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答题模板与技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393683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87.27KB
部编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答题模板与技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答题模板与技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答题模板与技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话反说,幽默讽刺。
(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象征:
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
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
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
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
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
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烘托:
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
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
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三)叙述方式:
顺叙:
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的进行叙述。
倒叙:
突出事件的结局,制造悬念。
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
补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
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四)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
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真实性。
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对话者的感情距离;
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
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叙述。
(五)抒情方式/手法: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
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六)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说明:
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举列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议论:
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
道理/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七)描写:
①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生动想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神态描写;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
(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
Eg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
②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
①照应前后文、标题;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
③衬托(正衬、反衬)主体;
④表现、突出主题;
⑤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
⑥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
⑦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注:
景物描写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点面结合;
虚实结合;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高低远近声色结合;
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
对比。
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③场景描写:
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④白描:
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面;
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
(八)鉴赏语言的具体鉴赏角度
遣词造句:
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短句等
修辞: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语言的特色与风格:
如平时自然、华美绚丽等
语体:
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口语
情感:
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九)语言的特色与风格:
平实自然:
(语言朴素,不事夸张,但于平淡之中蕴涵深意):
亲切自然。
华美绚丽(使用较多整句句式,修饰性辞藻丰富):
文采飞扬,具有感染力。
口语化/地方方言特色(较多使用生动活泼的口头用语):
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生动形象(运用较多修辞手法):
语言富有感染力,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幽默讽刺:
(幽默:
语言风趣、诙谐;
讽刺:
嘲讽、揭露的语言,较多使用反语):
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语言富有感染力,强化讽刺效果。
含蓄深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它物或对比委婉表达内心情感):
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准确简练(意思表达明确,用语简单):
短促有力,语言富于感染力。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
语言具有古典的美感,丰富文章文化内涵。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
有说服力。
(十)句式鉴赏:
按句式整齐与否分:
整句(排比句、对偶句、对仗句):
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
使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
按句子长短分:
长句:
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气势畅达。
短句:
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
(十一)取材(选材)构思的特点:
详略得当:
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细致描述,与主题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粗略描述。
以小见大:
从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或场景入手,表现重大的主题。
点面结合:
既有整个横切面,又有具体详细的事例个案(点)。
典型/新颖:
典型:
创造典型人物,描写典型场景;
新颖:
推陈出新。
旁征博引:
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
眼前之景与事为实,联想与想象的景与事为虚,尤其是回忆、梦境等,作者常通过以虚写实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虚实的对比与映衬。
(十二)现代文的分类:
按内容与文体分,可分为5类。
行文特点:
形散神不散,由景到情到理,由物到人到理。
(透过事物的表象把握深刻意蕴)
①写景状物抒情散文:
行文思路:
写景:
景——情——人——理
卒章显志
状物:
物——人——理
篇末点题
这类散文中,写主体对象的同时,又写相关事物,作用是正衬或反衬主题事物的特征。
类比(相似)——正衬
严冬中的松树与梅树
对比(相反)——反衬
欺霜傲雪的松树与只剩下枯枝败叶的乔木。
这类散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为主体对象提供背景
正衬或反衬,突出主体特征
渲染主题活动的氛围
②写人叙事散文:
在叙事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
这类散文要注意:
关注人、事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特点、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事件的前因后果;
关注事理。
③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这类散文要:
关注话题,弄清楚作者想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文章主旨一般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之分,关注文章的深层含义;
关注行文思路:
弄清楚作者如何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由实到虚、由表及里来论述抽象深奥的人生哲理。
④学者散文(文化散文):
内容:
批判当代某些不良的文化现象。
特征:
经常采用古今对照、今昔对比的手法。
通过对过去优良传统与美好生活的缅怀,表达一种对当代物质社会的忧虑与思考。
主旨:
希望人们能够给反思。
⑤托物言志散文(象征):
这类散文要关注事物的特点、特质;
关注相关事物(正衬或反衬);
关注环境描写,突出主体特征;
关注引申部分作者所要寄托的情感和思想。
(十三)标题的作用(内容、结构、形式)
标题的内容作用:
点明中心事件、主体情感、主旨;
点明话题、事件、背景
标题的结构作用:
行文线索(蓄势、抒情的线索),贯穿全文
标题的形式:
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分析,作用有形象、突出、醒目、新颖、设置悬念等
(十四)文章的线索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
以人(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以物(事物的得失)为线索
以事(事件的前因后果)为线索
以理(所要阐述的道理)为线索
以情感(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以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线索。
线索的作用:
贯穿/组织全文
(十五)文中关键句段的赏析
1、起始句/段(位于文章开头或段落首句)对下文或全文的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或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先言他人、他物、他事,以此引出所写之主体人、物、事)
③描述某场景、现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依托,相互照应。
④与下文作对比、反衬,使后文内容更突出。
⑤引发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兴趣,激发读者阅读下文的欲望;
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⑥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⑦总领全文。
2、过渡句/段(在文章中间或段落中间)的作用
结构上: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内容上:
点明中心(主旨)
3、结尾句/段(在文章或段落结尾)的作用
总结全文;
呼应开头(标题),前后呼应
篇末点题,点明题旨;
深化中心(主题)
如果结尾句委婉含蓄,则其作用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
暗示主题;
强化坐作者感
(十六)引用的作用
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
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增强感染力;
点明题意,文题对应
(十七)文章的结构方式
总分式:
包括分——总;
总——分——总式
递进式:
逐层深入形成递进
并列式:
分几方面介绍,形成平列
对照式:
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一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十八)现代文阅读的主要题型
现代文阅读命题往往在四个方面设置题目:
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三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关键:
联系原文)
答题技巧:
①联系上下文,弄清楚词语在原文中指代的内容;
②注意修辞手法,如果词语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答题关键是把词语由喻体、拟体还原为本体。
③联系语境,对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答题关键是进行直接正面的描述。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即理解句子中关键词的含义)
①整体把握句意,抓住句子主干的同时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②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
③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指出文中的某个句子,然后问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根据是什么(关键:
联系上下文,原文中找答案)
①作答时先分析句子的性质是观点句还是结论句(观点句,理由在后;
结论句,理由在前);
②确定句子所涉及的范围,筛选信息,切不可照抄原文。
4、文中为什么要写某事物或从某件事物写起/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好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答题模式:
相关术语+文章的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
因为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不能互换。
6、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作用是什么
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写出了对象的什么特性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增强气势和语气,强调了+对象+特性
强调了……突出了……
引起了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与思考
反问/反复:
加强语气,强调了……
7、文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
作者是如何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赏析某段文字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效果。
使用的方法(尽量要全面,有条理,要拓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效果作用(往往要与感情主旨联系起来)
8、赏析文章的标题/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为什么要以“…….”为标题/以“…..”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分析角度:
内容、结构、形式
9、文章用了第几人称,使用这种人称的好处是什么
使用人称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
10、线索的赏析/文章以…….为线索
文章以……为线索,开头写…..中间写….结尾写……
从上下文中筛选信息,归纳概括。
所写内容有几个方面就从几个方面概括;
如果内容集中写一个方面,无法从内容上分为几个方面时,应考虑从手法(虚实、正反、点面)方面分点概括。
11、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文中写某句话或某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意思
联系上下文,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结合主旨,分析作者情感
12、人物鉴赏/请简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按总分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定量分析;
或先从几方面定量分析,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总括。
13、鉴赏语言/赏析文章语言
从遣词造句、修辞、语言风格、语体、情感的角度去鉴赏
语言特点/手法+该特点或手法的常规效果+对象+抒发情感/观点/内容
14、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简要分析
文章是以……为结构方式,第一层写了……第二层写了……
15、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为什么
动词:
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形容词:
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
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的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限制、时间、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应注意:
(关键词、句;
1、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语、语句。
看课文时要注意划出文中的关键词、句。
2、紧扣题意,选恰当的句式、角度回答,如何问就如何答。
3、不要一字不漏的照抄原文,也不能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
答案所涉及的关键词句要在原文中找,再根据这些词句重组答案。
4、答题时要时刻与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相联系。
5、需要术语的要分清术语,不能混淆术语,也不能乱凑术语。
6、答题时答题模式要灵活贯通,不能墨守成规。
7、看分答题。
16、①为什么以此为题?
②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③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④给文章加(换)题目。
文章的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
它的作用主要有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中心、点明写作对象等作用。
答题模板:
(1)先看题目本义:
词语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写作内容如主要事件人物等)
(2)再思考深层含义:
中心(主旨):
与中心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
人物:
与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表明作者情感;
是作者感情触发点)结构:
线索、悬念表现手法:
象征
(3)最后分析其效果:
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
(议论文的题目一般点明论点或论题;
说明文常点明说明对象或特征)可以从——内容上、主题上、线索、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
(1)主题上结合中心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
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3)说明文: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17、为文章拟标题的技巧: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依据: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18、指代词类:
文中某句中的“这”指代什么?
①常考的指代词有:
这、那、这些个、那些、其他、以上、云云、此;
②通常为往前找前一句或前一段
③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不是适合。
19、概括内容类:
概括文章内容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③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20、划分层次类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
(5)总分总(掐头去尾)划分段落层次技巧:
答题技巧
①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
②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③找标志词
21、文章用典的赏析
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三是言简意丰。
22、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类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
①文章通过……的叙述;
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可以这样表述:
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
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23、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类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二、现代文阅读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①德国地理学家李希·
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
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
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
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
②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
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
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
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
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
③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
口服。
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制成的“玉石散”。
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
“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
”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今天服用“脑黄金”了。
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
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④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蜿蜒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
李旭解释说:
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主要工具,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
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
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有意识到。
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
“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
(1)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2)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3)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②段“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
”一句的理解。
【答案】
(1)采用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对丝绸之路名称的思考;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概括了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引用或引资料,通过说明魏晋时期玉石口服的特点,说明丝绸之路从西向东运送玉石的事实,增强说服力。
(3)社科院考古所“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解析】【分析】
(1)标题“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从语言角度分析,采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关注,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从内容上分析,揭示了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又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
(2)“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一句明显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准确地说明了第2段中的观点句“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或“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
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3)“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一句的前半句很好理解,难在对“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含意的理解。
通过阅读全文,我们可以分析出“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是指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章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故答案为:
⑴采用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对丝绸之路名称的思考;
⑵引用或引资料,通过说明魏晋时期玉石口服的特点,说明丝绸之路从西向东运送玉石的事实,增强说服力。
⑶社科院考古所“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标题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注意对文章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注意平时对文章标题理解角度和方法的积累,及基本术语的掌握和运用。
⑵标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理解。
解答此题考生要掌握常用说明方法技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七 年级 语文 阅读 理解 答题 模板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