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美.docx
- 文档编号:1836898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0.29KB
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美.docx
《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美.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美
试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美
一、音乐结构美的内涵
结构是在艺术作品中具有无穷魅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什么是结构?
《现代汉语词典》说:
“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①由此可知,我们说的音乐作品的结构,就是指音乐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具体地说,就是将组成音乐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力度、音色、音区、复调、调性、调式等进行不同的搭配和排列。
这种不同的搭配和排列会产生两种具有不同含义的结构:
一是宏观结构,即曲式结构。
如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套曲曲式、回旋奏鸣曲式等等。
二是音乐作品的微观结构,即某种曲式结构内部的组成方式。
打个很浅显的比喻,音乐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就好比是砌房子的基本材料砖、瓦、水泥等等,曲式结构就好比是砌出的房子如别墅、三室一厅、四室一厅等不同的房型结构,而这些不同的房型和相同房型的各自的内部结构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这种不同房型或相同房型内部的不同结构,就相当于音乐作品曲式结构内部的结构方式。
各种不同的曲式结构,各自具备自己不同的审美特质。
本文所论述的音乐作品的结构美,其则重点主要放在音乐作品内部结构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著名音乐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在阐述音乐美诸问题时说:
“研究各个音乐要素的性质以及研究各音乐要素与特定印象的关系,――只是把事实搞清楚,而不是探究最终原理,――把这些个别观察的结果最后归纳为一般的规律;这样做才有可能‘给予音乐以哲理的基础’。
”②不同的音乐要素要组成一部音乐作品,必须遵循音乐作为一种时间、声音艺术的内在的声学逻辑规律,符合这种规律组成的音乐作品,就一定是美的作品,否则,就不是美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向前运动,组成音乐的最基础的元素单音按照自然结构的形式有规律地运动着,就会产生节奏、节拍、和声和旋律等音乐要素。
这些复杂的音乐要素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就会形成更高层次的音乐语言。
这种更高层次的音乐语言再进行有机的结合,就会形成一部脍炙人口的优美的音乐作品。
可以说,一部优美的音乐作品要形成一个完美的有机整体,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构的好坏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该部音乐作品的好坏或成功与否。
结构的这种重要作用,在高兴的《大学语文》中表达得非常全面:
“在形式美的概念中,结构是组织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语言,构成艺术形象和意境,从而制作成艺术作品的重要手段,没有适当的组织手段,就不能构成完美的艺术作品。
”③
音乐的结构美,就是音乐作品通过作曲家独具匠心的有组织的结构而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音乐作品的结构美属于音乐作品的形式美范畴。
这种结构美虽然在音乐作品的审美中不占据主体的部分,但这种结构美是音乐作品审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局部。
从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来说,音乐结构既包括了音乐的总体结构,如从乐句到乐段,再到单曲和套曲,而且还包括音乐作品中各个局部的结构,如旋律音程、调式、节奏、节拍及各种音乐发展手法在音乐作品中的巧妙运用。
二、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特色
中国古典音乐的结构与西洋音乐的结构有同有异,这其中的同异之处,刘正维在《中西音乐结构的审美异同散论》(见《音乐研究》季刊2003年第3期第3-16页)一文中已有详尽的论述,读者可以参阅。
本文所要阐述的,是中国古人审美原则对于音乐作品结构的影响所带来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崇高“自然美”的社会,因为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而生活在这种社会中的人们,因为乞求“风调雨顺”的“靠天吃饭”的农耕文化特点,使得我们的先人们更多地依赖于自然,对自然的感情也最深厚,因此,远古人们的审美心理,就是符合自然的原则就是最美的。
《周易・贲卦》说的“白贲无咎”,就是指用白色来进行装饰,所谓用白色来进行装饰,就是不刻意的装饰,就是符合自然的本色。
古人甚至认为,音乐是最能代表自然界一切法则和规律的艺术,《礼记・乐记》说“乐由天作”,就是说音乐是上天(自然)音响在人间的表现。
正因为这种崇尚自然的审美习性,使得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在结构上也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特点。
这种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音乐的发展以自然事物的发展顺序为顺序而发展。
而结构则按照这种顺序来建构全局。
如中国古典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其结构上的特色就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
全曲共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共计十三个小段;第一部分主要是描写战前准备工作,共分为“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五个小段落;第二大部分主要刻划战争的过程,共分为“埋伏”“鸡鸣山小战”和“九里山大战”三个小段落;第三部分主要表现战争的结束过程,共分为“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和“得胜回营”等五个小段,整个作品的结构非常严谨,全曲以时间为顺序来谋篇布局,随着音乐语言按照时间顺序不断向前运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那场千军万马、杀声震天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场景。
两千多年前决定楚汉胜负,奠定汉朝基业的垓下之战。
随着音乐的不断向前推进,一幕幕地呈现在听众的眼前。
这种按战争推进的时间顺序为顺序组成的音乐结构,恰到好处地描写了战争的运动轨迹和整个进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楚汉相争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
二是音乐作品各部分之间的衔接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自然衔接,如王建中根据民间唢呐曲《百鸟朝凤》改编而成的钢琴曲《百鸟朝凤》就带有这种明显的痕迹。
《百鸟朝凤》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自然衔接,通过鸟儿啼叫的声音来切换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第一部分从第一小节至第28小节,这一部分音乐的速度为中速,旋律是歌唱性的,这一部分共为三个乐句,第一乐句为第1节至第12节;第二乐句为第13节至第20节;第三乐句是第21节至第28节。
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分别以8个小节为一句的两个相同的旋律,在相隔八度的不同音区,以不同的织体在歌唱,这两个力度强弱对比的旋律,扩大了音乐的空间,并奠定了全曲欢乐祥和的基本音乐性质,特别是第28小节4个加快的八分音符旋律,把音乐较好地引导到了第二部分更加活跃的欢乐场面。
第二部分从第29小节到第186小节,这一部分音乐是活跃的快板,旋律是欢快的。
这一部分分为三个乐段。
第29小节至第87小节为第一乐段。
第88小节至第132小节为第二乐段;第133小节至第186小节为第三乐段。
这一乐段以8分音符后半拍的出现以及16分音符小短句的节奏特点,来突出欢快的气氛。
第二乐段主要模仿各种鸟叫的声音和描绘鸟儿的各种逼真的神态,来营造大自然的天然乐趣;第三乐段则通过两个相同的旋律,分别在高低音区进行不同织体的模唱,来描绘鸟儿静态的美感,紧接着在第174小节之后,又进一步摹仿各种鸟儿婉转的啼鸣,以描绘鸟儿互相追逐的动态场景。
第三部分从187小节到233小节,音乐的速度逐渐转慢,以抒发鸟儿们在追逐嬉戏的平静的愉悦场面。
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第187小节至第203小节为第一乐段,第204小节至第233小节为第二乐段。
第一乐段音乐旋律的特点是通过切分节奏和先慢后快的速度来烘托鸟儿静止时鸣叫的热烈气氛。
第二乐段的音乐旋律则是以变奏加花的织体,来表现鸟儿静态时的喧闹,第233小节则通过鸟鸣声来引导第四部分音乐高潮的出现。
第四部分从第234小节开始直至结尾,速度突然加快,以通过极快的音乐旋律来达到全曲的高潮。
在这一部分,通过民族打击乐的音色及节奏特点,并用类似轮奏的织体手法和三次附点音符节奏的拉宽,将音乐推向了高潮,描绘了百鸟争鸣,凌空展翅的动人情景。
全曲的结构通过音乐的速度来组织,四个部分分别是中速→快→稍慢→极慢,以分别表示大自然中百鸟在动态和静态等不同状态下的欢乐情绪。
音乐的结构与大自然百鸟的情状密相契合,通过鸟儿的不同啼叫来进行不同场面的切换,以达到各部份之间的自然衔接的目的。
全曲浑然一体,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衔接自然,很好地表现了百鸟和鸣,气象万千的自然美景和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三是由若干小曲组成的套曲,小曲与套曲的结构关系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共同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有机整体。
也就是说,小曲既可以独立演奏,又可以和其它小曲一起演奏成套曲。
如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塞上曲》就是李芳园根据华秋萍《琵琶谱》浙江派西板四十九曲中的五首独立小曲,加以发展组合的一首著名琵琶套曲。
华氏谱中五首小曲原是流传于江浙一带的琵琶小曲,标题分别为“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和“诉怨”。
李芳园改编时依次把标题改为“宫苑春思”“昭君怨”“湘妃滴竹”“妆台秋思”和“思汉”。
总名叫做《塞上曲》。
原华氏谱中的五首小曲描绘的是五种不同的情事,李芳园改编后,集中以描写王昭君的情事为主,并以《塞上曲》命名,其目的是要进一步突出昭君和亲对祖国家人的思念。
“塞”指边塞,“塞上”即“边塞之外”。
王昭君是汉朝宫庭中一个才、色、艺俱全的宫女,尤以弹奏琵琶见长。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之三说: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琵琶本来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
晋石崇《明君词序》说:
“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
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后来许多人同情王昭君远嫁异域的不幸遭遇,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许多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的故事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李芳园将华秋萍谱中的五首琵琶小曲改为一首琵琶套曲,并命名以《塞上曲》,就把乐曲所描绘的情事与王昭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欣赏者一看标题中的“塞上”二字,再加以弹奏的是琵琶之音,便情不自禁地由乐曲而想到王昭君的不幸遭遇,这就是李芳园的高明之处。
《塞上曲》是李芳园借琵琶之音来描写昭君和亲的历史故事。
乐曲细腻地描写了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乡,怀念祖国的怨恨忧思,这种怨恨忧思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代积累的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关于“昭君和亲”的历史故事,古代文人雅士吟咏昭君故事之作多达六百多首。
比较著名的有杜甫的《咏怀古迹》之三和王安石的《明妃曲》,戏剧则有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音乐作品则有《昭君怨》等等。
但主题均以“怨”为主。
而且基本上都是把王昭君当作悲剧人物处理的。
他们都是借王昭君的不幸身世,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或表达怀念君主的感情;或将她的“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象征,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历史上的王昭君虽只有一个,她的艺术形象却千姿百态,作者们都是借历史题材反映现实生活与同代人的思想感情。
李芳园改编的《塞上曲》,音乐情绪也是以“怨”为主,抒发了王昭君远离故园,委身匈奴,怀念故国家园的悲怨情怀。
当然,历史的记载与文人雅士的创作迥然不同,王昭君的出塞是自愿请行和亲。
《后汉书・南匈奴传》说: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辞行之日,汉元帝非常后悔: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王昭君入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生一男一女,由此可见,昭君出塞对促进民族和睦与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束了百余年来胡汉相争的战争局面。
正因为如此,今天耸立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外的“青冢”,仍是古代民族和睦、团结的伟大象征。
《塞上曲》的乐曲共分为5段,每段都为68个小节。
除第2段为商调式外,其余均为羽调式。
各段的旋律有许多相似之处,音调联系十分密切,音乐形象非常集中。
在演奏时,由于李芳园独特构思而创作的独特结构,使得乐曲中的五首独立小曲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
每首小曲的三段体独立结构皆可以作为独立乐曲进行演奏,给人以结构完整之感,又可以联缀起来演奏,给人以串串联珠,情连不绝的整体感受。
这就是中国古典音乐在结构上的独特之处而形成的结构美。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46页。
②爱德华・汉斯立克:
《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55页。
③高兴:
《大学音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典音乐 作品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