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羌族舞蹈及小学教学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424350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74KB
浅谈羌族舞蹈及小学教学文档格式.docx
《浅谈羌族舞蹈及小学教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羌族舞蹈及小学教学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羌族,舞蹈,羌族舞蹈,羌族舞蹈小学教学
Abstract
Qiangisamemberofthebigfamilyofthemotherlandinfifty-sixethnicgroups,ethnichistoryandcultureisoneoftheverylong.Withahistoryofthousandsofyearsofcirculation,theQiangcultureaccumulationofsediment,dancewiththeQiangpeople'
sdailylifecom.Qiangpeople,becomeapartoflife.AtthesametimetheQiangdanceistheQiangpeopletellthevisionforthefuturebydancing,loveoflife,theworshipofnatureandsustenanceoflifeissacredandinviolable.
Forthousandsofyears,theQiangdancealongwiththechangeofdynastiesalternation,theevolutionofmorenationalcharacteristicsandnationalcharm.TheQiangdancenotonlygracefulcharm,enthusiasmisboldandunrestrained,simpleandelegant,butalsoverycontagious.
TheQiangdanceasthecarrierofcultureisnotonlyusedtoexpressthepeopleofthepassions,butalsotospreadthenationalculture,andeducatethenextgeneration.Qiangpeople'
slifedance,dancetocelebratewhenworking,dancing,illwilldance,ritualdance.TheQiangpeoplehavethewisdomofourancestors,nationalhistory,ethnicreligion,ethniccharacteristics,ethnicpoliticalintegrationofdancethroughwordsanddeeds,sothatthenationalcultureheritageinarelaxedandhappyatmosphere.
Keywords:
QiangQiangdance,dance,danceteachinginprimaryschool,the
目录
一、羌族舞蹈形式5
二、羌族舞蹈特点5
三、羌族舞蹈的功能6
(一)羌族舞蹈娱乐功能6
(二)羌族舞蹈审美功能6
(三)羌族舞蹈教育功6
四、羌族舞蹈当前发展7
五、羌族舞蹈小学教学探求8
(一)羌族舞蹈小学教学中的思考9
(二)羌族舞蹈小学教学中的建议9
1、时刻保持与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联系9
2、实践是羌族舞蹈创新和小学教学的基础10
3、实践是羌族舞蹈创新和小学教学的基础10
六、总结11
参考文献12
一、羌族舞蹈形式
羌族舞蹈同其他少数民族舞蹈性质相同,都属于民间性舞蹈,多具有民俗性、自娱自乐性、祭祀性、教育性的特点。
但从舞蹈精神层面看,其又具有对万物皆有神灵的信仰和对祖先的崇拜。
其主要形式有:
“萨朗”“猫舞”“跳叶隆”“羊皮鼓舞”等。
羌族舞蹈多为大家一起手拉着手围着火塘起舞,大有篝火晚会的味道。
羌族人民把节奏欢快的的“萨朗”用作喜事;
把双手动作像猫抓的“猫舞”和舞姿像猫的“跳叶隆”用作祭祀时巫师跳。
二、羌族舞蹈特点
羌族舞蹈多在民俗活动时舞蹈,一般情况是没有乐器伴奏,人们边唱边跳,或者大家踩着共同的节奏舞蹈,或者大家喊着一样的节奏舞蹈。
舞蹈动作唯独开始和终止舞步有所要求,其它部分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舞蹈者可尽情发挥,动作较为自由,充满生活气息。
舞蹈的羌族舞蹈多为集体性舞蹈,人数上没有限制,大家一起围着火塘起舞。
羌族舞蹈还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劳动是的动作、行走时的姿态都被融入到舞蹈当中,成为舞蹈动作的一部分。
每逢节日、祭祀、耕种、婚丧嫁娶等,羌族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舞蹈。
人们跟着歌曲不停舞蹈,一曲完毕接着再来一曲,周而复始,直至尽兴舞蹈方止。
舞蹈所用的歌曲也多为朗朗上口、方便记忆的,节奏也较为欢快。
三、羌族舞蹈的功能
(一)羌族舞蹈娱乐功能
中国的少数民族大多都能歌善舞,羌族也不例外,只要活动人们就会跳起舞蹈以示庆祝,即便是劳动间隙人们也会舞蹈。
舞蹈存在于羌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用舞蹈表达对未来的寄托、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过去美好的追忆。
例如:
古老的民间生娱性舞蹈“莎朗”,便是诵讨形、声、情来表达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劳动后的愉快。
由此可见,羌族舞蹈的娱乐功能,是羌族人民赞美生活,憧憬未来的寻求中产生,又在寻求中发展的。
(二)羌族舞蹈审美功能
羌族舞蹈是对生活点滴的升华和艺术体现,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舞蹈体会羌族人民的整体性格和生活方式,而且能够在舞蹈中发现羌族人民的审美观,羌族所穿的服饰就充分体现了羌族的审美意识,很多开始了解羌族就是从舞蹈和服饰开始的。
(三)羌族舞蹈教育功
羌族历代通过大型的舞蹈将各个方面的知识传播给下一代,青年人在舞蹈的同时继承着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寓教于乐融为一体。
羌族的“莫思纳莎”(羊皮鼓舞)就是这样的一种舞蹈,由巫师历代传授,时至今日仍保留着“万物有灵”、“以舞示神”的原始自然崇拜的共同特征。
现代人将更多的生活元素加入舞蹈当中,使舞蹈更好的起到授业的作用。
四、羌族舞蹈当前发展
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大环境中,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将迎来新的考验,羌族舞蹈文化面临被汉化的同时,还面临着国际文化的影响,羌族舞蹈怎样才能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汲取多方文明的精髓,势必成为羌族舞动面临的最大挑战。
新中国成立初期,羌族舞蹈萨朗代表作《三龙修起水电站》给中国带来了强有力的震撼,使全国人民第一次领略到羌族舞蹈的真正魅力。
随之文革到来,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羌族舞蹈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改革开放后,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羌族舞蹈文化如雨后春笋破土重生。
主要代表作有《云朵·
萨朗姐》,作品以歌颂萨朗姐为线索,把羌族人民生活细节和感情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羌族舞蹈的可塑性与发展性,完美将舞蹈与现实结合。
08年羌族自治州发生的地震,给羌族文化带来了昏迷恶性的灾难,支援灾区的同时,羌族文化引起国家关注,被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伴随着灾区重建工作的开展,国家开始推进羌族舞蹈文化的复苏,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羌族人民逐步创新。
只是羌族舞蹈传播途径有限,相关书籍资料更是凤毛麟角,不利于其长足发展。
为此,国家着眼于将羌族舞蹈引入课堂教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促进羌族舞蹈之崛起,通过小学培养新一代羌族舞蹈人才。
五、羌族舞蹈小学教学探求
目前,羌族舞蹈虽不被大众所熟知,却也拥有一定的舞台基础,舞台作品也不在少数,羌族舞蹈在传承中发展,可惜的是在各大小学教学项目中却没有羌族舞蹈的一席之地。
羌族舞蹈在小学教学中未有深入的理论作为依托,也就无法形成系统性的舞蹈教学。
更何况受到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影响,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濒临失传,有可能逐步消失在五千年文明瀚海中,羌族舞蹈也有可能重蹈覆辙。
我国领导人高瞻远瞩,为避免此类状况的再次发生,“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2003年正式启动,相关职能部门同心协力,努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大传承力度。
羌族舞蹈及羌族文化更是在保护大潮中,满血迸进。
(一)羌族舞蹈小学教学中的思考
羌族舞蹈在小学教学怎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民族舞蹈教学中独树一帜的奇花异朵,就要求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硬件设施优势,加上各位老师自身专业素养,从实际出发教会学生基础的同时,不断创作新的羌族舞蹈作品,达到大众需求的舞蹈艺术形式,开拓羌族舞蹈新领域,促进传播范围。
(二)羌族舞蹈小学教学中的建议
1、时刻保持与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联系
羌族舞蹈源自羌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艺术性表现形式,是对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舞动的发展仍离不开人们的生产生活,一旦脱离了起源,也就不在是真正的羌族舞蹈,会失去本身自有的光辉。
所以,羌族舞蹈应时刻保持与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羌族舞蹈中所着的服饰和鞋子,就不应该轻易去改变,这些服饰本身就具有文化、风俗的传承意义。
2、实践是羌族舞蹈创新和小学教学的基础
羌族舞蹈创新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既不能脱离传统,又需要摆脱传统的禁锢。
既需保持传统原生态文化,又需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既需升华羌族舞蹈艺术,又不能过分夸张。
而进行舞蹈创新的基础就是实践,深入体验真实环境,方能将所感所悟用于创作,才可以促动观众。
对于小学的舞蹈教学也是这样,学生只有亲身经历过,方能理解舞蹈的内涵,才可以“动之以情,传之以情”,起到感染观众的作用。
对于羌族舞蹈小学教育来说,在教育的传承过程中进行创新是非常难的,这个度的把握绝非易事。
只是我们不可以知难而退,反而需要迎难而上。
我们可以利用平时学校的各种活动,推进小学羌族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羌族舞蹈小学教学能够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在成长中不断传承。
3、羌族舞蹈小学教育方式方法
整理民间羌族舞蹈并按照类别进行总结,挑选出适合小学舞蹈教育的羌族舞蹈,提炼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舞蹈动作,让学生通过练习动作,掌握羌族舞蹈的韵律、体态及风格。
例如,羌族舞蹈很多都包含跨部动作,就可以将胯部动作吸收到教科书中,建立起“动作、元素、韵律、组合、片段、风格”教学模式。
从而将规范、合理的羌族舞蹈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将羌族舞蹈在小学教学中系统推广。
六、总结
羌族舞蹈是羌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葩。
我们必须看清它从原始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向专业教育体系传承的过渡是漫长的,民族舞蹈在舞台上表演展示的创作的过程是崎岖的。
我们在小学羌族舞蹈教育问题上不能忙于冒进,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共存,努力培养羌族舞蹈新一代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艾嘉.鄂温克族民间舞蹈传承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李妮亭.羌族舞蹈在传承中的发展与思考[D].重庆大学,2013.
[3]吴清英.民族学校乡土教材利用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4]额瑜婷.元江县羊街乡哈尼族棕扇舞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
[5]罗铭.羌族萨朗舞蹈形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6]汤嘉.汶川地震后羌笛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7]张世均,白珍.2012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3,06:
28-37+99-104.
[8]康·
格桑益希,格桑梅朵.试评《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J].音乐探索,2014,02:
97-104.
[9]孔又专,吴丹妮.百家争鸣渐成显学——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
(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6-11.
[10]孔又专,吴丹妮.云端里的绚丽:
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九十年[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8-29.
[11]吴彦儒.我国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2011.
[12]冯雅静.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校专业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羌族 舞蹈 小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