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综合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321896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3.23KB
安全生产综合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安全生产综合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综合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于2007年12月2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1年3月2日签发的命令。
第591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1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6章64条,此条例是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中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而制定。
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为了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自2013年8月1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
第2章,公司安全生产制度
一、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法理”的方针,坚决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制度,切实抓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以保障国家、集体财产不受损失,确保员工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的安全与健康,现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制定本责任制。
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公司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
公司总经理是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负责任;
下属各部门的正职领导,是该部门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直接责任人,对该部门负有安全生产领导责任。
1、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人)安全生产职责
(1)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2)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把安全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3)组织制定企业的安全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4)组织建立、健全本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5)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6)保证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审定批准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划和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经费;
(7)督促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
(8)组织制定并批准实施本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及时如实报告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并签发安全工作的重大决定。
2、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协助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人)做好安全、消防工作。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人)不在岗位时,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全部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3、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3)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4)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5)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6)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7)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4、各部门经理、主管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制度和标准。
检查督促属下人员按分工职能做好各项工作。
(2)拟订,修订部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落实执行情况。
认真宣传贯彻公司有关安全、消防的文件规定。
(3)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教育,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
(4)制定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计划。
(5)组织管辖范围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或上报处理。
(6)对本部门发生的事故要及时报告和采取措施组织应急处理,并协助做好事故现场保护。
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做好各类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整改。
5、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执行公司、车间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安全生产;
(2)组织员工学习并贯彻执行公司、车间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职工遵纪守法,制止违章行为;
(3)负责对新工人、复工人员进行班组级别安全教育;
(4)组织并参加班组安全活动。
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组织力量处理,并报告上级;
(5)搞好生产设备、安全装置、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维护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督促教育属下员工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6)掌握班组设备、设施的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公司应急预案的实施要求;
(7)发现隐患要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不能解决的要上报领导,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8)发生事故要立即组织抢救并保护现场,及时报告.参与车间事故调查、分析和落实防范措施;
(9)完成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所有任务,落实安全生产的所有职责。
6、企业从业人员(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1)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对本岗位安全负责;
(2)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设备操作规程,遵守工艺纪律,记录清晰、清楚、及时;
(3)认真维护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
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4)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消防器材;
(5)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向领导报告。
一、安全教育、培训
1、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三级(公司、车间、班组)安全教育。
(1)公司级安全教育由人力资源行政部负责组织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4小时。
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令和法规;
本公司生产特点及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
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作业场所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危险因素、应急预案等)安全生产正反方面的事故案例、经验和教训;
(2)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主管安全生产的主任负责,教育时间不少于4小时。
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本车间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状况、特点;
车间安全生产有关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车间危害因素分布及防范措施;
车间的安全设施(工具)、急救器材、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车间以往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车间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负责,教育时间不少于4小时。
本岗位生产特点;
岗位操作法;
安全装置、工具、器具、消防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保管方法;
危害因素及防范、应急措施;
本岗位曾发生过的事故案例,事故的预防措施;
发现紧急情况应采取的急救措施和报告办法;
(4)车间班组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指定有经验的工人带班操作;
(5)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虽经教育但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分配上岗操作。
2、每年定期组织进行2次应急预案的培训及演练。
3、每年定期组织进行一次消防器材的基本知识培训及器材使用实操演练。
4、定期进行岗位操作培训、有关的法律、法规要点培训。
二、消防设施
消防器材必须放在固定的、取用方便的地点,禁止随意损坏或挪作他用;
禁止堆放杂物阻碍消防器材的放置点和消防室的通道;
(1)各车间、部门设置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要认真管理、保养,保持完好,因锈损、过期或扑灭火警所用的消防器材应及时报保卫部门补充、更换。
消防泡沫泵每同啟动两次,每季度消防检查一次;
(2)消防用水管道、消防水池、消防栓是消防供水系统,应受到维护、保养,设备动力部应确保消防水量和压力要求;
(3)生产区内的重点部位设置了消防报警点,需要报警时,应及时击破报警装置的玻璃盒进行报警;
三、防火、防爆
对生产、储存、使用甲级易燃易爆物品的区域(或甲类生产区),应设置明显的严禁烟火标志。
1、易燃易爆区域,要严格执行公司制订的禁烟、禁火有关规定;
2、禁止携带引火物及自然物进入危险的禁火区;
3、搬运危险品容器或铁桶装的易燃易爆物品,不得抛掷、撞击。
防止产生火花发生引燃、引爆事故。
各种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及储存时要放在通风、防潮的地方,防止太阳暴晒;
4、甲级禁火区禁止电水壶使用,不得携带手机、照相机、打火机等进入该区。
5、进入进入甲类生产区的的工具不可具有发生电火花的设备。
4、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电(风)焊工、叉车驾驶工、压力容器操作工和机动车驾驶员等,均为特种作业工种;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压力容器规定的操作压力温度进行工作,不得在超压超温下生产。
生产中严禁带压检修和用重物敲打,新购置和大修后的容器要经检验试压后才可使用。
5、关键装置设备、设施
是指工艺生产操作是在易燃、易爆、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装置。
(1)重点部位是指:
1制造、贮存、储运和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
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
(2)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监控管理
1按照定义的范围结合本公司生产实际确定重点部位、关键装置。
2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公司级、车间(部门)和班组三级监控。
3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公司级管理人员定点承包安全管理。
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
六、有限空间
是指封闭或者半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集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1、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
如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车间通风管道等;
(2)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发酵池、垃圾站、温室、料仓等。
2、有限空间作业:
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活动。
3、工作内容和要求:
(1)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工作制度。
作业单位或负责部门提出申请,经生技科和安监科审批同意,并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后方可工作。
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3)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作业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作业人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4)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5)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6)在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7)作业人员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8)作业单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9)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严禁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
(10)公司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并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11)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12)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七、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价
1、危险源与事故风险描述
公司各单位应对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经营系统、部位、装置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根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来确定危险目标、等级及影响范围。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全面、有序进行,防止出现漏项。
根据公司经营特点,在对公司危险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公司主要危险源及关键生产装置、重点经营部位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下:
㈠高压配电室火灾危险性分析
高压配电室的一些装置(变压器等)都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液体(变压器油),在高温和电弧作用下或遭遇雷击,都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
其它爆炸、火灾、触电等;
①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
②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超载运行;
③检修、维护不及时,设备或导线处于带病运行;
④短路、电弧和火花短路的主要原因是载流部分绝缘破坏,如:
绝缘老化,耐压与机械强度下降,过电压使绝缘击穿,错误操作或将电源投向故障线路,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造成线路金属连接。
短路点、与导线连接松动的电气接头会产生电弧或火花。
接触不良:
实际上是接触电阻过大,形成局部过热,也会出现电弧、电火花,造成潜在的点火源。
烘烤:
电热器具、照明灯具,长时间通电,形成高温火源,可能使附近的可燃物质受高温烘烤而起火。
摩擦:
发电机或电动机等旋转性电气设备,转子与定子相碰或轴承出现润滑不良、干枯产生干磨发热,引发火灾。
㈡雷电、静电接地危险性分析
雷电瞬间放电产生电孤、电火花使建筑物破坏,输电线路或电气设备损坏。
静电是由于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接触、分离、喷溅、静电感应、人体点位等原因,逐渐累积静电荷形成岛电位,在一定条件下,将周围空气介质击穿,对金属放电并产生足够能量的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产生的热能引燃或引爆可燃物或爆炸性混合物。
㈢制剂车间火灾危险性分析
由于制剂车间内生产设备多,线路复杂,大部分的火灾都是电气火灾,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有:
⑴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发火灾事故。
如:
1995广东汕头金砂邮电大楼的特大火灾,就是因电线老化、绝缘性能降低而短路引起的;
2001海南省电信公司微波大楼火灾是因为电源接线端头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的。
⑵静电产生火灾。
生产设备的运行及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等都能产生静电。
如果接地处理不当,产生的静电负荷不能很快导人大地而是越积越多,一旦形成高电位,就会发生静电导电现象,产生火花并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
⑶雷击等强电侵入导致火灾。
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电效应,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线路和设备,引发绝缘击穿,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热效应、静电感应以及电磁感应都可能引发火灾。
⑷制剂车间内生产设备、空调等用电设备长时间通电、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㈣办公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办公场所电器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因素,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各式充电器等在给人们工作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埋下了种种的火灾隐患:
⑴电脑引发火灾主要是因其散热不良、电压不稳、长时间未断电源、电路板毁坏、电子元器件过热等。
⑵电脑的电源插座;
一般来说,电脑电源插座为三插头,上面接地线,下面左为零线右为火线。
然而,往往只有双插头插座(照明电路),使用者很难辨别哪个是火线哪个是零线,一旦插错就容易出问题。
品牌电脑本身一般均设有安全保护装置,零线和火线可自动变换。
但是有些不规范的电脑制造商为节省成本而除去了该装置,从而带来隐患。
电脑因为显示器、CPU、音箱等各个部件分置,同时耗电量大,因此需要使用质量比较好的专用插座和开关。
⑶由电脑使用者主观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有的将电脑三相插头掰成两相使用;
有的在通电时随意搬动、拆装电脑;
有的在通电时随意进行外部设备的连接、乱拔接头等。
这些机主的行为在无意中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无法预料的危险。
⑷用火不当引发火灾,办公场所一般都有大量的纸张、书籍、木质桌椅等可燃物,由于临时动火或吸烟剩余烟蒂处置不好,就会造成火灾。
①烟头表面温度为200至300摄氏度,中心温度达700至800摄氏度,而纸、棉、木、麻、草的燃点一般在130至250摄氏度之间.
②木材燃烧的温度和燃点绝对不是同一概念。
木材是多种材料混合成的,因为各种成分不一样,成分的含量不一样,所以燃点不固定,一般在300~400摄氏度。
㈤公用场所危险性分析:
公用场所(食堂、车库等)一旦发生电气故障、明火作业不慎,会引发火灾等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而且这些地方大多使用少量危险化学品,如汽油、煤油、LPG等,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
火灾、爆炸等。
㈥爆炸、中毒和窒息
装修、装饰用大量可燃材料、使火灾燃烧速度加快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这些可燃物一旦燃烧,在通风条件差、空气供应量不足的条件下,产生大量的浓烟和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极易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火灾往往伴随着爆炸的发生。
㈦拥挤踩踏事件
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事故,可能导致人员疏散困难,发生拥挤踩踏事件,从而给安全疏散人员带来不确定因素,也使安全得不到保障。
㈧自然灾害
⑴.雷电可以使户外工作人员受到雷击、建构筑物可能遭受雷击(防雷设施失效时)。
⑵地震破坏,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地球内部传播出来的地震波造成的地面震动,破坏性很大,影响面广,突发性强;
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是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事故因素之一,发生地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⑶大风,大风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可以破坏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㈨通信车辆事故
⑴公司的车辆主要有商务用车。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轻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重者会危及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⑵导致车车辆事故的因素分析:
①人为因素。
人的因素是车辆交通事故的主动因素。
操纵车辆行驶的司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都是发生车辆交通事故的脆弱环节:
无证驾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技术不熟、思想麻痹、精力分散、超速行车、强行超车等。
②车辆因素。
车况及其性能是发生道路运输事故的物质因素。
由车辆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车辆不按规范保养和检修;
车辆超期服役;
偶尔严重超载或长期超载运行;
车辆超过设计极限使用或私自改用;
灯光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轮胎、电气线路等主要部位不按时检查到位、车辆外廓夜间显示不清等。
③道路因素。
道路状况与养护程度是产生车辆交通事故的条件因素。
公司车辆行驶的线路有国道、省道、……乡村公路等,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着路面窄、起伏大、转弯急、坡度陡。
路侧靠崖临水,路口交叉隐蔽,前方视距多变,司机了望受限等。
④自然灾害因素。
自然灾害因素主要是指由于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而引起的车辆交通事故。
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遭遇大雾、暴雨、暴雪、沙尘、冰雹等气象灾害,或者遭遇道路边坡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上述自然灾害均为车辆交通事故的诱导因素。
2、风险及隐患治理、报告与应急处置措施
㈠基于上述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等级,公司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确保持续改进,如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加大隐患监控力度,增加安全设施的投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综合 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