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3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246980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55KB
中国饮食文化3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饮食文化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食文化3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饮食礼俗的特点
1、饮食礼俗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
任何一种饮食礼俗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为社会所普遍传承的集体风尚和喜好。
饮食礼俗作为社会行为模式有其地域性、民族性。
饮食礼俗产生之后,它的流传是靠集体行为来完成的。
有了集体的创造和响应,同时又有集体的一代又一代相传,才得以延续和发展。
创造和流传的集体性,是推动饮食礼俗发展、演变的主要动力。
2、饮食礼俗的相对稳定性。
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稳定发展中形成一定的模式,之后就按照这一模式一代一代地相传。
礼俗在各地区和各民族中传播时,存在着一种带有支配力量的主流部分,围绕它往往形成同种类型的礼俗。
3、饮食礼俗的变异性。
饮食礼俗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一般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特别是在社会不太发达的时代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礼俗在时空中的传承和演进也必然出现形变或质变以及消亡等现象,从而产生与其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点。
这种变异还受到区域观念、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且对其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4、饮食礼俗的传承性。
饮食礼俗的传承性是其在时间上的延续。
这一特点是使其得以延续的重要手段,且在其传承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定领域的民族的社会礼节、习俗传承,总是受着各种因素的支配。
传承者的独特心理决定人们对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包括习惯、知识、成见等)不会轻易放弃。
它总是主动地、有目的地使原有的礼俗文化一代一代地得以延续,这一特点也会影响其传播性;
其横向传播的结果,可以形成一定的文化圈。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好的饮食礼俗,我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使其不断丰富、不断延续,使我国的饮食礼俗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
二、中国宴饮之礼
(一)“宴”的来历
宴在古籍中也同燕、筵,本意指铺在地上的坐席,后来延伸为宴。
宴饮、燕饮、筵饮,在古人眼中是相同的。
筵席在春秋战国已较成熟,经汉唐到明清,筵席在席面编排、肴馔制作、接待礼仪方面都成定式,构成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方面。
它不仅是一种饮食活动,把一家老少联系起来,餐桌成为聚会之地,边吃边聊,所以是家庭交流思想、商讨家政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对外宴请更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必不可少的手段,还具有区别亲疏、尊卑的功用。
筵席源于“燕礼”,是一种敬老宴,每年举行多次,其形式是先祭祖,后围坐吃狗肉、喝米酒,较为简单。
周代统治者则对筵席十分重视,他们把筵宴看作内睦九族、外尊贤德、上以惠下、下以敬上的重要手段。
因而,开办筵席十分频繁,有官宴和私宴之分。
筵席间觥筹交错,鼓乐齐鸣,气氛热烈和谐,周代的筵席和歌舞助兴的习俗基本上为以后历代所继承。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的空前繁荣,文化的兴盛,人们交往的频繁,筵席业进入一个高度发展时期。
讲究场景,注重情感愉悦和心理调适,追求高雅格调。
筵席用料从山珍扩大到海味,酒令融入席间,士农工商均为这种佐饮助兴的调令游戏为乐,进一步活跃了筵席气氛。
元代筵席富有草原气息和蒙古食风,菜品以羊馔奶食为主。
明清时期,宴请宾客和家宴时都极注意饮食环境的布局、装饰和筵席地点的选择。
席面的布置也很讲究,筵席设计注重套路、气势和命名,各式筵席脱颖而出,最著名的无疑是满汉全席。
中国人好客,常设宴款待客人,设宴之风源远流长,绵延至今。
上至天子诸侯,下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人人都设过宴、赴过宴。
设宴、赴宴的名堂繁多,如王室的游猎宴、会盟宴、烧尾宴、千叟宴等;
官场的接风宴、洗尘宴、谢恩宴、长亭宴、敬祖宴等;
军旅的誓师宴、祝捷宴、凯旋宴、辕门宴等;
民间的婚嫁宴、庆丰宴、汤饼宴、开业宴、寿庆宴等;
还有富豪绅士家的赏花宴、登高宴、玩月宴等,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二)筵席的功能
筵席的名堂虽然这么多,但它的功能却是单一、明确的,即是一种社交活动。
除个别特殊情况,如项羽的“鸿门宴”,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等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于觥筹交错中隐藏着杀气外,一般都在祥和的气氛中进行。
人们希望通过宴饮达到融洽关系、增进友谊的目的,这从古代诗文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
伴随宴饮活动,产生了许多相应的礼节。
(三)筵席的礼仪
1、坐次礼仪
古时,为保持清洁常在地面上铺一层竹或草编的席子,称筵;
为了防潮再在筵上铺比其小的席,合称筵席。
人们进入室内,坐席上,故曰席地而坐。
筵只铺一层,席则因身份不同而有别,一般天子坐席铺五层。
筵和席可以根据情况而随便搬动,临时布置。
八仙桌出现以后,座次有严格的区分。
坐西向东为首席,若有多席,以左席为首席,依次递推。
以一席之坐次言之,即在左之最高一位为首座,向相对者为二座。
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或两座相对陈设,则左席之东向者,一二位为首座二座,主人例必坐于其下而向西。
约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圆桌开始在家宴上出现,与长方桌和八仙桌相比更有合家团圆之意,因而备受欢迎,男女老少不分身份等级围坐桌前在以前是见不到的。
古人设宴对座次安排十分讲究,主人做什么位置,客人坐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规定,乱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
古人席次分上下,如果南北两席相对,西为上,东为末。
东西两席相对,南为上,北为末。
尊者长者坐上席,卑者少者坐末席。
坐席分上下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出长幼。
《史记·
项羽本纪》就记载了座次安排的尊卑观念。
鸿门宴上,项羽、项伯东向座。
项王、项伯一为天下之主,一为主之叔父,所以坐席最尊,坐西向东;
亚父范增是项羽的谋士,地位仅次于项王,故坐北朝南;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沛公刘邦是来谢罪的,因而坐第三位,即坐南向北;
张良地位最低,坐东朝西,此坐一般是陪坐。
不能叫坐而叫侍,意思是与今天的侍从差不多。
在座次排定后,还有许多规矩。
如“男女不同席”、“父子不同席”、“尊人立莫坐”、“尊人共席饮,不问莫多言”等。
清代学者顾炎武经过考证得出结论:
“古人之坐,以东为尊”。
这个结论仅限于室内。
如祭祖时,庙寺中神主朝向都取东向。
而在堂上,一般都以南向为尊,主要宾客都安排朝南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御座,坐北朝南,居高临下。
古代的饮食礼仪涉及粮食耕作、食品加工、烹饪、进食、祭祀等诸多方面,反映饮食养生、社会地位、伦理道德、宗教等种种观念。
很多礼仪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但座次的排列仍非常讲究。
当然,它已不再是维护上下等级、贵贱尊卑的制度,而是出于一种尊敬、礼貌和关系的需要。
饮食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人们恭谦、尊老的良好习惯,如敬酒、斟酒、晚辈替长辈盛饭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应予肯定和发扬。
2、待客礼仪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地进行,达到预定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
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
带骨肉要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
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羹汤则放在右方;
脍炙等肉食放在稍外处,调味品则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
葱等佐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
若有肉脯之类,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颠倒。
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势、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明文规定。
仆从摆放酒壶酒樽,要将壶嘴面向贵客;
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问话,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液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
上整尾鱼肴时,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
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由头端更易于剥离;
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是鱼腹向右,便于取食;
夏天则背鳍部较肥,所以将鱼背朝右。
主人的情意就是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的,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做陪伴,主客必须共餐。
尤其是老友尊卑共席那麻烦就多了。
陪伴长者饮酒时,斟酒必须起立,离开坐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
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
如果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干。
长者若有酒食赐予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没有。
3、席间酒礼
入席后,主人需先给客人斟酒,以示礼貌。
斟酒次序是先长后幼。
俗话说:
“浅茶满酒”,酒可比茶多斟些,但也以八分不溢为敬。
给客人一一斟完酒后,主人才给自己斟。
有的主人不善饮,甚至滴酒不能沾,可以请一位善饮的亲友代为陪饮,或以茶及其他饮料代酒。
无论陪饮或代酒,主人均得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征得客人同意,否则为失礼。
宴饮正式开始,主人必须先恭敬肃立,擎起酒杯向客人敬酒,这叫做“献”,客人也必定站起来擎起酒杯表示回敬。
主人口称:
“先干为敬”,将杯中酒一口干掉,而后将酒杯倒转以示一滴不剩诚心待客,客人纷纷响应,也将各自的酒喝干。
客人饮毕,需回敬主人,再给主人和自己斟酒,此为“报”(也称“酢”)。
然后为劝客人多饮,主人再先饮以倡之,称“酬”。
此种礼仪由来已久,至今仍在沿传。
古人习惯席地而坐,今日所见桌椅,南宋时才广泛采用。
南宋以前,因坐姿关系,宴饮干杯时宾主均不起立,各自举杯,邀齐共饮即算干杯。
今人干杯,往往要碰杯,且要碰出响声。
逢到碰杯,主客都要站起来,正视主人才算礼貌,否则是失礼。
4、进食之礼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
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中,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是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正轨之中。
商周时期,人们的饮食不仅是为了饱腹,还是一种庄严的社会活动,有极复杂的礼仪。
进食顺序是饮酒、吃饭、吃菜、喝汤。
吃饭时有很多规定,如饭前洗手、不狼吞虎咽、不要大口喝汤、不要发出声音、不要拨弄牙齿。
与尊长一起吃饭时,先奉尊长食,要等尊长吃完了才停止;
与国君进食,则要讲究揖让周旋之礼,要等国君先吃,国君没有吃饱,侍食的臣子不能先饱。
国君饱后,臣子还要劝食,但以三度为限。
凡陪尊者进食都不得放肆,不得吃饱。
进食礼仪,按《礼记·
曲礼》所述,先秦时已经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此条陈如下: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虚;
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坐席。
“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
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客人要起立;
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
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
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谢,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殽之序,遍祭之”。
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
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进食的顺序祭祀。
“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殽,主人未辨,可不虚口”。
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
虚口指以酒浆漱口。
如果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
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需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用餐具及剩余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
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
“共食不饱”。
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
5、做客之礼
做客之礼,依宴饮顺序有以下内容:
宴饮前,要精心做好准备,衣冠整洁,不要迟到,以免让主人和其他客人久等,即使因某种特殊原因而迟到,到达后也应主动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讲明,并致歉意,以此体现自己的诚意和修养。
落座时,应等主人招呼才能落座,切忌大大咧咧目中无人,随意坐下,那是失礼的。
碰杯时,客人的酒杯略低于主人的酒杯,小辈的酒杯低于长辈的酒杯,以此为敬。
干杯时,必须起立正视对方,碰响杯子,并喝干自己杯中的酒才能落座。
有的人不胜酒力,遇到有人敬酒干杯不站起来,这是失礼的。
即使不干,也得举杯起立答礼,表示感谢。
宴饮时要注意谦让,特别是对老人和妇女,看它们喜欢吃什么,适当予以照顾。
“长者举未嚼,少者不敢饮”。
(《韩非子·
有度》)“凡尝远食,必须近食”,注意吃相,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留下恶名。
第二节美食文化
一、美食配美器
(一)饮食器具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餐饮器具一直被视为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
古诗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足见“美食”与“美器”的唇齿关系。
“好马配好鞍”,精美的佳肴以精致的器具相配,相得益彰。
清代著名诗人、美食家袁牧在纵观古今美食与美器的发展史后叹道:
“古诗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
并说“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
这无疑是对美食与美器关系的一个精辟总结。
中国饮食器具的发展,经过原始陶器阶段、青铜器阶段、漆器阶段,发展到瓷器时代达到鼎盛。
此时器物物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图案优美而富有寓意,色泽多变而典雅大方,制作工艺精良而艺术性强;
这些方面本身就是给人以审美愉悦的对象。
而且,中国人还讲究把美食与美器有机结合,不同食物配不同的器具,既方便食用,又互相映衬,彼此呼应,在二者的完美结合中,使食物与器具本身的美都得以充分展现。
就像杜甫《丽人行》中描绘的那样: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美食与美器之间若能因食配器,彼此相融,则会锦上添花,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如果彼此不配,则相形见绌。
餐具有中外之别,中国餐器具品种齐全,款式多样,材质丰富,但以瓷器为主,同时又分为官用、民用两大类,其中官用为宫廷等专用,做工考究,档次很高。
官用的整套餐具被称为“整堂”,而民间百姓的则称为“散用”。
我国瓷器艺术盛于两宋。
据说,宋徽宗特别喜爱瓷器,他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置官窑烧造,时有官、汝、定、哥、钧五大名窑最享盛名。
从那时起,我国的餐具便逐渐由瓷器占统治地位,但由于瓷器破损率高,难以流传久远,故今日宋代瓷器已成为稀世之宝。
古代皇室、贵族逢年过节或举行祭天祭祖等重要活动时,不仅精于美食、美肴,而且精于美器。
美食与美器体现着政治上的至尊、至崇、至荣的地位和权力。
例如清代,特别在乾隆和慈禧执政时期,其餐具奢华程度已达到极致。
只要参观一下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就可饱览各式珍美餐具。
除此之外,餐饮业老字号也是博物馆,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积淀。
许多老字号早年间所使用的餐具都是由江西景德镇订制的,完全是整堂的餐具,有些是专门供喜寿宴会而特意烧造的,盘碗都绘有“喜”、“寿”字图案,且在餐具底部烧上清皇帝的年款,如“雍正某年制”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餐具制造业的发展也很快,不仅一些传统餐具得以恢复,而且还不断有新型餐具出现。
因此,选用适当器皿能为菜肴的形式美锦上添花,以烘托筵席气氛。
菜品与器皿的巧妙搭配十分复杂,但总的来说应追求和谐、精巧和古朴。
(二)盛器的选用类型
1、单色盘。
单色盘指的是色彩单一,有无明显图示的磁盘。
如白色盘、蓝色盘、红色盘以及透明或磨砂玻璃盘等。
这类盘子在餐桌上烘托菜肴的功能突出,有较强的感染力。
若选用的餐盘与菜品色泽构成色彩对比,则更显得艳丽悦目,如蓝色盘中盛装“鸡丝银针”、红色盘中盛装“西柠软煎鸡”。
需要注意的是,若只是一味地追求餐具与菜肴的统一或对比,往往会造成色彩单调、呆板。
因此,菜肴与盛器之间应当遵循在调和中求对比,在对比中求调和的美学原则。
2、几何形纹饰盘。
这类盘以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为主,盘中饰纹多沿盘器四周均匀、对称地展开,有强烈的稳定感,有一种特殊的曲线美、节奏美和对称美。
选用这类器皿关键是要紧扣“环形图案”这一特点,可依菜择盘,也可因盘设菜,使菜肴与盘饰的形式、色彩浑然一体,巧妙自然,在统一中又富于变化。
(3)象形盘。
这类盛器是在模仿自然物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以仿植物、动物形为主。
一般常有叶形盘、花朵形、鱼形、蟹形、牛形、贝壳形、孔雀形等,质地上则除采用瓷器、玻璃外,还采用木质、竹质、藤质,甚至贝壳等天然材料,这些巧夺天工的餐具使筵席妙趣横生,生机盎然。
(三)美食与美器的搭配要求
1、菜肴与美器在色彩纹饰上要和谐。
在色彩上,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对比过分强烈也会使人感到不和谐。
在这里,重要的前提是对各种颜色之间关系的认识。
美术家将红、黄、蓝称为原色;
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称为对比色;
红、橙、黄、赭是暖色;
蓝、绿、青是冷色。
因此,一般来说,冷菜和夏令菜宜用冷色食器;
热菜、冬令菜和喜庆菜宜用暖色食器,但要切记“靠色”。
例如将绿色炒青蔬盛在绿色盘中,既显不出青蔬的鲜绿,又埋没了盘上的纹饰美。
如果改为盛在白花盘中,便会产生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
再如,将嫩黄色的蛋羹盛在绿色的连瓣碗中,色彩格外清丽;
盛在水晶碗中的八珍汤,汤色莹澈见底,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
在纹饰上,食物的料形与器的图案要显得相得益彰。
如果将炒肉丝放在纹理细密的花盘中,既给人以散乱之感,又显不出肉丝的自身美。
反之,将肉丝盛在绿叶盘中,立刻会使人感到清新悦目。
2、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要和谐。
中国菜肴品种繁多,形态各异,食器的形状也是千姿百态。
可以说,在中国,有什么样的肴馔,就有什么样的食器相配。
例如,平底盘是为爆炒菜而来,汤盘是为熘汁菜而来,椭圆盘是为整鱼菜而来,深斗池是为整只鸡鸭而来,莲花瓣海碗是为汤菜而来等。
如果用盛汤菜的盘盛装爆炒菜,便收不到美食与美器搭配和谐的效果。
3、菜肴与器皿在空间上要和谐。
人们常说“量体裁衣”,用这样的方法做出的衣服才合体,食与器的搭配也是这个道理。
菜肴的数量要和器皿的大小相称,才能有美的感观效果。
汤汁漫至器缘的肴馔,不可能使人感到“秀色可餐”,只能给人以粗糙之感;
肴馔量小,又会使人感到食缩于器心,干瘪乏色。
一般来说,平底盘、汤盘(包括鱼盘)中的凹凸线是食与器结合的“最佳线”。
用盘盛菜时,以菜不漫过此线为佳。
用碗盛汤,则以八成满为宜。
4、菜肴掌故与器皿图案要和谐。
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起舞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厅的故事。
“糖醋鱼”盛在饰有鲤鱼跳龙门图案的鱼盘中,会使人情趣盎然,食欲大增。
因此要根据菜肴掌故选用图案与其内容相称的器皿。
5、一席菜食器上的搭配要和谐。
一席菜的食器如果不是清一色的青花瓷,便是一色白的白花瓷,其本身就失去了中国菜丰富多彩的特色。
因此,一席菜不但品种要多样,食器也要色彩缤纷。
这样,佳肴耀目,美器生辉,蔚为壮观的席面美景便会呈现在眼前。
五、五味调和
中国才有五味调和之说,这是与中国的五行学说有关。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所构成,一切物质无不与这五种物质相关联。
所以菜肴的色、香、味也与五行联系在一起。
其实“五”字应理解为多样化,并不限于仅此五种。
味是一种感觉,又称味觉。
据科学资料证明,人的口腔部位分布着许多味蕾,对各种不同的呈味物质有各种不同的感知能力。
因此烹饪中如何刺激和调动这些感知能力就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中国菜以味取胜,味是中国菜的灵魂。
这里还要指出一种现象,那就是中国人对艺术的欣赏都讲究味、韵,无论诗文书画、音乐舞蹈,都可以品味、玩味。
了解这种独特的审美习惯,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人对菜肴辨味的重视。
人们把甜、酸、苦、辣、咸定位五味(《吕氏春秋·
本味篇》),这是就口感、味觉而言;
也有把醋、酒、饴蜜、姜、盐作为五味(《周礼·
天官·
疾医》),那是就物质而言。
当然,这仅仅是大致的划分,现在有人认为鲜味、涩味也应该归入“基本味”,还有人认为苦味不易列为烹饪中的五味之内。
可见,味的种类很多。
北魏《齐民要术》中有“五味脯”、“五味腊”的菜名,实际上也含多味的意思,并不是要把甜、酸、苦、辣、咸集于一菜之中。
但五味可以调出多种复合味,则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着很丰富的内容。
一般可以将肴馔的味型分为基本型和复合型两类。
基本型大约可分为9种,即咸、甜、酸、辣、苦、鲜、香、麻、淡。
复合型难以胜计,大体可归纳为50种左右。
酸味型:
酸辣味、酸甜味、姜醋味、茄汁味。
甜味型:
甜香味、荔枝味、甜咸味。
咸味型:
咸香味、咸酸味、咸辣味、咸甜味、酱香味、腐乳味、怪味。
辣味型:
胡辣味、香辣味、芥末味、鱼香味、蒜泥味、家常味。
香味形:
葱香味、酒香味、糟香味、蒜香味、椒香味、五香味、十香味、麻酱味、花香味、清香味、果香味、奶香味、烟香味、糊香味、腊香味、孜然味、陈皮味、咖喱味、姜汁味、芝麻味、冷香味、臭香味。
鲜味型:
咸鲜味、耗油味、蟹黄味、鲜香味。
麻味型:
咸麻味、麻辣味。
苦味型:
咸苦味、苦香味。
淡味型:
淡香味、本味。
这么说来,所谓“五味调和”中的五味,是一种概略的指称。
《黄帝内经》云:
“五味之美,不可胜极”;
《文子》则说:
“五味之美,不可胜尝也”,说的都是五味调和可以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但是,调味是否恰到好处,除了调料品种齐全、质地优良等物质条件以外,关键在于厨师调配的是否恰到好处。
对调料的使用比例、下料次序、调料时间(烹前调、烹中调、烹后调),都有严格的要求。
只有做到一丝不苟,才能使菜肴美食达到预定要求的风味。
古人说:
“物无定味,适口者珍”。
又说:
“众口难调”。
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原料的本味,保持原汁原味;
有的人却喜欢复合味。
有的人主张味要纯,以清炖、清蒸为主;
有的人却异想天开,别具一格,烧成“怪味鸡”、“怪味鸭”。
有的人偏爱味浓的菜,有的人却偏爱清淡,特别要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