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庄旧城改造项目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349476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35.33KB
河南庄旧城改造项目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河南庄旧城改造项目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庄旧城改造项目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别对建筑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等,均根据施工流程和施工进度安排制定好详细的计划书,并组织落实安排。
主要材料计划:
钢材约4800t(±
0.00以下部分)、商品混凝土约21000m3、防水材料、给排水管材、电气材料等。
所有材料均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提前考察、确认、组织进场。
主要机械设备选用:
垂直及水平运输:
QT40塔吊11台,臂长为48m。
基础施工阶段塔吊主要负责基础阶段的钢筋、模板、管材的垂直水平运输。
混凝土输送及钢筋加工机具:
二台汽车泵和5台地泵。
钢筋焊接机、弯曲机、切断机、调直机,木材加工机械等小型机械。
2.2技术准备:
组织本工程的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并作好技术、安全交底。
对计量器具进行校核和鉴定,保证计量准确。
做好各种材料的试化验及抽检。
2.3劳动力组织准备
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紧张,必须保证投入充足的劳动力。
预计平均劳力将达到800人/天,高峰时期为1200人/天。
劳动力进场后,及时就工程意图及施工特点、施工组织计划、进度安排等进行逐层交底,交底后,各施工班组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操作要领。
项目部也制定出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和质量、技术、安全等保证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3.1施工顺序
主要施工顺序:
桩基完成→基础砖模、垫层→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施工→底板钢筋、模板、砼施工→地下外墙、柱钢筋绑扎、水电预埋→地下外墙、柱、梁、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安装→地下室砼浇筑
→
外墙防水施工。
注:
水、电、消防安装预埋预设穿插于土建施工中。
3.2施工工艺
3.2.1基础砖模
施工要求
3.2.1.1首先要进行基础梁平面放线,开挖线沿梁尺寸每边扩大20mm(防水保护层)+8mm(防水层)+20mm(水泥砂浆抹灰)+240mm(砖砌体)+150mm(工作面),开挖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尽力减少开挖尺度,影响施工质量。
3.2.1.2在梁底、胎膜底部的垫层完成后,开始砌筑厚240mm砖胎膜,用M5水泥砂浆砌筑,砌筑高度或深度按图纸设计的梁高分别进行。
当砖胎膜距边坡小于200mm,用砂或细石边砌筑边填满,并每30cm一层进行夯实。
当砖胎膜外侧距边坡大于200mm的用土回填,每300mm一层进行夯实,此处一定要夯实到位,避免因夯实不到位造成胎膜变形或侧面凹陷而影响防水质量。
砖胎膜内侧用1:
2.5水泥砂浆抹面并压光,梁底部阴阳转角处做成圆弧形(R≥50mm)。
砖胎膜完成后在各梁或各轴线进行修坡平整后浇筑垫层,随捣随抹,并将斜角做成圆弧形(R≥50mm)以便防水施工。
3.2.1.3底板外围四周的砖模,超挖部分的夯填至:
负一层-7.88m、负二层-4.08m.在此夯填土上就开始砌筑砖胎膜。
砌筑厚度240mm,高度570mm,胎膜的内边线是车库底板或楼座底板的外边线。
在砌筑前要仔细认真核对,防止因错位返工。
在胎膜上弹出垫层浇筑控制线,垫层完成后进行内侧用1:
2.5水泥砂浆抹面压光,所有阴阳角均抹成圆弧形。
3.2.1.3砖胎膜抹灰层层干燥后进行防水层施工,防水层在砖胎膜顶上甩出300mm,防水卷材留作接茬,上面压一层砖(此层砖待到做车库或楼座立面防水时再进行拆除),以确保支摸时不破坏防水层。
3.2.1.4应注意质量问题
a、砌筑砖胎膜时注意砌体上下错缝,无通缝。
b、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缝、砖平直。
c、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皮、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等缺陷。
d、当外围砖胎膜不能满足砼浇筑的涨力时,每隔5米加砖垛加固。
3.2.1砼垫层
本工程垫层设计厚度为10cm,砼标号为C15(商品砼)。
3.2.1.1施工程序
基底清渣→地基验槽→模板支设→砼浇筑→垫层养护
3.2.1.2施工方法
3.2.1.2.1模板支设:
垫层模板采用木模板支设,局部底部有缝隙之处采用砖模封堵,以防砼外漏。
由于本工程面积较大,且为保证施工进度,地基处理及垫层施工分段施工,故每次施工时均须支设一次模板。
3.2.1.2.2砼的浇筑
垫层砼的浇筑在一个区段内应按一个方向进行,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并在砼初凝之前磨压平整,并搓毛处理,垫层砼施工随打随抹并进行压光处理。
3.2.1.2.3垫层砼浇筑完毕6小时内及时进行覆盖保湿养护。
3.2.2钢筋加工
3.2.2.1钢筋放样
认真全面的熟悉图纸,领会设计要求,结合图集、规范要求,对各部分、各构件进行简图放样并编制编号。
钢筋的保护层、搭接最小长度LiF、锚固长度LaF、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La等均按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加工及绑扎。
3.2.2.2钢筋加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不得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等经冷加工处理的钢筋,钢筋除锈不能冷拉。
原则上不能进行钢筋代换;
底板、侧墙、顶板钢筋的排距一定达到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5mm);
房门上方的卧梁应锚入两侧的墙或柱内;
当矩形洞口边长大于300mm、圆形洞口大于300mm时,均要在洞口四周留设加强筋(严格按图纸要求设置);
底板、顶板,双层钢筋网片之间的拉筋,应梅花形布置,并拉在纵筋与横筋的结点处,两端弯钩为135°
,且绑扎牢固。
地下室底层的外墙、外侧柱应一次性到负一层的板顶,墙、梁、板内钢筋≥∮18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16的绑扎搭接。
人防区按人防院设计的施工,非人防区按民用院设计的施工。
当区域划分不明确的取两院最大值,一般以LKQ为界。
图纸中人防区域划斜线部位为非人防区,按民用院设计施工
钢筋排距人防质监站要求非常严格(±
5mm),一定按人防图纸要求及规范施工)。
拉钩筋:
两端弯钩135°
且绑扎牢固。
箍筋末端弯钩135°
,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不小于75mm(10d;
75mm取最大值)。
3.2.3、钢筋绑扎
3.2.3.1工艺流程
3.2.3.1.1柱子钢筋绑扎:
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钢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3.2.3.1.2剪力墙钢帮绑扎
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
3.2.3.1.3梁钢筋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3.2.3.1.4板钢筋绑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3.2.3.1.5楼梯钢筋绑扎
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部筋——绑踏步筋
3.2.3.2柱钢筋绑扎
3.2.3.2.1、套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0,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0。
3.2.3.2.2、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
锚固、受拉、受压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均不小于250mm,纵向受拉搭接长度均不小于300mm、受压搭接长度均不小于200mm。
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到搭接长度的1.3倍域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与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
受拉区不得超过25%;
受压区不得超过50%。
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焊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百分率:
受拉区不宜超过50%;
受压区不限制。
3.2.3.2.3、柱竖向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时,按规范要求错开50%接头位置,上下层接头间距大于35d。
第一步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
3.2.3.2.4、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3.2.3.2.5、柱箍筋绑扎
3.2.3.2.5.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图1。
3.2.3.2.5.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2.3.2.5.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见图2。
3.2.3.2.5.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Od(d为箍筋直径),见图3。
如箍筋采用90度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5d。
3.2.3.2.5.5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小于等于1OOmm且不大于5d的要求。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见图4。
3.2.3.2.5.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3.2.3.2.5.7墙体拉接筋或埋件,根据墙体所用材料,按有关图集留置。
3.2.3.3剪力墙钢筋绑扎
3.2.3.3.1、工艺流程:
3.2.3.3.2、立2--4根竖筋:
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3.2.3.3.3、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
3.2.3.3.4、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3.2.3.3.5、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
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3.2.3.3.6、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3.2.3.3.7、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或用梯子筋将伸出的竖向钢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3.2.3.4梁钢筋绑扎
方案设计说明:
地下车库地梁按图集11G101-3,JL构造(反向受力),其吊扣筋为反扣,底筋在1/3跨搭接,顶筋在支座处搭接。
特别提示:
反梁箍筋开口朝下。
主楼地梁按图集11G101-3,JL构造(正向受力),其吊扣筋为正扣,底筋在支座处搭接,顶筋在1/3跨搭接。
3.2.3.4.1、工艺流程: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梁——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3.2.3.4.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2.3.4.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
放主次梁的架立筋;
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
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筋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加以解决。
3.2.3.4.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人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5。
3.2.3.4.5、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O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3.2.3.4.6、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3.2.3.4.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2.3.4.8、梁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3.2.3.5板钢筋绑扎
基础部分的底板钢筋的绑扎:
板的上部钢筋遇梁时折弯且平直伸入梁内,下部钢筋贯通设置,其搭接区域按图集11G101-3,79页执行。
板的第一根钢筋距基础梁边为1/2板筋间距且不小于75mm。
基础梁的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设置按图集11G101-3,71页执行。
3.2.3.5.1、工艺流程
3.2.3.5.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3.2.3.5.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2.3.5.4、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图6)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图6
3.2.3.5.5、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钢筋马镫的设置: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马镫,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钢筋马镫的形式与尺寸如下图所示,(底板)每隔1m放置一排。
其直径选用:
当板厚h≤30cm时为12~14mm;
当板厚h=30~50cm时为16mm;
当板厚h>50cm时为18~20mm。
1Ф16
400800400
11-1剖面
图:
底(顶)板马凳详图
电梯间、井、筏板钢筋马镫及支撑采用Ф25纵横交错布置,详见现场绑扎图样
3.2.3.5.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
盖铁下部安装马凳,位置同垫块。
3.2.3.6楼梯钢筋绑扎
3.2.3.6.1、工艺流程
3.2.3.6.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2.3.6.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2.3.6.4、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2.4、剥肋滚压螺纹加工
3.2.4.1施工准备
3.2.4.1.1作业条件
3.2.4.1.1.1、凡参与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质检人员均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4.1.1.1.2、工程开工前,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型式检验报告必须包括连接套长度、外经、内经、扭紧力矩值、牙形角平分线垂直于锥面等参数。
3.2.4.1.1.1.3、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工艺检验。
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进行钢筋连接操作。
3.2.4.2材料及主要机具:
3.2.4.2.1钢筋:
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3.2.4.2.2连接套应符合以下要求:
3.2.4.2.2.1有明显的规格标记(如II级钢32或III级钢32)。
3.2.4.2.2.2加工好丝头用塑料密封盖封住。
3.2.4.2.2.3有产品合格证。
3.2.4.2.2.4连接套应分类包装存放,不得混淆和锈蚀。
3.2.4.3主要机具:
3.2.4.3.1采用钢筋剥肋滚丝机(型号:
GHG40、GHG50)
3.2.4.3.2力矩板手:
力矩扳手必须经计量管理部门批准,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生产厂生产的产品。
力矩扳手需定期经计量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扭力仪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准使用。
检定期限每半年一次,且新开工工程必须先进行检定方可使用。
3.2.4.4施工工艺
3.2.4.4.1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钢筋套丝→接头单体试件试验→钢筋连接→质量检查
3.2.4.4.2钢筋下料可用钢筋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用气割下料。
钢筋下料时,要求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不得弯曲、不得出现马蹄形。
3.2.4.4.3钢筋套丝:
3.2.4.4.3.1采用钢筋剥肋滚丝机(型号:
GHG40、GHG50),先将钢筋的横肋和纵肋进行剥切处理后,使钢筋滚丝前的柱体直径达到同一尺寸,然后再进行螺纹滚压成型。
此法螺纹精度高,接头质量稳定,施工速度快,价格适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3.2.4.4.3.2钢筋剥肋滚丝机由台钳、剥肋机构、滚丝头、减速机、涨刀机构、冷却系统、电器控制系统、机座等组成。
其工作过程:
将待加工钢筋夹持在夹钳上,开动机器,扳动进给装置,使动力头向前移动,开始剥肋滚压螺纹,待滚压到调定位置后,设备自动停机并反转,将钢筋端部退出滚压装置,扳动进给装置将动力头复位停机,螺纹即加工完成。
该机主要技术性能见表3.2.4.4.3.2
剥肋滚丝头加工尺寸应符合表3.2.4.4.3.2的规定。
丝头加工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1/2,其公差为+2P(P为螺距)。
剥肋滚丝头加工尺寸(mm)表3.2.4.4.3.2
规格
剥肋直径
螺纹尺寸
丝头长度
完整丝扣圈数
16
15.1±
0.2
M16.5×
2
22.5
≥8
18
16.9±
M19×
2.5
27.5
≥7
20
18.8±
M21×
30
22
20.8±
M23×
32.5
≥9
25
23.7±
M26×
3
35
28
26.6±
M29×
40
≥10
32
30.5±
0.2
M33×
45
≥11
36
34.5±
M37×
3.5
49
38.1±
M41×
52.5
3.2.4.4.3.3操作工人应按表3.2.4.4.3.2的要求检查丝头加工质量,每加工10个丝头用通、止环规检查一次(3.2.4.4.3.2)。
经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样10%,且不得少于10个。
当合格率小于95%时,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钢筋丝头逐个进行检验,切去不合格丝头,查明原因,并重新加工螺纹。
图5.2.3.3剥肋滚压丝头质量检查
3.2.4.4.4滚压直螺纹套筒
滚压直螺纹接头用连接套筒,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
连接套筒的类型有:
标准型、正反丝扣型、变径型、可调型等,滚压直螺纹接头用连接套筒的规格与尺寸应符合表5.2.4-1、的规定。
标准型套筒的几何尺寸表5.2.4-1
螺纹直径
套筒外径
套筒长度
29
55
31
60
33
65
39
70
44
80
90
54
98
59
105
3.2.4.4.5现场连接施工
3.2.4.4.5.1.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连接时注意随时用漆或有色颜料做好标记,避免漏紧固。
3.2.4.4.5.2.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筒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带连接套筒的钢筋应固定牢靠,连接套筒的外露端应有保护盖。
3.2.4.4.5.3.滚压直螺纹接头应使用扭力扳手或管钳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接头拧紧力矩应符合规定。
扭力扳手的精度为±
5%。
3.2.4.4.5.4.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做出标记,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P。
3.2.4.4.5-1标准型接头安装
3.2.4.4.5-2正反丝扣型接头安装
3.2.4.4.6接头质量检验
3.2.4.4.6.1工程中应用滚压直螺纹接头时,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3.2.4.4.6.2钢筋连接作业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连接工艺检验。
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2)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3)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应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同时尚应不小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
3.2.4.4.6.3.现场检验应进行拧紧力矩检验和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对接头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在设计图纸中另行注明相应的检验项目。
3.2.4.4.6.4.用扭力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 旧城 改造 项目 基础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