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8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教学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236903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28.09KB
高考历史复习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8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教学案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复习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8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教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8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教学案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并在战争结束后进一步加强。
二、新经济政策
(1)经济困难:
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政治危机: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2.实行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3.措施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
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
(1)理论上:
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2)实践上:
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三、斯大林体制
1.过程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特征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消极: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逐渐僵化,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1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
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①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②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
——余伟民、郑寅达等《世界通史(第三编)》
史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③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④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⑤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对列宁来说,⑥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合理性?
(2)根据史料二,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
(1)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
①“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②“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是指其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
(2)史料二: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和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
③“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列宁认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是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
④“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
⑤“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⑥“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因此违背经济规律。
但它为极端困难条件下战胜敌人提供了财力、物力、人力保障,因此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2)特点:
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
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局限:
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
►探究2 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探索
史料 ①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
②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
③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
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
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④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
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摘编自吕卉《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根据史料,概括苏联在农业方面实行的经济体制及影响。
该史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农业状况。
信息①点明了时间、事件: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由信息②可以看出农业集体化的特征。
由信息③可以得出农业集体化的直接目的:
保障工业化。
信息④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后果。
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影响:
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原料等条件;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苏联的农业产品的产量严重下降。
[素养3—历史解释]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不同点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间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相同点
①前提: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②目的:
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③内容:
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特征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苏联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
②客观原因:
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
③主观原因:
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
④历史原因:
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
(2)特征
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
②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
③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
⑤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
⑥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体制。
[素养4—唯物史观]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1.从阶级关系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
2.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
3.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讲: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
4.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1.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
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 )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D.生产合作社
A [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是余粮收集制,故A项正确。
]
2.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
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 )
A.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
B.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经济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开展垦荒运动
B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经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B项正确;
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
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故C项错误;
开展垦荒运动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3.到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以巩固。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税的全面推行B.允许工农自由贸易
C.农业走集体化道路D.提高了农民的地位
A [由材料中“苏联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推知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A项正确;
材料提及的是农业总产量的增长,非自由贸易的作用,故B项错误;
农业集体化是在1927年后,与1925年不符,故C项错误;
农民的地位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就得到提高,故D项错误。
4.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B [由表格信息可知,在1921~1924年间,苏俄(联)农民的年平均税款呈逐年下降趋势,结合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内容可知是粮食税的实行,B项正确;
1921年余粮收集制已被废除,故排除A项;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与农民年平均税款的下降无必然联系,C项不符合题意;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5.戈尔巴乔夫曾指出:
“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强迫劳动,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
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
”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斯大林模式”( )
A.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
C.使苏联短期内实现工业化
D.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
B [戈尔巴乔夫指出,“斯大林模式”建立在牺牲农业的基础上,“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说法不够准确,故A项错误;
“工业化……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说明“斯大林模式”是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指出苏联工业化的成就,故C项错误;
材料表明“斯大林模式”建立在掠夺农业的基础上,没有指出苏联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故D项错误。
考点2
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措施
(1)农业改革: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改革:
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改革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工业领域: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领域:
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2.结果
(1)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的苏共中央总书记。
2.内容
(1)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3.结果
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探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史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
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①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
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
②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
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4%,比前五年下降1.1%,其后五年又下降3.0%;
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史料三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认为只要③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
有人曾形象地说:
“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④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
(1)史料一叙述了赫鲁晓夫改革中垦荒、扩大产粮区的措施及其结果。
①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彻底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2)史料二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分别为“8.5%”“7.4%”“2.8%”。
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在工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从侧面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面临困境,最终以失败告终。
②从横向看,工业总产值呈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从纵向看,工业总产值数据递减,说明苏联经济出现严重下滑趋势。
(3)史料三反映了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否定。
③④形象地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1)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改革脱离实际,盲目决策;
农业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
(2)趋势:
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
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个人作风专断。
(3)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体制,未取得成效,后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使苏联存在的问题全都暴露,导致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是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而是将手术刀“挥向了党的脖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原因: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全盘否定,虽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没有对经济困难进行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戈尔巴乔夫急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直接原因:
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改革中阻力重重。
)
(2)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2.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
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1.(2018·
河南洛阳期中)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缴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予奖赏,拉开企业和劳动者收入差距。
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颠覆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建设思想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B [材料体现的是赫鲁晓夫重视物质利益,但没有体现商品市场的作用,故A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存在,实行按劳分配,与材料中重视物质利益,承认个人和企业自身利益有相通之外,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取消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改变所有制结构等内容,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企业获得经营自主权,故D项错误。
2.1962年,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文章,主张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
当时与其主张相符合的措施是( )
A.政府强化了部门管理体制
B.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
C.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地方强化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
B [强化部门管理体制是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故A项错误;
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刺激生产,故B项正确;
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做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强化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
3.有人称勃列日涅夫时期是“停滞”的盛世。
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当时(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B.冲击了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国力大为增强
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力特别是国防力量大为增强,人们的生活也得到改善,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D项符合题意。
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勃列日涅夫改革未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排除B项;
勃列日涅夫未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排除C项。
4.(2018·
山西五校联考)1984—1986年苏联农产品年均增产速度为2.6%,1987—1989年下降为1.5%;
1986—1989年,年均进口粮食3430万吨;
另外,肉、糖、黄油、土豆和水果等进口量也日益增加。
据此可推知,苏联( )
A.重工业的增长过快 B.国产粮食用于工业
C.经济结构持续恶化D.农民生产积极性低
C [材料没有体现出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国产粮食的用途,故B项错误;
由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的农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持续恶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
由材料数据无法直接推导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问题,故D项错误。
5.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
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 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不是实质,是具体做法,故A项错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失败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尝试,故B项错误;
戈尔巴乔夫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故C项正确;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而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故D项错误。
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从考情统计来看,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和赫鲁晓夫改革上,对斯大林模式的考查,其结论有时是教材所不具备的,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体现了高考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素养能力的考查。
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引领、热点的渗透两种考查方式更应该加以重视。
[真题研练·
感悟考法]
1.考查点:
苏联新经济政策对工业化的影响
(2014·
全国卷Ⅰ·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D [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
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
“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2.考查点:
美国人眼中的苏联工业化
(2016·
全国卷Ⅱ·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复习 各国 经济体制 创新 调整 18 苏联 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 建立 经济改革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823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