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838016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5.48KB
湖南省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湖南省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
衡阳市八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生物
第Ⅰ卷(选择题50分,1-30每题1分。
31-40每题2分)
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不需要细胞参与B.甲表示细胞内液
C.红细胞只存在于乙液中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2、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B.兴奋传导后,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总是伴有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3、如图Ⅰ、Ⅱ表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a代表突触小体,e代表神经纤维
B.图Ⅰ中的a可能是图Ⅱ中的d或f
C.图Ⅰ中的b可能是图Ⅱ中的c或d
D.图Ⅱ的f可与唾液腺结合
4.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
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5.如图所示,兴奋既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传递。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可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B.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C.②处对应的轴突膜上,钠离子通道是开放状态,钾离子通道是关闭状态
D.兴奋在a、b细胞间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
6.如图为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A是位于膀胱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当尿液对膀胱壁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A就会产生兴奋。
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
下列有关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新生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
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一定会引起神经元D兴奋
C.若B受损,其他结构正常,此人的排尿反射不会发生障碍
D.若某人的M和N受到损伤,在其他结构正常的情况下,其排尿反射不会存在
7.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
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8.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9.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10.取某种植物幼茎等长切段若干(无芽和无叶)均分为四组,a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以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
B.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均能促进切段的生长
C.d组切段伸长最多,说明d组使用了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D.b组切段伸长最少,说明b组使用了高浓度生长素溶液
11.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
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
A.能否产生成熟精子对雄性线虫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B.该线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
12.右图表示在鱼塘中饲养鲤鱼时,鲤鱼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鲤鱼的数量为k,则在t1时鲤鱼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3.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组,统计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
14.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
横轴为诱捕灯间距)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
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
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15.下图1为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
图2所示为拉尔夫·斯坦曼(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卫兵”,能激活T细胞,并让白细胞识别、记忆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
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在反射弧中,与感受器相连的是神经细胞的树突,与轴突相连的是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
B.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存在大量的突起。
从细胞水平上分析,突起的形成是细胞增殖的结果;
C.神经细胞既具有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作用,又具有分泌作用。
如神经细胞通过分泌激素实现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递。
D.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其最初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树突状细胞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并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
16.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下丘脑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方式称为神经调节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通过图中乙模式调节
C.血糖浓度升高,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
D.动物的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17.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兴奋通过轴突末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18.甲、乙、丙及NAA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B.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D.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
19.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有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4)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5)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6)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20.关于演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21.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
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
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②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③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④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22.外来物种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
而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
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
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B.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菟丝子虽属于植物,但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型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23.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往往用标志重捕法
24.Nt表示该种群第t代的种群密度,Nt+1表示该种群第t+1代的种群密度,下图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为a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b和e都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c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
D.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25.如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
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
请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判断A~C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
A---③,B---②,C---①。
B.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①。
C.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稳定。
D.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种群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26.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
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图中0→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
D.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27、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衡阳市 学年 生物 上学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