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什么鱼产卵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436048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51KB
立冬后什么鱼产卵Word文档格式.docx
《立冬后什么鱼产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冬后什么鱼产卵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着手进行三角帆蚌(4月底-6月份)、河蟹人工繁殖;
北
方主要进行鱼种投放和鲤鱼人工繁殖,开始家鱼产前培育、提早产卵工作,大中型水域网箱
养鱼和围栏养鱼投放鱼种。
稻田养鱼开始。
4月下旬着手栽种莲藕。
主要防治水霉病、斜管
虫病、车轮虫病、竖鳞病、烂鳃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肠炎病、锚头蚤等鱼病。
五月份(立夏、小满):
南方广泛开展青、草、鲢、鳙、鲮、鳊、鳜鱼人工繁殖(20天
左右),黄鳝、甲鱼进入繁殖期(5月下旬-8月),进行泥鳅人工催产(5月下旬-6月下旬),
为鱼苗下塘作准备,加强成鱼、珠蚌饲养管理,狠抓草鱼催膘,增大投饵量。
北方主要是进
行亲鱼后期培育、亲鱼人工繁殖准备、鲤鱼繁殖、种植青饲料和已放养水面的管理工作,家
鱼流水提早产卵。
主要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跑马病、球虫病、鳃霉病、赤皮病、
打印病、白皮病、中华蚤、锚头蚤、和车轮虫病。
注意鱼池泛塘等。
六月份(芒种、夏至):
南方家鱼繁殖临近结束,进入夏花育苗培育阶段,加强产后亲
鱼培育和成鱼饲养,开始轮捕轮放,北方开始家鱼人工繁殖和育苗培育,注意成鱼饲养管理。
南北方都要抓紧防洪抗旱工作,加固围堤,检修闸门、拦鱼设备,疏通排水渠道,保持养鱼
所需最低水位,注意围拦、网箱养鱼和稻田养鱼管理。
主要防治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
白头白嘴病、白皮病。
七月份(小暑、大暑):
加强成鱼、苗种饲养管理和青饲料、水生植物的生产管理,注
意防治病害和轮捕轮放(7-10月),避免因雨季河水上涨、开闸排污造成的突发性死鱼事故。
主要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赤皮病、打印病、白皮病、中华蚤病、复口吸虫病、鳃
隐鞭虫病以及因缺氧造成的泛塘等。
八月份(立秋、处暑):
成鱼养殖管理、轮捕轮放和大规格鱼种培育,注意调节水质,
开始采收莲藕,做好秋汛防洪、防旱工作。
主要防治草鱼出血病并发肠炎病。
九月份(白露、秋分):
进行成鱼和鱼种的后期管理,适时捕捞,北方鱼种并塘,播种
黑麦草,注意防止因在养殖水域刷洗农药瓶和农村浸麻污染水域毒死鱼虾,做好捕捞船网的
检修工作。
主要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赤皮病、鳃隐鞭虫病、打印病、白皮病、锚
头蚤病。
十月份(寒露、霜降):
南方成鱼后期管理和捕捞小水产品,四大家鱼分塘;
北方开始
大量起捕成鱼,注意采集人工繁殖用脑垂体,、罗非鱼鱼塘捕捞,鱼种秋季放养和并塘,主
要防治斜管虫病、小瓜虫病、水霉病。
十一月份(立冬、小雪):
南方开始大量起捕商品鱼,立冬后鱼种并塘,囤养越冬或放
养,采收珍珠,挖取人工繁殖用鲤鱼脑垂体;
北方进行越冬管理、修整鱼池、积贮肥料。
主
要防治锚头蚤、中华蚤、萎瘪病等鱼病。
十二月份(大雪、冬至):
鱼种、成鱼、珠蚌的越冬管理,修整、开挖鱼池,南方开始
冬泡田稻田养鱼;
进行生产总结,制定翌年计划,为翌年生产做好准备。
主要防治水霉病。
淡水养殖每月渔事
456
?
淡水养殖包括池塘、外荡、水库、湖泊、山塘、江河等大小水域,养殖对象有传统的青、草、鲢、鳙、鲤、鲫、鳊等,以及开发和引进的名特优新品种,包括中华鳖、中华绒螯蟹、河鳗、河虾、罗氏沼虾、鳜鱼、加州鲈、长吻鮠、南方大口鲶、斑点叉尾鮰、乌鳢、黄鳝等。
现将每月主要渔事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月渔事
一月份天气较寒冷,主要渔事是当年的收获和捕捞以及翌年的养殖准备工作。
1、对养殖的鱼类进行干塘、并塘,分类起捕、暂养出售。
2、对养殖过的塘进行修整和消毒,铲除塘底淤泥,加固塘埂,改造成标准塘。
塘修整后分别用生石灰、漂白粉、茶子饼等消毒药物杀灭致病菌和有害的原生动物。
3、对已越冬的淡水白鲳、罗非鱼、革胡子鲶等,控制适宜的越冬水温,用孔雀石绿等来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加强越冬饲养管理。
4、河蟹早繁苗生产,先对抱卵蟹逐步提高水温至20℃左右,加速胚胎发育进程,为提早出苗做好工作。
——二月渔事
二月份水温仍较低,主要渔事是做好鱼种、蟹种的放养工作。
1、抓紧放养鱼种、蟹种、鳖种。
选择规格大、品种纯、体质健壮的苗种,在天气晴朗时放养。
严禁在异常天气(下雨、下雪等)条件下放养,运输等操作要细心,专养和混养的密度按养殖条件(饲料、水质、管理)来确定。
2、异育银鲫、鲤鱼的繁殖准备工作,将亲鱼雌雄分开培育。
产卵池、孵化池提前清整消毒,鱼巢扎好以备用。
3、河蟹人工育苗工作,将雌雄亲蟹以3:
1比例同池催产交配后,将抱卵蟹专池强化培育。
4、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产责任制,采用完备的技术管理措施。
5、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工作。
——三月渔事
三月份气温、水温已逐渐回升。
主要渔事是亲鱼和抱卵蟹的强化培育。
1、鱼类、虾类、河蟹开始少量摄食,采用优质饲料来开口引食。
2、河蟹促产后,抱卵蟹已进入胚胎发育,对抱卵蟹专项强化管理,加州鲈亲鱼繁殖作好水质和投饲管理,进行产前观察。
3、青饲料如苏丹草、苦卖菜等开始播种,种植前应施基肥并注意几种青饲料的茬口衍接,保证鱼类能有适口的青饲料供应。
4、3月下旬当水温上升到18℃时,在池塘边放杨柳须根或棕榈皮制成的人工鱼巢,为鲤鱼自行产卵繁殖做好工作。
5、对池塘鱼、鳖混养塘,做好鳖种的放养。
选择鳖种规格为100克左右,亩放养100-150只,鳖种入池前先用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0-20分钟。
6、罗氏沼虾进行人工育苗,低盐度及加温处理。
7、对已越冬的白鲳、罗非鱼等,用孔雀石绿等继续防治水霉病。
?
——四月渔事
四月份水温上升到18-20℃,主要渔事是进行家鱼的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的准备,以及河蟹的出苗及培育。
1、对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亲鱼的性腺培育刺激(投喂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草料,同时给予流水刺激),加速卵巢的性腺发育。
2、加州鲈、异育银鲫、泥鳅开始繁殖,提供适合繁殖的有利生态条件,促使这3种鱼顺利促产。
3、4月上旬选择早繁出的豆蟹实地室外放养,豆蟹品种以长江水系为佳,专养苗放1000-1500只,混养亩放200-400只,4月中下旬采购大眼幼体(蟹苗进行培育或直接室外放养,亩放0.5公斤左右)。
4、越冬的白鲳、罗非鱼、罗氏沼虾,待气候稳定时,可以出越冬池,进行专养或混养。
——五月渔事
五月是淡水养殖繁忙季节,主要渔事是投入鱼苗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对象的饲养管理。
1、青、草、鲢、鳙、鳊从月初开始陆续进行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选择亲鱼性腺发育至四期末,进行人工催产。
催产水温在18℃以上,混合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促排卵2号,催产效果较好。
这几种鱼的催产顺序为:
鲢、草、鳙、青、鳊。
2、对罗氏沼虾及青虾苗进行室外池放养,亩放密度为1-3万尾。
3、鱼苗池清整消毒后,进行鱼苗培育,亩放密度为10万尾,下旬进入夏花阶段,继续培育成鱼种作为翌年的放养品种。
4、加强成鱼塘和蟹塘的饲养管理,重点抓紧病害防治。
采用高效水体消毒剂和口服拌饲药物相结合,防治肠炎、烂鳃、出血等病,同时加强预防,每亩用生石灰20-2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精饲料中加入1%食盐或2%大蒜、大黄汁后拌饲料投喂。
——六月渔事
六月水温已升高到25℃左右,进入养殖的最佳时期,主要渔事抓好饲养管理,促进个体生长。
1、对繁殖后的亲鱼注射康复剂,逐渐恢复体质,投放优质饲料,加强产后管理。
2、鳜鱼、乌鳢、黄鳝进入人工繁殖期,提供各种有利条件,顺利地进行自然及人工催产以提高育苗成活率。
3、鳖的养殖以投放新鲜优质饲料,防治鳖病工作,河蟹经数次蜕壳后,个体增大,可以大量投喂天然绿萍和小浮萍为主,夜间再投喂小杂鱼等动物性饲料。
4、加强养殖池的管理,定期换水,清除敌害生物,防止缺氧泛池的发生。
——七月渔事
七月份水温已达28-30℃,属于鱼、虾、蟹、鳖的最佳生长季节,主要渔事转入饲养管理阶段,重点放在调节水质,加强投饲为中心的饲养管理工作。
1、养殖池的水体加到最高水位,以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1/2,以利降温和防旱效果。
2、对鱼、虾、蟹的混养池,对防病须慎重,停止使用有机磷农药,而替代低毒高效药物。
3、针对性地投饲,以青饲料(南瓜、蕃茄丝等)和人工配合饲料,使用1%的脱壳素拌饲料,加速虾、蟹蜕壳生长和鱼类摄食生长。
4、做好青虾的自然繁殖和虾苗的培育及放养工作。
5、对水库养鱼,可以选用化肥来培育天然的饵料生物,促进食物链中各级饵料生物的生长,促进鲢、鳙鱼生长的需要。
——八月渔事
八月份水温最高,可达30℃以上,由于高温,养殖生物的摄食旺盛,此阶段的主要渔事是抓好饲养的中期管理工作。
1、坚持早、晚巡塘,并有效地使用增氧机。
增氧机使用时间与天气状况有关,一般晴天下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或水肥时通常在半夜前后开。
2、加强鱼种池的管理,适时拉网锻炼,加强投饲、施肥、防治病害、调节水质是培育大规格鱼种的重要措施。
3、河蟹经蜕壳生长,个体频频增大,特别要注意对河蟹的“抖抖病”的防治,可采用水体高效消毒剂和口服
“蟹安”等药物。
——九月渔事
九月水温已逐渐下降,此时主要渔事是抓好饲养对象的后期管理。
1、水温下降后,虾、蟹蜕壳频繁,因此要抓紧有利时机,投喂足量的动物性饲料,以促进快速育肥。
2、由于水温从高向低转变,极易引发病害。
因此,要选用抗菌素等药物再度防治养殖对象。
3、成鱼养殖,可捕大留小,按市场需求进行调节,均衡上市,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4、早春开口饲料——宿根黑麦草的播种,时间在白露之后,亩播种量1-1.5公斤,播种时将种子拌入草木灰或细土,采取点播或条播,播种后5-7天出芽,在播种黑麦草的同时,还要选苏丹草种。
——十月渔事
十月份随着水温的继续下降,淡水养殖进入后期生长阶段,此时为全年生产定局阶段,抓紧后期管理是夺取全年丰收的关键。
1、在冷空气来临之前,虾、蟹进行最后蜕壳。
此时应认真做好防逃工作。
并准备好暂养池。
将捕得的成蟹先进行土池暂养,等待出售或留作亲种。
2、罗氏沼虾在下旬前,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组织捕捞出池,以利出售或者放入越冬池加温越冬。
淡水白鲳和罗非鱼也要及时起捕,放入越冬池保温越冬。
3、饲养的其他成鱼仍继续摄食生长,仍要投喂饲料,加强后期管理,促进其肥育生长。
——十一月渔事
十一月份受到冷空气的威胁,养殖对象摄食量减少,基本上停止生长,此时主要渔事转入以捕捞为主的收获阶段。
1、冷空气来到,西风起,蟹脚痒,加固和检查防逃墙,防止蟹逃跑。
尽量将虾、蟹起捕,分类暂养,等待时机出售。
2、养殖的鱼类,有计划地干塘、并塘,起捕成鱼过程中,操作小心,防止伤害套养的鱼种。
3、利用渔闲季节,组织劳力修整已空出的鱼池和开挖新的鱼塘,为翌年生产作出计划。
4、抓紧亲鱼的冬季培育,投喂高蛋白、低脂肪的豆饼、麦芽等,同时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增加鲢、鳙的活饲料。
——十二月渔事
十二月份气候处于寒冷,当年淡水养殖已经结束,此时主要渔事是收获产品和出售产品,抓紧制订翌年的养殖计划,抓住市场机遇,取得最佳的渔业经济效益。
1、总结全年的生产和技术经验教训,按排好翌年的放养计划和效益测算。
2、养殖池的维修和保养,改造养殖塘,改善生产设施,使翌年的养殖生产更有成效。
3、改善经营管理,落实生产责任制,以市场为导向,提出翌年的主养和搭养品种,同时组织采办和放养。
4、水库、湖泊大型水面采用赶、拦、刺、张等综合渔法,以取得最大的渔获量。
捕捞结束,立即放养大规格质量好的鱼种以补充鱼类群体组成。
5、山塘、小型水库成鱼起捕后,用干塘法药物消毒后,待7天后,再放养大规格的优质鱼种,进行合理的放养品种组成。
【篇二:
冬季钓鱼六个不钓和两个技巧】
冬季钓鱼六个不钓和两个技巧
一、冬钓应注重的“六不”
1、宜钓晴天不钓冷
冬天,即使因水温下降而导致鱼类少吃,少动,但只要是晴天,尤其连续几日艳阳天气的中午时分,由于日照影响水温上升,从而又达到相对适合鱼饵游弋觅食的水域环境时,尽管冬不如春,但还是适宜垂钓。
反之,若是阴雨骤冷天气,除北方冰钓外,任你心急手痒,也不宜出门,因为三九天的冷,鱼饵本来就已经进入冬眠,要是在连续几日骤冷,其水温就更会下降,一般都低于适合鱼类觅食最低5度的临界线而致使他们停止了摄食,所以,这时候,不管在什么水域垂钓和钓位多深,都很难有渔获。
另外,晴天中的冷,即早上大雾尚未散去,日照还没有使水温逐渐上升到一定程度的11点钟前,和下午随着日照的逐渐减弱是水温又慢慢开始回落到5点钟后,由于冬天的早晚不仅鱼儿都在深水,更因为这时与午间水温温差使鱼儿又感不适,同样难钓。
2、宜钓熟地不钓生
这里所指的熟地,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对经常去的钓场知根知底,熟悉他的水面风向及日照阴阳,了解和掌握了四周或两岸所钓位置的深浅及探出的坑,石窑里是否藏鱼,二是对鱼的大小,鱼群稀密,食性偏爱和摄饵频率及漂讯反应的强弱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冬钓,为何要在这些方面较之春夏秋季更加讲究?
其原因是,其他三季,常常是鱼找吃,而冬天恰恰是吃找鱼,前者,无论在任何水域,即便实施过程中哪里有虑事不周,但起码也能钓则少获。
而后者,即便某水域鱼儿很多,但由于他们少吃多动,如果钓者在冬钓时还是像其他季节那样随随便便的下竿,随随便便的用饵或在某个环节少有疏忽,恐怕就很难钓到鱼了。
3、专钓鲫鱼不钓混
冬天,尽管因水温下降而不适合鱼类的生存环境则使他们少吃,少动,进入冬眠,可这时的温水性鲫鱼,即便水温已下降到5~3度,也能眠而不死,同样摄食。
尽管不及春夏秋好钓,但只要找到了他们的栖息藏身之地,一般都能钓获。
然而,这期间,淡水中的其他大鱼,除平常本性就是越大越不会像鲫鱼那样轻易咬钩外,更在于他们的觅食水温温差要比鲫鱼高出2~3度,所以,只要进入立冬后的小雪节气,即使出钓农村经营性的养殖鱼塘,也很难钓获:
要是稀少的自然水域,那就更不可能了。
故此,凡冬天出钓,钓者在意欲所钓鱼种的选择和渔具,鱼饵的准备上,只应考虑专钓鲫鱼,不要再像春夏秋季那样,鲫、草、鲤、鲢,混钓一塘,有啥钓啥,格杀勿论,真要这样,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失误。
4、深钓适度不钓很
有句鱼谚“冬钓深”。
这也是钓界老前辈从时间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广为运用。
但是,深夜并非越深越好。
根据鱼类有关季节,水深,水温资料显示,寒冬,水深3.5米,水温便能达到3~5度,则可适合鱼类栖息藏身。
也就是说,冬钓的最深水位,一般应考虑在3米以上,4米以下,要是超出4米钓很深钓点,情况又会不一样。
当然,冬钓,深是前提,但是有条件,具体的讲,也就是一般不能低于3米深的水位,要在3~4米之间,凭自己经常择地选点的经验,力求找到,找准鱼儿的窝点这才是关键。
否则,倘若你的钓点无鱼,就是再深到8米,10米,也无济于事。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冬钓,一定要走出深的误区。
5、静钓守窝不钓奔
冬天野钓,很多钓友都习惯撒喂3~5个窝点,这很正常,也值得推广,但在施钓换窝
的时间差上,一定要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即换还是守。
冬季,根据鱼类少吃少动这一生存习性,撒窝后,即便诱饵属于浓香型,能刺激他的视觉和嗅觉,但至少也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才有有鱼近窝,这期间,钓者若仍按春夏秋季鱼找吃,那样20~30分钟就想有鱼讯反应,否则,就习惯性的频繁换窝,换来换去,结果,每个窝子往往是人走鱼进,人到鱼溜。
越换越勤,越勤越换,东奔西走,这窝那窝,一无所有。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冬钓,钓者要耐住静守,切勿勤换奔走。
具体方法为:
当甲窝从撒喂到试钓两个小时左右还不见有鱼讯的任何反应,则可考虑换到同时撒喂了诱料的乙窝,在乙窝试钓30~40分钟后也没鱼讯时,再换到丙窝,如此往下,挨个试钓,当试出某个窝子有鱼,即便隔三差五才钓上一条最好也莫在移情别恋。
毕竟是冬天,能钓获就算知足,再换也不过如此,甚至不及。
6、宜钓暗草不钓明
钓鱼要挨草,恐怕是任何钓友都懂得的一项基本常识,但是,草还是有明草和暗草之分。
明草,不管他的稀密程度,都只生长在溪河塘堰的两岸周边,且水位一般不会超过两米,正式这个原因,入冬后,特别到了隆冬时节,尽管有密集的枯萎水草覆盖水面而看似他们会在此处栖息藏身,但实际上这种水位的水体温差环境,根本就不适合鱼冬季耐寒的生存条件而早已离开近岸,潜入深水,所以,这期间,钓者不能拿在挨明草垂钓。
暗草,一般都在离岸10米以外的河底生长,因为这里水深,即便是高杆和藤叶草,也长不出水面,像这种隐欲可见的暗草,除了往往都在3米左右的水位而正适合冬季鱼类的水温环境外,更在于水底草丛障碍最容易歇鱼,藏鱼,只要钓者在岸上能发现水域中有似现非现的黑压压一片暗草,在选择稀疏处的草隙喂窝,并注意防止挂钩,真算是冬季的最佳钓位。
二、冬钓应注重的两个技巧
1、钓具精巧
冬钓,因为选择的对象鱼种是鲫鱼,这就首先确定了主要钓具只适宜用手竿,不宜用抛竿;
其次,在春夏秋使用过的钩线漂坠全套钓组,不管新旧都应该重新更换,尤其必须坚持钩的大换小,线的粗换细,漂与钩坠饵的沉浮力完全相等,一定不要再用其他季节的常年一贯制综合型钓组,否则,就会因冬天鲫鱼摄食更加斯文和浮漂反应特别微弱而造成识漂和提竿上的操作失误。
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失误,冬钓最适合的钓组匹配一般为,竿用4.5或5.4米轻便柔软型手竿,线最粗不超过0.8号,钩用4~5号(不宜在大)海夕常柄钩,坠子要轻,浮漂要小(散漂三粒)。
这种轻细小的合理组合,是冬天钓鲫争取多获的一个重要条件。
2、饵料精良
冬钓野塘的诱,钓饵,一定要注重精良,才能适应鱼儿少吃,少动的习性饵增强对他们的诱惑力和食欲感。
诱饵:
既要讲究浓香,又要注重颜色,以红黄白的艳色和甜腥膻的浓香刺激它的视觉嗅觉而强力诱引他们进窝。
钓饵:
应比诱饵更精,更香和更具诱惑力。
若用蚯蚓做钓饵,以红色的为佳,但只宜有火柴棍大小即可,小了穿不上钩,大了,不适合冬季鱼饵摄食。
为了对鱼饵的诱引更有效,还可将蚯蚓用麝香液或其他饵料香精做蘸饵效果会更好。
冬季最好的钓饵莫过于红虫了,有条件的钓友可使用红虫施钓,效果非常好。
【篇三:
24节气72候详解2017】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及详解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
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4节气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起源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小满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
反应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1]
一月(正月)
1、立春: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初候,东风解冻;
阳和至而坚凝散也。
即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
振,动也,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侯,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
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
说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2、雨水:
雨水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初候,獭祭鱼。
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
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二候,候雁北;
自南而北也。
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
是为可耕之候。
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月惊蛰:
惊鸷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初候,桃始华;
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
黄鹂也。
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
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春分:
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
初候,玄鸟至;
燕来也。
二候,雷乃发声。
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三候,始电。
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
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三月清明:
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初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
鴑音如,鹌鹑属,鼠阴类。
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
三候,虹始见。
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谷雨:
榖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初候,萍始生。
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
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立冬 什么 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