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8232842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4.52KB
语文中考资料.docx
《语文中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中考资料
政治类
1.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166年大秦安敦王朝使者出使东汉,被记载在《后汉书》中,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3.唐朝时期东北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4.宣政院的设置标志西藏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
5.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6.《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7.广东巡抚衙门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8.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运动最高峰。
9.《资政新篇》是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0.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
11.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民用工业。
12.法国最早在中国获得铁路修筑权。
13.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4.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5.中华民国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6.《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17.李大钊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18.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
19.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0.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22.海地是拉美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23.美国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24.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5.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组织。
26.波兰是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经济类
27.我国最早征收茶税是在唐朝中期。
28.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9.1953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30.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31.1825年英国爆发了世界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2.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制造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33.贝尔发明了电话、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34.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
文化类
35.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36.我国最早使用铁器开始于西周晚期。
37.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3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39.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40.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41.《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42.中国最早的封建官学制度确立于西汉。
43.“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44.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45.东汉科学家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46.地动仪的发明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
47.《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48.麻沸散的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49.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
50.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洛阳白马寺。
51.祖冲之最早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这一成果比国外早近一千年。
52.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齐民要术》。
53.我国佛像画的始祖是曹不兴。
54.唐朝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55.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
56.中国最早创立了十进位记数法。
57.僧一行是世界上最早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
58.《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59.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是列班·扫马。
60.西夏用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61.《徐霞客游记》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记述比欧洲早两个世纪
62.《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63.《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丛书。
64.文艺复兴是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65.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66.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语文复习不需要做很多的难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基础知识
1.错别字:
主要考查识记能力。
最实用的方法是将常见错别字归总分类记忆,要注意高中语文第四册附录中的《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和《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
备考的重点是别字,注意形近字、音近字的比较记忆。
如“辑拿”的“辑”系“缉”的形、音皆近字,岂不知,“缉拿”住后是要用绳子捆的。
记忆的前提是理解到位。
如“义愤填膺”考的就是“膺”的字形,如果我们知道“膺”的本义是“胸”,它是身体的一个主要部位,根据造字规则,身体部位的字有“月”字偏旁,可断定“膺”为正确字形。
再如“大有稗益”的“稗”看偏旁就知道是一种“草(庄稼)”,显然是错误的,应为“裨”。
建议考生自己整理“容易用混用错的字辨析一览表”,注意以音辨形、以义辨形、以语境辨形。
当然,2007年备考时还要进行“字音题”训练,解题思路与识别字形相同。
2.成语:
正确理解成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历年高考成语题主要考查的是“感情色彩的误用”、“适应对象的误用”、“易混淆成语”。
必须掌握成语的确切含义、使用范围和感情色彩。
如“拍手称快”是针对反面人物被处治后发生的,“功败垂成”是差一点没有成功。
建议考生自己每天积累、辨析1—2个成语。
除了备考成语以外,还要对重要实词、虚词乃至俗语也要进行专题复习,因为这些内容均属于“词语”范畴。
3.病句:
辨析病句时不要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主要考查的类型是“句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成分残缺”、“不合逻辑”,没必要搞成“杂糅”再细分。
答题时,主要采用句子成分主干划分法判断“句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问题。
不合逻辑主要是前面“是否”双向对后面“是”或“否”的单向和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问题。
复习时一定要把划分句子主干成分的语法知识补充学好。
4.语句连贯:
连贯就是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答题时要注意看陈述对象(含话题)的一致性、句子前后结构的一致性、词语前后照应、逻辑顺序恰当。
可采用根据语境提示先确定选项首尾的“观察首尾法”,然后再采用“抽心连贯法”,看哪一语句和首尾连接最紧密。
二、科技说明文
科技说明文的命题特点:
选文——关注自然科学研究新观点;理解——紧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准确含义;分析综合——注重信息筛选和整合。
命题的设计注重整体感知,并运用分析、比较等手段收集筛选有效信息,进而考查学生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介绍新知识、新观点的材料中必然要涉及一些新的概念和重要的句子。
如果考生不能正确理解这些概念、词语和句子,必然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
这些新概念、重要的句子常常就是命题点。
解答有关术语概念理解、重要词语理解、概括性题目,一定要到原文中找答案,这是解答说明文题目的基本原则,诸如到文章标题中找答案、到上下句中找答案、到上下段中找答案、到总结性语句中找答案、到注解中找答案等。
三、文言文阅读
1.实词活用和虚词重要用法
实词出题一定要在课内注解中找到原形用法,尤其注重重要实词的引申义,通假字,名词做状语,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或使动、意动用法,注意典型的古今异义词。
要关注句式和句式特点,重点关注六种句式中的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和四种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基本发生在疑问句和否定句当中,关注命题典型字样的“之”、“是”提示宾语的作用;定语后置的命题典型字样是“者”;状语后置命题典型字样是“于”。
2.翻译句子
句子翻译要先将关键字词翻译到位(实际上句子翻译的采分点就在一两个关键字词的准确翻译上),然后看句式或句序,最后补足省略成分使句子通顺。
翻译的总要求是意思明确,表达通顺。
3.筛选文中信息
命题时依据文段中描写人物主要材料,以某个标准(诸如经历事迹、才能才干、品质情操等)编题目。
从2006年高考题目可以看到,文言文考题的分析理解题目有倾向于现代文出题的新动向,比如分析内容因果关系,佐证前后呼应,修辞法分析,写作借鉴等,这也是文言命题创新的增长点。
4.篇章内容的理解
整体感知类题目,就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先针对选项内容到文中去解读大意,对比见正误。
四、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要抓住“诗眼——诗言志,表达的思想”:
“诗意——描写的意象,创设的意境氛围”:
“诗情——诗言情,诗的感情基调”:
“诗句——炼字炼句(尤其是名句),语言文采的作用”。
古诗词鉴赏要找好解题的突破口。
从题目突破,明确内容;从作者突破,了解风格(例如李白之飘逸,杜牧之俊逸;白居易之晓畅,刘禹锡之清新;杜甫之沉郁,李商隐之奇艳;韩愈之雅素,贾岛之苦涩);从词语突破,理解句意;从修辞突破,体味意境美;从表达方式突破,鉴赏艺术技巧;从比较阅读突破,把握思想感情。
建议考生积累一些答鉴赏题的套路语句,多做比较阅读是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的捷径。
名句默写的重点是文言诗文中的名言佳句、体现中心的重点句。
默写要求不错字、不漏字、不倒字、不添字、不换字。
建议考生平时要多练习“给后句答前句”的题目。
背诵的前提是理解,多练习理解性默写题目。
高考文言阅读材料中高频词语归类整理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5-26点击:
73
一、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
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
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
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
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
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
军事首脑。
(8)郎中:
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
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
官庚侍卫。
(11)校尉:
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
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
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
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
唐代谏官。
(16)总督:
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
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
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
(19)太守:
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
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任命的:
授、拜、除、封
②表提升的:
擢、拔、陟、升、迁
③表调动的:
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④表降职的:
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⑤表罢免的:
夺、黜、罢、免、去、废、蠲
⑥表恢复的:
复、还
⑦表辞去的:
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表人物个性的:
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4、表人物品行的:
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
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
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
多、嘉、称、誉、与、许、叹
9、表社会状态的:
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
蛮、夷、戎、狄
11、表人物地位的:
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
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
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
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15、表粮食丰收的:
丰、饶、赡、足、给、佚
16、表食物的: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
饱、饥、饿、馁、馑
18、表俸禄的:
俸、禄、秩、饷
19、表布匹的:
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
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
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22、表桌床的:
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
牾、忤、逆、倍(背)
24、表揭发的:
劾、讦、揭
25、表害怕的:
畏、惧、惮、骇、患
26、表嫉恨的:
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27、表暗中的:
阴、间、密
28、表诬陷的:
中、谮、诬
29、表朝见的:
朝、觐
30、与京城有关的:
禁、阙、畿、京、京畿
31、与皇帝有关的:
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说话的:
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33、表劝说的:
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
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35、表宽容的:
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
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
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38、表刑罚的:
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39、表监狱的:
囹圄、狱
40、表拜访的:
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
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
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
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
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45、表行动的:
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46、表死亡的:
(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二、其他常用词语
(1)先:
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2)课:
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3)秩:
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4)逸:
马脱了缰绳,放纵。
(5)禁:
皇帝居住的地方。
(6)对:
回答或对话。
(7)如:
到,往。
(8)檄:
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9)中:
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10)诬:
捏造事实诬陷别人、言语不真实。
(11)掾:
古代属官的统称。
(12)工:
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13)僭:
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14)孤:
幼年失去父亲。
(15)贷:
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16)狱:
官司,案件,监牢。
(17)白:
告诉。
(18)与:
赞扬。
(19)多:
赞扬。
(20)遽:
急速,就,恐惧。
(21)尤:
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22)给:
食用丰足。
(23)劫:
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24)按:
追究,考察,调查。
(25)赡:
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26)令:
美好,县令。
(27)执:
捉拿。
(28)延:
延请。
(29)省:
减免。
(30)谢:
道歉,推辞,告诉。
(31)第:
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32)折:
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33)察:
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34)赧:
因羞愧而脸红。
(35)竟:
结束,完。
(36)坐:
因……而犯罪,因为。
(37)寻:
不久。
(38)祚:
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39)造:
造访。
(40)过:
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41)弑:
子杀父,臣杀君。
(42)用:
财用,因为。
(43)典:
主持。
高考古诗鉴赏题十大规律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
“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
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
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
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
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
、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
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有关诗词知识的测试范围很广。
1993年、1996年、2000年、2004年的上海卷都从诗歌体裁、押韵、对仗等方面对考生进行了测试。
掌握诗
词知识,不但要记,还要会用。
1997年上海卷的排序题就是一例。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
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
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
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
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
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源头:
《诗经》;代表作家:
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
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源头:
《楚辞》;代表作家:
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
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
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
代表人物:
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
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
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选材方面的反衬:
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
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
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
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结构方面的对比:
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并不都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复杂地运用。
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要注意在具体语境、整体诗境中分析艺术特点,不要简单地陷入术语、概念的怪圈,有时候还要根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题干要求,从规定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
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
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
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
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比喻:
最常用的技巧。
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
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通感:
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借代:
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互文:
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中考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