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土方方案32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422999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6.05KB
里水土方方案32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里水土方方案32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里水土方方案32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场区交通便利,大型施工设备可进场施工,场地东面为山体,西南面为山体,西北面为道路,东北面为山体,拟采用桩基础或浅基础,拟建场地内地下无管线埋藏,建场上空无高压线通过。
1.2.1地层概况
据钻孔揭露分析,场地内的岩土层按成因可分为第四系填土层、冲积土层、残积土层及石炭系基岩,现从上至下分述如下:
1.2.1.
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
拟建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属山前冲积地貌,场地地势起伏较大,孔位最大高差约21.64m,场地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区稳定性的构造形迹(除溶洞外)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的区域稳定性较好。
场地岩土性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场区属于冲积平原地貌,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第四系土层为填土、冲积土及残积土,基岩为石炭系地层,岩性为粉砂岩、灰岩,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①层素填土:
浅灰黄色、灰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碎石块组成为主,性质不均匀,欠压实,堆填时间约3年。
该层分布于场区ZK1~ZK4、ZK25、ZK28~ZK38、ZK46~ZK53、ZK59~ZK61号孔,层厚1.00~3.50m,平均层厚2.09m,层顶面埋深0.00~0.00m。
该层取土样6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
w=24.1%,ρ0=1.94g/cm3,e=0.745,wL=31.40%,wp=19.6%,Ip=11.8,IL=0.38,a1-2=0.351MPa-1,Es=5.23MPa,c=24.8kPa,φ=18.2°
。
做标准贯入试验2次:
实测标贯击数为5~17击,平均11.0击,修正后击数为4.9~16.6击,平均10.8击。
3.2.2第四系冲积层(Qal)
②1层粉质粘土:
浅灰黄色,可塑,以粉、粘粒组成为主,含少量石英砂,粘性较好,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分布于场区ZK31、ZK33、ZK35、ZK36、ZK50、ZK52、ZK53、ZK58~ZK61号孔,层厚1.50~6.50m,平均层厚3.45m,层顶面埋深0.00~2.80m。
w=21.7%,ρ0=2.01g/cm3,e=0.650,wL=29.8%,wp=18.3%,Ip=11.5,IL=0.30,a1-2=0.305MPa-1,Es=5.51MPa,c=25.8kPa,φ=18.3°
做标准贯入试验7次:
实测标贯击数为5~12击,平均8.6击,修正后击数为4.9~11.0击,平均7.9击。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黑色,饱和,流塑,含腐殖质,有腐殖臭味,局部腐木块。
该层分布于场区ZK28~ZK34、ZK50、ZK61号孔,层厚1.00~2.00m,平均层厚1.47m,层顶面埋深1.80~4.90m。
w=43.4%,ρ0=1.65g/cm3,e=1.289,wL=40.6%,wp=25.5%,Ip=15.1,IL=1.18,a1-2=0.881MPa-1,Es=2.61MPa,c=6.4kPa,φ=4.5°
做标准贯入试验1次:
实测标贯击数为1击,修正后击数为0.9击。
②3层粉质粘土:
该层分布于场区ZK31~ZK34、ZK50号孔,层厚1.30~5.80m,平均层厚3.36m,层顶面埋深3.00~6.80m。
该层取土样1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w=24.4%,ρ0=1.98g/cm3,e=0.700,wL=33.3%,wp=20.6%,Ip=12.7,IL=0.30,a1-2=0.288MPa-1,Es=5.90MPa,c=25.8kPa,φ=17.8°
做标准贯入试验4次:
实测标贯击数为7~12击,平均9.8击,修正后击数为6.1~10.4击,平均8.4击。
②4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该层分布于场区ZK32~ZK34号孔,层厚0.60~2.40m,平均层厚1.43m,层顶面埋深7.40~10.60m。
w=46.3%,ρ0=1.64g/cm3,e=1.355,wL=42.5%,wp=26.5%,Ip=16.0,IL=1.24,a1-2=0.953MPa-1,Es=2.47MPa,c=5.4kPa,φ=4.4°
第四系残积层(Qel)
③层粉质粘土:
紫灰色、浅灰黄色,可塑,以粉、粘粒组成为主,为残积土。
该层分布于场区ZK1、ZK26~ZK37、ZK45、ZK47~ZK53、ZK58~ZK61号孔,层厚1.50~31.40m,平均层厚10.92m,层顶面埋深0.00~15.80m。
该层取土样21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
w=24.5%,ρ0=1.95g/cm3,e=0.735,wL=32.7%,wp=20.1%,Ip=12.6,IL=0.35,a1-2=0.321MPa-1,Es=5.68MPa,c=26.6kPa,φ=18.2°
做标准贯入试验56次:
实测标贯击数为5~22击,平均11.9击,修正后击数为4.0~20.1击,平均9.3击。
局部夹强风化岩(ZK26、ZK50、ZK51号孔)。
石炭系(C)地层,岩性为粉砂岩、灰岩
④1层全风化粉砂岩:
褐黄色、紫灰色,岩石矿物成分、强度已强烈发生变化,岩芯呈硬土状,局部夹强风化岩块。
其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分布于场区ZK42号孔,层厚3.00m,层顶面埋深0.00m。
w=22.5%,ρ0=1.97g/cm3,e=0.695,wL=30.2%,wp=19.0%,Ip=11.2,IL=0.31,a1-2=0.306MPa-1,Es=5.54MPa,c=30.8kPa,φ=19.8°
④2层强风化粉砂岩:
褐黄色、紫灰色,粉砂质结构,岩石矿物成分、强度已发生变化,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岩块状。
该层揭露于场区ZK2~ZK4、ZK6~ZK25、ZK39~ZK46、ZK54~ZK57号孔,揭露层厚3.90~22.80m,平均揭露厚度16.56m,层顶面埋深0.00~5.00m。
做标准贯入试验112次:
其中107次回弹,5次实测标贯击数为64~98击,平均77.8击,修正后击数为58.4~89.5击,平均71.0击。
④3层中风化粉砂岩:
褐黄色、紫灰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以石英为主,粘土矿物次之,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岩块状、短柱状。
其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该层揭露于场区ZK11、ZK25、ZK44、ZK57号孔,揭露层厚1.00~4.90m,平均揭露厚度3.28m,层顶面埋深12.50~21.90m。
该层取岩样1组,其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值为20.4MPa。
⑤2层强风化灰岩:
褐灰色,岩石矿物成分、强度已强烈发生变化,岩芯呈碎岩块状,局部夹中风化岩块。
该层揭露于场区ZK1、ZK3~ZK5、ZK32~ZK35、ZK37~ZK41、ZK53~ZK56、ZK58号孔,揭露层厚1.20~12.60m,平均揭露厚度5.75m,层顶面埋深0.00~25.50m。
做标准贯入试验17次:
其中16次回弹;
1次实测标贯击数为78击,修正后击数为59.0击。
⑤3层中风化灰岩:
灰色、深灰色,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碳酸盐为主,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岩块状、短柱状。
该层揭露于场区ZK1~ZK10、ZK12~ZK15、ZK17~ZK24、ZK26~ZK30、ZK32~ZK50、ZK52~ZK56、ZK58、ZK60、ZK61号孔,揭露层厚1.00~8.00m,平均揭露厚度3.65m,层顶面埋深6.20~29.20m。
该层取岩样11组,其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值为17.1~24.5MPa,平均20.8MPa,标准差为2.508,变异系数为0.120,修正系数为0.933,修正后抗压强度值为19.4MPa。
⑤4层微风化灰岩:
灰色、深灰色,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碳酸盐为主,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碎岩块状、短柱状。
其岩石坚硬程度为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
该层揭露于场区ZK2、ZK4、ZK5、ZK31、ZK33、ZK35、ZK36、ZK50~ZK52、ZK58、ZK59号孔,揭露层厚2.40~6.20m,平均揭露厚度4.36m,层顶面埋深11.80~39.50m。
该层取岩样6组,其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值为32.8~39.1MPa,平均36.7MPa,标准差为2.391,变异系数为0.065,修正系数为0.946,修正后抗压强度值为34.7MPa。
场区的不良地质作用
本次勘察场区内未发现存在活动断裂、构造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但溶洞稍发育,具体孔段为ZK4、ZK30号孔共2个孔,⑤3-1层溶洞:
全充填,充填物为流塑~软塑状粉质粘土,竖向大小为0.50m,溶洞顶面埋深12.50~15.80m。
占本次详细勘察61个钻孔的3%,建筑物处于边坡附近,对拟建建筑物有一定危害,应采取一定措施消除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影响。
1.2.2水文地质条件
1.2.2.
场地地下水情况
拟建场地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赋存于冲积层中的潜水,其富水性和透水性一般,受大气降水入渗或侧向补给,以蒸发或渗流方式进行排泄;
另一类为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风化岩的裂隙中,从钻探情况分析,在钻探范围内,其水量较小。
勘察期间加水钻进无法测得地下水初见水位,局部稳定水位标高5.67~10.04m(见附表3)。
该场地内取水样3组,分析结果如下表。
项目
孔号
K++Na+
Ca2+
Mg2+
Cl-
SO42-
HCO3-
游离CO2
侵蚀CO2
矿化度
pH值
ZK27
51.69
53.03
25.63
30.19
113.88
3.78
25.48
0.00
389.75
7.10
ZK35
38.89
58.81
23.48
28.06
102.57
3.63
27.75
362.57
6.95
ZK60
58.68
64.86
22.61
39.07
125.18
3.94
26.39
430.62
6.88
注:
单位为mg/L、HCO3-单位为mmol/L(pH值除外),K++Na+值及矿化度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经计算而得。
根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
地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1.3编制依据
1.3.1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勘察报告》
1.3.2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施工图
1.3.3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
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4、佛山市创文明安全工地的有关文件
第二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2.1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2.1.1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1、在基槽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建设单位及指定部门测量核准。
明确定位桩是否产生移位,若有移位应会合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研究处理方案。
2、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3、在基槽开挖前,根据施工图纸和支护方案,确定基槽开挖放坡坡度放好开挖白灰线。
4、土方的机械施工易碰压测量桩,因此,在基槽开挖前,基槽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引测到施工活动区域以外的挡墙和建筑物上,并用红漆标记。
5、所有的测量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
2.1.2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基槽开挖期间,施工用电主要为夜间照明和机械用电及现场小修用电:
1、所有用电均从现场配置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配电箱架空引至土方开挖区域。
但施工用电必须由值班电工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移动。
2、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塔吊架高安置的2个3.5KW镝灯照明(朝向基坑开挖处)。
3、挖土机械操作范围内的夜间照明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1kw小碘钨灯,挖土机配备活动灯架2个。
4、现场大门口、基槽边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
2.1.3劳动力的组织准备
主要劳动力的定员及配备见下表
机械及工种
机械台数
定员人数
班制
配备人数
备注
挖土机司机
4台
4
2
8
双班制
运土汽车司机
12辆
12
24
机修车司机及机修人员
1
电工
修土配合人员
48
场地清理人员
管理指挥人员
基坑施工期间,总计土方开挖施工人数为:
102人。
机械配备准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挖土机
台
土方开挖
运输车
辆
土方运输
3
抽水泵
排水
2.2基槽开挖方法
2.2.1机械配备
本基坑工程的土方量约m3,结合本工程的工期,拟配备4台挖掘机,12台运输车,确保土方挖运及时。
2.2.2土方开挖方法及排水措施
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制组织施工,工地设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一名,全面负责人员组织、质量、进度、安全等工作,负责与其它协作单位的协调联络工作。
1)1层地下室的桩基础为承重桩和抗浮桩,设计部门应进行抗拔、抗浮验算,考虑到地下水的季节变化及山体地表水入渗,抗浮设计水位高程建议比地下室顶板标高低1.00m。
(2)1层地下室,(位置见勘察点平面布置图所示),基坑开挖深度约为3.50m,基坑开挖土层分别为①层素填土、②1层粉质粘土、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②3层粉质粘土,场地东面为山体,西南面为山体,西面为道路,北面为山体,由于土层①层素填土为弱透水性,②1、②3层粉质粘土为弱透水性,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为弱透水性,且为高压缩性软土,易触变,特别是在降水过程中,会影响到周边土扰动,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以上土层性质及工程情况,东、南、北侧可采用放坡加堆放砂包或喷射水泥浆,宽高比(2.5:
1);
西侧在基坑线上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加止水帷幕,以便防止基坑开挖时土体侧滑位移等破坏作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
(3)重力式挡土墙等支护结构厚度、入土深度应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场地土质条件和地面超载情况来选取,并应对支护结构的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挡土结构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和基坑底的抗隆起及抗渗流稳定性进行验算。
(4)须对支护结构质量进行检测及对开挖基坑进行监控,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测项目有: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临近建筑物沉降、地下水位、桩墙内力、基坑底隆起、土侧向变形等,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直到沉降达到稳定标准。
(5)土方开挖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暴露时间不能超期,基坑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当基坑周边有超载时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
其有关参数如下表:
分层
岩土层
w
γ
c
φ
渗透系数(cm/s)
%
kN/m3
kPa
°
垂直
水平
①
素填土
24.1
19.4
10.0
16.0
3.09×
10-5
3.92×
②1
粉质粘土
21.7
20.1
22.0
17.0
4.00×
10-6
3.93×
②2
淤泥质粉质粘土
43.4
16.5
5.0
3.5
6.92×
7.00×
②3
24.4
19.8
2.64×
3.18×
表中w、γ、c、φ为建议值或经验值。
(6)简易抽水试验
综合场地浅部土层富水性和透水性较弱,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富水性较好,透水性弱,无法进行抽水试验。
(7)地下水的控制方法
基坑施工阶段在采取支护结构及止水措施后,需进行坑内降水、排水工作,一般可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及开挖明沟排水措施,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1.0m处。
(8)低层(7#~13#3~5层)别墅区可采用浅基础,以④2层强风化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小高层(14#~16#8层)的基础类型可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桩径根据荷载而定,以④2层强风化岩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桩基础持力层,按摩擦桩考虑;
高层(1#~6#)的基础类型可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桩径根据荷载而定,以④3层中风化岩及其以下岩层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桩基础持力层。
(9)建筑物之间及山边存在不同高度的边坡,建议对其进行边坡支护,建议边坡高度小于3米的采用大石砌挡土墙,3米至5米的边坡采用混凝土挡土墙,大于5米的边坡采用混凝土加锚杆支护。
(10)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判定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上部存在软弱土,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请按有关规范进行设防。
(1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2.2.3挖土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时及时通知市容、交警、环卫、建设单位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以便相互配合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2.基坑四周不得任意堆放材料。
基坑开挖后,基坑边一米内严禁行走汽车。
挖土过程中如土体出现较大位移,应立即停止挖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排除基坑周围的地表水。
3.及时施工垫层,防止搁置时间过长基坑土体产生隆起现象。
同时加快基础施工步伐,细分施工段,缩短施工流水步距。
开挖土方时配备有足够的照明,电工日夜轮流值班。
4、在基坑坡顶边缘每隔30m设置1个基坑边坡位移观察点,每隔3天测量一次基坑边坡有否位移。
在施工中要随时掌握基坑周边的变化情况,重点监控边坡的垂直沉降和水平位移,注意观察附近地表是否有产生裂缝等现象,特别要加强场地东侧怡海路的监测。
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2.2.4基坑下人坡道溜槽的搭设
等土方挖至一定程度后,就组织人员用竹笆,防滑木条,48mm钢管或砖砌台阶在多处搭设2m宽的下人坡道,坡度为1:
2.5。
2.3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同施工管理人员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2.施工要配备专职质量员进行质量控制。
要及时复撒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基坑底。
及时控制开挖标高,做到5m扇形挖土工作面内,标高白灰点不少于2个。
3.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有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
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4.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坡下口线。
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5.机械挖土过程中,应配备足够的人工。
一般每台挖土机要每班配备15人,随时清理修坡,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
这种方法即可一次交成品,确保工程质量,又可节省劳动力,降低工程成本。
6.土方开挖后,及时与监理、建设方进行地基验槽,以便及时跟进浇筑混凝土垫层,并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工作。
7.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线记录等。
8.土方工程竣工后要绘制竣工图,由土建代表和质量检查人员共同检查评定工程质量。
2.4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1、挖土施工时准备足够的钢板桩、砂包(其中部分事先装满砂石以备急用)、钢筋、快硬水泥、块石及部分松木桩、钢管、16号槽钢等,以备应急加撑、反压堵管、稳定垫层等用,在出现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时以便快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
3、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
必要时,底部应铺设枕木、钢板或路基箱垫道,防止作业时下陷。
4、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淹埋等事故。
5、在坑沟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计算支撑强度,危险地段应加强支撑。
6、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
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挖掘机、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
装土时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7、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
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8、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
如在架空输电线一侧工作时,垂直与水平距离分别不得小于2.5m与4~6m(110~220kV时)。
9、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10、雨期施工,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第三章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3.1施工准备及部署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防水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土 方案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