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394119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55.93KB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求;
请求;
谋求;
责备。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
“庙堂”指太庙的明堂;
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技巧:
分句;
句子成分;
虚词;
关联词。
公退之暇(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被鹤氅(披着鹤氅)/戴华阳巾(戴着华阳巾)。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要求:
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
远,远眺。
吞,望见。
具,详细的。
状,描述。
(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甲】结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
”等句子,看出,范仲淹借赞扬先辈在表明自己的胸怀和抱负,忧国忧民的抱负。
【乙】结合“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可知本文详细描写了小竹楼里所感受到的自然的情趣,从“亦谪居之胜概也”看出作者在谪居中有一种自在闲适的心态,表现了王禹偶的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故答案为:
⑴探求;
殿堂朝堂指的是朝廷;
⑵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
⑶那远处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
⑷范仲淹忧国忧民,王诗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⑶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⑷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
【附参考译文】
【甲】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
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乙】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
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
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我于是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
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
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听到瀑布声;
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像碎琼乱玉的敲击声;
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
这里适宜吟,诗的韵味清雅绝妙;
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
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
这里江山形胜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
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2.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二鹊救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
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
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未几,一鹳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
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①鹳(guà
n):
一种救凶猛的鸟。
②匝(zā):
圈。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悲鸣不已(已经)
B.
若相语状(形状,样子)
C.
集古木上(聚集,会合)
D.
衔一赤蛇吞之(含着,叼着)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1)A
(2)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3)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鹤)致谢。
(4)示例一:
遇到困难时,需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
示例二:
遇到困难,别人帮助了你,要懂得感恩。
示例三:
遇到困难时,要懂得寻求他人帮助。
(1)A停止;
BCD解释正确。
(2)这句话的大意是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这句话的主语是“鹳”,谓语是“盘旋”,主谓之间应该停顿,故这句话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方法为: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棵古树,喜鹊在上面筑巢,母鹊孵出来的小鹊都已快长成幼鸟了。
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来回地飞,不停地发出悲伤的鸣叫。
很快,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
忽然有两只喜鹊在树上对叫,好似在对话一样,然后便扬长而去。
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也跟在它后面。
其他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什么事要说。
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喜鹊的请求。
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于是俯身向鹊巢冲了下来,叼出一条赤练蛇并吞了下去。
喜鹊们欢呼飞舞了起来,像在庆祝,并且向鹳致谢。
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的啊!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喧:
欢呼;
若:
好像。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鹤)致谢。
(4)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如故事中的母鹊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危险,但自己又没办法救,于是就向其他鹊求救,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成功地消除了危险。
这启示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向他人求助,需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
故答案为:
⑴A;
⑵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⑶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鹤)致谢。
⑷示例一: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解答词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⑵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
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
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
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⑶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翻译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⑷此题考查拓展探究能力。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文言文、多练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深入分析语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
这道题,学生只要从一个侧面来谈受到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滕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质:
________
②敝: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
【答案】
(1)询问;
破
(2)①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这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求学态度的诚恳。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
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动词,询问;
②敝:
形容词,破。
⑵①余:
我。
嗜(shì
)学:
爱好读书。
句意是: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②以:
因为。
足乐者:
足以快乐的事情。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⑶宋濂向先生请教问题时毕恭毕敬,遇到先生呵责时,他的态度更加恭敬,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先生高兴了,才请教问题。
当时的老师很少,宋濂要到百里之外去请教问题。
体现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对求学的渴望,求学态度的诚恳。
⑴①询问;
②破。
⑵①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⑶这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求学态度的诚恳。
【点评】⑴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
答题时应注意,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答题时应注意,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⑶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答题时应注意,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或者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附参考例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
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4.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竞为雨雪阻。
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
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
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节选自袁中道《珂雪斋集》)
【注】①雪子:
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
②敲戛:
敲打。
③流行坎止:
顺流而行,遇阻而止。
④鲁直:
黄庭坚。
(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两处)
暗
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②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③辄复不遂________
④鲁直所谓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竞为雨雪阻。
(4)
【甲】文中“________”写出了西湖的天寒地冻,万籁俱寂。
【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夏,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________。
(5)
【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
请分别写出。
【答案】
(1)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2)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客居;
成功;
说(认为)
(3)①我撑着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②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阻挡。
(4)湖中人鸟声俱绝;
夜的寂静(或:
寂静)
【甲】文趣在:
①晚上独往湖心亭赏雪;
②湖心亭巧遇知音,把酒言欢。
【乙】文趣在:
①雪夜聆听大雪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
②悠闲自得地读书。
【解析】【分析】】
(1)文言语句的断句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断句。
意思是:
在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下,随意地翻看几卷书,也能享受到一些乐趣。
据此断句为:
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2)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①句: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告别离去。
②句:
(他们)是金陵人,客居于此。
③总是不能成行。
④:
。
(这就是)鲁直所说的。
据此回答。
(3)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注意重点词语及特殊句式的理解,如:
拏:
撑;
独:
独自;
至:
到;
竞:
竟然;
为:
被。
(4)读懂文意,“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西湖的天寒地冻,万籁俱寂。
【乙】文写的时间是夜里,写夜晚听见落雪敲打竹子的声音,衬托夜晚的寂静。
据此回答:
(5)“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人偶遇饮酒,归纳其雅趣为:
“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其文趣:
②悠闲自得地读书
⑴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⑵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⑶①我撑着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⑷湖中人鸟声俱绝;
⑸【甲】文趣在: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句子优势的理解,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断句,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⑵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题干要求进行作答。
⑸本题考查两文的比较阅读,考生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附参考译文】
【乙】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阻挡。
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在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下,随意地翻看几卷书,也能享受到一些乐趣。
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能成行。
然而在顺利情况下就行动,遇到困难就停止,任它吧。
(这就是)鲁直所说的“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雾凇沆砀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湖心亭看雪》和《醉翁亭记》两文的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案】
(1)白汽弥漫的样子;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茂盛的样子
(2)①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②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3)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
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句意: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
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②句意: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
白:
③句意:
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
茂盛的样子。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语焉;
哪有;
此:
这。
句意为:
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②重点词语有: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临,靠近;
于,在。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3)《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表达了作者悠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也可以写:
清高自赏的情趣、超凡脱俗的情趣,还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带有淡淡的哀愁)。
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寄情山水,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
(1)白汽弥漫的样子;
(2)①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3)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⑵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⑶本题考查归纳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一是要结合文本,另外还要结合相关写作背景。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
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
“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子宜急归,迟恐不及也。
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
”遂以一书寄何。
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
何以书示其人,曰:
“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
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训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