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 人民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323922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685.63K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 人民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 人民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 人民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是。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
2.《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吗?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3.太平天国运动有何新特点?
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方法(借助西方宗教发动起义)、新方案(《资政新篇》)、新任务(反封建、反侵略)、新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4.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作用?
(1)“倡导社会改革”——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财产平均分配;
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
(2)“播下革命种子”——太平天国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
(3)“汉人势力抬头”——清廷依靠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平定太平天国,他们都被封为地方总督或巡抚,自此汉人势力上升,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
(4)“削弱清廷根基”——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一度动摇清朝的统治。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结合其内容论证上述观点。
2.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5)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主权在民体现了西方民主的基本特征;
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
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
6.可以说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吗?
不可以。
因为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没有结束我国的封建制度,我国封建制度结束的标志是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7.构建一个关于辛亥革命的知识导图。
8.中华民国政权与清王朝有何本质区别?
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的产物。
在反封建的同时,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2)《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其具有落后性、空想性:
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3)《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4)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
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反映了中国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6)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微考点1
一 李秀成论“天朝十误”
①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②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③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狈(猜)心,将合朝将兵带去。
④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⑤九、误国不用贤才。
⑥十、误立政无章。
——《李秀成自述》,《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史料解读:
由①可知战略失误。
由②③可知领导集团内讧、分裂。
由④可知封王太多。
由⑤可知不能重用贤才。
由⑥可知提不出科学纲领。
二 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②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③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到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
洪逆从不出行。
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由①可知领导人大兴土木,奢侈享乐。
由②可知领导人失去进取心。
由③可知等级森严。
三 1860年……在进攻上海时,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损失惨重。
……最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
思考3 史料三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主观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①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②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思想上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④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2)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微考点2
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②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③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④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史料反映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
由①可知主权在民,由②可知国民平等、自由;
由③可知三权之间分立制衡;
由④可知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政治原则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综合点
[要点整合]
革命史观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现
代
化
史
观
政治上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和自由
经济上
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上
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史观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文明史观
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针对训练]
1.[2015·
昆明摸底]当我们评价一次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时候,可以用主观尺度进行评价,即观察这一革命是否完成了其领导者预先为之规定和设计的任务。
以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为尺度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比较合理的结论是辛亥革命( )
A.基本失败B.基本上取得了胜利
C.完全失败D.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以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为尺度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完成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即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基本取得了胜利,故B项正确。
2.[2015·
保定摸底]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
“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
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
……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
”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可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使风俗人心变化,民众体格、品格提高,故C项正确。
1“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
”“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
“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
”“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但是……这个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刚开始的时候,马克思对其了解很少,从反对封建主义的角度赞扬中国革命;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和走向失败,马克思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客观地总结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马克思认识的变化反映了其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态度。
2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
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
……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
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本段材料从思想和政治视角说明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
照搬西方体制。
但是其“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观点值得商榷。
虽然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但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进步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本段材料说明了革命党人为制约权力进行了多方面的设计:
明确主权在民原则;
召开参议会,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
但是革命党人的目的没有达到。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没有改变,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仅仅成为民主共和的象征。
真题典例
1.[2015·
重庆高考]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
“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
答案 D
解析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等信息,说明曾国藩认为官吏贪暴腐败严重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故选D项。
A、C两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但与题中曾国藩所言不符,排除;
“粤盗益复猖獗……几无一尺净土”说明社会治安混乱,但这是由官吏贪暴腐败所致,B项错误。
江苏高考]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
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解析 从材料中“天京陷落”可以判断出这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故D项正确。
3.[2015·
北京高考]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洲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未与西方文明相对接,更没有提倡民主自由思想,由此可排除A、C两项;
剪辫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联系,可排除D项。
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
4.[2015·
浙江高考]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解析 刘邦主张“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巩固刘氏天下的专制统治,孙中山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避免帝制的复辟。
A项传统社会指封建社会,与题干不符。
C项说法错误。
题干强调的是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
故B项正确。
5.[2015·
广东高考]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
1904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分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戌学制
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结合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要求:
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
答案 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分量仍很重;
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转型,考生务必从表格内容出发进行分析说明。
师说高考
考频
①太平天国运动5年3考
②辛亥革命5年14考
考过
①太平天国由反孔到尊孔的原因
②《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
③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④辛亥革命的背景中的清末立宪、民主思想传播
⑤中华民国的体制特征及与美国政治体制的比较
⑥辛亥革命的成果、意义、影响
⑦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考向
①太平天国的过程及特征,与三农问题相结合认识其土地纲领的特点
②西方启蒙思想,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与辛亥革命的联系
仿真练习
宁德质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
据图一、图二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划分“势力范围”
B.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
C.进行资本输出
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与列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得特权的区域多有重合,因此列强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的用意是维护既得利益,故B项正确。
2.[2016·
石家庄模拟]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
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
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潮流,即开始了近代化;
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但中国仍处于专制统治之下,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
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实施,不能起到题干中“开始融入世界潮流”的作用,故B项错误;
C项与中国开始近代化没有联系,故C项错误;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些汉族士大夫进一步认识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巨大威力,他们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D项正确。
北京东城区检测]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 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可以判断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D项正确。
4.[2016·
益阳质检]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旦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敬畏了”。
费正清这句话旨在说明( )
A.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
B.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
C.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取的思想解放作用
D.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答案 A
解析 由“失去了天子”可知指辛亥革命,故选A。
四川名校联考]对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众说纷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士绅在城市的势力迅速式微,但在农村,“绅权”依然得以延续,不过,“绅”的构成、职责、权力来源、权力组织等以及官绅关系、军绅关系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也许,农民在辛亥革命中只是失去一条辫子,士绅失去的东西却要多得多。
——《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研究的新问题》
材料二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到了上海。
他的朋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为他设宴洗尘。
在宴席上,他对汪孟邹说: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
“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须从思想革命开始,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
——《陈独秀传》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主要展示了当时农村的什么面貌。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观点及其理由。
(3)简析材料三对辛亥革命政治意义的看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辛亥革命形成不同认识的原因。
答案
(1)辛亥革命对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地主权益产生了一定冲击;
农民得到的实际利益有限,封建思想未彻底清除。
(2)观点:
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理由:
民主共和成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
袁世凯甚至废共和而复辟帝制;
国人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3)这一评价比较客观。
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这一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该观点认识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帝王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同时分析了人们忽视这一意义的原因,即往往没有把辛亥革命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进行评价。
(4)研究者(评论者)的个人立场;
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差异;
时代要求的差异。
解析 第
(1)问,材料一关键信息是“农民在辛亥革命中只是失去一条辫子,士绅失去的东西却要多得多”,可从意义与局限两方面分析。
第
(2)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二关键信息“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
第二小问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分析即可。
第(3)问,材料三强调了辛亥革命结束专制政体的历史贡献,同时指出未经过帝王之治使得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说明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条件下分析,这一看法是客观的。
第(4)问,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会受到内因(如个人立场、研究视角和方法等)和外因(如时代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 人民版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太平天国 运动 辛亥革命 教案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