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327345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5.93KB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和宣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鱼”,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
B.从“鱼”表示繁殖和生存的意义开始,人就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自己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
C.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的派生意义,催生人们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
D.马王堆帛画上托起整个宇宙的大肥鱼,体现出了生存、交往的含义跟巫术信仰和与神明沟通之间的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腹藏书”“鱼雁相通”表明,“鱼”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之间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和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
B.过年过节的乡村宴席摆着大鱼却不许动筷,寓意为此“鱼”是不许打扰的,因为它代表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
C.“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能被强烈唤起的文化心理。
D.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与“鱼”所宣示的生命和生存有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颙,字中孚,盩厔①人。
又字二曲,二曲者,水曲曰盩,山曲曰厔也。
布衣安贫,以理学倡导关中,关中士子多宗之。
父可从,为明材官。
崇祯十五年,张献忠寇郧西,巡抚汪乔年总督军务,可从随征讨贼。
临行,挟一齿与颙母曰:
“如不捷,吾当委骨沙场。
子善教吾儿矣”遂行。
兵败,死之。
颙母葬其齿,曰“齿冢”。
时颙年十六,母彭氏,日言忠孝节义以督之,颙亦事母孝。
饥寒清苦,无所赁藉,而自拔流俗,以昌明关学为己任。
有馈遗者,虽十反不受。
或曰:
“交道接礼,孟子不却。
”颙曰:
“我辈百不能学孟子,即此一事不守孟子家法,正自无害。
”
先是颙闻父丧,欲之襄城求遗骸,以母老不可一日离,乃止。
既丁母忧,庐墓三年,乃徒步之襄城,觅遗骸,不得,服斩衰②昼夜哭。
知县张允中为其父立祠,且造冢于战场,名之曰“义林”。
常州知府骆钟麟尝师事颙,谓祠未能旦夕竣,请南下谒道南书院,且讲学以慰学者之望。
颙赴之,讲于无锡,于江阴,于靖江、宜兴,所至学者云集。
既而幡悔曰:
“不孝!
汝此行何事,而喋喋于此?
”即戒行赴襄城。
常州人士思慕之,为肖像于延陵书院。
颙既至襄城,适祠成,乃哭祭招魂,取冢土西归附诸墓,持服如初丧。
康熙十八年,荐举博学鸿儒,称疾笃,舁③床至省,水浆不入口,乃得予假。
自是闭关,晏息土室,惟昆山顾炎武至则款之。
四十二年,圣祖西巡,召颙见,时颙已衰老,遣子慎言诣行在陈情,以所著四书复身录、二曲集奏进。
上特赐御书“操志高洁”以奖之。
颙谓:
“孔、曾、思、孟,立言垂训,以成四书,盖欲学者体诸身,见诸行。
充之为天德,达之为王道,有体有用,有补于世。
否则假途干进,于世无补,夫岂圣贤立言之初心,国家期望之本意耶?
”居恒教人,一以反身实践为事,门人录之,为七卷。
是时容城孙奇逢之学盛于北,余姚黄宗羲之学盛于南,与颙鼎足称三大儒。
(选自《清史稿·
列传二百六十七》,有删改)
①盩(zhōu)厔(zhì
):
县名,在陕西省,今作周至县。
②斩衰cuī:
我国古代一种丧服名。
“衰”通“缞”。
③舁yú
:
共同抬东西。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中士子多宗之宗: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
B.张献忠寇郧西寇:
侵扰
C.惟昆山顾炎武至则款之款:
招待
D.否则假途干进干:
谋求
5、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李颙“操志高洁”的一组是(3分)()
①布衣安贫,以理学倡导关中②如不捷,吾当委骨沙场
③有馈遗者,虽十反不受④所至学者云集
⑤以所著四书反身录、二曲集奏进⑥居恒教人,一以反身实践为事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⑥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儒立言垂训本应成为后继者遵循的处世典范,但李颙认为,只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即使与先哲的做法偶有相悖也无妨。
B.李颙知父丧,但不能留下老母独自去寻父遗骸,所以直到母亲去世,他先守孝满三年后再赴襄城哭祭其父,足见其孝心。
C.常州知府骆钟麟曾师从李颙,因颙父之祠未竣,故请李颙南下讲学,后为李颙立像于延陵书院,以表对恩师的思慕之情。
D.大儒李颙认为圣贤立言的本意是希望学者能够体会于心获得内在的充盈,实践于行可以达成王道,有知有行则有补益于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分)
(1)临行,挟一齿与颙母曰:
(7分)
(2)居恒教人,一以反身实践为事,门人录之,为七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江城子·
癸酉春社②
王炎①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
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
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
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
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①王炎:
生于公元1138年,到癸酉年(1213年)已经七十五岁。
②春社,古代重要节日,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走出家门,集会庆祝,祈求一年的幸福。
8、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9、请从修辞角度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之意。
⑵、在《逍遥游》一文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劝学》一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我:
没胳膊,没腿,没烦恼(陆梓华)
假如有一天,你失去了双手和双脚,该怎样继续生活?
将如何吃饭、穿衣?
如何自由地行走、奔跑?
澳大利亚青年尼克·
胡哲却将这无法想象的困境,变成了一个令全球无数人惊讶的感叹号。
从出生起,他就没有四肢。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只有一个“小鸡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小脚趾)。
这样一个曾经让父母担忧的“怪胎”,如今,取得的成绩令大多数健全人都望尘莫及。
他取得了会计和金融企划的双学士学位,创立了一家公益组织并担任总裁,被评为xx年“杰出澳洲青年”。
他是一名出色的演讲家,走遍了20余个国家,与上百万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身体的残疾让尼克从小就受到嘲笑,很大了,他还需要父母抱进洗手间,那种尴尬和羞愧,几乎让他无地自容。
8岁时他想过自杀,10岁时,他自杀了三次,没有成功。
随着成长,他慢慢意识到,自己与世界是不同的,他问自己:
“我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第一次玩足球,球向他急速飞,他的第一反应是用“小鸡腿”去接。
虽然此后的一个星期他都只能跷着脚,用大腿根部走路。
但是,这次尝试让他突然发现自己没什么不可以。
他学习写字,把妈妈制作的塑料模型套在脚趾上,夹住笔写写画画。
现在他每分钟能在电脑上打43个字母。
他学习刷牙,将牙刷夹在脖子和肩膀之间的肌肉里,来来回回移动嘴巴。
在学校里,他和别的孩子一起学习、运动,他会踢足球、打高尔夫、钓鱼、玩打击乐、滑滑板,他擅长骑马、游泳、驾快艇。
进了大学,他还成为了校学生会主席。
“至少我还有大脑,不是吗?
19岁,他做过一次公开演讲,很多人为他的故事潸然泪下,一个女孩哽咽着拥抱了他,在他耳边说谢谢。
那一刻,尼克忽然觉得,自己给别人带了希望,而这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
于是他决定:
“我要做一个演讲家!
不料,父母却给他泼了“冷水”。
妈妈问他:
“你讲给谁听?
“不知道……”
“你讲什么?
“谁为你支付路费?
但是,带着一连串的“不知道”,尼克坚定地踏出了第一步。
他相信,畏惧比没有手脚更可怕。
几年后,当一个和自己有同样残疾的小男孩到讲台上,告诉尼克,自己也像他那样学会了游泳时,尼克兴奋极了。
尼克的演讲现场,总是热闹非凡。
台上的他,喜欢不安分地用“小鸡腿”跳来跳去,对观众搞恶作剧。
“我最喜欢开玩笑了!
”仗着身材“迷你”,他曾让朋友把自己塞进飞机行李舱吓唬别人。
他还在汽车座椅上原地打转,邻车的司机透过车窗玻璃,看到他头部在360度旋转,惊得目瞪口呆。
他用仅有两个脚趾的脚掌灵巧地敲击着一个有着16个按键的敲鼓机,节奏强烈的音乐顿时震撼全场。
“That’scool!
(这真酷!
)”他吹着口哨,神采飞扬,有着同龄人的活力。
“我喜欢我的小脚掌!
”他调皮地用脚趾比出一个“V”字。
在尼克看来,“这个世界总是爱用老套而世俗的观点给人下定义,可事实往往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请记住,如果这个世界认为你不够好,别相信,就当它是一个谎言”。
令尼克自豪的是,当他学会了用幽默和自信面对世界时,他发现,“人们的确忘掉了我没有双臂和双腿的事实,而将我当成了另一个普通人看待”。
尼克走遍了20余个国家,与上百万人分享独特的人生。
他的演讲,每到一处就激起心灵震撼,被制作成视频,风靡网络。
他创办了网站“没有四肢的生活”,号召全球各地的年轻人行动起来,帮助贫穷的孩子。
尼克的第一本书即将出版,第一部电影也即将上映。
xx年来中国时,他特意去了四川,给经历地震灾难的孩子们演讲,他们中有的人在地震中失去了手脚,尼克希望用自己的故事给他们前行的力量。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我们不能控制和改变的,当你相信没有希望的时候,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希望。
但不因为你看不见,希望就不存在。
”尼克说。
“曾经我以为,有了手有了脚,生活才会有希望,后来我发现,健全人同样在寻找希望。
”尼克从生活经历中领悟到,不放弃才是一切希望的泉。
“如果没有人给你奇迹,你就去成为奇迹。
尼克没有四肢,却飞得让大多数健全人都望尘莫及。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
A.文章开头用一连串追问、尼克的生存困境与他取得的巨大成功相对比,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使尼克的形象在读者心中高大起。
B.没有双臂和双腿在常人看是很不幸的,但在“杰出澳洲青年”尼克看,却是幸运的,因为正是这样的身体条件才造就了他这个世界奇人。
C.文中记录的母亲与儿子的简短对话,表现了母亲对儿子前途的忧虑,而尼克回答的三个“不知道”表明尼克选择的盲目性和成功的偶然性。
D.尼克认为自己的生存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给残疾人带希望,他选择演讲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力图用自己的经历影响更多的残疾人。
E.文章结句“尼克没有四肢,却飞得让大多数健全人都望尘莫及”与开篇呼应,使结构圆合,不仅突出了尼克的成功,也表达了作者的钦佩之情。
(2)没有四肢的尼克,却创造了生命奇迹,他的传奇人生经历了哪些阶段?
请结合全文概述。
(9分)
(3)尼克说:
”请结合原文和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2、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其实一切艺术到精妙处都必有诗的境界
②“诗”在古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制作”
③一切艺术都可以叫做诗
④我们甚至说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物态或一片自然风景都有诗境
⑤所以凡是制作或创造出的东西都可称为诗,无论是文学,是图画或是其他艺术
⑥我们常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A、①④⑥③②⑤B、①⑥③④②⑤C、③④①⑥②⑤D、③⑥①④②⑤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面贪图享乐,一面又想静心修道,自以为可以左右逢源的人,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享乐与修道两头落空,还会悔不当初。
B.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今年我国东北地区也是五风十雨,气候出现了异常,恶劣的天气给百姓的生活带了很大影响。
C.今天,你吃光盘子里的食物了吗?
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已经风起云涌,晒出自己的“光盘”的倡议得到了很多人响应。
D.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公安干警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企业要创新,必须加强细节的关注。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
“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个细节之中.”
B.寻求人生乐趣的法则是,知道自己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深信能够战胜它们,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乐趣。
C.现代医疗技术不仅做到了诊断的准确及时,保证了治疗过程的安全可靠,而且病人也减轻了痛苦,节省了住院时间。
D.最近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目前社会上对如何应对这种天气说法不一,媒体经过分析,拟采用专家的建议为准。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
?
?
年华如水静流,中国人是多情的、善感的。
虽然我们不都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
;
。
那就让我们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①总会有那样一个节点,我们品味人生,心绪万千
②成年跌宕时,我们谁不曾在诗酒中流连
③我们谁不曾登高看水阔山长?
我们谁不曾渴望逃离喧嚣,寻访静谧的田园
④我们谁没有经过春来秋往的涤荡?
我们谁没有经历日月交叠的轮转
⑤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我们想寻找真实的自己
⑥少年飞扬时,我们谁不曾向往长剑狂歌的豪侠倜傥
A.⑥②④③⑤①B.⑥③②④①⑤C.④②⑥③⑤①D.④③⑥②①⑤
五、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陶渊明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茅盾说: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
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决定。
网上流行“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这样一句话。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月考语文答案
1、B【解题思路】B项偷换概念,原文第三段“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中的“它”,应指代“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
2、C【解题思路】C项强加关联,“催生”属无中生有,“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是“派生意义”的体现而非“派生意义”带的结果。
3、A【解题思路】A项信息错位,“鱼腹藏书”“鱼雁相通”只与“鱼”的第二个含义“交往和语言”有关;
原文第四段“‘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一句是对“鱼”第一个含义的照应。
4、A【懈题思路】“宗”应为意动用法,把他当作祖师。
5、C【解题思路】②是其父所言;
④是说很多学者听其讲学。
⑤是向皇上呈献其所著图书。
6、C【解题思路】为李颙立像的是常州人士。
7、
(1)临行前,李可从拔下一颗牙齿交给李颙的母亲说:
“如果不能胜利,我就会暴尸疆场。
你好好教育我们的儿子吧!
”李可从说完就出发了。
(2)(李颙)以居家教导别人为主,做事一向讲究亲历躬行,门人记录下他的言论,共写成七卷书。
8、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的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分)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蔬山肴与村酿排遣惆怅情绪。
(3分)
①设问:
“情绪有谁知”一句,作者设疑,而下文“人独处”巧妙地回答了上文的疑问,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孤寂之情。
②对比:
上片中“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反衬或以静衬动亦可)③拟人:
词的下片结尾处一反平平叙写,采用拟人的手法,说花“不语”“笑”,文势一转,全篇也因之活跃飞动。
④此外,还有“叠字”的手法:
开篇用“渺渺”“晖晖”“依依”“离离”。
写出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春日景致,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寂寞情怀。
(寓情于景亦可)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
(1)答E给3分,答A给3分,答D给1分;
答B、C不给分。
【解题思路】B项“但在‘杰出澳洲青年’尼克看,却是幸运的”表述不当。
C项“表明尼克选择的盲目性和成功的偶然性”分析有误。
D项只针对残疾人谈,过于片面和绝对。
(2)①改变自我,适应生活,乐观面对:
自问生存意义,勇于尝试,不断努力适应,由自卑到融入人群成为佼佼者。
②确立目标,自信坚定,成绩斐然:
要做演讲家,向目标迈进,走遍20余个国家,现身说法使身边的人看到希望。
③成功跨界,不断超越,创造奇迹:
进军更多的陌生领域并取得成功,给人们以人生启迪。
(每点2分,概括和具体各1分)
(3)文句理解:
我们控制和改变客观条件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永远不要放弃追寻希望的信念。
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不能就此绝望,恰恰相反,希望一直都在我们身边,越是遭遇困境越不能放弃对希望的追寻。
结合文本:
尼克天生残疾的事实无法改变,在常人甚至在父母的眼里他都是个废人,尼克也曾因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而有过轻生的念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没胳膊、没腿的“怪胎”却仍旧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通过尝试与改变寻找自身的价值和希望,进而取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功。
而且,他还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让更多的人重拾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
联系实际:
结合社会生活与自身谈理解。
(文句理解2分;
结合文本,论述合理,理由充分3分;
联系实际3分)
12、D基本思路:
总起-举例-分析-进一层分析-总结。
15、D【解题思路】①⑤为陈述句,可知是第二组句子,依据后文“那就让我们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抓住关键词“寻找”可知前文应为①⑤,故而排除A和C。
第一组中,依据句式结构和时间“少年”“成年”应为⑥②,也可排除C;
依据句式“谁不曾”可知②③⑥应相近,但③中的“寻访田园”不能在⑥的“少年”后,排除B;
依据结构可知④“谁没有”置于最前,后接“谁不曾”,由后文“年华如水静流”可知⑥②应在前与之衔接,故答案为D。
16、【写作指导】立意参考:
把握当下,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文言译文】
李颙,字中孚,盩厔(周至)人。
又字二曲,命名二曲的原因是水曲叫盩,山曲叫厔。
李颙身着布衣,安贫乐道,在关中倡导理学,关中士子多把他当作祖师。
他的父亲叫李可从,做明朝的材官。
明崇祯十五年,张献忠侵扰郧西,巡抚汪乔年督导军务,李可从随军出征讨贼。
临行前,李可从拔下一颗牙齿交给李颙的母亲说:
”李可从说完就走了。
战争失败了,李可从死在战场上。
李颙的母亲埋葬了李可从的牙齿,命名为“齿冢”。
那一年,李颙十六岁,母亲彭氏每天都讲述忠孝节义的道理督促他上进,李颙侍奉母亲也非常孝顺。
李颙生活饥寒清苦,没有什么可以依凭的,却超脱流俗,把倡导、宣扬关学当作自己的责任。
有馈赠东西的人,即使多次往返,他都不接受。
有人说:
“在交往的道义上,接受礼物,孟子都不拒绝。
”李颙说:
“我们这些人在很多方面是不能学到孟子精神教义的,就算这件事上不遵守孟子家法,只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也是没有害处的。
这之前,李颙听说父亲去世,想要到襄城去寻找父亲的遗骸,因为母亲年老,侍奉母亲一天都不能离开,才放弃了寻找的想法。
母亲去世后,他守孝三年结束,才徒步去襄城,寻觅父亲的遗骸,但没有找到,于是他穿着孝服终日哭泣。
襄城知县张允中为李颙的父亲立祠堂,并且在战场的遗址上建墓冢,命名为“义林”。
常州知府骆钟麟曾经师从李颙,说祠堂不能马上建成,请他南下到道南书院,暂且在那里讲学满足求学之人的愿望。
李颙答应并南下,在无锡、江阴、靖江、宜兴等地讲学,他所到之处学者云集。
不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