也显示出诗人当时内心的寂寞和对贬官不服气的倔强。
寇准是杨家将戏剧中屡见的人物,他最出名的政绩是“澶渊之盟”。
公元1004年,契丹萧太后率兵大举入侵,宋朝廷一些人吓得主张迁都逃跑。
任宰相的寇准,则极力主张宋真宗亲临前线督战。
真宗勉强听从了,结果还算打了个胜仗。
可是,宋朝的基本国策是对外妥协以求得皇权的稳定,于是,打了胜仗照样向契丹赔款。
而寇准因得罪了主张逃跑的官僚,两年后就被罢了相位。
他为人刚正,是北宋一代名臣,词则没有脱出花间派的窠臼,词境淡远,情致缠绵——
《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写游子思乡之情,有一种无法排遣的凄苦,可能是他贬官在江南时写的吧。
这与他的诗很相近——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两相比较,词显得不如诗更有味道。
北宋初年,词坛上还没有什么较为杰出的词人,和足以震撼人心的佳篇佳句。
这种情况,到晏殊进入词坛后才有了一些改变。
说到晏殊,我们自然立即就会想到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是一千年前创作出来的两句词,却依然充满了生命活力,参与着现实生活,我们随时都可能引来当自己的话说。
晏殊是个神童,七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被推荐给皇帝,镇定自若的与成年人一起参加进士考试,就成了进士。
从此一帆风顺步入仕途,晚年官至宰相。
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范仲淹、欧阳修这些名重一时的人物,都受到过他的奖拔。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暮春时节,夕阳西下,抒情主人公在自家园林里的花径上徘徊,一丝拂拭不去的惆怅,无可奈何地袭上心头。
去年,也是这样的暮春时节,也是这样的天气,曾经,一曲新词酒一杯,在这里热热闹闹的填词唱曲。
那声乐好像还洋洋盈耳,在亭台之间回响。
可是那热烈的场面,却再也找不回来了,只有这不得不凋谢的花朵,在无可奈何的坠落;
还有这似曾相识的燕子,还回到这亭台中间来重寻旧迹。
于是,抒情主人对面对着斜阳,由不得要叹息一声:
“夕阳西下几时回”,就是说,夕阳什么时候还能把那“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欢乐带回来呢?
晏殊的词,有一种踌躇满志的富贵气息。
这种气息本来并不具备审美价值,但由于他词中灌注着一种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生命意识,使这种雍容闲雅的气度,醇人成哲理,深化为对人生的思考,因而千百年来,一直打动着读者的心。
他遣词造语的功力,尤其显得深厚。
“花落去”“燕归来”这种暮春景象是屡见不鲜的,泛泛地说本来不足以打动人心。
但词人略加点染,加上虚词构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使这两个已经引不起人们注意的景象,一下变得精神百倍,重新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力度。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也是晏殊的名作,写妻子思念离家的丈夫,这是屡见不鲜的题材,但这首词切入的角度很别致。
词人不说这独守空房的女子,如何通夜无眠,而说月光不懂得体贴人,清光斜斜的,通宵达旦的照着她的居室,故意搅的她睡不着。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细想起来,这简直是一句傻话,但又傻得那么有人情味。
下片,说一夜西风凄紧,树叶凋落了,更适于登高望远。
于是这彻夜未眠的妻子,赶忙登上高楼,去追寻丈夫的踪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妻子在眺望丈夫,换个角度看,也像是苦苦地追求一种理想,一种人生境界。
晏殊的儿子晏几道,也是北宋重要的词人,文学上习惯称他们父子为二晏。
整个宋代,什么时候也不要求士大夫要有强烈的开拓精神。
而十一世纪前半叶后期,晏殊从政时,又是北宋最太平无事的时代,他当然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只能无所作为,而又不自甘寂寞。
他就只能用淡淡的哀愁来拂拭匆匆消逝的年华,唱着“一曲新词酒一杯”来打发日子。
到晏几道就不同了,他虽然生在宰相家庭,但父亲死时他还小,并没有从这个家庭得到什么好处。
他为人耿直,不愿意攀附权贵,因而只做过下层小官吏,后半生是在贫穷中度过的。
据记载,北宋大奸臣蔡京,曾托人求他写两首词。
词他倒是写了,可就像他自己有感而作一样,只字不涉及蔡京,更不要说奉承巴结了。
他父亲晏殊养着歌伎舞女,这是宰相之家享受生活的工具,是当宰相的特权。
晏几道也与歌伎舞女来往,却是相互同情,相互寻求慰藉,彼此只能算是朋友了。
不言而喻,这对晏几道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多年前在朋友家的一次歌筵上,遇到朋友的歌伎小苹,穿着用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用琵琶伴奏,唱着诉说相思之苦的歌曲。
印象是那么深刻,词人永远也无法抛忘。
如今那朋友已死,小苹也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
去年,他在梦中意外的梦见了小苹,还像当年一样在朋友家那庭院深深的楼台中填词唱曲,夜阑人散,趁着月色他送小苹离去。
可一梦醒来,才想起往事如烟,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于是在无可奈何中,他只有在细雨蒙蒙的暮春时节独立花前,看花朵一瓣一瓣飘落。
看燕子像故意来奚落人的孤独,总是双双对对飞来飞去,心中承托着无限的悲苦。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境界是何等凄恻。
然而,一年又已过去,就连这个定格的旧梦,也无可挽回的消逝了。
只剩下梦中他送小苹离去时的那一轮明月还挂在空中,成了往事唯一的见证。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在一次歌筵上,词人与一个歌女相遇,一见钟情。
歌女手捧玉钟来劝酒时,他尽管已不胜酒力,也还是一杯一杯喝着。
那歌女为报答他,也舞罢一轮再舞一轮,唱完一曲再唱一曲。
直唱到楼头明月向西偏落,作道具用的桃花扇,也几乎举不起来了。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这两句造语是那样别致,却并不险怪,是向来为人称道的佳句。
多少年来,词人经常梦见那个歌女,这次意外的相逢,究竟是真是幻,是梦是醒,似乎连词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这两句是从杜甫的“夜阑犹秉烛,相对如梦寐”变出。
杜诗诉予人的是战争的恐怖,调子是沉重的。
晏词诉予人的则是缠绵悱恻的凄苦,调子是悲咽的。
第三集
词坛新声
由公元第一个千年,进入第二个千年,与晏殊同时的范仲淹,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文不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但确有几篇脍炙人口的名文。
尤其是《岳阳楼记》,尤其是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可是说是千古不朽的。
同样,词只流传下来五首,却有两三首是宋词选本必选的,俨然是一大家。
同时代的晏殊和稍后的欧阳修,虽然也算政治家,但主要还是文士。
他们的词,风格都没有脱出五代绮丽柔媚的风格。
范仲淹则首先是政治家,他的词透出政治家的胸襟和底蕴。
因而,虽然还是绮丽的,但要疏朗遒劲的多。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
写景先由上而下,云淡天高,黄叶飘坠;
再由近而远,淡淡的秋色,淡淡的寒烟,斜阳映照,水光接天,水天之间,是一望无边的野草。
这里碧天,黄叶,翠烟,斜阳……五色斑斓,交织成一幅壮阔的秋景。
极目望去,“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由向往中的天外家乡转入下片的乡愁。
而思绪则由远而近,从望家乡最后回到眼前,即词人站立的高楼上,词人在这里喝酒喝得太久了,“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承受不住了,想去安歇,希望能在好梦中回到家乡。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里面折叠着多少人生的忧患,概括的岂止是一般的乡愁旅思。
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元昊在银川称帝,于是与北宋发生了战争。
在连续失利的情况下,范仲淹被调到防御西夏的重地延安来对付西夏。
他在这里整顿州兵,实行屯田,使形势稳定下来。
下面这首著名的边塞词,就是在这边防前线写的: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用“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个概括性的句子带出,点出地点是塞下,时间是秋来,环境是风景异。
即与词人家乡所在的江南大不一样,然后用一些最能代表边塞风光的事物和现象来突出所以异的地方:
大雁南飞,马鸣风啸,号角呜呜,龙卷风旋出尘柱如烟,落日中一座孤城紧闭。
环境如此恶劣,气氛更是肃杀。
在万里以外的这地思家,只得用浊酒来强自按压。
然而,将军满头白发,征夫满面流泪,在“羌管悠悠霜满地”的夜间,谁都睡不着,因为“燕然未勒归无计”。
西夏还没有被征服,没有办法回去。
欧阳修认为范仲淹这首词调子太低沉,称之为“穷塞主”,就在一首词中说,“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
”认为这才真像个元帅,才真算得是边塞词。
其实一比就知道,欧阳修只是说些廉价的豪言壮语,范仲淹则还真有些大将风度。
这首词沉雄悲壮,是宋词中难得的一首边塞词,给北宋词坛吹进了一股新风。
对苏轼扩大词的表现领域,是有借鉴作用的。
不过,从词的发展来看,第一个把词当作话筒来向生活呼号,以爆出内心远处安顿的悲苦,使后世如同听到春雷乍响一样惊起的,还要数里程碑式的词人李后主。
他固然算五代时人,但死于宋王朝建立十九年以后,代表作也都是在死前那几年创作的。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李后主的词是蘸着自己的血写出来的。
不错,他的词是情感裂变放射出来的冲击波,是痛彻心髓的强自按压的呻吟。
他倾诉的不是痛苦的原因,而只是痛苦的感受。
后人从他词中接收到的,也就只是人失去了依托,找不到立足之境的悲哀,从而容易产生共鸣。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些词写的都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题材,都是词人燃烧的悲愤,撕裂的痛觉。
要使词从风花雪月中跳出来,李后主的词可以说起了最有说服力的示范作用。
晚一辈的王安石,也沿着这个路向,写过一首《桂枝香》,凭吊六朝的兴废。
王安石作词不多,但他的词意境高远,眼界开阔,这首《桂枝香》,也是宋词选本必选的。
《桂枝香·
金陵怀古宋》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上片写深秋的时候,词人站在南京某个高处,也许是他晚年退出官场后居住的钟山上凭吊这座古城吧。
“登临送目”起句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由于已经是深秋,长江也就特别清澈,像展开一幅白色的绸子。
望远处,是攒簇在一起的山峰映照在残阳中。
然后,是长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
转到近处,则是酒店门口的酒旗在西风中飘动。
这是由远景摇到近景的一幅秋光图。
气势虽然开阔,但词人的目的是慨叹六朝的兴亡,因而用冷色调处理,使人读起来总不免有些压抑感。
下片抒情,顺水推舟,把读者推进词人所设置的境界中去——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以散文著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自成一格,是宋诗中重要的一家,具有开风气的意义。
他所导演的变法,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
据记载,他个性极强,性格执拗。
诗人都喜欢别具一格,象他这样的人写诗,自然非标新立异不可。
他的《明妃曲》就是这样——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这首诗,为王昭君和番远嫁匈奴而感叹,诗人劝解昭君远嫁固然凄惨,但留在汉廷后宫,照样有像陈皇后那样被打入冷宫的,也一样凄惨。
其深层意蕴则是说,读书人进不了朝廷,无法接近皇帝固然不幸,可进了朝廷而不被重用,不能充分发挥才干,也同样是不幸的。
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不得志所唤起的内心沉重都是一样的。
“人生失意无南北”,此话有些刺耳,但古人总算还能接受。
《明妃曲》第二首有两句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这是说王昭君在汉朝不受宠,而在匈奴受宠,匈奴单于也就算是知心人了,那就在匈奴好好过日子吧。
有人诅咒说,这样立论是无父无君,简直想给王安石戴上一顶大汉奸的帽子,这当然是无限上纲。
现代也有人认为,“汉恩自浅胡自深”意思是汉恩浅也罢,胡恩深也罢,她王昭君都没看在眼里,因为她爱的是故乡某个知心人。
这就又未免把王安石想得太超前了吧。
第四集
一代文豪
读过一点儿词的人,这首词大概是都能背诵的--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去年元宵晚上,一个年轻女子与恋人相约黄昏后出来看灯。
一年过去了,今年元宵晚上,月还是那么圆,灯还是那么亮,可是去年相约的人却不见了。
这首词干净利洒,平起平落,明白如话。
运用重叠句式,对比手法,把一喜一悲两个元宵摆到一起,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其中悲欢离合的变化。
这首广泛传诵的词,就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写的。
欧阳修是宰相级的大官儿,是众望所归的文坛领袖。
他是学者,二十四史中有他编撰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是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排在韩愈和苏轼之后,应当说当之无愧。
在诗坛上他也算是开风气的人物,是领导诗坛的盟主。
他的词虽然创新意识比较谈,但也是有特殊成就的一家。
他写文史论著时,像是个道貌岸然的道学家;
写诗时是个不苟言笑的学者;
而写词的时候却变了一个人,竟像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词中的抒情主人公看来是个刚结婚不久的少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