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真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436135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245.54KB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真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真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真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家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创新的推动者,一直被公众看做“最接近上帝的人”,是“不会说谎的人”,在公众中具有良好社会形象,被视作道德的楷模。
一旦出现道德问题,对于公众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二是科学技术与工业经济乃至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此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介入了科技活动的决策、研发和应用,而相应的科技社会化运作机制尚不完善,相应的规范也未能建立起来,由此导致众多的失范现象产生,并引起社会关注。
三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对国家、科学共同体、个人危害很大。
对国家和科学共同体而言,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会误导科学研究的方向,导致科技资源低效使用,甚至引发腐败行为。
科研人员一旦背离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动摇了科学大厦的道德根基,就必须接受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公众的道德审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青年科技工作者只有从迈入科研大厦的第一天就扎根科学道德大地、扎根学风优良土壤,牢牢恪守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的基本规范,学术人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
否则,一些学术不端者身败名裂、被学术共同体除名、甚至受到法律制裁的可悲下场,就可能成为有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明天的结局。
西方有句谚语,叫“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goodbegan,halfdone)”。
青年科技工作者只有上好学术生涯的第一课,才能在今后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上不断前进。
3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悖离的问题。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
同样,高尚的学风道德也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
我国科技界具有共同遵循的科学道德和优良作风。
比如,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和化学家侯德榜等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科学道德的“四大信条”;
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一直提倡“三老四严”的作风。
“四大信条”是:
一是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
二是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
三是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
四是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三老四严”是: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和严肃、严密、严格、严谨的优良作风。
“四大信条”和“三老四严”把我国传统道德诚信和科学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反映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道德操守,值得我国当代科技工作者深入回味反思。
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发育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文化相对于商业文化处于弱势,这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一是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
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缺乏批评质疑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
三是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
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科研伦理底线受到挑战;
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和作用不强。
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发生。
经过二三十年来的实践,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和科技界逐步达成共识,即除了对少数恶性科研不端行为要诉诸法律外,对于其他科研不端行为,主要是通过政府法规条令、科研机构的政策和指南、专业学会的职业准则和科技规范、科技期刊的指导方针来加以约束,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采取措施,教育为本、正本清源、回归科学,制止科学道德与学风蜕变趋势的发展,努力让学术风气回归到科学的轨道。
4破解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的着力点在哪里?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
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一、是坚持教育引导。
目前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主要是针对杜撰(有时也称为造假、编造)、篡改和剽窃(FFP),但大量低水平、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在这三种不端行为之外,对科研实践的危害更为长远、更具有腐蚀性。
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主要依靠引导和教育。
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发现,38.6%的科技工作者自认为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缺乏足够了解,49.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没有系统地了解和学习过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反映了加强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应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
应当以研究生为重点,在高校更加广泛地开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规范教育。
加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多项相关的政策规定,并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机构。
如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成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尤其是自2010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措施,一个严肃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压态势已经初步形成。
在学术共同体自我规范方面,近年来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强化学会监督责任,发挥学术期刊在引导科技工作者严守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领域,合理确定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投入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
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完善学术平等机制,从制度层面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宽容探索失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
我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都就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问题列有明确条款。
在强化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活动、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互动机制。
由于多数科研不端行为往往涉及较为专业的领域方向,非专业人员很难察觉;
而且越是高精尖的高技术领域,科学研究过程越是细微、复杂、深奥,只有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行研究人员才可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因此,科研共同体在发现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识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技术手段,增强对不端行为的威慑力。
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一剂药方
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认为,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必须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法制相结合的科技诚信工作体系,是一个由四个方面、共十六条构成的综合“药方”。
(1)教育
1.从童孩时代的诚实(不撒谎)教育,到大学生、研究生阶段的诚信教育、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乃至对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学术团体的诚信继续教育,成为一个教育体系。
2.中国的教育需告别浮躁,回归宁静,回归育人治学的理念,远离官本位、行政化和急功近利。
以国内外不端行为的典型作反面教材,以楷模为榜样,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建设利于诚信和创新的文化环境。
(2)制度
1.机构:
我国科技界已成立了科技诚信建设联席会和办公室,科技口的主要部门也成立了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
需进一步完善,如建立客观和超脱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机构;
2.规范:
制定和完善科研行为规范;
建立科技活动利益关系规范和相应制度;
3.管理制度:
改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制度;
改进现行的各种评审制度和相应的问责制、信息公开制度;
4.改革现行的考核评价、评估与奖励制度,革除弊端;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5.诚信档案:
在科技界建立对单位和个人的科技诚信档案,作为其承担项目、授奖和评聘职称的依据之一;
6.规范兼职:
将多头兼职、得实利而不尽责作为一种违规行为;
7.完善院士制度:
建立院士诚信档案、规范兼职、待遇,完善行为规范和处理办法。
(3)监督
1.科技机构对各种制度的执行应有有效的监督。
如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监督委员会;
2.政府部门应对管理机构有有效的监督办法,并对科技机构的工作进行督查;
3.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建立和完善各项公示、受理投诉、处理投诉的完备制度。
对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必要的保护制度。
建立超脱的调查机构。
4.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合法而有效的监督手段。
(4)法制和惩戒
1.我国已制定若干与科技活动有关的法律,需进一步完善;
2.加大防范和查处不端行为的力度,对查证属实的不端行为责任人给予应有的行政处罚或纪律处分,使违规者付出必要的代价;
3.对违反《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文件造假及其他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其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5科学精神及其内涵是什么?
我国最早论及“科学精神”的学者是任鸿隽先生。
1916年,他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明确指出:
“科学精神者何?
求真理是已。
”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在1941年所撰“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提出了三种科学态度:
一是不盲从,不附合,依理智为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二是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
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毫不苟且。
1996年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对科学精神的内涵又作了进一步的扩展:
平等和民主,反对专断和垄断;
既要创新,又要在继承中求发展;
团队精神;
求实和怀疑精神。
2011年,杜祥琬院士在南开大学面向青年学生作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时强调:
科学的价值和使命在于追求真理、造福人类,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真谛;
由科学精神派生的科学的理性精神,要求科技工作者以有利于社会为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
由科学精神派生的科学的实证精神,要求科学研究必须以唯真求实为原则,经得起实践检验,由科学精神自然导出了一系列的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在国外关于“科学精神”的研究中,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论述最为系统。
1942年,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提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调的价值和规范综合体,科技共同体理想化的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性、公有性、祛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通过被科学家内化形成科学良知。
尽管科学的精神特质并没有被明文规定,但他可以从体现科学家的偏好、从无数讨论科学精神的著述和从他们对违反精神特质的义愤的道德共识中找到。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莱科维茨在“科学精神”一文中指出,真正的科学精神尤其体现在激情、创造性和诚信三个方面。
概括起来,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不同论者的侧重点不同。
在任鸿隽看来,科学精神包括两个要素:
崇尚实证和贵在准确。
在竺可桢看来,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
不盲从权威,不计利害,虚心,专心,求是。
在周光召看来,科学精神的内涵是:
民主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求实和怀疑精神。
综观各家所言,科学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
求真精神,实证精神,进取精神,协作精神,包容精神,民主精神,献身精神,理性的怀疑精神,开放精神,等等。
2007年中国科学院向社会发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涉及到“科学的精神”与“科学的价值”、“科学的道德准则”和“科学的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由此大致界定了“科学精神”的外延:
①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科学因其精神而更加强大;
②不懈追求和捍卫真理;
③对创新的尊重;
④采用严谨缜密的方法;
⑤遵循普遍性原则。
一个健全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事业需要科学精神的引领。
现代科学既是一种系统而复杂的知识体系,也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更是一个包含了科学方法、科学规范和精神气质的价值体系。
人们很容易从SCI论文、研发资金的投入、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科学家数量、专利申请数量等硬性指标来审视科学的范围、特点和社会功能,而容易忽视科学的精神性的一面。
因此,犹如一个健全的人不仅要有强健体魄,还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饱满的精神风貌以及独特的个人气质那样,一个发展良好的科研体系和科学共同体自身都应具备特定的精神气质和精神追求。
6如何看待当前科技界的科学精神缺失与学风浮躁问题。
科学精神缺失是指没有遵循科学共同体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科学(或学术)活动的现象,它的直接表现是不遵循求真务实的理念,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不具备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不愿意为科学而奉献终生,不善于大胆地质疑,盲目推崇学术权威,在科学活动的标准评判中掺杂了种族、性别、年龄、宗教、民族、国家、阶级、个人品质等主观因素。
例如,20世纪30—60年代,拉马克和米丘林的获得性遗传学说在苏联成为正统理论,代表人物李森科借助政治权威拒绝受到实验支持的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视西方遗传学家为敌人,将遗传学打上阶级的烙印。
所谓学风浮躁,主要指学界追慕虚名、急功近利的风气,它与学术研究所必备的理智、沉稳、严谨、求实的风尚背道而驰。
当前学术界中比较常见的浮躁学风有:
不安心从事系统、扎实、深入的学术研究,而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粗制滥造,只求数量、不顾质量,企图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获得高额的学术回报。
近几年来,我国科技界的科学精神缺失和学风浮躁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科研活动的功利色彩浓厚,过多地看重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得失,利用科研机会谋取私利。
在商业利益冲突下,部分科研人员彻底忘记了科学的非私利性,追求不当利益;
②迷信或畏惧学术权威,轻信永恒不变的真理,部分丧失了科学的质疑和批判本性。
在科研设计、研究方法选择、研究过程、技术标准、数据分析和成果应用等环节不能时刻保持批判意识和态度;
③不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学规范和科研方法,缺乏必备的相关学科知识;
学术态度不严谨,科学态度不端正,因主观倾向造成的系统性差错;
④不愿意不断接受严格又系统的科学训练,不关注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把主要精力用在跑科研项目、拉关系、参加社会活动上;
⑤普遍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泡沫学术等不良现象,甚至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将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随意篡改、捏造实验数据,将本不具有创新型的成果贴上创新的标签,骗取公众承认而获取学术地位和物质利益,企图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获得高额的学术回报。
这些严重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正常的学术氛围,对于我国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十分不利。
违背科学精神必然会对国家、学术界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是背离了求真精神,导致科研不端行为以及学术腐败屡禁不止,许多研究无功而返,浪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如王洪成“发明”水变油,周锦宇“发明”W形超浅水船等,完全超出了目前人类已知的自然科学知识,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程序,却在媒体和一些官员的追捧下,成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耗费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之后,所谓的创新发明无疾而终。
二是误导重大工程项目盲目决策。
目前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的匮乏使得一些重大公共项目仅仅凭借官员个人的喜好,缺乏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多种社会因素,这些决策失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
三是助长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伪科学和迷信泛滥。
当前不少人仍然将人生命运寄托在问卜算卦、烧香拜佛之上,一部分年轻人迷恋星座算命。
科学精神的缺失如不能尽快扭转,就会对国家、民族、党和兢兢业业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的发展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科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滋养。
这就要求每一位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必须端正治学态度,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树立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必须耐得住艰辛和寂寞,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方法,矢志不渝地坚持以自己优秀的学术成果为社会、为国家服务;
必须正确对待学术活动中的名与利,正确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以推动学术进步为己任,以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己任,献身于追求真理的崇高事业。
同时,必须坚决反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更不能自甘堕落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唯利是图。
7为什么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
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
它们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
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等。
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
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
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有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
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融合和统一。
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科技界以及全社会得到充分弘扬。
科技工作者不仅要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还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关心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命运,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要看重和爱护自身人格,做到自觉、自尊、自强和自信,尊重别人并且以诚信待人待事,忧国忧民,一身正气;
要继承和发扬科技界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优良传统,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奋发图强,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8什么是病态科学与伪科学?
病态科学是指主观期望、一厢情愿的科学,它是科学研究者被其主观性错误所自我欺骗而导致的“科学式”的研究。
鉴于包括著名科学家在内的任何人都可能犯主观自欺的错误,从这个角度来说,病态科学实属科学的常态。
在科技史中,出现过不少病态科学的案例,如天文学中对火星运河的观测、物理学中的N射线和近年来受到质疑的“冷核聚变”。
在有关案例中,研究者完全是诚实的,但他们未意识到科学观察、因果推理和理论建构的复杂性和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没有看到一个人完全可以被主观因素、一厢情愿的想象、仓促的推理、观察中的背景干扰、小概率事件的偶然性累积等引入歧途,进而产生了“观察者效应”——想要观察到某个结果的愿望令人“观察到”并非真实存在的事物,最后陷入错误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与病态科学不同,伪科学是指违背科学方法和通常程序,将非科学的理论当作科学传播推广并以此追逐名利的活动。
科学哲学家萨伽德指出,伪科学往往使用相似性思维方式、忽视用经验因素进行证实和证伪、不关心与之竞争的理论、理论过于简单且多特设性假设、保守且在应用上停滞不前。
加拿大科学哲学家邦格则提出判断伪科学的十要素标准,如伪科学有喜欢诉诸权威、不承认自身的无知和缺陷、不愿意寻找反面例证、不用实验等客观检验方法、不自我更新与发展等。
伪科学大致可分为文化类伪科学、迷信类伪科学、未知领域的伪科学和江湖骗术类伪科学四类。
文化类伪科学涉及关于自然之谜(如百慕大三角、尼斯湖怪、雪人等)与文明之谜(如金字塔、亚特兰蒂斯、巨石阵及复活节岛等)的离奇解释、地外文明之谜(古代宇航员、不明飞行物、人是太空人的试验品等)、地球灾变起源说(星球碰撞说、诺亚方舟说)、生命周期律等。
迷信类伪科学包括各种灵学、占星术和算命预测术。
未知领域类伪科学包括特异功能研究(“人体科学”)、超心理学研究、超自然力量研究等。
江湖骗术类伪科学包括神医、水变油、气功改变水分子结构、夸大疗效和隐瞒副作用并借助洗脑式广告的卫生保健品(如减肥、增高、生发、核酸食品)等。
不论是为了维护科学的尊严还是捍卫公众利益乃至社会公正,科学家和科技共同体有责任反对和抑制伪科学。
在公众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科学素养较为健全的社会中,文化类伪科学、迷信类伪科学和未知领域类伪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种文化现象甚至知识形态存在,但一般不会得到科学家和主流科技界的认可和支持,而仅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道德 学风 建设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