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356120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6.04KB
长清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长清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清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季漫长、寒冷、少雨雪。
年平均气温13.8度,年平均降水量623.1毫米。
长清在泰山隆起边缘,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的倾斜地势,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山区、丘陵、山前平原和黄河洼区,有“八山一洼一平原”之称。
境内河流较多,主要有黄河,南北大沙河水系,还有玉符河、清水沟等河流。
区内土质主要为棕壤土、褐土和沙风土。
资源:
境内物产资源十分丰富,粮、油、菜、瓜、果、肉、禽、蛋、奶、鱼等农副产品种类齐全,矿产资源有煤、金、铜、铝、磷、铁等,特别是石材资源比较丰富。
“三砂五石”(红砂、黄砂、青砂、花岗石、大理石、木鱼石、石英石、钾长石)储量分别在10亿吨和30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花岗石有24个品种,储量达200亿立方米以上;
具有保健功能的稀有木鱼石储量达1亿立方米以上,现已加工制作成上百种保健工艺品,素有“建筑建材之乡”之称。
交通通讯:
境内黄河流经西部四镇52公里,京沪铁路穿越东部四镇,设有7个火车站。
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003省道、220国道等公路干线纵贯南北,距京福高速公路8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50公里。
2003年末,全区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5.42万门,电话机达11.09万部。
旅游资源:
长清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境内古迹荟萃,文物众多,是神医扁鹊的故乡,是山东省重点旅游区之一。
区内有旅游文物景点4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6处,市级16处,有被誉为“海内四大名刹之首”的灵岩寺;
与泰山、灵岩寺并称“三山”的道教圣地五峰山,世外桃源莲台山,汉代石室孝堂山,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各以幽、奇、古、险等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境内五峰山仙人台商周遗址,双乳山西汉古墓的发掘分别被列为1995年、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丰富的史料证明长清区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长清区基本情况
长清是省会济南的新区,总面积1178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613个行政村、53万人。
长清是正在崛起的西部新城。
地处济南市西南部,东依泰山,西滨黄河,京沪铁路、104、220国道、104省道及京福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济菏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形成了“六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成为连接京津唐、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2001年6月撤县设区,结束了1400多年县建制的历史。
2003年6月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了济南“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其中“西进”是指加快开发以济南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长清主城区为主的“西部片区”。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两轴五组团”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即以自然山体、水系和交通走廊为主线,进一步细划为长清主城区、大学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五峰山旅游度假区五个功能不同、风格迥异的城市组团,从而形成沿经十路连接经济开发区和长清城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城市发展轴;
沿104国道连接大学科技园区和五峰山旅游度假区的高等教育、文化旅游、休闲居住发展轴,建成有利于高等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等教育示范区,有利于人才、资本要素聚集和技术产品扩散的现代化产业带,有利于生活居住、商贸物流和旅游、休闲、度假,融山、水、绿、城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目前,“五个组团”规划面积达160平方公里,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长清是适宜人居的生态旅游大区。
南部苍翠群山连绵环抱,发源于泰山北麓的北大沙河穿越南北,青山、绿水、名胜、古迹形成特有的人文自然景观,享有省会济南“后花园”的美誉,素有“山水长清,齐鲁仙境”之美称。
水资源质优量大,据全市之最,年可利用总量在2亿立方米以上,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7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4处、市级14处,有史称“海内四大名刹之首”的灵岩寺,与泰山、灵岩并称“鲁中三山”的道教圣地五峰山,有“江北第一植物园”之称的莲台山,堪称“中国长城之父”、先于秦长城400余年的齐长城,中国最古老的地面建筑汉代石室孝堂山,构成了东线以佛教文化为主、西线以秦汉文化为主的“山河文化”景观群,是“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一黄金旅游热线上的重要旅游区。
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文自然优势,最大限度的将城区周边青山、碧水纳入城市中,打造山水相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园林型新区。
目前城区绿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占有公共绿地超过12平方米;
全年空气优良率达100%,成为天然的“森林氧吧”;
旅游业形成了“一区”(五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两线”(以灵岩寺为主的东部宗教旅游线,以孝堂山、大峰山为主要景点的西部古文化和红色旅游线)、“三带”(长清东南部生态旅游带、大学科技园修学旅游带、济南经济开发区现代工业和农高区观光农业旅游带)的新格局。
长清是成长力旺盛的科教文化新区。
济南是山东省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城市,是渤海湾最具人文优势的核心腹地。
新建的大学科技园是一个引领济南高校扩张,具有生态、旅游、高教、科研、新城功能的城市新区,把高等教育集聚发展与城市拓展方向和新城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汇聚高科技人才、现代化产业及科研、信息和学术的交流中心。
依托技术创新机制、信息网络、科技成果、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和生产制造,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建成智力密集的科研教育、创新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依托大学的科教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发展高效益、高创汇、高科技产业。
科技人才与科技产业互动发展,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两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高技术产业研发平台、与国际接轨的三大研发基地,为IT产业、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流发展环境。
长清是吸引力强劲的开放型新区。
灿烂的历史文化,秀美的山川风光,便利的交通条件,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与欧美、东南亚、香港、台湾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济上的往来,出口产品达百余种;
鲁能、晶恒、重汽、济柴、联想、捷迈、山水、佳宝八大品牌企业成为工业的重要支撑,山东鲁能工业园入驻的七家企业中有世界500强恩翼帕瓦投资生产的高科技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项目、引进日本最新研发技术生产100万伏特高压变电增压设备项目、全国最大的电子式电度表生产基地,晶恒工业园是全国北方最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基地,捷迈工业园是我国目前技术含量最高、产品品种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数控加工设备研发生产企业;
建筑建材、压力容器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机械装备制造、新型建筑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链不断拉长;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0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7%以上,凸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后劲。
一、解放思想,把握机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我们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境界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等,引导各级干部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更大范围内重新审视发展定位。
特别是立足长清区位、交通、资源等诸多优势,牢牢把握撤县设区、建立济南经济开发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等发展机遇,确立了强力推进“5321”工程的发展思路,即突破“五区”(济南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现有主城区、济南农高区、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做强“三园”(济南经济开发区南园、水龙王工业园、万德工业园),推进“两化”(工业化、城市化),尽快把长清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良好、文明富裕的省会现代化新城区,力争到2007年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三十强。
这一发展思路是长清几届区委、区政府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目前已成为全区上下的自觉行动,正在引领长清向更高的目标和层次迈进。
二、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坚持“一产立区、二产强区、三产富区”的战略布局,加快构筑都市农业、现代工业、现代物流等产业体系,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地域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从02年到04年分别以年均速度16%、22.4%、26%和49.1%递增,2004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7.6:
50.9:
31.5,其中第二产业比02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了奶、畜、果、林、菜、种、菌和花卉八大特色产业,各类龙头企业达到52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1个,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重点园区、优势产业、骨干企业“三大群体”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预计今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增长42%;
工业投入达到22.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家,过亿元企业18家。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建大型商业网点8万平方米,投资1.4亿元、全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商业设施济南明珠新世纪广场已投入使用。
坚持放开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5%、占税收比重达到84.8%,被命名为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
三、以“五大片区”为龙头,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以建设“山水绿城、泉城新区”为目标,以“五大片区”为核心,全面实施大规划、大整合、大建设战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济南经济开发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自然生态与持续协调发展”的城市经营理念,努力营造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有利于人才、资本要素聚集和技术、产品扩散的现代化产业带;
打造济南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区域;
建设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工业加工、综合物流、商贸及休闲旅游产业化基地;
塑造具有高效都市生活魅力、宁静优雅生活环境、鲜明文化内涵氛围和独特个性发展空间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形象。
目前,发展战略研究和30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已经完成,区内入驻企业145家,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三大主导产业。
2005年基础设施投资达到3.9亿元,实现了“七通一平”,形成了“四纵六横”30公里路网,辐射面积达20平方公里;
供水、供电、排污、消防等配套设施同步进行,热力、天然气等7种管线一次入地;
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全面实施,绿化面积达30万平方米。
今年1-9月份,引进项目35个,总投资40亿元,投资过亿元的1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20个,外资项目5个;
济柴、联想沃德汽配等22个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华冶钢铁、鲁联、惠丰等10个项目即将开工,机床一厂、济锅、联想沃德二期等10个项目争取尽早签约,确保开发区年内在建项目30个、力争40个;
区内实现业务总收入21.18亿元,增长124%,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大学科技园,是山东省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信息交流中心;
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生态化、信息化的城市新区;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长远要求的国内一流大学科技园。
以景观湖为主体的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地带,规划结构为“一心两带三区”(以水体为主题的景观中心、生态性商业建筑和文化建筑群组成的滨水公共建筑带、三个科研产业区)的城市公共设施布局、双轴的城市功能和景观主轴、九个相对独立的居住组团和双网络的城市公共活动与休闲空间系统,整个区域构成清晰有机的整体。
规划用地面积43.1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9平方公里;
可入驻15所高校、20万在校生,建成后将达到40万人口;
建设各类建筑物18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0亿元;
需整体搬迁整合25个村庄、8000多户、2.5万人,拆迁房屋160万平方米。
目前,已有山东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校入驻大学科技园,今年在校师生达到7万人。
截止今年9月底,整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已完成投资65亿元;
38公里的6条道路达到了路通、亮化、美化的要求,水、电、讯、邮、储、医等配套设施全部到位;
9所高校已开工建设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120栋、173万平方米;
连接济南市区、长清主城区的两条公交线路已开通,连接园内各高校的公交线路即将开通。
搬迁安置工作顺利推进,占地1002亩的第一安置区是目前山东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设施最完备的农民安置小区,建设高标准住宅楼133栋,可安置13个村、1.3万人,现有11个村、4215户、10069人顺利搬入,中小学、幼儿园和商场超市等配套设施全面启用;
第二安置区44栋住宅楼已基本竣工;
第三安置区即将启动。
现有主城区,以建成功能齐全的政务区、居住区、服务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规划面积达45平方公里,现已形成15平方公里、10万人的规模。
今年投资1.5亿元,对城区道路进行全面改造,建设里程达15公里;
全面实施了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人均占有公共绿地超过12平方米,正着手规划建设石麟山公园、文昌山公园及河滨公园;
旧城改造是全市最大的旧城改造工程,总面积1.6平方公里,拆迁面积44万平方米,建设面积110万平方米,总投资5.2亿元,一期工程顺利推进。
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建成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农业观光旅游区为目标,以发展高效集约农业和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形成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培育、示范、推广、开发、工贸流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目前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入驻佳宝、明发、澳利等企业30家,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兽药研发生产基地。
五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以自然景观为依托,以生态文化、养生文化、道教文化为主线,融观光旅游、康体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型园区。
目前36平方公里的规划正在实施,占地833亩齐鲁碑林已全面开工建设,具有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已投入使用。
四、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工业投入的根本抓手,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实施大招商、招大商,借梯上楼、借力发展。
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做到对有污染项目不引进、不上马,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招商重点上,坚持同产业升级、区域布局结合起来,重点引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高科技项目;
在引进项目布局上,把济南经济开发区作为重点,搞好开发区南园、水龙王工业园、万德工业园三大园区的配套加工,推进“一区”与“三园”的良性互动发展;
在考核机制上,侧重加强对经济主管部门和有条件街道、乡镇的考核,从而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
今年1-9月份,全区共引进各类项目150个,计划总投资14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9.1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74.05%,其中投资过亿元的28个,济南市以外的项目109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3个),其中山水集团与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的合资项目已经签约;
全区完成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增长19.7%;
总部经济开局良好,中国联通公司山东分公司总部搬迁项目已落户长清,即将开工建设。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投资18亿元的济南柴油机厂一期工程预计今年11月份完成、部分试生产,二期工程将与世界500强美国康明斯公司合资,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7.5亿元;
联想济南沃德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由联想集团整体收购济南汽车配件厂组建,原济南汽车配件厂是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全国最大的发动机气门生产企业,现已动工建设,计划明年4月份竣工投产,年销售收入可达6亿元;
重汽工业园二期工程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见效,三期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中,竣工后将形成3万辆商用卡车的生产能力;
国家级高科技项目天诺屏蔽材料即将竣工投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4000万元;
中外合资欣和食品项目进展顺利,年产调料产品2000多吨,其中半数产品出口。
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长清
大力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加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投入,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着力解决“水、路、医、学”等方面的问题,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取得明显进展,全区农民普及率达到84.3%;
农村“三通”工程成效显著,近两年投资1.8亿元,建设农村公路700公里,今年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
今年投资559万元,解决76个村、5万人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到2007年全部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村村通客车率达到98%。
建立了乡镇“促强扶弱”机制,促进贫困乡镇加快发展。
区财政拿出500多万元对集体收入薄弱村进行转移支付。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和山区保护性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还果工程和小流域治理工程,搞好林果开发和荒山绿化,培植高效绿色产业和生态效益型经济。
切实搞好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出台了《济南市长清区整体搬迁村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将养老保险、就业补助、抚养费明确到个人;
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成立了全市首家为失地农民服务的安置区劳务市场,已培训失地农民3000余人、安置就业1500余人。
深入开展“文明长清”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检查验收。
大力建设“平安长清”,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全力维护好社会稳定。
全面推行政府提速,把全区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纳入政务中心大厅合署办公,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最大限度地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降低收费标准,提高办事效率。
坚决制止“三乱”行为,严查损害发展环境案件,为投资者创造了顺心、安心、舒心的社会环境。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历史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
长清作为济南的新城区和省会经济圈的重要一极,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确定的“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做到思路再开阔、起点再提升、措施再强化、发展再提速,进一步加快在济南西部崛起的步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经济建设
2004年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14.1%,第二产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17.5%。
人均生产总值16684元,可比增长18%。
生产总值按在地统计原则初步核算数为91.2亿元,同比增长14.3%。
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全区社会劳动生产率32183元/人,增长18%。
各项税收总额3.35亿元,增长34.2%,高于GDP增幅15.6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3.75%,提高0.47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末的19:
49.7:
31.3调整为18.1:
50.8:
31.1,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
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48.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个体私营增加值29亿元,增长26.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3.9%和32.4%。
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税收2.76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占全部税收的82.3%。
固定资产投资率为60.8%,提高16.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26.35%,提高4.06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7.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6%。
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9万人,增长0.4%;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2%。
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就业再就业4259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27人,劳务输出20280人。
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5%。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全区社会环境稳定,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15起,比去年提高44%,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破获经济案件12起,挽回经济损失194万元,避免经济损失312万元,维护了经济秩序。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2004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33起,死亡113人;
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上升21起,增长18.8%,死亡人数增加24人,上升30%。
城市建设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长清撤县设区。
从此长清真正融入山东省省会城市泉城济南,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的一员,为长清腾飞提供了新的更高更好的平台和千载难逢的机遇。
2002年6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了济南市新一轮发展规划,制定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其中西进主要就是指加快开发以长清城区和济南经济开发区为主的西部片区。
规划以自然山体、水系、交通走廊,把全区进一步细划为长清城区、科教研发区、产业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五个功能不同风格迥异的城市组团,从而形成沿220国道,连接经济开发区和长清区的城市发展轴,沿104国道,连接科教研发和休闲旅游区的高等教育文化旅游发展轴。
把长清建设成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有利于高等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等教育示范区,有利于人才资本要素聚集和高新技术产品扩散的现代化产业带,有利于生活居住、商贸物流和旅游、休闲、度假,融山、水、绿、城于一体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宜人居文明开放的现代化新城区。
开发区建设
座落在长清境内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济南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区内分布科教研发区、产业开发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区内各种规划设计体现了国际一流水平,交通四通八达,水、电、热、气、广播电视、通讯等12种管线一次到位全部入地。
科教研发区: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全力打造山水相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型新区,区内建有由山东省政府确定的高校新区,建城后成为山东省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信息交流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环境生态化、运转信息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满足科研教育长远发展,能容纳20万在校生和40万人口居住,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一流科教研发新区。
目前,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轻工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十余所高等院校入驻其中,高校新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一座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功能齐全、传统与现代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