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平面标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327316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2.27KB
结构平面标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结构平面标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平面标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13Φ10@15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Φ10;
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
梁的中部间距为200,四肢箍。
18Φ12@150(4)/200
(2),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Φ12;
梁两端各有18根四肢箍,间距为150;
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双肢箍。
(4)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的表示方法
1)如果只有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通长筋,则在集中标注只表示上部通长筋。
图1-1集中标注中225表示上部通长筋为两根二级钢筋,直径为25。
2)如果同时有上部通长筋和下部通长筋,用分号“;
”隔开。
222;
325表示梁上部通长筋为2根二级钢,直径为22;
梁下部通长筋为3根二级钢,直径为25。
3)架立筋需要用括号将其括起来。
222+(4Φ12)用于六肢箍,其中222为通长筋,4Φ12为架立筋。
(5)梁侧面纵筋表示方法
1)构造腰筋:
当梁腹高(梁高-板厚)≥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此项注写以大写字母G打头。
其根数表示梁两侧的总根数,且对称配置。
G4Φ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Φ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212。
2)抗扭腰筋:
当两侧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
N6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22。
(6)梁顶面标高高差表示方法(该项为选注值)
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有相对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
反之为负值。
某结构层的楼面标高为44.950m,当某梁的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值为(-0.05)时,即表明该梁顶面标高相对于44.950低0.05m。
1.4原位标注内容解释
(1)梁支座上部纵筋表示方法
1)当上部纵筋为一排时,用如下方式表示,见图1-3。
图1-3端支座原位标注示例图
2)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25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25,下一排纵筋为225。
3)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筋写在前面。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25放在角部,2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25+222。
4)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见图1-4。
图1-4中间支座原位标注示例图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见图1-5。
图1-5中间支座原位标注示例图
(2)梁下部纵筋的表示方法
1)当梁下部纵筋为一排时,用下列方式表示,见图1-6。
图1-6梁下部钢筋原位标注示例图
2)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25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25,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
3)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是角筋写在前面。
下部纵筋225+222表示梁下部有四根纵筋,角部为225,中间为222。
4)当梁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候,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25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25,且不伸入支座;
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25+322(-3)/5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25和322,其中322不伸入支座;
下一排纵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
(3)吊筋的表示方法
吊筋要画在平面图的主梁上,用引线注写总配筋值,见图1-7。
图1-7梁吊筋标注示例图
(4)附加箍筋的表示方法
附加箍筋将其直接画在主梁上,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肢数,见图1-8。
图1-8梁附加箍筋示例图
2柱的平面表示方法
2.1列表注写方式
用表格的方式将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在图纸上注写出来,就是列表注写方式,见图2-1和表2-1。
图2-1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图
表2-1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表
柱号标高b×
h(圆柱直径D)b1b2h1h2全部纵筋角筋b边一侧中部筋h边一侧中部筋箍筋类型号箍筋
KZ1-0.03~19.47750×
7003753751505502425
1(5×
4)Φ10@100/200
19.47~37.47650×
600325325150450422
522
420
37.47~59.07550×
500275275150350422
XZ1-0.03~8.67825
在②×
轴KZ1中设置
2.1.1柱的分类编号
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柱,我们把柱分为如下类型,见表2-2。
表2-2柱的类型
柱类型代号
框架柱KZ
框支柱KZZ
芯柱XZ
梁上柱LZ
剪力墙上柱QZ
构造柱GZ
2.2截面注写方式
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放大到能看清的比例,直接注写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就是截面注写方式,见图2-2。
图2-2柱平法截面注写方式
-4.53~12.27柱平面
KZ1集中标注表达的意思是:
750×
700:
表示柱的截面尺寸,750(宽)×
700(高)。
2625:
表示全部纵筋26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
Φ10@100/200:
表示柱的箍筋直径为10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3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3.1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3.1.1坐标方向的规定
(1)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
(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的转折;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
3.1.2板块集中标注
(1)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为:
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2)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
对于密肋楼盖,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块板(非主梁密肋不计)。
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1)板块编号
板块编号按表3-1规定。
表3-1板块编号规定
板类型代号序号
楼面板LB×
×
屋面板WB×
延伸悬挑板YXB×
纯悬挑板XB×
2)板厚
板厚注写为h=×
;
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
/×
当设计已在图注中同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
3)贯通纵筋
贯通钢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
B&
T代表下部与上部;
X向贯通筋以X打头,Y向贯通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
Y打头。
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筋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说明。
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延伸悬挑板YXB,或纯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
4)板面标高高差
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时注,无高差时不注。
5)板块集中标注举例
例1:
板平法集中标注见图3-1。
图3-1板平法集中标注
LB1表示1号楼板,板厚120mm,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Φ10@150,Y向为Φ10@100;
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例2:
延伸悬挑板平法标注见图3-2。
图3-2延伸悬挑板平法标注
图3-2,YXB1表示延伸悬挑板的编号,h=150/100表示板的根部厚度为150mm,板的端部厚度为100mm,下部构造钢筋X方向为Φ8@150,Y方向为Φ8@200,上部X方向为Φ8@150,Y方向按1号筋布置。
例3:
纯悬挑板平法标注见图3-3。
图3-3纯悬挑板平法标注
图3-3,XB2表示纯悬挑板的编号,h=150/100表示班的根部厚度为150mm,板的端部厚度为100mm,下部构造钢筋X方向为Φ8@150,Y方向为Φ8@200,上部X方向为Φ8@150,Y方向按1号筋布置。
6)重要说明
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的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
3.1.3板支座原位标注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1)相关规定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两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
(2)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见图3-4)
图3-4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
图3-4中②表示2号钢筋,Φ8@150表示直径为圆8的钢筋,间距为150mm,
(2)表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900、1000表示自梁支座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两边对称延伸时,另一侧可不标注(如轴线的2号筋)。
(3)一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见图3-5)
图3-5一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
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一端悬挑部分。
(4)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见图3-6)
图3-6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
2B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两端悬挑部分。
(5)支座单边平法原位标注(见图3-7)
图3-7支座单边平法原位标注
板负筋尺寸1000表示自支座中线到跨内延伸的长度。
3.1.4隔一布一布筋方式
(1)直径相同情况
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Φ12@250,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⑤Φ12@250,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Φ12@125,其中1/2为贯通纵筋,1/2为⑤非贯通纵筋。
(2)直径不同情况
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Φ10@250,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③Φ12@250,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1Φ10+1Φ12)/250,实际间距为125mm。
3.2板的平法标注和传统标注比较
从图3-8和图3-9可以看出板的平法标注和传统标注的不同之处。
图3-8板的传统标注图3-9板的平法标注
未注明分布筋间距为Φ8@240温度筋为Φ8@200注:
未注明分布筋间距为Φ8@240温度筋为Φ8@200
4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方法
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方法有两种:
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下面分别介绍。
4.1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梁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柱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示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见图4-1和表4-1、表4-2、表4-3。
图4-1-0.030~59.070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表4-1剪力墙梁表
编号所在楼层号梁顶相对标高高差梁截面b×
h上部纵筋下部纵筋箍筋
LL12~90.8300×
20004Φ224Φ22Φ10@100
(2)
10~160.8250×
20004Φ204Φ20Φ10@100
(2)
屋面1250×
12004Φ204Φ20Φ10@100
(2)
LL23-1.2300×
25204Φ224Φ22Φ10@150
(2)
4-0.9300×
20704Φ224Φ22Φ10@150
(2)
5~9-0.9300×
17704Φ224Φ22Φ10@150
(2)
10~屋面1-0.9250×
17703Φ223Φ22Φ10@150
(2)
LL32300×
20704Φ224Φ22Φ10@100
(2)
3300×
17704Φ224Φ22Φ10@100
(2)
4~9300×
11704Φ224Φ22Φ10@100
(2)
10~屋面1250×
11703Φ223Φ22Φ10@100
(2)
LL42250×
20703Φ203Φ20Φ10@120
(2)
3250×
11703Φ203Φ20Φ10@120
(2)
4~屋面1250×
暗梁、边框梁表
AL12~9300×
6003Φ203Φ20Φ8@150
(2)
10~16250×
5003Φ183Φ18Φ8@150
(2)
BKL1屋面1500×
7504Φ224Φ22Φ10@150
(2)
表4-2剪力墙身表
编号标高墙厚水平分布筋垂直分布筋拉筋
Q1(2排)-0.030~30.270300Φ12@250Φ12@250Φ6@500
30.270~59.070250Φ10@250Φ10@250Φ6@500
Q2(2排)-0.030~30.270250Φ10@250Φ10@250Φ6@500
30.270~59.070300Φ10@250Φ10@250Φ6@500
表4-3剪力墙柱表
截面
编号GDZ1GDZ2
标高-0.030~8.670
8.670~30.270
(30.270~59.070)-0.030~8.670
8.670~30.27059.070~65.670
纵筋2222
2220
(2218)
1225
1222
1220
箍筋Φ10@100
Φ10@100/200
(Φ10@100/200)Φ10@100
Φ10@100/200Φ10@100/200
编号GJZ1GYZ2GDZ1
(30.270~59.070)-0.030~8.6708.670~30.270
(30.270~59.070)
纵筋2420
2418
(2416)
2020
1018
(1018)
Φ10@150
(Φ10@150)Φ10@100/200Φ10@150
(Φ10@150)
编号GJZ4GJZ3
(30.270~59.070)59.070~65.670-0.030~8.670
纵筋1622
1620
(1618)
1218
2018
(2018)
(Φ10@150)Φ8@100Φ10@100
(1)墙柱编号
墙柱编号见表4-4。
表4-4墙柱编号
墙柱类型代号序号
约束边缘暗柱YAZXX
约束边缘端柱YDZXX
约束边缘翼墙(柱)YYZXX
约束边缘转角墙(柱)YJZXX
构造边缘端柱GDZXX
构造边缘暗柱GAZXX
构造边缘翼墙(柱)GYZXX
构造边缘转角墙(柱)GJZXX
非边缘暗柱AZXX
扶壁柱FBZXX
在编号中,若干墙柱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号。
(2)墙身编号
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表达形式为:
QXX(X排)
1、若干墙身的厚度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墙厚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或墙身长度不同时,也可将其编为同一墙身号。
2、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
非抗震: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160时,应配置双排;
当其厚度不大于160时,宜配置双排。
抗震:
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时,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排;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宜配置四排。
各排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与间距应保持一致。
当剪力墙配置的分布钢筋多于两排时,剪力墙拉筋两端应同时勾住外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还应与剪力墙内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绑扎在一起。
(3)墙梁编号
由墙梁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见表4-5。
表4-5墙梁编号
墙梁类型代号序号
连梁(无交叉暗撑及无交叉钢筋)LLXX
连梁(有交叉暗撑)LL(JC)XX
连梁(有交叉钢筋)LL(JG)XX
暗梁ALXX
边框梁BKLXX
4.2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在相同的编号中选择一根墙柱、一道墙身、一根墙梁,放大到适当的比例,直接注写墙柱、墙身、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镜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见图4-2。
图4-2剪力墙截面注写方式示例图
4.3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法
(1)在剪力墙平面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在标注洞口中心的平面定位尺寸。
(2)在洞口中心位置引注:
洞口编号;
洞口几何尺寸;
洞口中心相对标高;
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共四项内容。
具体规定如下:
1)洞口编号:
矩形洞口为:
JDXX(XX为序号);
圆形洞口为:
YDXX(XX为序号)。
2)洞口几何尺寸:
矩形洞口为洞宽×
洞高(b×
h);
圆形洞口为洞口直径D。
3)洞口中心相对标高,系相对于结构楼(地)面标高的洞口中心高度。
当其高于结构层楼面时为正值,低于结构层楼面时为负值。
4)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分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①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时,如果设置构造补强纵筋,即洞口每边加钢筋≥2Φ12,其不小于同向被切断钢筋总面积的50%,本项免注见图4-3。
图4-3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
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JD3400×
300,+3.100,表示3号矩形洞口,洞宽400,洞高3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洞口每边钢筋按构造配置。
②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时,如果设置补强纵筋大于构造配筋,此项注写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数值。
JD2400×
300,+3.100,314,表示2号矩形洞口,洞宽400,洞高3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洞口每边补强钢筋为3根14。
③当矩形洞口的宽度大于800时,在洞口的上、下须设置补强暗梁,此项注写为洞口上、下每边暗梁的纵筋与箍筋的具体数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补强暗梁梁高一律定为400,施工时按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
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
当洞口上、下边为剪力墙连梁时,此项免注;
洞口竖向两侧按边缘构件配筋,亦不在此项表达,见图4-4。
图4-4矩形洞宽和洞高均大于800时,洞口补强暗梁构造
JD51800×
2100,+1.800,6Φ20,Φ8@150,表示5号矩形洞口,洞宽1800,洞高21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1800,洞口上下设补强暗梁,每边暗梁纵筋为6Φ20,箍筋为Φ8@150。
④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梁中部1/3范围(且圆洞直径不应大于1/3梁高)时,需注写在圆洞上、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与箍筋。
图4-5连梁中部圆形洞口补强钢筋构造
圆形洞口预埋钢筋套管,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⑤当圆形洞口设置在墙身或暗梁、边框梁位置,且洞口直径不大于300时,此项注写洞口上、下、左、右每边布置的补强纵筋的数值。
图4-6剪力墙圆形洞口直径不大于300时,补强纵筋构造
⑥当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但不大于800时,其加强钢筋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系按照圆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方向布置,设计仅需注写六边形中一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
图4-7剪力墙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时补强钢筋构造
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平面 标注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