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地理教学媒体论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263253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61.92KB
第五章地理教学媒体论Word格式.docx
《第五章地理教学媒体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地理教学媒体论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技术媒体,特别是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使得知识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更加久远,更加方便,更加丰富多彩。
二、地理教学媒体及其类型
地理教学媒体就是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工具。
由于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广阔性、漫长性以及认识上的间接性,使得许多地理事物很难或根本不可能为学生直接观察或亲自感受到。
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组织起有效的教学,必须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依赖合适的地理教学媒体,才能完成地理教学任务。
正确地运用地理教学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有利于精确地形成和掌握地理概念与地理原理,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媒体可以有各种分类。
以使用的信息符号来分类,可以将地理教学媒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言语符号媒体,包括印刷、口语等媒体;
另一类是非言语符号媒体。
非言语符号媒体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形状符号媒体,包括图画、图表、地图等,是一种实物的抽象符号媒体;
另一类是模拟符号媒体,是指音乐或动作符号媒体,如电视、电影等。
地理教学媒体作为一种工具,按照这种工具的先进性,一般还可以将其作以下分类:
(一)传统地理教学媒体
传统的地理教学媒体又叫普通地理教学媒体,包括地理教科书、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图片、黑板、地理标本等。
地理教科书作为一种地理教材,在本书第三章中已有阐述,本章将在下一节中分别阐述其他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特点及其应用。
(二)现代地理教学媒体
现代地理教学媒体又叫电子技术媒体,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电声类地理教学媒体电声类地理教学媒体包括录音、扩音机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电声类地理教学媒体的特点是:
能够录制语言和声音,根据需要重放;
可以将声音放大以扩大教学面;
传播信息迅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目前单独采用此类媒体进行地理教学活动的实例尚不多。
有位地理教师曾搜集了很多录音资料,在讲授世界地理各国情况时,播放有关国家的著名乐曲;
在教学黄河时,播放“黄河大合唱”;
在教学新疆时,播放维吾尔族歌曲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电光类地理教学媒体电光类地理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机、投影仪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电光类地理教学媒体能将某些地理景观图片、地图、示意图等各种图象放大显示,也可以将板书内容放大显示。
电光类教学软件制作相对较简单,使用方便,目前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使用较为广泛。
3.影视类地理教学媒体影视类地理教学媒体包括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放像机、视盘教学机、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影视类地理教学媒体能以活动的图象,逼真地、系统地呈现地理事物及其变化发展,能动、能静,并能给学生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4.计算机类地理教学媒体计算机类地理教学媒体能储存大量教学资料供师生检索。
尤其是多媒体地理教学媒体,将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经过特定的软硬件获取、制作、编辑和储存等处理后,以单独或合成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方法,具有速效、动态、变式、交互、扩缩、广泛等多方面的特点,是一种现代化的、先进的地理教学媒体。
第二节
地理教学媒体的特点
根据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关系,本节主要阐述教学媒体的技术特性、经济特性,以及所能解决的教学问题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下面给出的指标都是相对的。
因为教学媒体功效的实现,还有赖于教师在课堂应用的方法。
一、地理教学媒体的技术特性
教学媒体的技术特性是指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由人赋予媒体的内在特征。
地理教学媒体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它的技术特性:
(一)表现力
表现力是指地理教学媒体表现地理事物内在和外部特点的能力,如:
真实程度、生动性、反映地理事物实质的深入性等。
真实性包括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表现,对地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等时间特性的表现,对地理景观等内容外部形态的表现等。
生动性是指表现的手法要有感染力,要能吸引学生。
深入性则是要求媒体有表现地理事物内在特点的能力,如内在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等。
(二)再现力
再现力是指教学媒体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展示教学材料的能力,也就是当教学需要在同一堂课上的不同时间内两次或多次使用同一教学材料时,教学媒体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
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地图,讲解完新内容后需要学生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填出所讲内容,这时教师要擦掉板图中的注记等一些内容,让学生靠记忆进行填图练习。
如果教师在学生练习后进行总结,又要重新在板图上画上已擦掉的内容,这就是在黑板上再现教学信息或教学材料。
根据两次展示同一教学材料时间间隔的长短,再现力还可以分为即时再现和延时再现。
一般说来,可以很快再次展示同一材料,同时没有信息丧失的媒体,其再现能力较强。
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黑板地图的再现力就不如计算机显示地图的再现力强。
(三)传播面
传播面是指媒体传递教学信息的空间范围。
为了有可比性,这里只就单个教学媒体而言。
例如,如果字体和画面大小合适,黑板上的内容可以很容易地被标准教室里的所有学生看到。
但是教室不能无限制地扩大,因为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坐在教室后面和两侧的学生就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画了。
使用功能较强的投影仪,教学信息传播的范围相对较大。
而电子计算机的单机和一般尺寸的单个电视机传播面就很小。
是不是传播面越大越好呢?
这要看教学环境和教学需要。
例如,广播的传播面可以说是无限大,但就课堂教学来说,这种传播面的优势并不重要。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覆盖整个教室的传播面就够了。
此外,教学媒体技术上的发展,使得某些媒体可以组合、联网,扩大教学信息的传播面。
(四)参与性
参与性是指教学媒体使用过程中,学生对媒体使用的参与程度。
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幻灯机,一般作为教师展示地理知识的工具,学生所要做的就是用眼睛去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相对就很低。
如果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教学媒体,主动通过媒体获得地理知识,学生的参与程度就较高。
例如,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使用,学生就有可能更多地参与使用过程,也就有可能更多地参与积极的学习过程。
(五)受控性
受控性是指教师操作教学媒体的难易程度,使用的灵活性以及对外部条件的要求等。
使用起来越方便,受外界条件限制越少,教学媒体的受控性越好。
例如,黑板放到什么地方都可以方便地使用,只需要有粉笔,因此它的受控性就很好。
反之,电影放映机的使用需有专门的放映室,既需要用电,观看时又得遮光,对普通教室来说,显然不那么方便,所以它的受控性相对较差。
(说明:
“+”表示“较强”、“较大”、“较易”等积极方面;
“-”表示“较弱”、“较小”、“较难”等消极方面)
二、地理教学媒体的经济特性
地理教学媒体的经济特性是指选用某种教学媒体,学校、教师、学生所付出的代价。
这里的代价不仅指媒体价格的高低,还包括教学媒体是否现成可得、辅助设施是否齐全等。
因为这些因素要考虑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这里仅就媒体价格程度作一比较。
媒体的价格包括两部分,硬件价格和软件价格。
因为市场上各种机器的价格差别很大,只能以中档媒体的价格作大致比较。
L较低成本M中等成本H较高成本)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些技术特性好的教学媒体,例如计算机、录像等,机器本身价格高,软件制作成本也高。
也有的媒体,如投影技术特性较好,制作成本却较低。
在所列教学媒体中,录音的硬件价格和软件制作成本都可以做到较低。
但为什么地理教学中却很少使用录音这种媒体呢?
这是因为教学媒体的选择还有更重要的因素要考虑,即它的专业教学特性。
三、教学媒体的专业教学特性
教学媒体的专业教学特性是指它们传递、处理不同内容的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
不同的教学媒体,传递、处理某一教学内容的能力是不同的:
有的适合语言教学,如录音;
有的则适合包括大量生动图象的教学,如录像。
L低效能M中等效能H高效能*取决于是否为多媒体)
一般来说,技术特性好的教学媒体,对各种教学内容的功效都是比较高的,如计算机、录像、投影等。
但录像在表现地理事物分布上却不占优势。
例如,用录像片表现中国铁路的分布,实际上选的画面只能是各大铁路枢纽或列车在铁道上行进的景观,很难理想地表现铁路干线以及铁路枢纽的分布状况。
计算机从它的技术特性和教学特性来说,有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它的弱点却也很突出。
首先,计算机硬件的价格很高,即使单机价格下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由于教学的应用需要多台机器和联网,若要做到教师、学生使用都方便,则设备费用仍将很高。
其次,不论是购买教学软件还是自己开发软件,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然而,从发展的眼光看,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因为价格和制作成本毕竟是外在的因素,是可能下降的,而计算机媒体在某些方面的内在特性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
再如,地理模型、图片和幻灯专业教学特性的各项功效是一样的,但是幻灯在技术指标中,传播的范围却大于地理模型和图片,这就使幻灯在教学中占有了某种优势。
另一方面,一般地理模型和图片又比幻灯价格便宜,地理模型还有较强的立体感,这又是幻灯无法替代的优势。
目前,投影在各项指标中都有优势,这也许就是投影超过最早出现的幻灯和最新出现的计算机而在普通中学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
作为教师,如果你有选择的权利和余地,你会如何选择教学媒体呢?
一般来说,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应该选择价格较低的;
如果两种媒体的价格相近,应该选择功能多的那种媒体。
此外,各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可以互补,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第三节
几种常用的地理教学媒体
一、地图挂图的应用
地理教学媒体中,尤以地图挂图更为重要,使用也最为普遍。
正确使用地图挂图,便于把握教学进程,使学生的注意力易于集中,并能清楚地看清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位置,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有益处。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运用地图挂图的基本功。
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能否正确、熟练、合理地运用地图挂图,往往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及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
正确、合理地运用地图挂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选图合适。
要紧扣教材,严格选用与教材主题相吻合的挂图;
要繁简得当,一般一堂课内要选用一幅主图(主要指区域地理教学时,整堂课始终展示的地图),再配以一二幅辅图,总数不宜过多。
二是挂图位置得当。
要事先做好挂图的准备工作;
要注意教室内光线的角度,挂图位置高低的适中;
挂图的布局要合理、美观,一般主图挂在左边(如教室光线角度不合适,可作调整)、辅图挂在右边,并留出板书的位置;
悬挂要适时,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是指图姿势准确。
教师指图时要侧身,以免挡住学生的视线;
指图的速度要快慢适中,要注意“讲”与“指”的同步;
正确地运用指图杆,指图必须“点、线、面”清晰分明(点,如指城市要指准;
线,如指河流要顺着河流的流向;
面,如指国家要沿其轮廓范围)。
四是用图配置合理。
要注意运用地图挂图和讲授课文的密切配合,可以以讲解课文为主配合用图,也可以以观察地图为主辅以课文讲解;
要注意地图种类的不同、学生年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
要注意主图和辅图,地图挂图和学生地图册之间的配合运用。
地图挂图除了购置外,地理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制或改制。
自制教学挂图可以采用方格法、幻灯放大法、缩放尺法,将课本或地图册上的地图放大作为底图(也可以利用现成的挂图用针刺法制成原大的底图):
一种是制成没有注记的填充挂图,供讲授时边讲边填,或供巩固和复习时采用;
另一种是制成突出某些地理要素的专题地图。
制作专题地图挂图时应注意图幅大小的适中,挂图中的符号、注记要适当放大,反映的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改制地图挂图,是在购置的综合性的地图挂图基础上加以改进:
一种是将原图上已有、但不显著的内容突出出来,用彩笔勾描,或将注记、符号加大、加粗;
另一种是在原图上将原先没有的内容作增补,如增补矿产、物产符号,添加航线等。
目前有很多学校采用小磁铁辅助挂图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很好。
事先,需要准备一张较大的薄铁皮和若干小磁铁、小磁条。
运用时,可以将任意一幅现成的地图挂图覆盖在铁皮之上,把各种图例、符号、注记(如矿产、物产的图例,寒暖洋流、冬夏季风箭头,锋面、雨带的符号,各种重要地理分界的线条,重点的文字注记等)粘贴在小磁铁、小磁条上,再吸附在挂图的相应位置上,可随意调换、移动,十分方便。
购置的纸质地理教学挂图使用时间长了极易破损,可以剪一些牛皮纸或纱布用胶水或浆糊粘贴在挂图背面的折叠处和四角以加固,也可以用牛皮纸或纱布对整幅挂图进行裱糊,并在上下两边装上木质画轴,这样悬挂和保管都较方便。
自制的教学挂图,也可以画在小黑板或布质材料上,以延长使用寿命。
二、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图片等媒体的应用
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图片等是专业性很强的教学媒体。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最早接触的立体教具。
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地球的一些事实与概念,如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地轴、半球划分、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时区、地球运动等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地理教学媒体制作技术的发展,地球仪的种类不断增多,功能不断增强。
早期的地球仪多是政区或地形地球仪,除了球形外观和可以模拟转动外,球面所展示的内容与平面地图相差不多,所以可称其为“立体地图”。
改进后的地球仪主要是在作为直观教具演示方面的内容和功能大大增加,如可以演示地球上风带、气压带的形成和分布,可用于讲解昼夜更替、四季形成、地球内部构造等。
三球仪(日、月、地)还可以演示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
除了内容和功能外,地球仪在外观和演示动力来源上也有了不少创新,如在地球仪内部装上灯泡,并对球面材料进行处理,接通电源后,可使地球仪表面地理事物的展现产生更好的效果。
还有将地球仪制成电动的,更有效地模拟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在使用地球仪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按照地球运动的客观规律进行演示,不要用手随意(如逆向)拨动地球仪。
二是地球仪不可能做得很大,若在全班学生面前演示或讲解某些内容时,教师要注意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楚。
三是多让学生动手使用地球仪。
有条件的学校可为每名(或每两名)学生准备一个小型地球仪。
在有地理专用教室的学校,地球仪,特别是体积较大、构造较复杂的地球仪的放置和使用会更方便一些。
地理模型是地理教学中的另外一类立体教具,主要有地形模型如等高线模型、区域地形模型、地壳构造模型及褶皱和断层模型等。
地理模型的直观性很强,既可以通过视觉,也可以通过触觉感知地理模型所传递的地理信息,对学生形成某些地理表象作用很大。
只是地理模型一般体积和重量都较大,需要固定在某个地方。
近年来改用塑料代替石膏和木质材料制作地理模型,携带和使用都方便多了。
在实际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是讲解褶皱、断层用的小型演示模型,使用的材料是平时很容易找到的发泡塑料等包装材料,制作也很简单。
例如,有的教师使用一尺寸适当的长方体发泡塑料块,在两侧用不同颜色画上几条水平直线表示水平岩层,在发泡塑料块顶部平面上用刀沿短轴方向切出几个平行切口。
在演示褶皱形成时,随着“岩层”向上突起,平面上的切口也随着张大,以此来模拟褶皱顶部岩层的张裂。
地理图片可以说是最廉价的直观教具,可用来向学生展示地理景观,帮助他们形成某些地理表像。
除了购买外,大部分图片可以由教师自己搜集,如景观挂历、画报、旅游区的介绍材料、自己拍摄的景观照片、广告宣传材料等。
地理图片的内容丰富,色彩、构图美观,便于携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在搜集和使用地理图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景观图片要注有地名。
不少挂历上的画面风景秀丽、奇特,但没有注明是什么地方,教师不能仅凭印象或猜测为学生进行讲解。
第二,地理图片应该是由地理特征明显的照片制作的。
第三,在课堂上使用时,要选择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的适量图片,不宜太多。
第四,许多图片内容丰富,但画面比较小,使用时应采用走动展示或传看等方法,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并针对教学需要加以解说。
三、投影、幻灯、录像等电教媒体的应用
目前中学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地理教学媒体有投影、幻灯和录像。
这三种电教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时各有特长,也各有弱点。
总体上说,录像在为学生展示地理事物的外部形态和运动变化过程时的丰富程度、表现力和真实性上都远远优于投影和幻灯。
但在剖析地理事物的本质、突出地理事物的特点和讲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方面,投影和幻灯又有着录像所不具备的优势。
下面从如何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成效的角度讨论对这些媒体的应用。
(一)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真实地理事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地理表象,引起学习兴趣,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对许多地理事物缺乏直观表象,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没有见过冰川、地热现象、热带雨林、沙漠等,城市里的学生对农、牧业景观和许多农副产品不熟悉,内陆学生也许对海洋和海岸景观陌生。
教师可以使用录像片和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这类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各种地理现象。
有时候放录像,并不是因为学生没接触过这些地理事物。
例如,有的教师在讲乡土地理时播放的录像中的许多场所,学生都去过,但不一定有人系统地向他们介绍过有关的知识。
现在教师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似乎已经熟悉的地理事物拿到课堂上,学生会觉得亲切。
通过教师系统地讲解,学生不仅对这些事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大。
录像片一般都有配好的解说,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可以做两种选择:
一种是利用原片的解说,教师基本不用讲解,原片解说的特点是清晰、有趣,又因为不同于学生听惯了的教师的声音而给学生一种新异刺激,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
第二种方法是关掉录像的声音,由教师进行讲解,好处是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释录像内容,速度也更合适一些。
使用投影片或幻灯片展示地理事物,虽然缺少了动感,但教师可以充分显示、对比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
例如,讲我国三大平原的特点,教师可以使用从各个角度表现三大平原的投影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并反复、多方面地进行对比。
(二)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效应,改进地理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理性知识
理解地理理性知识,是通过认识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完成的。
许多知识课本上讲得很简单,学生往往不易领会。
教师在展开讲解时,需要充分表现各个事物或要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高中地理中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概念,要通过认识两者之间的不同组合关系才容易理解。
教师可使用投影片展示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四种组合关系,并就此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
哪种组合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以及为什么等。
使用板图、板画、自行绘制的挂图也可以展示这种关系,但投影片有它的优势。
简单地说:
比起黑板示意图,投影片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提高教学效率;
比起挂图,投影片的绘制和保存较为容易。
特别是需要同时比较若干个地理事物时,使用投影更方便。
投影地图是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投影片,因为这种投影地图比印刷好的挂图更能突出教学重点,强化教学效果。
利用这个优势,教师可以比较好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过程,引导他们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三)利用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使用投影、幻灯、录像不只是可以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让他们认识地理事物,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丰富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启发他们思维。
例如,在讲授“土地资源利用”时,教师可首先讲述土地资源若利用不当,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
然后用投影片展示几个地区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前后的不同景观,并提问学生这些做法对土地资源会造成什么破坏。
再如,讲世界粮食问题时,教师可先放一段两分多钟的录像,展示非洲灾民接受救济粮和某些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农场主囤积商品粮的情况;
然后由学生回答,世界的粮食问题有哪两种表现,等等。
(四)利用电教媒体使用上的灵活性,设计多种学生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投影片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无论是讲授地理事物的分布还是讲授地理原理,当需要学生当堂掌握时,教师可以先让全体学生在自己的练习册上画,再找几个学生分别到投影仪前在片子上画,然后教师面对全班加以总结。
还可以让每个学生持有一张可重复使用的投影片或玻璃片,在片子上做完练习后,叫一些学生上来通过投影仪展示他们的练习结果,教师加以讲评。
使用投影片将课堂上的个人练习与集体练习结合起来,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又以抽查的方式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引导,是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个实例。
此外,还可利用投影片等改进板书形式,如事先将讲授提纲写在或复印在透明胶片上,上课需要时用遮幅的方式逐条显示。
特别是在需要显示大段文字,而黑板上又写不下或时间不够时,可使用投影片显示。
在地理课堂上运用电教媒体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实效再好的教学媒体也只是传播教学信息的桥梁,它们都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
所以要注重实效,不为使用而使用,使用后注意了解使用效果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
2.选择内容要精,讲解要充分使用的投影片、幻灯片、录像片不一定要数量多、篇幅长的,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一旦决定使用,就要使用充分。
使用投影片和幻灯片一般都由教师讲解,也可以找一些学生,课前每人准备好一张幻灯片的解说词,上课时由教师放幻灯片,学生解说。
3.提出问题使用前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展示中的主要内容。
特别是运用录像教学,画面过得很快,如果学生不注意看,很可能错过重要内容。
而使学生注意的方法,除了在重要的地方停机重放外,就是事先提出问题和观看的要求,看后再提问学生。
同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只有看过录像、投影和幻灯片才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第四节
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组合
一、常规教学条件下的多媒体组合
电教媒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日益增多,并收到非电教媒体难以达到的效果,确是地理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标志。
然而,从各种教学媒体的发展和应用来看,它们的存在和应用是重叠的,各自的发展也是有连续性的。
即使最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目前在地理教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因而,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发展,不是以排斥、淘汰、完全否定其他教学手段为前提的;
相反,更新的发展是对已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一种补充,是对教学技术手段体系整体上的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地理 教学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