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docx
- 文档编号:18382819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15KB
用好教材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docx
《用好教材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好教材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好教材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
用好教材,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
对语文教学来说,其实很多老师习惯于就文章说文章,深入研读文本,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这是教学的前提与基础。
但是,如果只止步于此,不去考虑文本作为教学中使用的例子,不考虑文本在教材系统中的教学价值,则是不恰当的,有时甚至会与自己的教学初衷相违背的。
说到教材的价值,包括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
说文本价值,是孤立的就一篇文章来看待的。
单独的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无限多个角度去分析去认识,广泛和深入的去理解与认识鉴赏,这样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没有边际的,越是经典的文本越难以获得统一的共识,也越难以弄清其真正的主旨。
如红学专家们研究《红楼梦》。
这也就是很多时候一篇课文见仁见智的情况出现的客观原因,也是我们教学上教师很累学生却难以跟上的原因,太多太深太杂太广的教学,使得学生无所适从,也难以吸纳与消化。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作饮。
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穷尽文本所包含的所有价值所有教学元素,必须有所取舍,不然那样的教学是无法想象也是难以实施的。
教学价值,则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文本价值进行的选用与截取,常常表现为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学年教学的计划来进行的选择。
教学价值常常表现为打包似的或集装箱似的的教学方式,即集中精力利用几篇课文的例子来集中突破某一知识的理解或某一能力的强化。
有教学价值观念,可以避免我们教学中缺少计划性缺陷,也可以防止我们教学中语文知识或语文能力的遗漏。
我们过去常常说的一句话是:
避免重大的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依据单元教学的重点和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来确定自己的课文的教学价值,于此有关的重锤敲打,无关的应该忍疼割爱,以避免依据文本价值随意挥洒发挥却又难以尽兴难以取得实效的问题出现。
一、教材有哪些方面的教学价值?
要想发掘出教材的教学价值,我们要用语文视角去看教材,不要用阅读视角去看。
1.教材的知识价值
课程的设计者在进行编订课程标准时,内容标准的编写就是知识价值选择的结果。
所以教师在面对教材的每一篇章时,应该参照课标的要求,要对知识进行了一次价值选择。
也就是我们要通过深入研读文本,找到教学的知识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授。
知识点的确定或者说选择不仅仅是课程设计者的事情,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
只有当教师明白知识点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课标和教材选择了这些知识点,教师才真正理解了教材或者说认同了教材,教师才能真正贯彻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者的思想。
而是要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选择出准确的知识点,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下面我们就针对一篇篇课文进行知识点的筛选从中找出文本中隐性知识点。
1例: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抽出”“淙淙”“又香又脆”等词语的理解与积累,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2例:
《陶罐和铁罐》
人物语言提示语的训练,人物神态、心理的描写,积累词语傲慢、谦虚、和睦相处、相提并论等词语的理解运用。
分角色读课文,演课本剧等。
3例:
《鱼游到了纸上》
人物细节描写:
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培养坚持不懈品质的感悟。
感情朗读。
关于赞叹的语言训练。
4例:
《三个儿子》
分角色朗读。
句式:
一个……一个……另一个……一只……一只……另一只……训练说话。
每一篇课文,我们根据文本、课后题、自己善于捕捉的目光,都能找到课文中的隐性训练点,当把这些训练点确定后,我们就明确了课堂中要讲什么了。
就不会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
那么如何讲就是教材的另一个价值——训练价值。
2.教材的训练价值。
例:
我妈妈
《我妈妈》这是一篇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故事,就是一个孩子眼中的妈妈,一个很棒很棒的妈妈,即使像狮子一样大吼的妈妈都是最棒的。
高红老师就在这篇充满爱的绘本故事中,准确地抓住了故事中的训练点。
一个是用“……是……还是……”训练说话。
先是明确用一句话说出妈妈具有两种同一特点的时候,需要用……是……还是……进行连接。
接着让孩子模仿书中的句子,联系说妈妈是……还是……。
最后联系生活,说自己的妈妈具有的特点。
层层递进训练得特别有层次,坡度不大。
第二个训练点就是……像……一样……句式的训练。
先通过绘本中的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像沙发一样舒适来训练说话,接着让学生来说生活中的妈妈像什么一样。
来进行说话训练。
她自己女儿的绘本作品展示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提示,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创作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
尤其是最后绘本创作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训练。
把教学过程中学到的听说读写都运用上了。
在绘本创作过程中,学生会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句式,会模仿绘本教材中的句子来描述自己的妈妈。
她的这堂课真正地用好了教材。
所以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生活中处处有教材,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事例,拿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例:
四时田园杂兴
郑威老师这节录像课是一首古诗教学,很多老师特别不爱讲古诗,一是感觉自己的文学底蕴不够,讲不出古诗的美,二是古诗教学很容易把诗词讲得支离破碎。
这首诗课后题有要求,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1.会读;2.理解古诗的意思;3.体会出古诗的意境美;4.学会欣赏古诗、积累背诵古诗。
郑威老师在她的课堂上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将这些知识点一一落实。
会读,扫除字词障碍,首先是题目中的杂兴的兴,先看注释,根据解释来确定读音,古诗中的昼、供、傍三个特殊字音的字,郑老师很好地帮助学生来确定读音,所以古诗诵读的时候,没有一个学生读错。
感情朗读中的音乐的使用,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电教手段。
由感情朗读到理解,到最后的背诵,一环扣一环,水到渠成。
会理解。
在理解古诗的教学中郑老师教给学生结合书中注释,看书中插图,展开想象来深入体会古诗的意思、意境等。
会欣赏。
本节课开始的田园诗的导入,到结尾田园诗的欣赏使整节课完整而有拓展。
例:
只有一个地球
比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它的知识点有一下几方面:
地球是渺小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容易破碎的,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地球。
老师明确本课的知识点后,精心设计了自己的教学,她的设计着重体现在以课题为主线,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课前,设计搜集点,收集资料图片。
课伊始,读课题,有的把重音放在“只有”上,有的放在“一个”上,还有的重音在“地球”。
初读,他让学生自读几遍课文,心里是什么滋味,把感受深的词语写下来,然后把词语带进课题里,再读课题。
如“只有一个是人类母亲的地球”。
精读课文1.自学点,引导学生采用读、议、证、写的方法分小组研读。
2.论证点,接着再回到题目,扩充题目,并加以论证。
只有一个渺小的地球,体会出地球的脆弱性。
空间有限,说明地球宝贵的资源,唯一的地球,体现唯一性。
从而体现出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又太容易破碎了。
3.总结点,读文前后,对题目有什么不同感受,感受到题目蕴含怎样的含义。
4.反思点,如何对待地球。
结尾:
结课的时候,老师设计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找出一些学生作为嘉宾,下面学生向嘉宾提问,嘉宾需要用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内容来回答问题。
这样把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
《陶罐和铁罐》
这则寓言从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中体会出与人相处的道理,尤其是多少年过去了,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陶罐依然光洁如新,更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短处。
如何通过这则寓言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呢?
名师靳家彦的设计特别好,
教学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学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词、好句;
2.自编、自导、自演《陶罐和铁罐》课本剧,用独特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演绎这个故事;
3.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行互换,变成《铁罐与陶罐》;
4.编写一则寓言故事,进一步掌握寓言特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一、读。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自己查工具书或与他人讨论研究解决。
要求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
同学问交流:
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学生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感受表示: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对话(打出投影),在指导这段对话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揣摩全课如何读,举一反三,读好全篇。
二、演。
《陶罐与铁罐》这则寓言很像一个两幕的小话剧。
时间分别是古代与现代,地点分别是国王的御橱里和宫殿的废墟上,人物包括陶罐、铁罐、众人、旁白者等,情节则是课文所交待的内容。
请同学们自愿结合,组成创作小组,演出这个寓言剧,人人参与,当堂练习。
关键是要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代替课文中的对话,不要死记硬背课文原话,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动作、神态和情节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练习之后,推举一至二组到台前表演,用不同头饰区分人物。
学生表演生动有趣,会进一步调动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课文语言吸收、内化、积累和运用的过程。
三、改。
先引导学生领悟这则寓言的寓意,学生理解的侧重点可能各有不同。
如:
1.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2.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更不要以自己之长比人之短;3.人们应该胸怀宽广,善良真诚,不要像铁罐那样心胸狭窄,孤高自傲;4.长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短处,像铁罐虽然结实但容易氧化锈蚀,短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长处,像陶罐虽然易碎,但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这里,就有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
铁罐就没有优点吗?
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
陶罐就没有缺点吗?
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确实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
大家讨论一下:
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束缚住,放飞思路,大胆去想。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优点缺点陶罐美观易碎铁罐坚固丑陋
师生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
学生分组边议边改,集体创造,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
“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
”铁罐回答:
“人们用我们盛东西,并不是让我们比美的。
”“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和我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被摔得粉身碎骨,而铁罐却无羌。
人们掘出铁罐,却找不到陶罐了……
这样学习就使自己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没有被教材所设定的思路限制住,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编。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创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用一个故事把这个道理寄托在其中,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学生各自开始创编,大约15分钟后交流。
请每位同学介绍自己编写的寓言的题目,学生从各个角度编写,如:
《大海和小溪》,《手机与BP机》,《墨水和钢笔》,《红花、绿叶的故事》,《兵马俑与航天飞船》,《大树和小草》,《石头和棉花的对话》,《黑猫和白猫》,《梅花与雪花是一对好姐妹》……,
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特点,判断其训练价值是什么,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
我们的语文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伙伴式语言——复述、讲故事。
如《哪吒闹海》这篇文章,可以先训练学生讲故事,再让学生用哪吒的身份、龙王的身份、渔民的身份讲故事,再用第三人的语气转述故事。
(2)国标性语言——朗读、积累、学习、表达。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类课文语言比较规范,适合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和仿写。
(3)说明性语言——理解、学习说明方法。
(
(4)欣赏性语言——积累、欣赏。
这类课文适合对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训练。
(5)非连续性文本——提取信息,丰富知识。
如说明书、漫画、寓言故事就属于这类。
二、如何去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
(1)看文本的整体。
如《三个儿子》这篇文章,其中有“一个妈妈,一个妈妈,另一个妈妈”,“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另一个儿子”这种句式,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用“一个?
?
一个?
?
另一个?
?
”造句,让学生掌握这种句式。
(2)看文本的局部。
有一篇课文有这样一个大家围在一起看一个青年专心致志地画画,大家不停夸赞他的片段,课后作业让学生想一想大家是怎么称赞他的,这题如果教师上课时引导不到位的话学生是很难做出来的。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先说一说赞美别人画画画得好的词语: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神入化等,第二步用上这些词语说一句赞美这位青年的话,第三步,都有谁来赞叹呀?
(老人、青年、小孩)分别用老人、青年、孩子的语气说一句赞美的话。
(3)看文本的细节。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4)看文本的特色。
白鹅反语的用法,对白鹅的喜爱。
冬阳童年骆驼队题目的与众不同
要根据文本的特色采用相应的教学法。
如《桥》这篇课文有三个特点:
(1)短句成段,情节紧张。
(2)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品质。
(3)设置了悬念,课文最后才解释这个悬念。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要围绕这个特色来设计。
(5)看文本留下的空间。
补白要补得有技巧,要学会重新设计。
如《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课后的作业是如果你是那位小提琴手,你怎样向那位老音乐家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作为晚会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词,介绍这位小提琴手的特殊的经历,同时表达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这样设计,就需要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6)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古诗为例,低年级主要教学生认字、写字、组词、朗读、背诵古诗;中年级则在低年级的基础上默写古诗、理解诗意、悟诗情、会简单的分类积累古诗;高年级则在此基础上对古诗进行赏析,分类积累古诗。
(7)关注学生的生成资源。
正资源:
鼓励、赞美、放大。
负资源:
纠正、引导、点拨。
例子:
①这艘军舰可真牛×!
②“独特”的意思就是独一无二。
“独特”的意思就是与众不同。
③学完《渔歌子》,教师问:
你觉得诗人向往什么样的生活?
生:
诗人向往的是游手好闲的生活。
④学完了《七颗钻石》,老师问学生:
“你们喜欢这个童话吗?
”
学生回答:
“不喜欢”。
当然,教师对教材的知识选择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与见解,因为任何教材都带有编写者的主观倾向性。
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了、判断了知识点的价值,才能做到科学的利用“用教材教”,创设合理的教学方案,实现知识教学的价值追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用好 教材 发现 教学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