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408927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33.51KB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是成本最小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
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如图所示:
第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与上相近)。
(2)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
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
假定企业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是既定的,企业所用的技术是不变的,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并且要素价格和是已知的。
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企业应选择要素的投入组合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等产量曲线任意点的切线斜率代表的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是要素价格之比的相反数,因此,可以得到公式:
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企业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可以进一步得到公式:
作业二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经过讨论,本小组讨论意见总结如下:
(小组长:
贾雪)
一、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谈谈你的理解。
本小组同学认为,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
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
如果只强调这
1.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
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
(1)洛伦兹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
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2)基尼系数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它的经济含义是: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3)奥肯定理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
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增长相对于潜在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
当实际增长相对于潜在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
潜在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
潜在也称充分就业。
3.我个人同意他的观点。
吴敬琏的观点认为:
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
我认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调和的产物。
回顾人类历史,在所有对立的生产方式中,都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社会公平。
真正的社会公平在于社会成员对生产条件的共同占有和联合劳动,在于消除等价交换、消灭阶级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生产力条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现。
我们现在所讲的社会公平,都只是一定生产方式中的、
历史性的、相对的公平。
在我国现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合同劳动的普遍存在是既定的前提,因此,不可能完全实现上述意义的社会公平。
所谓社会公平,主要是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就分配公平来说,只要是坚持了按劳取酬和按要素分配原则,只要是没有出现贫富过分悬殊的情况,都不能说是不公平。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如果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来理解发展,那么,发展本身就包含着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包含着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
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公平就变成普遍的贫穷,就只能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发展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就像动物的生存斗争同种的繁衍是一致的一样。
历史上所有的对立关系,都谈不上真正的公平,但是,只要它们还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发展的利益就是一致的,都是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物质前提的。
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过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条件的改善允许国家加大调节力度。
因此,必须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但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自然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
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优胜劣汰;
国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实施的某些倾斜政策;
不合理的战略思维和经济政策;
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的某些漏洞;
国家和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不力;
等等。
以历史的观点看分配关系,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不能认为,贫富差距的任何扩大都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从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市场经济的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和合理的,更
加体现了现实的公平性。
只有体制的不完善、政策的不合理和政府的不作为造成贫富差距的过大,才属于分配不公。
4.答:
(一)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
(1)全社会收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上线)
(2)城镇居民年增速89%;
农村居民年增45%
(3)不同的行业工资相差较大
(4)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
(5)财富分布不公平
(二)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1)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了收入差距。
(2)收入差距拉开的速率非常快,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从相当均等拉开到这么大的差距,比起经过若干代人才拉大收入差距的情况,冲击力要大得多。
(3)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
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
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就有关社会政策的选择。
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
(4)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
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
(5)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引发过程的不公平。
(三)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1)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
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
的前提和基础。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奠定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
(2)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核心内容。
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偏大。
当前我国政府向农业倾斜的各项政策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有效政策。
(3)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重要途径。
地区差距是形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优势互补、统筹兼顾。
(4)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调节收入差距。
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基尼系数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关联性分析庄健张永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第
4期-万方数据
(2)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成邦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第2期
-万方数据
(3)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经济理论与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的洛伦兹分析李陈华柳思维
《中国软科学》2006第3期-万方数据
(4)李海涛,商如斌,翟琪;
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应用[J];
甘肃科学学报;
2003年01期
(5)欧阳植,于维生;
分组数据的收入分布拟合及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J];
数量经济技术
经济研究;
1994年06期
(6)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对策王晓伟《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第16期-维
普资讯网
(7)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原因与对策范昌年《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第2期-维普资
讯网
(8)应重视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周口师专学报》1996年S3期-中国知网
小组组长:
周皓
附小组成员名单:
王凤雷静韩武杨凌灵
作业三
1.已知某商品需求方程和供给分别为14-3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
14-3P
2+6P
得4/310
在(10,4/3)点,()'
33×
(4/3)/10=0.4
()'
=66×
(4/3)/10=0.8
2.已知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为1.2~1.5,如果该商品价格降低10%。
试求:
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解:
已知:
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
Ed=1.2
(1)
Ed=1.5
(2)
价格下降△P/P=10%
根据价格弹性公式:
Ed=-△Q/Q÷
△P/P
△Q/Q=-Ed×
=-1.2×
-0.1=0.12
(1)
△P/P=-1.5×
-0.1=0.15
(2)
答:
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为1215%。
3.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式为:
142,Q为消费商品数量。
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
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已知:
TU=14Q-Q2,边际效用对TU=14Q-Q2进行求导,得-2Q+14
令:
边际效用dTU/dQ=0,则:
-2Q+14=0
Q=7
TU=14Q-Q2=14×
7-7×
7=49
该家庭消费7个商品效用最大;
效用最大额为49。
4.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既定,短期总生产函数-0.1L3+6L2+12L,试求:
(1)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
(2)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
(3)平均可变成本最小(平均产量最大)时的产量;
(4)假定每人工资360元,产品价格30元,求利润最大化时雇用的劳动人数。
总产量-0.1L3+6L2+12L
(1)因为:
平均产量;
所以(-0.1L3+6L2+12L)-0.1L2+612
求平均产量最大,以L为自变量对上式进行求导,同时令其为零,即:
dd-0.26=0
-0.2-6
30
劳动的平均产量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30。
(2)因为:
ΔΔd(-0.1L3+6L2+12L)/d(L)=-0.3L2+1212
求最大,以L为自变量对上式进行求导,同时令其为零,即:
dd-0.612=0
-0.6-12
20
劳动的边际产量最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20。
(3)又知:
平均变动成本最小,即平均产量最大;
由
(1)问得知平均产量最大时雇佣劳动人数为30,则:
平均变动成本最小时的产量为:
-0.1L3+6L2+12L
=-0.1×
303+6×
302+12×
30
=-2700+5400+360
=3060
平均变动成本最小时的产量为3060。
(4)又知工资360,价格30
根据利润π-×
Q-W×
L
=30(-0.1L3+6L2+12L)-360L
=-3L3+180L2+360L-360L
=-3L3+180L2
求利润最大,以L为自变量对上式进行求导,同时令其为零,即:
d(π)/d(L)=-9L2+3600
9L2=360L
40
利润最大化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40。
5.设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20+24020Q2+Q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315元,试求:
(1)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
(2)该厂商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3)该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4)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
P=315(d=315)
3Q2-40240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即:
3Q2-40240=315
3Q2–40240=315
3Q2–40Q–75=0
15
×
315×
20+24020Q2+Q3
п–15×
315-(240×
15-20×
152+153)
п=4275–2475=2250
该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是15,利润是2250。
(2)
20+240Q–20Q23
240Q–20Q23
20
–
240–202
=2Q–20=010最低点
10时
240–20×
10+10×
10=140
当10140,时停止营业。
短期供给:
3Q2–40240(Q≥10)
作业四
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
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
居民消费和政府购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本题目的训练,增强学生对消费与政府购买等行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的认识,加深对政府经济实施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相关原理;
3.注意相关的计算公式;
4.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完成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教学内容后实施。
解题思路:
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2.分析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t、初始消费C0、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分析消费C、投资I、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4.政府收支T和政府购买G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从供给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
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
这样:
总供给=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
=消费+储蓄+税收
如果用T代表税收,就可以写在:
从需求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购买支出来代表。
这样
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
如果以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就可以写成:
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
总供给=总需求
这个条件也可以写成:
如果两边同时消去C,则可得出:
此公式即为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
因此,当,均衡的国民收入便决定了。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因此,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也可按照的方法来决定。
2.分析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t、初始消费C0、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乘数)反应的是消费和收入的关系,收入增加会引起消费增加,这就是乘数所反映的.乘数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收入的态度,因此这点常常被利用来试图改变人们的收入以影响消费,可以是短期的政策影响、收入影响,也可以是长期的影响.边际税收倾向,或称为“边际税率”,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税收量
3.分析消费C、投资I、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即(Y),a为基本消费,即没有收入也会发生的最低支出,b为边际消费倾向,乘上收入Y表明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的消费额在国民消费曲线与纵坐标相交的地方,表明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要发生,这就是国民消费曲线的截距a。
在国民消费曲线与45度线的交点E的左边,国民消费大于国民收入,即C>
Y,国民经济出现超支现象,拉动国民收入向E点移动。
而在点E的右边,国民消费小于国民收入,即C<
Y,国民储蓄致使消费不足,国民经济也向E点回落。
因为国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1,所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的绝对数值也相应增大,但消费的增加速率总是小
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速率。
在实际生活中,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一个不变的正常数。
凯恩斯认为: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原理,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要小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不能简单地将将来的收益与现在的投资进行比较,而是要将将来的收益贴现成现在的钱,扣去风险后与现在的投资进行比较,只要大于和等于零就可以考虑投资。
当然实际的投资还有考虑其他因素。
4.政府收支T和政府购买G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政府购买增加,会增加总支出,政府购买是总支出的一项
转移支付增加,一般也会增加总支出,因为增加了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
但是如果政府需要实现预算平衡时,T=+G,这时增加意味着降低G,G的乘数效应大于的乘数效应,因此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形成 考核 题目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