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302818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26.60KB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
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
为进一步说明物候做了铺垫。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
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3.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引导学生逐步思考)
用了拟人手法。
“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不能,因为“物候与物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目标导学三:
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第一部分描述现象,由表及里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做出解释,话题转到农业上,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
第三部分推究原因,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四部分阐明意义,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第一部分照应。
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物候学,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小组讨论: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不能。
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
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有条有理。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理。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4.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又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首先”“对于安排……,确定……”“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为了便利”五层意思,有重有轻,有主有次。
教师小结:
无论是全篇、某部分之间,还是某一段落内部之间,本文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都十分讲究,说明极富条理性。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一起理清了本文的层次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本课的重点——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揣摩本文的精彩句段。
精读片段,分析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
你能找出来并说说表达效果吗?
生甲:
举例子。
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1962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
又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生乙:
作比较。
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
生丙:
本文还多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
本文中往往把一些巧妙的比喻同拟人融为一体,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
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赶快种谷子”这两个分句,就很富表现力。
……
揣摩语言,品析表达效果
1.分析课文内容,说说第一自然段的语言特点和它的表达效果。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是拟人的手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具体描述大地“苏醒”时的样子,一片春色扑面而来。
燕子是“翩然归来”,轻捷、洒脱、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
用“不久”“于是”由春自然转入夏。
而秋的标志是“果实成熟”,是“叶子渐渐变黄”。
作者在描写叶子变黄的状态时,用“簌簌”描写风吹落叶的声音,写出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有声有色,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
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的昆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等词语,写出冬天即将到来时的萧索、清冷。
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
这里面的“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写出了风雪交加、旅途的艰难,可谓一词写尽整个冬景。
生丁:
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以生花妙笔设置悬念,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有力的铺垫。
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在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掉?
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不能删掉。
“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那样就不符合实际。
“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左右”表约数,意思是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
。
“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
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
“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拓展延伸,进行个性表达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
文章告诉我们:
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是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是根据动物的行为预测天气情况。
2.学完本文,我们知道:
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
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
(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养成科学的思考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
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
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
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这是为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两篇科普短文。
比较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1.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请谈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2.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恐龙无处不有》,说明对象是“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
说明角度是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
《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是“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比较说明思路
《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思路: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有是因为大陆在漂移。
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
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
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思路:
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总结:
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在初步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重点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补充说明的作用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2.这些括号中的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加以说明。
(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2)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
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
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
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4)这一句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比较思维推理过程
3.请学生写出《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文的思维推理过程。
《恐龙无处不有》:
在南极洲的冰天雪地中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这说明南极大陆上有恐龙。
但恐龙是不能在南极洲那种寒冷的环境中生存的。
那这些恐龙是怎么来的呢?
恐龙不可能自己游过去,只能做反向思维,是南极洲大陆自己漂移过去的。
《被压扁的沙子》:
有超高压的存在,就会出现斯石英;
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高压的存在;
地球受到大撞击会造成超高压,所以可能出现斯石英;
斯石英在高温下可变回原始状态,因此火山爆发造成的高温会使斯石英消失;
大撞击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英变成普通沙子;
但许多斯石英会因撞击被溅到平流层中避开高温而保留下来;
发现斯石英的岩层年龄有6500万年,6500万年前正是恐龙灭绝的时候;
因此推断恐龙灭绝可能是由撞击引起的。
小结:
学习了本文,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一些科学知识,还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即联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创造性的思维。
作者经过层层推理、分析,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说。
对这一结论,很多人支持,但也有一些人反对,你持什么看法呢?
欢迎同学们在课下查找有关资料对这一问题继续探讨。
7 大雁归来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
2.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怀,激发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多媒体播放大雁归来的相关影片或图片。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
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11月南飞的大雁。
(2)3月的大雁。
(3)大雁归来的情景。
(4)春雁觅食。
(5)孤雁。
(6)4月夜间大雁的集会。
字里行间充满着喜爱大雁、珍爱野生动物的情怀。
细读文本,感受情感
1.听老师范读第4段,观赏雁舞沙乡之美景,圈画出描写大雁飞翔的动词,朗读、品味、感受大雁的心声,想一想:
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来时的心情?
欣喜、快乐、激动、兴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2.大雁为什么会有如此快乐、自由自在的心情?
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这是一种怎样的大雁?
聆听雁儿心声,进入雁儿内心世界,谈谈大雁的性格、精神特征及雁与雁之间的关系。
以这样的句式说话:
读____________句(段),我发现这是一种____________的大雁。
可抓住学生选择的语句做点评,教师示例:
(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大雁的特征。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④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作者用了许多拟人手法描写大雁,也是有感而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会,有辩论,讲亲情,讲友谊。
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的品质:
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
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2)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①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
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内部友爱、无私、民主、团结,重友情、有灵性、有联合观念。
(3)多处衬托,突出了大雁的特征。
如用主红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用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似乎也有数学头脑。
以上各个方面都表现了作者的爱鸟之心,“爱”字贯穿全文,“爱”融化在字里行间。
拓展延伸,感悟自然
由于岁月的变迁,环境的恶化,更是由于人类的残忍,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正慢慢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从地球上消失。
1.展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
穿山甲:
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盗猎。
缅甸蟒蛇:
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消费者对它们的皮肤、肉和胆囊的需求。
黄嘴天鹅:
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盗猎,羽毛被用来制作传统药材。
亚洲水蜥:
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被当作野味,尤其在中国南部。
同时,也面临着森林砍伐带来的威胁。
小鸥:
海鸥体形最小的一种。
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作为野味。
2.出示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
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
(新华网)
教师寄语:
曾几何时,我们触目的是砍伐的林木,漫天的沙尘;
山地里奔走着哭泣的生灵,江面上漂浮着污染的泡沫。
什么时候开始,这天空不再湛蓝,这雨水不再清润,这土地越来越少,这森林愈来愈疏。
珍禽奇兽躲过了肆虐的天灾,却未能躲过野蛮的人祸。
渐趋灭亡的难道仅仅是动物吗?
我们现在享受的较高“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其他生物为代价?
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做成的“阁楼”里,生活简化的只剩下自己,环境浓缩得只剩下盆景,一切纯朴的本质的自然的东西,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去。
感谢利奥波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
是他,让我们回望滚滚红尘,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灵魂;
是他,让我们明白了:
若要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就必须学会尊重大家庭中所有成员,和万物和谐相处。
有万物陪我们前行,我们还会寂寞孤助吗?
世界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大地才有了如此的生机和情趣。
因为,地球上不仅仅只有我们;
更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8 时间的脚印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
2.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法。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播放导入视频。
如视频中所言,通过一撮沙子,就能得知地球的年龄。
这看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岩石为何有如此奇异的记录历史的功能呢?
它是怎么记录那些已逝的时间的?
让我们在《时间的脚印》一文中寻找答案。
关注单句成段,把握文章内容
1.请同学们花三十秒迅速扫读课文,说说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有不少单句成段。
2.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重点单句引导把握:
第1段: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第5段: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第18段: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
第22段: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结合对上述单句成段句子的综合分析,可将全文31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 引出话题:
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段)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段) 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段) 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段) 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理解课文,发扬科学精神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
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
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
2.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3.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请同学们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
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破坏因素:
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形成过程: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4.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
(展示沉积岩照片)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单元 教案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