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复试资料最终稿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365089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249.07KB
MT复试资料最终稿Word文档格式.docx
《MT复试资料最终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T复试资料最终稿Word文档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面
状况
机加工
探伤
设备
CEW—2000
CYD-3000或CEW-6000,CEW-10000
(0.5分)
方法
非荧光湿式直流剩磁法
紫外光照度
或工件表面
光照度
工件表面光照度≥500lx
标准
试片
A1—30/100
荧光湿式交流连续法
非荧光湿式交流连续法(2分)
荧光≥1000μW/cm2
(非荧光≥1000lx)
(0.5分)
①、齿面C-8/50,D-7/50,A1-7/50
②、轴面A1-7/50,
(4.5分)
磁化
线圈法
磁粉、载
液及磁悬
液沉淀浓
度
黑磁粉+水
10-20g/l
磁悬液施加方法
浸
①、轴向通电法(I1)
②、加线圈法(I2)
(3分)
YC2型荧光磁粉+LPW-3号油基载液0.1-0.4mL/100mL
或黑磁粉(BW-1型黑磁膏)+水
1.2-2.4mL/100mL(0.25分)
喷、浇磁
悬液均可(0.25分)
顺序
周向磁化规范
纵向磁化规范
I2=288A
先轴向通电法
后线圈法磁化
(1分)
①、I1A=(640-1200)A
②、I1B=(1280-2400)A
③、最终以标准试片确定
(2分)
正中放置
①、I2A=(535±
10%)A
②、I2B=(918±
10%)A
③、最终以标准试片确定
JB/T4730.4-2005
质量
验收
等级
Ⅰ级
退磁
无需退磁
(0.25分)
交流退磁法退磁、GD-3毫特斯拉计测定剩磁应不大于0.3mT(0.5分)
不允许缺陷
1.任何裂纹和白点,2.任何横向缺陷显示,3.任何大于4mm的线性或非线性缺陷磁痕,
4.单个圆形缺陷磁痕d>4mm,且在评定框内>4个。
①、任何裂纹和白点。
②、任何横向缺陷显示。
③、任何线性缺陷磁痕。
④、在2500mm2(其中一个矩形边的最大长度为150mm)内,单个圆形缺陷d>2.0,或d≤2.0的圆形缺陷大于1个。
⑤、综合评级超标的缺陷磁痕。
(2分)
示意草图:
(画出磁化示意图)
I1I1
(通电法)
I2I2(线圈法)(0.5分)
附加说明:
(写出线圈法磁化时工件L/D值,充填因数及磁化规范计算公式)
①、YA=(100/40)2=6.25(中充填),YB=(100/80)2=1.5625(高充填)。
②、(L/D)A=900/80=11.25(L/D)B=900/160=5.625
③、I1AB=(8-15)D
④、NI2A=[(NI)h·
(10-Y)+(NI)l·
(Y-2)]/8
⑤、NI2B=35000/(L/D)B+2(5分)
编制
(0.25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工艺题二:
一压力容器筒形锻件,结构及几何尺寸如图2所示。
材料牌号为2.25Cr1Mo,外径Φ800mm,壁厚46mm,长度为1000mm,要求检测筒形锻件外表面缺陷(不包括端面)。
请按照下面给定的磁粉探伤设备和器材,按照JB/T4730.4-2005,采用中等灵敏度探伤,验收级别为Ⅱ级,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二。
(15分)
Φ800×
46
1000
图2压力容器筒形锻件
1、CYE-3型交叉磁轭磁粉探伤仪。
2、黑磁粉、水。
3、A1试片。
4、ST-80(C)型照度计。
5、磁悬液浓度测定管。
6、2-10倍放大镜。
对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的要求:
1、根据所给出的被检工件情况由编者自行选择最佳磁化方法及磁化规范,并按上述条件选择所需的磁粉探伤设备与器材。
2、磁化方法应通过示意图表达清楚。
3、在工艺卡“编制”、“审核”栏中填写其要求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等级和日期。
产品名称
压力容器筒形锻件
材料牌号
2.25Cr1Mo
检测部位
外表面(不包括端面)
检测时机
最终热处理后
(0.5分)
探伤设备
CYE-3交叉磁轭
检测方法
非荧光湿式交流
连续法(2分)
工件表面
≥1000lx
标准试片
A1-30/100
(1分)
磁化方法
交叉磁轭法
磁粉、载液及
磁悬液配制浓度
10-25g/l
磁化规范
①、提升力:
≥118N
(0.5mm间隙)
②、A1试片确定
预处理
清除外表面油脂、其它粘附磁粉物资。
磁轭行走速度
≤4m/min
磁化重叠区
≥15mm
喷洒
(0.5分)
缺陷磁痕
观察时机
磁痕形成立即观察
记录方示
照相、录相、草图标示或可剥性塑料薄膜
后处理
清除被检工件表
面多余的磁粉和
磁悬液
②、长度大于4.0mm的线性缺陷磁痕。
③、在2500mm2(其中一个矩形边的最大长度为150mm)内,单个圆形缺陷d>4.0mm,或d≤4.0的圆形缺陷大于2个。
④、综合评级超标的缺陷磁痕。
(1分)
工艺题三:
如图1所示,一空心正方形锻件,工件外壁边长为100mm,壁厚为20mm,长500mm材料牌号为2Cr13,热处理状态为1050℃油淬,650℃回火,其矫顽力为800A/m,剩磁为0.68T。
要求检测工件外壁各方向缺陷(不包括端面)。
请按照JB/T4730.4-2005,Ⅱ级合格,审核、修订并优化磁粉检测工艺卡一。
空心正方形锻件
1、TC-6000固定式磁粉探伤机、CYD3000移动式磁粉探伤机、CEW-2000固定式磁粉探伤机、CEW-1000固定式磁粉探伤机,以上探伤机均配置Φ200×
7、A1试片。
2、根据所给出的被检工件情况由编者自行选择最佳磁化方法及磁化规范,并按上述条
件选择所需的磁粉探伤设备与器材。
磁粉探伤工艺卡(40分)
100×
500mm
2Cr13
外壁表面
CEW—6000
CYD—3000(CEW—2000或TC—6000)(1分)
A1—60/100
荧光湿式交流连续法(或非荧光)(3分)
荧光≥1000uW/cm2
中心导体法(I1)
加线圈法(I2)
轴向通电法(I1)
(8分)
黑磁粉(或磁膏)+水
1.2-2.4ml/100ml
荧光磁粉+水或LPW-3油载液
0.1-0.4ml/100ml(1分)
喷.浇磁
悬液均可(1分)
先中心导体法,后线圈法磁化
I1=(2250-4050)A
I2=625A
后加线圈法磁化
I1=(1131.2-2121)A
I2=967±
10%A
偏心放置
I2=1029±
最终以A1试片确定(3分)
Ⅱ级
交流退磁法退磁、GD-3毫特斯拉计测定剩磁应不大于0.3mT
1.任何裂纹和白点,2.任何横向缺陷显示,3.任何大于6mm的线性缺陷磁痕,
4.单个圆形缺陷磁痕d>6mm,且在评定框内>4个。
1.任何裂纹和白点。
2.长度>4mm线性缺陷磁痕。
3.在2500mm2(其中一个矩形边的最大长度为150mm)内,单个圆形缺陷d>4.0mm,或d≤4.0的圆形缺陷大于2个。
4.综合评级超标的缺陷磁痕。
(5分)
I1
I2
I2
(写出线圈法的充填因数、L/D值及磁化规范计算公式)
1Y=S线圈/S工件=3.14,线圈磁化时为中充填。
2L/D=500/90.3=5.54
3I1=(8-15)D’
4NI2=[(NI)h·
(Y-2)]/8
工艺题四:
如图所示,一在制10立方米液氯储罐,材料牌号16MnR,直径Φ1600mm,板厚14mm,要求检测所有对接焊缝及热影响区外表面缺陷。
请按照JB/T4730.4-2005,Ⅱ级合格,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二。
Ф450×
14
B4
φ1600
A1
B1B2B3
A2
22002200
图2液氯储罐
1、CYE-1单磁轭磁粉探伤仪,CYE-3型交叉磁轭磁粉探伤仪。
4、黑磁粉、BW-1型黑磁膏、水。
5、A1试片。
6、磁悬液浓度测定管。
7、2-10倍放大镜。
磁粉探伤工艺卡(20分)
液氯储罐
16MnR
对接焊缝及
热影区外表面
焊后(1分)
表面状况
焊态(或打
磨表面)(1分)
CYE-1单磁轭
非荧光
湿式
连续法(2分)
工件表面可见度
交叉磁轭法
或单磁轭法
(5分)
磁粉、载液
及磁悬液配制浓度
磁悬液施加
喷洒(0.5分)
电流种类磁化规范
交流电
提升力:
1.交叉磁轭≥118N
2.单磁轭≥45N
3.A1试片确定(3分)
JB/T4730.4-2005(0.5分)
质量验收
Ⅱ(0.5分)
1.不允许任何裂纹和白点。
2.任何线性缺陷磁痕。
3.在35×
100mm2评定区内,单个圆形缺陷d>3.0mm,或d≤3.0的圆形缺陷大于2个。
4.综合评级超标的缺陷磁痕。
(2分)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10分)
1
预清理
1.清除焊缝边缘处飞溅、焊渣.
2.如焊缝光滑可直接进行MT,否则应打磨至被检区域光滑(0.5分)
2
设备选择
采用单磁轭检测B4焊缝,交叉磁轭检测其他对接焊缝或采用单磁轭检测所有焊缝
磁化要求
采用交叉磁轭磁化时,其检测速度小于等于4m/min;
检测时交叉磁轭与工件
必须作相对运动。
单磁轭磁化时,同一部位至少磁化两次,两次磁化相互垂直
磁化时间
通电时间1-3秒。
试片校核
由A1试片确定磁化规范(0.5分)
3
施加磁悬液
浓度测定
每天检验前应进行磁悬液浓度测定(0.5分)
施加时机
通电过程中施加磁悬液,停施磁悬液至少1秒后方可停止磁化(0.5分)
4
检验与复验
发现磁痕后立即观察(0.5分)
观察环境
检验时工件表面可见光照度≥1000lx(0.5分)
辅助观察
器材
为辩认细小磁痕可用2-10倍放大镜观察(0.5分)
复验
出现JB/T4730.4-2005第6条所述需复验的情况时应复验(0.5分)
超标缺陷
处理
发现超标缺陷后处理至肉眼不可见,再用MT方法复检,直至缺陷被完全清除,
补焊后仍复检至合格(0.5分)
5
记录
记录方式
采用照相、录相、草图标示或可剥性塑料薄膜等方式(0.5分)
记录内容
记录超标缺陷磁痕尺寸、位置和形状(0.5分)
6
可不退磁(0.5分)
7
清除被检工件表面多余的磁粉和磁悬液(0.5分)
8
报告
按JB/T4730.4-2005第10条签发报告(0.5分)
编
制
MT-Ⅱ
MT-Ⅲ(0.5分)
审
核
MT-Ⅲ或责任师(0.5分)
工艺题三题解过程
1、2Cr131050℃油淬、650℃回火后其矫顽力为800A/m,剩磁为0.68T,因此不可用剩磁法,只能采用连续法。
2、为获得工件外壁较高检测灵敏度,且该工件应在室内进行磁粉检测,故最佳检验方法应为荧光湿式交流连续法。
3、采用轴向通电法进行周向磁化,检测空心锻件外壁纵向缺陷。
横界面上最大尺寸为:
D’=
mm
采用交流电,按JB/T4730.4-2005表3
I1=(8-15)D’=(1131.2-2121)A
4、采用线圈法进行纵向磁化,检测空心锻件周向缺陷。
①计算空心锻件有效直径Deff2
按JB/T4730.4-2005P12公式(6)
Deff=2[(At-Ah)/π]1/2=2[(1002-602)π]1/2=90.3mm
②计算L/D值
L/D=500/90.3=5.54因L/D值大于2小于15,可按JB/T4730.4-2005相关公式计算
③计算充填因数
mm2
则
2<3.14<10,为中充填因数
④按JB/T4730-2005P12公式(4)计算
NⅠ=[(NⅠ)h(10-Y)+(NⅠ)l(Y-2)]/8
其中
(低充填时正中放置)
(低充填时偏心放置)
正中放置时:
(优选)
NI1=4833.2N=5则I1=966.64A取I1=967A±
10%
b.偏心放置时:
(检测不方便、不恰当)
NI2=5142.4N=5则I2=1028.5A取I2=1029A±
⑤磁化次数N
按JB/T4730.4-20053.8.6条规定,有效磁化区为L+150=250+150=400mm,每次重叠10%,
取N=2
工艺题五:
某压力容器制造厂为聚丙烯装置生产一台丙烯蒸发器(见图2)。
容器设计压力为2.5MPa(壳程)/1.0MPa(管程),设计温度为-45℃(壳程)/220℃(管程),盛装介质为丙烯(壳程)/蒸汽(管程),容器规格为Φ800×
24×
6465mm,壳体和Φ159×
12接管材质为09MnNiDR;
焊后要求整体热处理、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现要求按JB4730.4-2005标准编制该产品Φ159×
12接管角焊缝磁粉检测工艺。
(采用中等灵敏度检测、Ⅱ级合格)。
接管Φ159×
12接管Φ159×
12
B8B10管束Φ25×
3
D1D3
B1B2B3B4B5B6B7
A1A2A4
A3
D2D4
B9B11
图2丙烯蒸发器
1、CYE-1单磁轭磁粉探伤仪,CYE-3型交叉磁轭磁粉探伤仪,CYD3000移动式磁粉探伤机,支杆一付。
丙烯蒸发器
09MnNiDR
接管D类角焊缝,(1分)
(或CYD3000)
(3分)
连续法(5分)
工件表面可见光照度≥1000lx
接管角焊缝:
单磁轭法(或触头法)(5分)
磁粉、载液及磁悬液配制浓度
喷洒(1分)
电流
种类
交流电(2分)
JB/T4730.4
-2005
电流值或提升力
单磁轭≥45N
触头法:
3.5-4.5触头间距(2分)
灵敏度
校验
用A1-30/100试片校验灵敏度(2分)
不允许
缺陷
(4分)
编制
MT-Ⅲ
审核
MT-Ⅲ或责任师
综合题一:
某一压力管道元件—四通管,由无缝钢管加工制成,规格尺寸为Φ273×
8×
720mm,结构型式如下图,材质为20#钢,加工工艺为:
钢管整体加热至910-930℃,在热态下用模具拉拔成型Φ89拔口,再经机械方法加工至规定尺寸。
设计图样规定该四通管外表面应进行100%磁粉检测,检测标准为JB/T4730.4-2005,合格级别Ⅱ级。
1.结合四通管加工工艺,简述该产品磁粉检测的重点部位,并说明理由。
答:
该四通管在加热状态下用模具拉拔成型Φ89拔口,起拔位置内至拔口的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受到很强的拉应力、弯曲应力的作用,容易出现拔制裂纹,因此起拔位置(在图中Φ120范围内)至拔口部位是本产品磁粉检测的重点部位。
2.工件整体周向磁化方法有直接通电法和中心导体法两种,从操作方便性、磁化效果、检测要求适应性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对该工件应用的可行性。
采用中心导体法比采用直接通电法较为可行。
中心导体法操作方便、磁化效
果较好、便于在该工件上实施。
直接通电法需采用专用电极,否则难以保证与工
件良好接触,且操作不当易产生打火烧伤现象。
当然如注意上述问题,并采取了
相应措施,进行间隔等方位多次磁化,则采用直接通电法也是可行的。
3、应用直接通电法或中心导体法对该工件进行整体周向磁化时,工件中磁感应强度分布是否均匀?
如不均匀,指出哪些局部位置磁化效果较差?
是否需要使用灵敏度试片?
如需使用应贴在何处?
如何确定有效磁化区域?
并在图中画出。
①、不均匀,拔制管口正面和背面磁化效果较差。
②、磁化过程中必须使用灵敏度试片,灵敏度试片应贴在拔制管口正面和背面磁化效果较差的部位。
③、应使用灵敏度试片确定有效磁化区。
4、应用线圈法对该工件整体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T 复试 资料 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