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所名校模拟题分类汇编必修一第三单元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460656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93
- 大小:1.59MB
全国百所名校模拟题分类汇编必修一第三单元Word下载.docx
《全国百所名校模拟题分类汇编必修一第三单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所名校模拟题分类汇编必修一第三单元Word下载.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肽酰转移酶对高温和酸碱不敏感
D.肽酰转移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选C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才能形成肽键,因此肽酰转移酶存在于核糖体中,并能够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由于该酶对蛋白酶不敏感而对RNA酶敏感,因此该酶的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RNA。
4.(2015·
江干区模拟)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产生过多的产物A
选C 由题图可知,两种不同形态的底物在酶1的作用下形成产物A,产物A与第三种底物在酶2的催化下形成了产物B,当产物B浓度高的时候,可以与酶1在其变构位点上结合,导致酶1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酶1失活,不能与前两种底物结合形成产物A。
当产物B浓度低时,产物B从酶1变构位点上脱离,酶1恢复活性,这样可以保持细胞内产物A含量的相对稳定。
两种底物之所以能够与酶1特异性结合,是由酶1的空间结构决定的,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项错误。
5.(2015·
丽水模拟)如图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左下方移动
B.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C.可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D.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选A 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升高或降低温度,酶活性都会降低,因此如果温度上升5℃,曲线上的每点都会下移;
b点表示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麦芽糖及其产物葡萄糖都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鉴定;
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酶的数量有限,而不是酶的活性受限制。
6.(2015·
金华模拟)如图是含有淀粉、琼脂的实验装置。
将该装置中琼脂块各圆点经下表所示的方法处理,放在37℃下培养24h后,再用碘—碘化钾溶液冲洗,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圆点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a
滴加淀粉酶溶液
红棕色
b
接种面包霉
c
滴加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蓝黑色
d
滴加蔗糖酶溶液
?
e
滴加淀粉酶溶液,并加适量盐酸
A.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圆点c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高温能提高酶的活性
C.圆点e实验说明适量盐酸为淀粉酶提供最适pH
D.酶具有专一性,据此可推断d实验中“?
”处应是蓝黑色
选D 只要条件适宜,酶无论在细胞内、还是在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
高温使酶失活,圆点c中淀粉没有水解,遇到碘—碘化钾溶液呈蓝黑色;
由于滴加盐酸,pH过低使淀粉酶失活,圆点e中淀粉没有水解,遇到碘—碘化钾溶液呈蓝黑色;
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不会使淀粉水解,故可推断d实验中“?
”处应是蓝黑色。
7.(2015·
湖州质检)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所示。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条件
CO2释放量
10
8
6
7
O2吸收量
3
4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或乳酸
B.b条件下,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厌氧呼吸少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选B 无氧条件下产生了CO2,这说明该植物的厌氧呼吸产物是酒精,不会是乳酸;
b条件下,氧气消耗的相对值为3,可计算出葡萄糖消耗的相对值为0.5,厌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5,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2.5;
需氧呼吸时,消耗葡萄糖最少;
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8.(2015·
舟山模拟)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氧浓度(%)
产生CO2的量(mol)
30
9
12.5
15
产生酒精的量(mol)
6.5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需氧呼吸
B.b值对应的氧浓度为零
C.氧浓度为c时,经需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D.氧浓度为d时,有1/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选D 在氧浓度为d时,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9.(2015·
南京质检)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碳)反应增强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选D 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基质中,A项错误;
图示t2→t3,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而不是光照强度,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再提高,B项错误;
充足光照条件下,在t3时刻补充CO2,光照强度不变,碳反应增强消耗光反应产物[H]和ATP增加,一定程度增强了光反应速率,C项错误;
将充足光照下的植物置于暗处,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D项正确。
10.(2015·
温州名校联考)如图①~④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CO2转移途径。
某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中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CO2量)( )
A.①与曲线中a点相符 B.②与曲线中b点相符
C.③与曲线中c点相符D.④与曲线中d点相符
选C 据图分析:
①表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曲线中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故A错误;
②表示只进行细胞呼吸,与曲线中a点相符,故B错误;
③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与曲线中b、c点相符,故C正确;
④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与曲线bc段相符,故D错误。
11.(2015·
温州联考)在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相关试剂的情况如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甲
乙
丙
丁
丙酮
-
+
水
CaCO3
SiO2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
选B 由表可知,甲同学加的溶剂为水,而不是有机溶剂丙酮,色素不溶于水,因而提取不到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得结果应为②;
乙同学的操作正确,应为结果④,即自上而下依次出现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
丙同学尽管使用了有机溶剂丙酮,可以提取到色素,但由于未加CaCO3,叶绿素可能被破坏,因而下边的两条色素带比正常的窄,应为结果①;
丁同学未加SiO2,可能研磨不充分,导致各种色素的提取量均少于正常水平,应为结果③。
12.(2015·
嘉兴高三调研)如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是B点。
AB段可说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加快
B.乙图中曲线Ⅰ表示厌氧呼吸,曲线Ⅱ表示需氧呼吸
C.如果乙图中曲线Ⅰ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么在DE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乳酸
D.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选C 甲图表示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B点是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
乙图表示呼吸类型,曲线Ⅰ表示厌氧呼吸,曲线Ⅱ表示需氧呼吸,在DE段厌氧呼吸随O2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但因是植物细胞,积累的物质是酒精,随O2浓度增加其产生的CO2量逐渐增加,且二者的量几乎相等,说明呼吸底物主要是葡萄糖。
13.(2015·
福建四地六校联考)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
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
选C 依图示可知,与t2相比,t1温度条件下,叶片的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不利于叶片贮藏。
14.(2015·
宁波高三质检)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ATP和AD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总与ATP的水解反应相关联
B.ATP是高能化合物,其分子中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时总是伴随有ATP的合成
D.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选B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需能过程,需要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ATP分子中只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伴随ATP的合成;
在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的能量。
15.(2015·
杭州示范高中联考)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D.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选D 有的酶在体外也可发挥作用,如消化酶。
16.(2015·
杭州示范高中联考)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
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⑤DNA连接酶
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氢键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
选B 肽酶破坏的是肽键;
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间氢键;
纤维素酶破坏的是植物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ATP水解酶破坏的是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化学能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形成重组DNA分子。
17.(2015·
南京模拟)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表)。
加入的物质试管编号
细胞溶胶
线粒体
酵母菌
A
B
C
D
E
F
葡萄糖
丙酮酸
氧 气
注:
“+”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__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______,根据试管__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场所。
(均填试管编号)
(2)需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__上的酶无法合成ATP。
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即E试管)能产生CO2和H2O;
线粒体能利用丙酮酸,但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故C试管也能产生CO2和H2O。
据表分析可知,能够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和F。
若要研究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场所,必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因此通过B、D、F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作出判断。
(2)[H]与O2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故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合成ATP。
DNP不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答案:
(1)C、E B、F B、D、F
(2)线粒体内膜 能
18.(2015·
台州模拟)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的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Ⅰ:
每支试管控制在30℃条件下,按下表操作:
试管编号
设定pH
5
振荡后加入马铃薯提取液
1mL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2mL
实验结果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
请回答: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
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
(1)曲线A是实验________(选填“Ⅰ”或“Ⅱ”)的结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
对提取液进行高温处理后重复实验Ⅰ。
请在图中画出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曲线。
(1)根据四支试管的pH不同,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实验控制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通过产生气泡的数目来检测的。
(3)温度为无关变量,实验控制在30℃下进行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1)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即过氧化氢酶的量减半,过氧化氢分解减少,过氧化氢的含量较多。
(2)酶的最适pH是不变的。
(1)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pH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过氧化氢含量、产生气泡的数目) (3)①30℃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比较高 ②排除温度变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Ⅱ 曲线A显示过氧化氢含量较多,说明加入的马铃薯提取液较少
(2)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会因浓度的不同而改变
如图
19.(2012·
杭州示范高中联考)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根据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可知,脂肪酶只能催化脂肪(油脂)的水解,因此测定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油脂)作为底物;
为维持其酸碱度稳定,一般加入缓冲溶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要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应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催化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即为最适温度,由于该细菌生活的温度范围为55~65℃,因此,设置温度梯度范围时应将其包含在内。
(1)脂肪(油脂) 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65℃)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
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20.(2015·
杭州示范高中联考)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为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题中已经提示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剂量等,因此就不用去分析这些数据是否错误,找主要的错误即可。
(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本题探究的是pH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温度应为无关变量,必须适宜,而70℃恒温水浴的温度过高,会导致5支试管中的酶因高温而失活,最终不同pH下的实验结果一样。
(2)本题选择的是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通过检测产物的生成量来确定酶的活性高低,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必须要加热,如果不加热,则任何一组都不会出现砖红(红黄)色沉淀。
(1)③中70℃应改为37℃。
因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7℃
(2)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50~65℃(80~100℃)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
因为只有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才能与还原糖反应显色
2014年各地市模拟训练
1.(2014.河北模拟)下列关于酶催化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抑制酶的活性
B.高温激发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应速度
C.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度可以持续上升
D.增加酶的物质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随之增加
【解析】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温度过高使酶失活,可降低酶促反应速度;
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度还受酶浓度的影响;
增加酶的物质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还受底物浓度的影响。
【答案】A
2.(2014.江苏模拟)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
B.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相同的,而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C.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时间,因此待酶作用完后立即煮沸失活
D.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间的氢键
【解析】低温可使酶活性降低,而过高温度、过酸过碱可使酶变性失活,对酶活性的影响是相同的。
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3.(2014.河南模拟)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解析】容器内PH为2.0适于胃蛋白酶,不适于唾液淀粉酶,乳清蛋白和唾液淀粉酶被分解,导致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4.(2014.广州模拟)酶的活性部位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
下列叙述能用图示解释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B.发挥作用后酶被分解
C.酶可在细胞处发挥作用D.酶的结构改变可能影响其活性
【解析】从题意和图示看出,图示过程可解释酶的结构改变影响酶活性的原理。
【答案】D
5.(2014.四川模拟)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解析】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和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都能进行光反应,而内质网膜不能合成ATP。
【答案】C
6.(2014.长安模拟)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变的过程中()
A.速率是稳定不变的B.都有水的产生
C.催化反应的酶不同D.反应的部位都相同
【解析】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变在不同细胞中速率是不同的,没有水的产生,二者反应的部位不相同,催化反应的酶是不同的。
7.(2014.黑龙江模拟)(多选)下列与ATP和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离不开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百所名校模拟题分类汇编必修一 第三单元 全国 名校 模拟 分类 汇编 必修 第三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