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docx
- 文档编号:1836265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76KB
毕业设计论文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docx
《毕业设计论文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论文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
对策思考
姓名:
000000
班级、学号:
00000000000000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000000000
开题时间:
2008-06-04
完成时间:
2009-11-30
2009年11月30日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4
正文…………………………………………………………5-21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22
答辩过程记录表………………………………………………23
课题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课题(论文)提纲
0.引言
1.高职专科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生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突出
1.2会计专业教师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1.3学校教育教学定位不准确
2.高职专科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学生方面
2.2教师方面
2.3学校方面
3.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水平的对策
3.1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3.2高职教师以会计职业能力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3.3高职院校办学应以就业为导向
二、内容摘要
以会计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中心,使教学过程职业特色鲜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贴近生产一线本。
文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和学校办学三个方面剖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策,试图帮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就业率。
三、参考文献
[1]吴言,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4(16)
[2]袁旭潘启富,高等职业教育精品的理念与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南宁)》,2004.9
[3]吕景泉,借鉴德国职教经验打造中国高职品牌[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5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文件附件
[5]杨金土,走出中国自己的高职教育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1,(5)
[6]姜大源,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脉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1)
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00000000000
中文摘要:
以会计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中心,使教学过程职业特色鲜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贴近生产一线本。
文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和学校办学三个方面剖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策,试图帮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
需求导向;学生主体;会计职业能力;岗位技能;职业素养
0.引言
近几年,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包括电算化会计、财务会计专业,以下均称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就找到本专业工作的比例很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三年内都未真正接触过会计工作。
另一方面,大部分用人单位在会计人员的选用方面一般都选择有会计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会计人员,轻易不接受应届毕业生。
因为这些用人单位都不愿意花费精力、时间、金钱培养刚出校门、会计工作经验匮乏的毕业生,由此导致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
这就产生一个矛盾:
不能就业何来会计工作经验?
由此导致恶性循环。
就业率低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具体问题产生在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和学校办学三个方面,并各有成因,本文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试图帮助高职院校以会计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中心,使教学过程职业特色鲜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贴近生产一线,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普通专科学校演变而来,其中会计专业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始终未能彻底摆脱普通高校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体系依旧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教学内容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教育,有些内容与会计岗位的实际需求脱节。
有些学校尽管在教学计划中实践学时可能达到一定比例,但除去军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与会计岗位相关的实践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教学重心错位,导致学生的会计岗位技能和会计职业能力不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下,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去“打基础”,学习了一些用不上的理论,而会计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脱离会计岗位和学生就业需要,造成就业率偏低。
就业率低是一些高职教育教学会计专业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学生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突出
高职院校毕业生理论水平肯定不如本科院校,但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应该是强项,但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却差强人意,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比较差,甚至一些毕业生连会计最基本的工作——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都不会,填写支票都不熟练。
1.2、会计专业教师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一些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业务性很强的课程时,注重讲解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分录,却很少讲如何根据原始凭证确定业务处理方法,也很少让学生亲自操作,导致学生不会审核原始凭证,不会填制记账凭证,更不会根据账簿记录编制复杂的报表。
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本身也是普通大学毕业生,从来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本身就缺乏会计工作能力。
1.3、学校教育教学定位不准确
很多高职院校是普通专科学校改制而成,也有一些学校是普通高校办高职。
在教育教学定位上,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教学过程缺乏职业特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普通高校相比差别不大。
一些院校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开设不少,但专业课课时比较小,会计实践教学比例很小,有的院校实践教学虽然达到一定比例,但也是为了应付检查、验收,执行起来却大打折扣。
一些院校会计实践往往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10周集中实习,表面上实践学时高达400(5天/周×10周×8学时/天),但院校不能提供真实的实习场所,让学生自己找单位,很多学生找不到,最后只能托人找单位、盖公章了事;有的学生虽然联系到实习单位,但通常由于会计工作特殊性而无法在任何会计岗位实践,只能是走马观花,帮帮闲杂;有的学生临近毕业,面临招聘、专升本等状况已经不能踏踏实实的实习了。
最终高比例的实践教学落只得“徒有其名”,根本达不到培养会计工作能力的目的。
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存在上述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而毕业生就业率低又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障碍。
那么,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原因有哪些呢?
从宏观方面来说,社会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不重视、供求矛盾是原因之一,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比较少,而毕业生供给又比较多,一个岗位引发数十位甚至上百位的应聘者司空见惯,用人单位难免要挑挑拣拣,愿意选择学历层次更高一些的毕业生。
但从微观方面来说,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和学校办学三大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2.1、学生方面
有人把培养人才比喻成企业制造产品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高职院校与企业生产产品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产品完全是依靠设计师的塑造和生产工人的生产,其质量完全取决于外力作用,而学校培养人才除了依靠教师培养塑造以外,还受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取决于学生本人的参与状况,因为内因起决定作用。
所以要认真分析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入学“门槛”降低,学生接受能力差
近年来,全国高校普遍扩大招生,使得地方高职院录取分数比起扩招之前低很多,学生接受能力也比较差。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属于文科,但课程设置中却有一些课程涉及数学知识比较多,而录取到高职院校的文科学生数学普遍偏差,因此一些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统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感觉很难,学习信心不足,能力偏差,成绩偏低。
2.1.2受不良风气影响,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
在高职院校,一部分学生受不良风气影响,学习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平时放松,期末突击,只求考试过关即可,不求真知灼见,不求能力提高。
学生学习过程缺乏动力,缺乏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难免出现有文凭没水平的问题。
2.1.3、学习方法不当,学生“死读书”、“读死书”
由于专业引导比较差等原因,一些学生进入专业课程领域后,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死读书”、“读死书”状态,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期末复习背诵,考试题型还是“老八样”:
单选、多选、判断对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录、计算,分录和计算的比例低,只要能背学生就差不多得高分。
这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法与会计岗位需求差距很大。
2.2教师方面
2.2.1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会计专业教师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课时有限,只够讲理论,不够讲实践,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教师认为学会理论就行了,将来到工作岗位在把理论应用到实践。
此外,上会计实践课需要完善的会计资料、专用的实训教材、仿真的工作环境等,一些院校不具备上实践课的条件,实践教学往往不被重视。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上不占优势,在职业能力上如果再不占优势,就业率就必然成为问题。
2.2.2教师缺乏会计工作经验
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大部分来自于普通高校,而普通高校是属于以学术性为主的教育,其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在校期间很少受过会计工作实训,就直接分配到高职院校任教,本身就严重缺乏会计工作经验,教学过程只重理论、轻实践就不足为奇了。
缺乏会计实践经验的教师,很难培养出来会计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都很强的学生。
2.2.3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教学过程以注入式为主,学生学习以考试为终极目的,教师一讲到底,课堂上基本是“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
学习努力的学生,成为“听客”,厌烦学习的学生成为“看客”,听客和看客都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
于是,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师授学承,再打折扣,灌多进少,学习积极性下降,非常被动。
此外,一些老师在上课之前,不了解所任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是什么,培养规格是什么,也不知道所担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能起什么作用,教学形式依旧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照本宣科,只讲理论不讲实践,教材几年不换,教案内容几年不变,讲课是为了考试。
即使有多媒体课堂教学,也不过是用大屏幕代替了板书。
在大学课堂,教师是主导,任务是在讲台上讲课,学生是受教育者,任务是在下面听课,师生之间很少沟通。
单一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工作能力。
2.2.4专业课教师缺乏后续教育
近十年来,会计工作领域发生很多重大变化,如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领域冲击很大。
国家相关政策早已规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会计专业教师更应接受会计后续教育,以利其将更新更准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传递给会计专业学生。
但目前却没有相关政策制度要求会计教师必须接受后续教育。
一些高职院校也因资金等限制,很少让会计专业教师接受后续教育,甚至不能提供前卫的教学参考资料供会计专业教师自修提高,加之一些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等原因,导致一些会计专业教师在上专业课时,捧着过时的老教材照本宣科。
虽说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都会慢慢变得陈旧,但因为专业课教师缺乏后续教育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毕业时其知识就已经滞后了许多,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不可避免了。
2.3学校方面
2.3.1培养目标定位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专科生 会计 教学 中的 问题 对策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