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236162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57.55KB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不一定含有Zn(NO3)2
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9.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10.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
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
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
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B.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D.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
12.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
3Cu+Al2O3.充分反应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 )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
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
③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
④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⑤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
A.只有①B.只有②C.③④D.②⑤
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研磨闻气味B.
蒸发食盐水
C.
稀释浓硫酸D.
测溶液的pH
1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B.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C.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
15.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
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M粉末。
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则托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M粉末可能是()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钙C.碳酸镁D.氧化铝
16.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
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
酚酞溶液
石蕊溶液
烧杯中的溶液
浓氨水
浓盐酸
A.A
B.B
C.C
D.D
17.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如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B.加入硝酸银溶液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D.加入稀盐酸
18.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指零处
D.无法确定
1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20.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浓硫酸B.苛性钠固体C.浓盐酸D.碳酸钠晶体
21.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NO3B.MgOC.O2D.NaCl
22.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X>Y>ZB.Z>Y>XC.X>Y、Z>YD.Y>X、Y>Z
23.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
24.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25.在实验室中为了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同学们提出了下列几种方法:
①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②分别滴加酚酞溶液③闻气味④品尝⑤分别加入一小段镁带⑥分别加入大理石。
其中可行的是:
A.都可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
26.醋酸(化学式为C2H4O2)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其水溶液显酸性。
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27.常温下既能与CO2反应,又能与CaO反应的是()
A.盐酸B.水C.NaClD.NaOH
2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浓硫酸B.烧碱C.浓盐酸D.熟石灰
29.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浓酸稀释: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安全应急: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并涂抹3%~5%的小苏打溶液
硫酸检验:
向某溶液中加入镁条产生无色气体,则证明该溶液是硫酸溶液
D.
硫酸用途:
70%以上的浓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其余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
30.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
Al2O3+6HCl═2AlCl3+3H2O
B.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B
【解析】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A不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B正确;
C、将
解析: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C不正确;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是由于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
故选B。
2.A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选项正确;
B、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
B、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盐不是碱,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两个:
反应物要求必须是可溶的(当有酸参与反应时,另一种物质可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才行,也就是能与酸发生反应);
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
3.A
试题分析:
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这两者反应;
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
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A、氧气既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
B、NH3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4.B
A、根据图示,该反应是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B、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正确;
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OH-,溶液呈碱性,正确。
5.D
【解析】A、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错误;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中和反应,错误;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物质,正确。
故选D。
6.A
由于属活动性顺序中,Mg>Cu>Ag,将一定质量Mg粉和Ag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时,镁粉能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了铜和Mg(NO3)2,银不能与Cu(
由于属活动性顺序中,Mg>Cu>Ag,将一定质量Mg粉和Ag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时,镁粉能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了铜和Mg(NO3)2,银不能与Cu(NO3)2溶液反应。
A、根据得到蓝色滤液,可知Cu(NO3)2有剩余,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故选项正确;
B、根据得到蓝色滤液,可知Cu(NO3)2有剩余,滤液中一定有Cu2+,故选项错误;
C、根据:
可知滤渣质量一定大于a,故选项错误;
D、银不能与Cu(NO3)2溶液反应,滤液中一定不含有Ag+,故选项错误。
7.C
由金属的活动性可知,Zn>Cu>Ag,锌和铜与硝酸银溶液混合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当锌完全反应后,铜再和硝酸银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铜,说明了
由金属的活动性可知,Zn>Cu>Ag,锌和铜与硝酸银溶液混合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当锌完全反应后,铜再和硝酸银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铜,说明了锌全部参加反应,置换出部分硝酸银中的银,然后铜再和硝酸银反应,得到银和硝酸铜,但硝酸银不一定完全被反应。
A、由于没有锌,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
B、由于硝酸银不一定完全被反应,因此只有当硝酸银有剩余时,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故B错误;
C、根据分析锌和铜都与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故滤渣中一定含有Ag,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Zn(NO3)2,可能含有AgNO3,故D错误。
故选C。
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
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
8.C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B端通入;
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A端进入;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
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
故选C.
气体的收集
9.C
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B反应完全,溶液显中性,当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于水,由于碳酸钠溶液显弱
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B反应完全,溶液显中性,当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于水,由于碳酸钠溶液显弱碱性,故溶液变成碱性了。
A、通过图象的变化关系,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反应后剩余溶液中含HC1、CaCl2,故溶液A中溶质有两种,故A正确;
B、当往HCl、CaCl2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Na2CO3要先与HCl反应,故A、B段现察到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
C、B、C段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紫色,故C不正确;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都含两种:
NaCl、Na2CO3,故D正确。
溶液之间的反应要注意反应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10.C
【解析】A、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的后面,故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
B、铁与硫酸反应置换氢气的时候生成的是硫酸亚铁和氢气,错误;
C、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正确;
D、酸与碱和金属氧化物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故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C。
11.C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其表面潮湿而逐渐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小木棍蘸取浓硫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D
解:
①、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
若有气泡生成,只能说明氧化铜不足,铝粉没有完全反应,故错;
②、如果氧化
②、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取反应后固体(有Cu、Al2O3、CuO)加硫酸时,只有氧化铜与酸反应能观察到溶液变蓝色,故对;
③、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
但加入足量稀硫酸没有气泡也不能一定说明氧化铜有剩余,也可能是铝粉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故错;
④、氧化铜与铝粉混合加热生成红色的铜,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因此无论氧化铜有无剩余,红色物质是一定出现的,故错;
⑤、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首先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然后硫酸铜与铁片反应表面就会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故对。
两物质发生反应时,充分反应后若有一种反应物剩余,则另一反应物一定完全反应;
若两反应物都有剩余就不能称为充分反应。
13.C
A.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
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故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
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故错误;
D.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不能直接将试纸伸入液体中,故正确.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浓硫酸的稀释;
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14.C
A、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或烧碱,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易溶于水
C、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放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易溶于水,放热,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C
根据题意可知天平要平衡,左右两盘减少的质量必须相等,这四个选项中的B氢氧化钙、D氧化铝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气体,A碳酸氢钠、C碳酸镁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右盘加入的物
根据题意可知天平要平衡,左右两盘减少的质量必须相等,这四个选项中的B氢氧化钙、D氧化铝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气体,A碳酸氢钠、C碳酸镁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右盘加入的物质应从A和C中选。
已知左盘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两盘放入的固体质量都是100份质量,两盘放入的盐酸溶质的质量都是73份质量,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左盘减少的二氧化碳是44份质量,而100份碳酸氢钠与73份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44份质量,100份质量的碳酸镁与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44份质量。
16.B
A.由题意可知滤纸上的指示剂是酚酞,而烧杯中的溶液是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气体显碱性,酚酞遇碱显红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使滤纸变红色,说明滤纸上的是酚酞。
烧杯挥发
烧杯挥发的物质使红色消失,说明是酸性物质,浓盐酸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红色褪去,选项正确,故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遇石蕊会使其变蓝,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滤纸上的指示剂不可能是石蕊,因为碱不能使它变红,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17.C
A、在空气中加热,铜在加热条件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单元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