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乘务专业建设方案详细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242061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8.22KB
空中乘务专业建设方案详细文档格式.docx
《空中乘务专业建设方案详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中乘务专业建设方案详细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历构成:
硕士5人,学士3人;
职称构成:
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2人。
省高职专业带头人1名,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对象1名。
实验
实训
基地
校实训基地:
省级示实训基地—投资289万元的航空服务实训中心正在基础建设中,于2011年9月正式完成招标,开始设施设备硬件建设。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构建了全国性的共计15个实习基地,与民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
东方航空、南方航空、航空、航空、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上海航空、航空等十余家航空公司及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萧山国际机场、永强国际机场、栎社国际机场、硕放国际机场、中华航空/地面服务、复兴航空地面服务等民航企业。
人才培养
模式与课程、教材建设
“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夯实专业基础知识,课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服务意识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塑就学生的职业品质,最终促进人才职业素质的养成,提升人才职业品质。
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2门。
出版各类教材7本。
社会服务
能力
专业教师主持各类横向、纵向课题近20项,发表各类论文30余篇;
开展各种对外培训、企业合作项目多项次。
专业在校
人数
共计372人。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1.定性指标
(1)专业发展定位
通过专业建设,把空中乘务专业真正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越、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质量一流、行业认同度高的国家级重点专业,成为培养国际民航高技能高素质空中乘务人才的摇篮。
特别是在课程体系建设、校实训基地和“两岸三地+境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双师”结构专业师资队伍的构建等方面在同类专业中具有引领作用、示作用,辐射全省全国,以提升我国民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涵指标
①课程体系建设的涵指标
根据历年人才需求调研,确定空中乘务人才职业素质与品质培养重点,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同时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课证融合、校企合作教材建设等容。
②师资队伍建设的涵指标
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教师、兼职教师、专家顾问团队五个层次的分项建设,形成一支“双师”型、层次分明、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涵指标
建成含1个A320单通道模拟客舱、1个A330双通道模拟教室、CBT实训实验室、机场流程实务实验室等实训场所的航空服务实训中心,基本具备为空中乘务专业群学生开展客舱服务、航空急救、值机业务、广播训练等项目的实践教学功能,逐步推行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将单纯学生实训的基地建设成为集实训实习、职业培训、专业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实训中心。
④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涵指标
以“两岸三地”特色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境外实训基地开拓,为培养国际化民航人才提供实践教学、实习、就业机会,最终形成境外强强互补、分层次的实习基地阵容。
⑤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涵指标
以参与企业/社会合作项目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并对口支援省、中西部中职院校同类专业,发挥专业的辐射、引领作用。
2.定量指标
项目
定量指标
招生就业
每年招生量120名,在校学生达到360名。
着力培养民航业紧缺人才,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在98%以上,就业质量优,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5%以上。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改革
1.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与2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2.校企共同开发完成3本教材;
编写3本教材;
3.实施课证融合,《乘务英语》、《普通话》、《手语》、《航空医学基础(急救)》证书通过率分别达50%、70%、80%、80%;
毕业生双证书100%,三证书30%。
师资队伍建设
1.到2013年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100%;
2.培养校专业带头人2名,企业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3名;
3.增聘兼职教师6名,企业实习指导教师6名,并确保其承担的专业课学时达50%以上;
聘请专家顾问7名,组成动态的专家顾问团队,引领专业建设方向。
校外实习
实训基地建设
1.建成1500平方米的航空服务实训中心,使其基本具备为空中乘务专业群学生开展客舱服务、航空急救、值机业务等项目的实训教学功能并开展对外培训;
2.扩大实习基地覆盖地区,以“两岸三地”为依托,建立含1个境外实习基地在共计20家民航企业作为专业实习、实训、就业的稳定基地。
能力建设
1.参与企业/社会合作项目2项;
开展对外培训5项次。
表2空中乘务专业定量指标
(二)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空中乘务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民航空中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客舱服务基本技能,能适应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运输企业或其他服务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较强的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一定的文化涵、艺术欣赏水平,热爱民航,拥有现代服务意识。
(2)掌握民航空中乘务服务的基本知识和中英文播音的基本技能,外语语音语调正确,普通话标准,熟悉民航服务及相关高端服务企业的工作业务规和流程。
(3)掌握客舱技术服务与安全服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民航急救技能与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
(4)掌握化妆、礼仪等基本知识,具备熟练的个人形象设计能力,塑造岗位标准仪表、仪态的能力,善于塑造自身美好形象。
(5)掌握国主流服务方言、手语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运用普通话、英语、闽粤语的会话能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三、专业建设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1.实施“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职业素质与品质
根据专业对应岗位(群)的素质要求,确定学生的职业品质与素质要点,实施“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校企社家一体”的能力培养平台,通过职业证书、竞赛、企业文化、社区服务四个载体培养人才职业品质与素质。
①4个“C”载体
Certificate:
证书,在培养过程中,根据技能需求,通过课程设置,使学生考取学历+
专业+职业三类证书,从而提升学生行业就业竞争力。
主要证书有:
毕业证书、英语3-6级证书、计算机一级(及以上)证书、普通话二乙(及以上)证书、乘务英语中级证书、红十字急救证书、手语初级翻译、国际航协客运证书等。
拓展证书有:
高级美容师证书、中级礼仪师证书、导游证书等。
通过建设,毕业生双证书100%。
Competition:
竞赛,通过各类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职业技能、完善面试技巧,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精神。
常规举办的竞赛有:
金通全国空乘院校大学生艺术节(安全演示、客舱服务技巧、广播词、英语、才艺综合)、院级职业口语竞赛、院级礼仪之星大赛、院微笑大使等;
学生在这些竞赛中均能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
专业特有的竞赛有:
民航知识竞赛、职业技能节(客舱服务技能、播音技能、急救技能等)、空中乘务面试技巧大赛、空乘才艺大赛等;
这些竞赛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具有提升职业素质的作用。
鼓励参加的各类竞赛有:
“新世界国旅杯”旅游产品设计大赛、旅游形象大使大赛、各地旅游小姐、各航空公司选秀大赛等。
建设期,学生人人参与至少1项竞赛。
Community:
社会(社区)服务,为培养学生耐心、意志力、爱心以及吃苦耐劳的职业
品质,在第二学期开设为期一周的社会/社区服务。
第二学期为期1-2周的社会服务实践,学生前往敬老院、福利院、社区、幼教等社会单位或服务企业进行8小时工作制的实践,学生每天在实践手册以图片、文字记录获得的知识、感悟。
Culture:
企业文化,引进先进民航企业的文化,使学生以职业岗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培养其坚韧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优秀的服务意识与团队精神等。
在日常管理中,以优秀企业的标准来规学生的日常行为,实施量化管理,配以半军事化管理,塑造一支具有职业品质与意志的队伍;
同时也聘请华航、国航、东航等大型航企的资深专家前来学院与学生讲座、交流、授课,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授、影响学生,进一步加强职业素质。
②4个角色的能力培养平台
校、企、社、家4个角色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任务。
角色一:
学校,学校在培养过程中组织课堂教学、提供校实训基地与实践教学、举办
校竞赛、实施半军事化管理等。
角色二:
企业,企业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服务、志愿者行动的机会,并提供校外实训基
地顶岗实习的功能与行业专家指导等。
角色三:
社会,社会提供敬老院、福利院、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社会、社区服务
容,为学生社区服务实践提供载体。
角色四:
家庭,家长提供学费、参与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配合实践服务。
由学校组织人才培养要素,在学生家庭的配合下,每年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需求调研,集校、企、社、家之合力,共同推进“四位一体”的专业人才职业素质与品质培养模式。
根据空中乘务专业目标岗位(群)工作任务、核心能力分析所配置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如下表:
表3专业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体系开发
目标岗位(群)
典型工作
任务
核心职业能力
核心课程
支撑课程
空中乘务员
客舱服务
客舱安全管理
客舱设备操作
客舱服务技能
客舱安全管理能力
个人职业形象塑造能力
沟通能力
客舱服务规
急救(证书)、
乘务英语
广播词训练、普通话
空乘礼仪、形体训练
服务案例与沟通技巧
民航基础知识
民航运输地理
免税品知识、手语
闽南语/粤语
地面服务
办票、行托运
值机业务处理能力
值机实务、普通话
民用航空法
民航服务口语
应用文写作、手语
安检
票务
VIP贵宾服务
安检、订座、销售、VIP贵宾接待、航班业务与航班接驳服务
航班运送能力
服务案例与沟通技巧民航基础知识
普通话、手语
免税品知识
高铁乘务员
海乘
公关
接待
服务现场管理
旅客接待
旅客接待能力
审美知识、茶道
通俗唱法/舞蹈
通过精品课程、校企合作教材、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核心技能与证书双结合的课程教学质量,打造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2.精品课程建设
对应就业岗位的专业核心技能所配置的主干核心课程为《形体训练》、《空乘礼仪》、《乘务英语》、《客舱服务规与管理》。
基于此,重点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形体训练》、2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形成省级精品、院级核心的课程建设梯次。
旨在通过对专业主干课程的全面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教改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3.校企合作教材建设
以省重点教材《客舱服务规与管理》编写为抓手和起点,做好《民航地勤服务—值机篇》实训教材的建设。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探索项目教学在实训中的深入全面的应用,校企、师生共同完成《空乘礼仪综合实训指导书》教材的编写;
编写《手语》、《中外民航乘务员英语口语》、《空中旅行医学常识(双语)》等教材,并形成实训教材系列,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4.课程与资格证书整合建设
为保证学生上岗零距离,职业证书与课程的融合是建设重点。
通过对《普通话》、《乘务英语》、《手语》、《航空医学基础(急救)》课程进行“课证融合”的教学改革,实现资格考证容与教学容的有机融合,改革传统的课程成绩评定办法,在《普通话》等四门课程的考核中采取“以证代考”。
使学生在毕业前参加乘务英语中级、手语初级翻译、急救、普通话二乙职业资格考试,获得“双证书”或“三证书”,从而把“双证书”制真正落到实处。
到2013年底,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毕业时,实现100%的学生持有双证书,至少有30%以上的学生持有“三证书”。
(二)师资队伍建设
1.以提升专业建设高度为目标的专业带头人培养
培养校高职称专业带头人2名、企业专业带头人1名。
通过各项人才激励制度,资助专业带头人海外学习、进修、参加学术会议;
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学习半年,公开发表论文2-3篇,主持、参与企业合作项目,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主持省级课题,推动其发展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知名民航服务专家。
2.以提高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的骨干教师培养
确定专业3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根据骨干教师岗位任职标准进行个性化培养。
通过海外学习、进修,组织教学技能竞赛、与行业兼职教师结对授课等途径,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通过撰写论文、主编教材、主持课题、课程建设等方式提升教科研能力;
参与企业合作项目,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3.以提高教师行业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双师”素质的提升
一方面,为专业教师下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按各自发展方向选择机场、航空公司、民航组织等),其中2名教师挂职半年,其他专业教师每年要有至少2周行业工作、服务的经历,为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不少于5项;
另一方面有步骤地安排专业5名专业教师学习并取得民航国际客运职业资格证书或民航乘务教员证书等职业证书,使专业群100%教师成为既具有行业经验且拥有职业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建立起包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兼职教师等组成的12人双师团队。
4.以契合行业需求为教学目标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6位来自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中层业务骨干、专家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同时聘请企业实习指导教师6名,承担专业教学、实践指导任务比例不低于50%,从而强化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核心目标的实训教学。
5.以指导专业发展为目标的专家顾问聘请
聘请7名地面服务、空中乘务、航空货运等专业方向的,实践经验丰富、有培训经验或中高层领导职务的企业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在专业指导委员会发挥积极引导专业建设的作用,来校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教师开设讲座不少于7次。
(三)校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结合航空服务实训中心省示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购买三类软件,使其具备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开展客舱餐饮服务、客舱安全服务、航空急救、值机、安检、礼仪、广播词训练、紧急撤离、安全演示、票务等项目的实训教学功能,对接职业岗位,建成后提供对行业的培训与对外开展体验活动等业务。
1.硬件建设
“空地一体化”的航空服务实训中心的硬件建设包含1个A320单通道模拟客舱、1个A330双通道模拟教室、1个CBT实训实验室、1个机场流程实务实验室,硬件投资289万元,空地结合的实训中心规模与设备目前在国居领先地位。
单通道、双通道客舱选取国普遍通用的机型建造,首先为学生上岗前提供全真实训环境,完成客舱服务、安全服务、应急处置、急救等专业实践教学;
其次可对在杭民航企业乘务员基础培训开放使用;
再次,可开展中小学生民航体验活动或夏令营。
CBT实训实验室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介,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图文并茂的专业软件自学、自测,摆脱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信息量更大,评估更科学可信。
机场流程实务实验室构建国际出入境各功能环节的设施,配备值机系统软件,可开展离港系统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业务操作流程,同时也适用于国际导游等专业共享。
2.软件建设
通过购买CBT乘务员培训软件包、值机软件、订票系统软件,提供校实践教学、校外企业培训与体验,全面提升实训中心实践功能,实现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以基地建设的稳定性、规性、高层次为基准,做到集中、就近实训,多点、分散实习。
扩大实习基地的分布面,除国各大航空公司、机场外,依托“两岸三地”港澳台地区航空公司基地,带动1个境外基地建设,为空中乘务专业提供20家层次鲜明的“空、地一体化”校外实训基地保障。
1.互动良好、校企合作的国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20家稳定、高质量的国实习基地。
企业为专业实习、就业提供对口岗位,企业一线员工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行业能手到专业讲学,行业专家指导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
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专业教师为企业进行培训、考核,专业教师为企业出谋划策进行课题研究。
2.文化多元、视野广阔的“两岸三地”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5家“两岸三地”实习就业基地。
企业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港澳台地区多元的文化、国际化的服务水平使学生深刻体会多元文化在服务中的体现,培养服务意识,提升实习、就业质量;
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与企业共同进行课题研究、根据行业标准制定教学目标。
3.领航业界、三方联动的境外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1家境外实习基地。
领航国际民航业的优秀企业为专业学生提供境外实习岗位,提供国际民航专家讲学、交流,提供教师进修;
专业与境外基地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师到基地挂职学习、参与实习指导等。
为国民航企业与境外国际民航企业牵线搭桥,在民航服务领域实现三方联动机制,使学生、企业员工学习了解先进的优质服务理念,使专业教师了解企业岗位需求与工作标准以应用于实践教学,使企业管理者了解对方管理特色、服务理念,取长补短。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方面,通过参与企业/社会合作项目,专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专业与企业/社会互动更密切;
另一方面,提供对外培训,教师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增进社会/企业对专业的了解。
四、改革举措
(一)重点突出、注重实效的课程体系建设
以专业主干课程、岗位主要技能、职业主要证书为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以精品课程、校企合作教材、课证融合三项目为切入口进行重点建设,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技能、获取职业证书。
(二)层次分明、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三个层次的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与两个层次的兼职教师、专家队伍建设,建立起专业与企业/行业双结合的师资队伍,坚持行业标准引领,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国领先、省唯一的校“空地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
具有单通道、双通道模拟客舱、CBT实训、机场流程实务4个实训室的占地1500平方米“空地一体化”的航空服务实训中心,设施设备国领先、省唯一,集校实践教学、企业员工培训、社会民航体验等功能于一体。
(四)三方联动、校企深度合作的“两岸三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专业、境外基地与国基地三方联动、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两岸三地”特色基地为依托,分国、两岸三地、境外三层次,以学生实习就业、员工培训、专家指导、教师学习与指导等互动为校企合作主要容,层层推进基地建设,最终形成20家稳定的、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
(五)立足省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参与企业/社会合作项目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发挥专业辐射、引领作用。
五、绩效考核指标
表4空中乘务专业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指标
建设容
2011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2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课程体系与教学容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预期目标:
实施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民航专业人才。
验收要点:
⑴调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⑵参与企业交流、社会服务学生20名;
⑶双证书获取率达98%
责任人:
晓燕丽梅
⑴民航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⑵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⑶参与企业交流、社会服务学生20名;
⑷双证书获取率达98%。
实施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民航专业人才。
⑴完善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
⑵参与企业交流、社会服务学生30名;
⑶双证书获取率达98%。
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以精品课程为重点,带动本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教材等建设。
验收要点:
⑴核心课程建设团队组成人员;
⑵省级精品课程批文;
⑶基本建设过程性材料。
精品课程、核心课程建设负责人
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以精品课程为重点,带动本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教材等建设。
⑴核心课程建设团队工作计划、工作记录;
⑵精品课程与基本建设过程性材料。
继续开展精品课程、核心课程建设,建成省级精品课程、院级核心课程各2门。
⑴《形体训练》、《客舱服务规与管理》;
⑵建成院级精品课程的批文。
校企合作教材
以省重点教材编写为抓手和,做好校企合作实训教材的建设。
⑴《客舱服务规与管理》编写过程性容;
⑵启动校企合作编写《民航地勤服务—值机篇》项目教学校本教材的工作。
各教材建设负责人
⑴出版与精品课程配套的《客舱服务规与管理》教材;
⑵校企合作编写《民航地勤服务—值机篇》项目教学校本教材。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编写3部教材,形成实训教材系列。
⑴编写与核心课程配套的《空乘礼仪综合实训指导书》;
⑵编写《手语》、《中外民航乘务员英语口语》、《空中旅行医学常识(双语)》等教材。
课程与资格证书整合
实现资格考证容与教学容的有机融合。
⑴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
各课程负责人
⑴根据考证大纲调整的教学大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中 乘务 专业 建设 方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