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份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303126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201.01KB
6份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6份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份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常。
过:
本文指犯错误。
行拂乱其所为拂:
违反,阻挠。
乱:
扰乱。
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征:
征验,表现。
色:
脸色。
发出。
喻:
明白,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
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
有法度的世族大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在外面,指国外。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
衡于虑(通“横”,阻塞、不顺畅。
(3)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动:
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
使动用法,使……坚忍。
(4)一词多义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国恒亡(国家)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而死于安乐也(在)
4作者名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
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认为他是孙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并尊其为“亚圣”。
《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属语录体散文集。
5背景追溯
本文选自《孟子·
告子下》。
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
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
从事教育,著书立说。
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而,孔子之道不著。
孟子以发扬孔子的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挑起在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
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他的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三、自主学习
(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点拨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
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二)深层理解
1第一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有什么共同点?
【点拨明确】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
2第二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点拨明确】“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课文第三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点拨明确】第三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点拨明确】这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
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增长的。
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
才能不是天生的,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
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
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一、复习导入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单纯教师授课不关注学生的“填鸭式”教学和教师绝对放手、学生主宰课堂的“放手式”教学都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必须注重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其实古人早在《礼记》上就有“教学相长”的论述,让我们走进《礼记集解》中的《学记》,悉心体味吧。
1文言词语
虽有嘉肴:
虽,连词,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肴。
嘉,美好的。
肴,熟肉食。
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动词,吃。
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
旨,味美。
至道:
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的。
弗学,不知其善也:
善,良好。
是故:
连词,因此。
困:
(受到)阻碍,不通。
自反:
自己反省。
自强:
自己督促自己。
强(qiǎng),勉力,勉强。
故:
连词,所以。
教学相长: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朗读节奏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作者作品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所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解说“经”的文字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
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
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
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
三、自主学习
(二)——交流与展示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点拨明确】
(1)“教学相长”。
(2)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2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点拨明确】类比说理。
3本文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点拨明确】本文开头运用类比的手法,从“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申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最后点明观点“教学相长”。
文章短小精悍,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点拨明确】学与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为教育而日进,而日深;
教育因为学而益精,而益新。
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把学与教育联系统一起来。
本文阐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原则,除此之外,《学记》中你还知道哪些原则?
【点拨明确】1.启发诱导原则。
《学记》中说:
“君子之教,喻也。
”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的意思。
这样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
2.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要有系统,这是由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学记》中“学不躐也”“不凌节而施”即是此道理。
3.相观而善原则。
《学记》提倡“相观而善”,认为学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曾经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说它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曹刿论战》就是谈论这场战争的。
在鲁国的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
他是怎样帮助鲁庄公的呢?
学习课文,为你揭晓。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3.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战役,他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做为典型的案例。
想一想,你能说出几个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战争论述。
曹刿(guì
)小惠未遍(bià
n)小信未孚(fú
又何间焉(jià
n)公与之乘(ché
ng)长勺(shá
o)
2文言词语
肉食者鄙:
鄙,鄙陋,本文指目光短浅。
弗敢加也:
加,虚夸,谎报。
必以信:
信,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
鼓,动词,击鼓。
既克:
克,战胜。
望其旗靡:
靡,倒下。
(2)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古义:
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
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
小大之狱(古义:
案件。
监狱。
必以情(古义:
以实情判断。
感情。
)
忠之属也(古义: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诚。
又何间焉(古义:
参与。
中间,空间或时间。
可以一战(古义:
可以凭借。
可能、能够。
肉食者鄙(古义: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轻视,看不起。
再而衰(古义:
第二次。
又一次。
(3)一词多义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暗地)
故公问其故(缘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
属忠之属也(本分,职分)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有良田美池之属(类)
以可以一战(凭借)
必以情(按照)
必以分人(把)
伐十年春,齐师伐我(兴兵攻打)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
(4)词类活用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5)省略句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肉食者谋之,(君)又何间焉?
乃入见。
——(曹刿)乃入(宫)见(庄公)。
问:
“何以战?
”——(曹刿)问(庄公):
“(君)何以战?
”
必以分人。
——必以(之)分(于)人。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曹刿)对曰:
“(此)忠之属也。
可以(之)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6)成语
一鼓作气: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事情做完。
辙乱旗靡:
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彼竭我盈:
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3作者名片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背景追溯
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
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
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
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
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齐国要杀公子纠,他们打败鲁军,并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
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
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1跳读课文,整理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层次是怎样的?
【点拨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
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
‘何以战?
’”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知己知彼,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2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点拨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将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问战——参战——释疑)。
3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点拨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
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
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
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印证的成语
示例:
“齐师伐我”——(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本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史书上
是如何记载这一历史事实的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回味这一段传奇佳话。
二、合作学习——交流与展示
(一)走进人物
1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点拨明确】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
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
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
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说话)
【点拨明确】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之“鄙”。
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
他急于进攻,急于追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从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中表现了他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
从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中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从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获胜而自喜中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二)走进语言本文语言凝练,变化多姿。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
由“齐师伐我”的“我”字你悟出了什么?
【点拨明确】“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可以看出,记载这一史实的一定是鲁国的史官,而且齐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点拨明确】长勺,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点拨明确】三方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点拨明确】前两个方面的准备,曹刿都予以否定——民弗从也、神弗福也,第三个准备,得到了曹刿的认同,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5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呢?
【点拨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
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
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
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6曹刿对战争能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几个成语来概括?
【点拨明确】冲锋要待“彼竭我盈”之时,曹刿是要鲁军“以逸待劳”;
追击要选择“辙乱旗靡”之时,曹刿是要鲁庄公能够“知己知彼”。
7鲁国能够以弱治强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明确】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上下团结,君民一心(团结曹刿、知人善用);
掌握策略、以逸待劳(不盲目与强齐硬战);
把握战机、后发制人(彼竭我盈、一招制胜)。
(三)走进写法
1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鲁庄公?
【点拨明确】写鲁庄公是为了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
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2本文详写了什么?
略写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点拨明确】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
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
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3阅读第二段,说说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简略?
【点拨明确】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远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埋下伏笔。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并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明确】官渡之战曹操2万——歼袁绍70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5万——大败曹操20余万
淝水之战张辽7千——大败吴军10万
战争的胜利主要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同学们,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你们都很熟悉,荆轲作为侠义英雄一直为人们赞颂,就此,你们以为古人崇尚的侠客精神是什么呢?
(智勇双全;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重承诺,轻生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干将莫邪》记述的就是侠义英雄复仇的故事。
1.在读懂文章、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在河南省汝南县西南部有一座古墓,人们称之为“三王墓”。
其实这“三王墓”中埋葬的三个人,其中只有一个是君王,而且是三个本来各不相识的人。
同学们,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干将莫邪》吧!
莫邪(yé
)重身(chó
ng)自刎(wěn)汤镬(huò
踔出(chuō)踬目(zhì
(1)古今异义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古义:
即,就;
将,带着今义:
将要)
王如其言(古义:
按照,依照。
如果,假如。
客以剑拟王(古义:
比画,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
设计;
打算;
模仿;
相比等。
王即购之千金(古义:
重赏捉拿今义:
买)
当于汤镬煮之(古义:
热水,开水。
煮食物的汁水)
(2)一词多义
即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就)
王怒,即杀之(立即,马上)
乃三年乃成(才)
此乃勇士头也(是)
乃分其汤肉葬之(于是,就)
当其妻重身当产(将)
当于汤镬煮之(应当)
子汝若生子是男(孩子,名词)
子年少(你,代词)
之欲杀之(指铸剑者,代词)
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的,助词)
哭之甚悲(得,助词)是若生子是男(判断句)
是必烂也(这样,代词)
入山行歌(“歌”,名词用作动词,唱。
日夜思欲报楚王(日夜:
名词做状语;
在白天黑夜。
大,告之(形容词,作动词,长大)
于中子出户南望(名词作状语,向南)
(4)文言句式
省略句:
日夜思欲报楚王(“日”前省略主语“子”)
判断句:
吾干将,莫邪子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幸甚!
(状语后置句,应为“甚幸”)
3作者名片
干宝(?
-336),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新蔡)人。
《搜神记》是其代表作。
4背景追溯《搜神记》系志怪小说集,二十卷。
书中记录的多为神怪灵异,但也保存了一些富于现实意义的民间传说,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交代故事的起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成宝剑,反招杀身之祸。
第二部分:
(2、3),故事的发展,干将的儿子赤长大后寻得宝剑为父报仇,却遭楚王追杀,幸遇侠客相托报仇,并以头与剑献之。
第三部分:
(4),故事的结局。
侠客不负重托,多方设计,终于杀死楚王,自己也以身殉义。
一、新课导入
复习课文思路,导入新课。
1这篇课文涉及了哪几个人物?
【点拨明确】楚王,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侠客。
2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干将却反遭杀身之祸。
楚王为什么这样残忍?
请你结合文中语句谈一谈。
【点拨明确】从第一段楚王的“四次发怒”——作剑三年乃成,王怒;
王怒,往必杀我;
将雌剑,王大怒;
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可以看出:
楚王因干将、莫邪铸剑时间太长,心中不能容忍;
而剑铸好后只把雌剑呈给楚王,更加剧了楚王的疑心;
但最可怕的是楚王为了使干将、莫邪不再为别人炼剑而杀了他。
当时是暴君横行的时代,故楚王的残暴也在情理之中。
3通读全文,你认为楚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点拨明确】楚王是一个脾气暴躁,凶残野蛮,多疑的君王。
4干将、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