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大全全面经典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413330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40KB
高考历史复习大全全面经典版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复习大全全面经典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大全全面经典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
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
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逐步瓦解。
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
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
沉重的赋税\、重的徭役负担(例:
阿房宫、秦始皇陵)
土地兼并(无法解决根源:
封建土地私有制)
3。
古代水利工程典范:
都江堰:
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岷江上,秦国蜀守李冰修建;
郑国渠:
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所建;
关中:
农民创造了“井渠”。
其它水利建设概况
夏周:
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如大禹治水。
战国:
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秦汉:
灵渠、王景治黄
唐朝:
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1、从主要耕作方式方面:
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进行精耕细作
2、从农业经营方式方面: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个体、分散
3、从生产的规模方面: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4、从生产的目的方面:
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5、从所有制结构方面: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的承担者。
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
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南稻北粟: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在发展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
别,即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3、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二)生产工具、农耕技术、灌溉工具、水利技术的进步:
1、生产工具的进步: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进入文明时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耒、耜,但是也出现了青铜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使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
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材质上讲
2、农耕技术的发展: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西汉中期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
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以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的进步: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要的灌溉工具有翻车和筒车等。
4、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工程的艰苦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
黄河是否安流,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较为著名的是在汉明帝派王景负责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在边疆和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
(三)个体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1、产生:
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
2、形成原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铁犁牛耕)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3、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分散性:
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
②封闭性:
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与市场联系少;
③落后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里状态;
④脆弱性: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等影响;
⑤稳定性:
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
⑥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补充:
1、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发展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
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2、在我国古代阻碍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发展的原因即不利条件。
①自身规模的限制——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特别是后期,剥削加重及社会的动荡;
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3、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地位(影响):
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废井田,开阡陌
1、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商周:
(1)发展过程:
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许多私田出现;
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
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瓦解表现:
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开始走向崩溃。
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1、土地所有制形式:
(1)形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
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2)战国以来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3)影响: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2、土地公有制
(1)屯田制(三国)
(2)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目的:
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主要内容:
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
意义:
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
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
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根本:
生产力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
(1)时间:
东汉时期
(2)田庄的特点:
①农民与庄主有强烈的依附关系②聚族而居③拥有私人武装④自给自足
2、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1)原因:
土地兼并的结果
(2)发展①战国:
产生②汉代:
较普遍③宋代:
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④明清:
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1、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兼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直接因素;
国家对土地制度的政策是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而豪强地主力量壮大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一个结果,土地私有、允许买卖才是根源。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使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
另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也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激化封建国家同大地主的矛盾。
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为解决上述矛盾,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
如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
二是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如西晋的占田制、课田制等。
三是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但是,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自身难以治愈的痼疾,以上措施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奏效,最后以失败告终。
2、比较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
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交纳一定的地租。
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佃农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
唐朝以后,这种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是指无地或者少地者为雇主作雇工,雇主按时间付给雇工报酬。
雇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份更为自由。
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经济区域的特点:
从战国到两汉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四大经济区:
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二)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
两晋之际、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①中原人口的南迁②南方相对稳定③南方蕴涵巨大经济潜力
2、过程:
(1)三国两晋南北朝初步开发
(2)中唐后开始超过北方
(3)南宋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3、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
四、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技术
(1)青铜时代:
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2)商代青铜技术已臻于成熟
(3)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
2、钢铁冶炼技术
(1)汉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钢铁柔化处理技术)
(2)南北朝时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灌钢法
3、冶铁燃料
(1)春秋秋时期用木炭冶铁
(2)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于冶铁,北宋普遍流行
(3)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炼铁,明朝流行开来
(二)纺织技术
1、丝织技术
(1)黄帝时期发明了丝织技术
(2)西周丝织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3)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4)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2、棉纺技术
(1)宋末元初:
棉花由边疆向内地传播
(2)元代: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
(3)元明时期:
江苏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4)明代后期:
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三)陶瓷技术演变
1、制陶技术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
种类有彩陶、黑陶、白陶。
2、制瓷技术
(1)东汉晚期,制瓷技术成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陶器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5)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陶生产时期。
(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7)清代,在配料的准确、火候的控制等方面要求更为精密,又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
至迟从唐朝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1、官营手工业
(1)产生:
西周时期
(2)特点:
①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②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③明代以前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3)优势:
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4)不足:
不计成本,不入市场,供官府和贵族消费,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超经济剥削手段,激化矛盾。
2、私营手工业
(1)兴起:
春秋时期
(2)原因:
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的兴起
(3)发展:
明代中叶后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4)经营方式的变化①唐代以前:
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组织生产②唐宋以来:
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加深③明中后期;
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
1、手工业的含义;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含义: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之后有了较大发展。
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享誉海内外的原因
①中国古代手工业品是日用品与艺术品的完美结合,应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②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向海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③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方式,加强与亚非、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3、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两种经营形态并存。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呈现不断萎缩状态;
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巨大,分工细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
(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
(4)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从经营的方式来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的转变。
到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5)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
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变迁。
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6)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五、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产生、发展
1、原始商业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原因:
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
2、发展:
(1)商朝:
产生了专门的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2)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3)春秋战国:
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4)隋唐:
出现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市,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原因:
政治上的大一统和大运河的开凿)
(5)宋代: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元代:
纸币广泛流通,古代商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6)明清:
商业发展新特点①商业市镇兴起,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③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
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⑤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
(二)城市的繁荣:
1、周秦迄唐代:
(1)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
(2)坊市分开(3)城市职能:
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2、宋:
(1)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
(2)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3)城市职能:
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明清
(1)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2)手工业技术发达
(三)重农抑商
1、产生原因: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
2、产生: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演变:
(1)汉代:
汉高祖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的打击商人的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
(2)中唐以来: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3)明清:
继续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统治者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广州一口通商)
4、评价:
(1)战国秦汉时期,此政策有利于保护发展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
(2)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活动的发展,但确实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1、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3)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4)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明朝时期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用货币流通制度;
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5)商人群体活跃。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2、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归纳理解;
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3、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2)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的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
4、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以农业为本的自然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同时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
所以古代封建统治者要重农抑商,以维护封建统治。
(2)农业是基础,重视农业的发展是正确的策略。
对于抑商要具体分析:
在封建社会和封建王朝建立初期,抑商可以保证农业的发展,对于封建经济的确立和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经济恢复起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必然的。
这时再抵制商业发展就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反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明清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这是造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落伍的历史原因之一。
六、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的表现:
1、农业:
(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南方水稻产量提高
(3)玉米、番薯等广泛引进和种植,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重大变化)
2、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3、商业:
(1)商品流通扩大,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异常活跃
(2)江南地区发展起众多工商业市镇
4、明清国力强盛的突出表现:
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1、条件: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机户拥有资本购买劳动力,增殖财富
(3)工匠脱离土地,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
2、特征:
商品生产及自由雇佣劳动
3、概况:
(1)苏州:
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
(2)景德镇:
常年受雇者按年或按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钱;
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高和劳动效率较高(3)农业生产领域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中国西方
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发生,资本主义近代化国家
经济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
重农抑商政策开展工业革命,相继完成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
思想文化文化专制,鄙薄科学技术,愚昧自大、固步自封启蒙思想兴起
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疯狂对外殖民扩张
结果:
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力量的对比迅速发生逆转。
到19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
明朝中后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为购买劳动力增值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以及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因素。
其实质是农耕社会中孕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雏形。
(2)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手工业的进步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直接条件。
(3)产生标志:
拥有资本、生产资料的早期资本家和出卖劳动力的自由雇佣劳动者的市场结合。
在形式上表现为手工工场的出现。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资本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复习 大全 全面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