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378192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8.13KB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文《雪》就选自《野草》。
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9题。
(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
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缘溪行(沿着)
B.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C.处处志之(记住)D.无论魏晋(不要说)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欲穷其林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
C.不足为外人道也好为《梁父吟》
D.乃不知有汉陈涉乃立为王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按照武陵捕鱼者无意发现桃林,意外撞入桃源被告知不得外传,再到外人复寻无果而终的顺序行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引人入胜。
B.该文语言凝练优美,很多语句已凝固为成语而沿用至今。
如“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林尽水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黄发垂髫”等。
C.该文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人人劳作、人人平等、生活安定、民风古朴的桃花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D.桃花源里的美好生活令人无限向往,但作者却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其亦真亦幻,隐喻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二)、古诗文积累(8分)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2)),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洲西涧》)
(3),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6)同窗三年的同学分别在即,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美好祝愿。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1-14题。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
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
这座高塔是中空的。
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
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
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
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肯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②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土,从塔上的嘹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
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
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
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
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
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④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1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当?
为什么?
(3分)
12、文中画线句子中“粉身碎骨”是何意?
整句话表达了怎样的言外之意?
(4分)
13、第②段通过对比,描写人人类攀登时的两种心理感受,分别是哪两种?
14、读罢此文,你对人生有何感悟,请依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人生百态,多姿多彩。
有的人生如美酒,滴滴醉人;
有的人生如甜歌,拍拍优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15、阅读下面材料,以“距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在我们成长中,有同学说:
“父母太老套,和我有距离。
”“老师太刻板,和我有距离。
”“同学太自私,和我有距离。
”“快乐太遥远,和我有距离”……我们可以制造距离,也可以拉近距离,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阳光的心态。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
4、不得抄袭、套作;
5、不得透露自己姓名、学校、区县等真实信息。
B卷(60分)
一、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6-17题。
(7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________,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三种)(4分)
1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第18-20题。
(10分)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注:
①輮(ró
u):
烤
有yò
u:
又、再
槁(gǎo)暴(pù
):
太阳晒④跂(qì
)抬起脚后跟站着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①学不可以已(
)
冰,水为之(
)
吾尝终日而思矣(
)
④而致千里(
19、翻译下面句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劝学》这两段文字的中心是(用原文回答)(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21—23题。
(13分)
研究提示森林对局地气候影响
森林在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作用,除了通过碳循环影响全球气候以外,还可通过生物物理机制对局地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森林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与林业和农业管理密切相关,但受到研究手段的制约,对其仍缺少足够的认识。
以往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利用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实验,或者基于定点观测的资料分析,然而气候模式空间分辨率较粗,站点观测在全球范围内数量十分有限。
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琰、教授李双成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学者合作,利用全球高分辨卫星遥感资料,克服了传统方法在空间分辨率和覆盖范围上的制约,精确地量化了全球不同位置上森林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森林(除北方高纬以外)在白天具有降温作用,在夜晚具有增温作用(除热带外)。
因此,低纬度的热带森林具有最强的降温作用,而北方高纬森林具有增温作用。
位于二者之间的温带森林,其白天的降温效应被夜间增温效应所抵消,具有中等程度降温作用。
森林的降温或增温作用受到地表反照率(太阳辐射被地表反射的比例)和蒸散发(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控制。
森林相比周围其它植被类型反照率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带来增温效应。
另一方面森林将土壤水分以水汽形式蒸发到大气中,带来降温效应。
这两种具有相反效果的生物物理机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森林在特定地理位置、特定时间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研究还指出,森林变化对局地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中低纬度毁林会使温度升高,造林则会使温度降低,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高纬地区毁林会使温度降低,而造林可使温度升高,对减缓气候变暖的收益将比低纬小很多。
该研究成果加深了对森林气候效应的认识,对林业生产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可用于评估土地利用政策对气候的可能影响。
节选自《自然—通讯》(2015年4月9日)
21、森林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有哪些?
为什么森林能通过生物物理机制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
(6分)
22、“森林的降温或增温作用受到地表返照率(太阳辐射被地表反射的比例)和蒸散发(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控制。
”括号里的内容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2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过去对森林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实验资料来分析。
B.利用全球高分辨卫星遥感资料,能克服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实验分辨率较粗,基于定点观测覆盖范围有限的不足。
C.森林在白天具有降温作用,在夜晚具有暗温作用,而最为明显的是低纬度的热带森林。
。
D.吸收热辐射增温、蒸发水汽降温这两种具有相反效果的生物物理机制决定了森林在特定地理位置、特定时间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E.在高纬度地区毁林会使温度降低,造林可使温度升高,对减缓气候变暖的收益没有低纬地区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4—27题。
(17分)
野
狼
大漠,一派苍凉的辽阔。
帐篷一搭,即是安身之家。
实在太疲劳了,躺下就入睡,且整夜无梦。
一觉醒来,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阳光。
挑起帐篷门帘,啊?
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惊惧突如其来,像一枚钉子,把我定格在那里。
狼。
一只野狼,在百米外沙丘上的一块大黑石头旁,与我对视。
只是那目光,没有想象的那样凶残、贪婪,充满机警和好奇。
愣了一阵子,我才想到防卫,想到猎枪。
当我端着枪走出帐篷时,野狼已经不见了。
下午,我打开录音机,放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突然,从帐篷的缝隙里,我看见那只野狼正卧在早晨看到的那个沙丘上,侧着耳朵,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
狼也听音乐吗?
狼也懂音乐吗?
我忽地来了情绪,把警惕、人与狼的差别,与猎枪一起,扔在一边,顺手抓几块罐头里的肉,钻出帐篷。
野狼看见我,吃了一惊,本能地跳了起来,退却几步。
我使劲朝它甩去手中的肉,它却以为是向它袭击,拔腿就跑,但一定是闻到了肉味,又猛地刹住,回过头来一步步地向肉走去。
走到肉前,狼突然地一点头,敏捷地叼起肉,转身跑了一段路,这才掉过头来,一边谨慎地嚼着,一边摇尾巴,就像一只狗在感谢他的主人。
我觉得不再寂寞和孤独。
然而,这以后,一连几天,再也没有见着狼。
第三次见到狼,是在一个傍晚。
我点了堆篝火,特地放着有《北方的狼》的曲子的磁带,随之跳起霹雳舞来。
蓦然,我感觉不是独舞,身边有伴舞者,便是那只可爱的狼。
我想到了美国西部影片《与狼共舞》。
火光照耀下,野狼踩着音乐节拍,来回走着,那样认真,那么有趣。
这只野狼为什么总是跟着我?
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孤寂?
是把我当成异类中的朋友?
是把我想成一顿美餐?
带着一连串问题,我恍兮惚兮,进入了梦乡。
突然,一阵狼的号哭,把我惊醒。
我本能地弹跳起来。
从帐篷的窗子惶然张望,啊,月照中天,一片煞白,把整个大漠照得贼亮惨白,森然可怕。
月光下,沙丘上那只野狼后腿支撑,身子直立,雕塑一般,对月长哭。
那哭声凄惨,悲戚,苍凉,我听得毛骨悚然,寒战不已。
猛地,野狼前腿收回落地,朝我的帐篷一瘸一拐而来,并环绕我的帐篷嗥叫不息。
狼!
毕竟是狼!
兽性不泯,狼性难改!
穷凶极恶的家伙!
我一直友好待你,你却饿疯了,向朋友发难了。
我想起柳宗元的《黔之驴》,那贵州的小老虎,不就是采用这样的手段,把那头蠢驴吃掉的吗?
蠢驴。
我一边骂着自己,一边操起猎枪,从窗口伸出去,却说不清为什么,只是朝天开了一枪。
然而无济于事,野狼真的疯了,竟然撕破我的帐篷,钻了进来。
“叭——”野狼应声倒下。
它艰难地抬起头,痛苦地看我一眼,挣扎着,淌着血,向外面爬去。
当我追出来时,狼已死在沙丘上那块大黑石头旁边。
这时,惨白的月光变得暗淡起来,天地呈现一片混沌。
继而,一阵大风铺天盖地,不知从何处席卷而来,凶猛的风浪,像谁抡起的大锤,猛地把我砸倒在地。
当我醒来时,大风已经无声无息。
太阳依旧鲜红地照耀着一望无际的沙漠。
我发现我的双手紧紧抱着那块大黑石头,身边是那只死去的野狼,而我的帐篷,散了架子似的倒在远处。
惨白的月光、野狼的啼哭、枪声、风暴、昨夜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我眼前翻腾,闪回。
一只善良可爱的野狼,拯救了我的生命。
不,是一只野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人的生命。
不,是一个人残酷地杀害了一只自己的救命恩兽。
我低头看一看野狼,它被黄沙埋了一半,那眼睛沉重地关闭着。
但我知道,无论怎样地努力,我都无法抹去我在野狼眼睛里沉重的投影。
(选文有删节)
24、读小说,理清情节,请用简洁的词句加以概括,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一见狼:
“我”惊惧,想防卫;
狼用机警好奇的眼光与我对视。
二见狼: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见狼:
四见狼:
25、读罢此文,你认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26、通读全文,你认为狼的善良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
(5分)
2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此文既写了狼的凶残贪婪,又表现了狼的善良可爱,这样写作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还能使情节曲折多变,离奇有趣。
B.
段作者连用四个问句真实地写出了“我”此时此刻的心中的许多疑虑,又为下文写“我”对狼的误解枪杀做了铺垫,水到渠成地将小说情节推向高潮。
C.文中多处写到“惨白的月亮”,既是通过环境描写来预示灾难的降临,又烘托狼的哭声的凄惨、悲戚、苍凉,还渲染出狼死时的悲壮感人。
D.
段中的两个“蠢驴”都是在写“我”对自己的责骂,竟然是愚笨到完全没有认清狼的本性。
E.最末段告诉我们沉重的不是狼的眼睛,而是“我”的心情,“我”因“残酷地杀了一只自己的救命恩兽”而痛苦自责,从而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并提示了小说的主题。
二、语言运用(12分)
28.、将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要求所写对联符合对联的一般规则。
没有瀑布的磅礴、涓涓潺潺、山涧小溪、淅淅沥沥、没有暴雨的洒脱、纤细中不乏刚强、缠绵中包含力量、春日小雨。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29、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分)
四川省科技活动周5月16-22日在内江举行,来自中央、省级知名媒体就我市创新驱动和电子商务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采访和报道。
记者每到一处,都仔细地进行采访,索要企业的相关资料,并留下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以便今后更深入地采访。
记者们还前往市供销社了解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参观了范长江纪念馆,夜游了甜城湖,感受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香港文汇报记者贺文捷说:
“此次内江之行不仅见证了内江的发展潜力、变化,也了却了参观范长江纪念馆的心愿,范长江是咱们新闻界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学习。
”
30.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材料一:
我市某校高一年级文理分科,年级前100名不到10人报名学文科,学生解释其选择的理由是:
理科升学相对比较容易,就业前景也更加光明。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前五名依次为:
经济学、政治下政府、历史、心理学和文学。
而耶鲁大学的前五名则是:
历史、经济、政治与政府、文学、心理学。
(注:
上述专业只有心理学属于理科)
材料三:
美国的大学无论排名如何,都统一规定,不管学什么专业,前两年全部是相同的必修课。
文科的学生,在这两年必须学完规定的理科课程。
而理科学生,也必须在这两年内学完规定的文科课程。
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学生走上社会无论做哪一行,都有全面丰富的知识基础。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我国和美国在就业方面存在什么不同?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有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
A卷
1、B;
2、C;
3、D;
4、B;
5、A;
6、C;
7、B;
8、B;
9、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
(句通意顺即可,3分)
10、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春潮带雨晚来急(3)谈笑有鸿儒(4)落花时节又逢君(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共8分,每空1分。
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前后顺序颠倒,该句不得分)
11、恰当(1分)。
因为人不同的人生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又有共同性、必然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人生感悟;
攀登高塔的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也有共同性和必然性,每个台阶又会有不同的体验。
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
(2分,意近即可)(共3分)
12.、是“死亡”的委婉说法(2分)。
意思是生命匆促而短暂,人应该努力奋斗(2分)。
(共4分)
13、最初的攀登是指年轻时的生活历程,心理感受是新鲜,带着留恋,带着对未来的希望。
(2分)。
越往上走是指年龄越大阅历越多,心理感受是缺乏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2分)(意近即可,共4分)
14、示例:
有的人生如清泉,口口清爽;
有的人生如好诗,句句动人;
有的人生如鲜花,朵朵灿烂。
(一句2分,共4分)
15、作文评分标准:
见下面附表: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分细则
一类卷
(50-44)
紧扣材料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语言通顺优美
简洁得体
结构合理
层次清晰
详略得当
在切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条件。
符合二项条件的,得基准分48分;
其中一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内容或语言有一项突出的,酌情加分。
二类卷
(43-38)
抓住材料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具体
语言通顺
结构较合理
层次较清楚
能注意详略
基本符合二项条件的,得基准分42分;
内容或语言有一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三类卷
(37-30)
基本抓住材料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欠具体
语言大体通顺
结构完整但不够合理,缺少详略安排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35分;
各项有所欠缺的,酌情减分;
较好的,酌情加分。
四类卷
(29-20)
未扣材料
不够切题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语言不通顺
不成篇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27分;
各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
(20分以下)
完全不扣材料
不切题
无中心
语言极不通顺
不成段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评为五类卷。
B卷
16.雁去(1分);
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任写三种,一种1分)(共4分)
17、互文(1分);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2分)(共3分)
18、停止;
变成,凝成;
曾经,常常;
到达,达到(意思相近即可,一个1分,共4分)
19、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见识高明,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博学”“参省”“知明”各1分,语意通顺,意思相近1分,共4分)
20、学不可以已(2分)
21、影响:
通过碳循环影响全球气候(1分),通过生物物理机制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1分)
原因:
森林相比周围其它植被类型反照率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带来增温效应(2分);
蒸散发作用即森林能将土壤水分以水汽形式蒸发到大气中,带来降温效应(2分)
22、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1分)。
通过对反照率和蒸散发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1分);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分)。
(共3分)
23、B\E。
(各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内江市 中考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