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不同学段阅读教学重点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286931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85KB
把握不同学段阅读教学重点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把握不同学段阅读教学重点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不同学段阅读教学重点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找朋友”歌曲,师生拍手。
师:
孩子们听出了是什么歌儿了吗
好,老师就来和大家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等会儿我请一个孩子来当小老师,他出示拼音卡片,下面的孩子赶快找生字卡片进行抢答。
我就是小老师的大助手。
(生活动)
你太能干了,祝贺你成为今天的“识字大王”,并奖给你一个奖品。
(其余学生鼓掌)
[点评:
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导入,使学生不但复习了生字,而且评出识字大王,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大自然可神奇啦!
她有四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
可以让太阳变成火球,晒得我们直淌汗;
可以让红红的果实爬上枝头;
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得一片雪白,想和这四位小姑娘做朋友吗
(师在黑板上贴出: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我这里有几幅美丽的四季的画儿,谁来给它们找一找家呢
(生上台贴画)
一年四季的景色可真美,一位作家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首儿歌,去听听、看看。
(课件显示课文内容,并伴有配乐朗读录音)
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生答,并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想读吗读你最喜欢的季节,要读出喜欢的语气。
(生自由朗读)
孩子们读得真好,现在,有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季节读给大家听。
(抽生读、评,并指导“尖尖”“圆圆”“一挺”的读法)
所有的孩子都想读,那么,去读给你的同桌和好朋友听吧,读时,还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生自由读)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
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言。
课文的内化是孩子们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时必须让孩子们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色彩鲜艳的贴图、动画、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之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去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三、拓展识字,训练说话
你们收集的与四季有关的生词卡都带来了吗想不想告诉小组的同学你的生词卡怎么读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学生小组内互认互读)
想把你的生词卡让大家看看吗再教教大家怎么读,好吗
(学生上台展示,教读)
生①:
我带来了“燕子、知了、菊花、雪人”。
它们分别是春、夏、秋、冬的景物。
生②:
我收集的卡片是“游泳、稻谷”。
我最喜欢夏天去游泳,秋天是农民伯伯收获的季节。
通过合作学习,孩子们认识了更多的景物,小朋友想不想当小作家,自己来编儿歌
(课件显示课文内容,每一节去掉前一句)
老师可喜欢春天啦,忍不住地想编儿歌:
花儿红红,它扬着小脸蛋说:
“我喜欢春天”。
(学生纷纷举手,迫不急待地想自己编)
我这里有几个漂亮的帽子,你能根据帽子上的景物来编儿歌吗
(戴黄叶头饰)“黄叶飘飘”,她跳着舞蹈说:
“我是秋天。
”
(戴灯笼头饰)“大红灯笼高高挂”,他高兴地说:
“我是冬天。
生③:
(戴西瓜头饰)“西瓜圆圆”,他挺着大肚子说:
“我是夏天。
编得真好听,其余的小朋友也能像他们一样编得这么好吗
(生自由编儿歌,情绪高涨)
[点评:
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引导孩子们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
教学中创设了生活中识字、认识事物、当小作者编儿歌的情境,不但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知识。
四、感情升华,动手操作
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课件展示四季的美丽画面,生发出赞叹声)
四季的景色美吗
生:
(齐)美。
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之情吧!
爱画画的孩子可以画画,爱唱歌的孩子可以唱歌,爱跳舞的孩子跳起来吧。
(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展示)
有许多孩子还想唱、还想跳、还想画,那么,课后我们专门开展一个“我爱四季”的活动,让所有的孩子都尽情地去表现对大自然妈妈的喜爱吧!
(高兴地)好!
在品味诗境、体验诗感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喜爱之情,激活孩子们“主角”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探索教学策略】:
1、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阅读情感,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这说明“激发阅读兴趣”,不仅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策略手法,同时也是必须达成的阅读教学目标。
“调动阅读情感、激发阅读兴趣”的具体策略:
课始可用游戏、故事、情境等方法;
课中可用竞赛、评价、表演等方法。
同时还可以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
建立班级图书角,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
有意识地表扬喜爱看书的学生;
教师每天抽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这些方法都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突出朗读训练,坚持以读代讲,有层次、有目的地指导感情朗读,切实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这是低年级学生学习阅读的前提和基础,“课程标准”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层面的要求:
“正确”是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包括多音节和平翘舌、轻声、儿化都应该读正确);
“流利”是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语句、不唱读、不蹦字,并注意句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和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
“有感情”是指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自悟的一种情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
要达到上述三个层面的要求,除了要保证读书的时间、注重读的形式的多样变化外,还要加强读中指导,引导学生交流朗读感受。
比如,可以借助外在辅助手段(如图片、课件等)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朗读;
可以发挥朗读的示范引领作用,互听互赏,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朗读质量;
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移情体验,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升华情感;
可以组织学生谈谈课文中的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对某个词句的理解等,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受到启发。
3、充分发挥语境的作用,巩固课内识字,引领拓展识字,帮助学生逐步打牢母语根基
识字要紧密结合具体的语境(课文)进行,比如,可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联系句子的意思说一说生字新词的含义等;
复习巩固也要注重借助语言环境(课文),比如,可要求学生将独立认读后的生字新词放回课文后认读,可以将认识的字词编成句子或短文让学生朗读等。
拓展识字主要是鼓励、引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阅读中)识字,比如,可调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招牌、商标、广告等)为学生识字服务;
可以介绍适合儿童阅读的读物,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既巩固课内识字又增加识字量等。
二、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与实施策略
“语文课程”确立的训练目标有10项,笔者认为其中的训练重点有以下4项:
1、加强词句训练:
包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养成积累运用的好习惯。
2、重视阅读方法指导:
包括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包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4、扩大阅读量:
包括引导学生从较大量的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语言营养、提高感受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等。
质疑问难感悟语言领悟学法
—《盘古开天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堂实录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
(一)播放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的动画片段,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读题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动画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神话神奇的特点,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轻松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4、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创造”质疑。
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
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当即予以解决;
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通过梳理之后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去解决;
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
抓住中心句把握文章内容,围绕中心句中的重点词质疑问难,带着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这些都是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与培养。
同时,对诸多问题的归纳和梳理,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化。
]
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一)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的问题
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
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字典,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
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按学生找到的顺序,依次教学相关的段落。
2、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1)学生汇报交流,课件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①理解“抡”的意思。
②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③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①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
②引导学生读书并有所发现。
③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1、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读懂课文,感受盘古的精神的同时,归纳和总结理解词语的不同方法;
2、语文教学是以学习语言为主要任务的,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精妙之处,不仅知道“写什么”,而且知道“怎么写”,使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提升。
(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
(板书:
开天劈地)
(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
顶天立地)
用成语来概括盘古所做的事情,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丰富词汇的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盘古的高大形象。
1、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觉神奇和美丽……。
四、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一)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
(二)朗读、品味中心句
(三)老师小结
1、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2、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根据板书总结“创造”的过程,既回应了课始的疑问,又梳理了课文的内容,为下节课的复述做准备,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在具体语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创造”的意思,感受到盘古的创造精神,激发创造的热情。
【探索教学策略】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带着问题读书,在阅读中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增强问题意识。
因为学习质疑问难是中年级重要的阶段目标,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会学生质疑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老师启发学生围绕中心句(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问,然后指导学生梳理、归纳,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如本案例的“为什么创造”“怎样创造”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本,进行深入地阅读思考。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而且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了质疑问难的良好读书习惯。
2、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在理解中领悟掌握品词析句的方法
比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等。
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混沌”一词,由猜词义(主观感知)到查字典(表层理解)再到联系上下文理解(深入理解),由浅到深,层层深入,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了词语的内涵。
其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效果极佳。
3、摒弃繁琐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整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大量工夫花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上,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主题。
这是因为语言的含义和背后的深意,语言的精确和魅力,都是通过“读”来领悟、内化的;
在“读”的同时,也不失方法的引领,“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一个词,”前者是通过想象由抽象到具体、由概括到具体,后者是通过归纳提炼,由具体到概括。
这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的两个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三、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和实施策略
“语文课标”确立的训练目标有11项,笔者认为其中的训练重点有4项:
1、理解关键词句:
包括比较深刻地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
2、深入品读感悟:
不仅要读出情,还要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3、揣摩文章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包括学习各种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揣摩各类文章的表达顺序、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对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进行评价,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吸取更丰富的语文营养。
4、学会根据需要快速浏览、搜集处理信息。
品读细节体会情感细节练笔
—《最后一头战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堂实录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象打仗吗一起读读这段话。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2、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这群英勇的战象不幸全部中弹倒地。
人们在搬运它们的尸体时,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
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齐读课题)。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故事。
二、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几件事情
2、出示易错字词读音,正音,指导学生写好“寇”字。
3、汇报交流:
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几件事情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件事,并相机板书。
4、小结:
我们在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住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事件)
三、品读细节,体会情感
这是一篇动物小说,作者沈石溪,他曾经说过:
(投影出示)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是人类的情感。
─沈石溪
嘎羧有着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是如何表现它的情感的呢我们一起深入学课文。
(一)学习“披挂象鞍”部分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感情深厚的句子并画下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
2、讨论交流:
(投影出示)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摩挲”“泪光闪闪”等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嘎羧再见象鞍时激动的心情。
(2)它如此激动,是因为象鞍上有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第9自然段理解)
(3)嘎羧看到象鞍上的弹洞、斑斑血迹会想起什么呢
(4)是啊!
象鞍上有着它辉煌的过去,有着它出生入死的经历,所以,再见象鞍,它才会如此激动。
你看,我们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世界。
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
(5)指导朗读。
3、小结:
你们看,26年过去了,嘎羧就快要死了,但它没有忘记它曾经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它多么怀念它曾经的辉煌。
作者通过对它的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它的这种深沉的情感。
我们圈画出这些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走进了它的内心,感受到它的情感。
这就是品细节的读书方法。
(二)自学“重回战场”部分
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这样的方法试着自己学习“重回战场”这部分的细节描写。
(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⒈自由朗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用“一”画下来。
⒉圈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词语,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与小组同学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体会嘎羧对抗日战斗生活的怀念之情,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并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深沉的感情。
4、小结:
(一)品读“庄严归去”部分细节描写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带着对这一片土地的无限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之情,嘎羧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
在战友们长眠的地方,用尽生命中最后的力量给自己挖掘墓坑。
2、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3、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动说说你的体会。
4、重点品读:
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5、小练笔:
它一定有话要说,它想说什么呢看它静静地躺在战友们身边,你也一定有话想对它说,请你任意选择一个内容,写一两句话。
四、总结延伸
1、(投影出示)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是人类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这节课,我们抓住主要事件,品读了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到嘎羧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想,最后一头战象一定会带给你们更多的思考。
2、另外,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其他作品
1、整体入手,快速阅读,抓住主要内容
小学高年级的课文(特别是写人记事类课文)一般都比较长,而课时又有限,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限时快速阅读课文”和“精选教学内容”是两条最有效、最基本的实施策略。
比如,《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教者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迅速理清文章线索,使学生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品细节、悟感情、习方法”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2、围绕主线,品味细节,体会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课文的特点不同,教学设计的主线(思路)就不相同,一篇课文可以设计多条教学主线。
比如,《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主线可以有这样几条:
一是基于课文内容较难理解,便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教学实施时先将课文分为四个部分,然后逐段提问引导,让学生学懂课文;
二是基于课文情感性较强,便以体验情感为主线,教学实施时可以引导学生有侧重地朗读,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三是基于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以“品味细节,体会感情”作为教学主线,也就是在让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抓住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细节,去领悟主人公的高尚情怀。
在本课例中,教师以第三种主线实施教学,既抓住了课文“细节描写逼真、细腻、感人”的基本特点,又比较符合“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它的最大优势是既能使学生“得意”(把握主旨,体会情感),又能使他们“得言”(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把人物写具体的)。
这样教,就是“一石二鸟,言意兼得”。
3、习得方法,学会学习,增强发展后劲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习得方法,既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及常用句式,构段、谋篇的方法,叙述、说明描写的方法等;
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等。
但方法的掌握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反复历练,需要从课文情境中领悟。
在本课例中,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多少新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悟”方法到“用”方法的过程,即先从一个例句入手,悟出一些基本学习方法(学生在第一、二学段可能接触过,但并未达到熟练掌握运用的程度),然后放手让学生找其他的句子去练、去运用。
这样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的示范性、主导性和学的主体性、积极性,都能得到较充分地体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把握 不同 阅读教学 重点 探索 具有 针对性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