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232307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7.14KB
生态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生态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
1.冬小麦、甜菜开花时的日照时数要比水稻、玉米等作物开花时的日照时数_长________。
2.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的_镶嵌性________。
3.从一个群落开始形成到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称为_群落发育________。
4.生物进入新地区后能正常的生长、___繁殖才算定居成功。
5.生活在高山上的植物茎杆粗短、叶面缩小、富含花青素,这是由于高山太阳辐射中富含________。
答案:
紫外光
6.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一个下限要求,如果低于临界下限,该生物种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这就是_________。
最小种群原则
7.生态学一词是由_______首先提出来的。
海克尔
8.开始进入新环境的物种,仅有少数能幸存下来,这些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称之为_________。
答案:
先锋植物
9.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途径有__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型。
太阳辐射能、辅助能
10.生物群落中盖度最大,生物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__。
建群种
三、问答与计算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自然选择的类型。
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三类:
①稳定选择。
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的。
②定向选择。
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
③分裂选择。
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有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
按生境类型划分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等;
按研究方法划分有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等;
按生态学与其它科学的交叉划分有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
按应用领域划分有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
3.简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生态学作为宏观生物学主要以个体、种群、群落等宏观方向不同等级的生命体系为研究对象。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各组织层次中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组织层次的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4.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答:
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
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
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
5.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
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
如:
温度、湿度、氧气、食物以及其他生物等;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生活条件)。
如对植物而言,光、温、水、肥、气等是其生存因子。
生存因子是生态因子的子集,生态因子又是环境因子的子集。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
生态系统不同于一般系统的调控
(1)无目标、非中心的自我控制。
自然界在亿万年进化历程中形成了十分精巧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它无独立的调控部件,是非中心的自我控制。
主要通过各生物种相互联系使整个群落自发地向顶极方向发展。
(2)多层次控制。
自然生态系统总是由有垂直分离特性的层次构成,大系统套小系统,小系统套更小的系统。
在同一层次内,系统又由相互联系,但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组份构成,形成系统的水平分离特征。
(3)多元重复。
多元重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有一个以上的组分具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功能,或者说在网络中处在相同或相近生态位上的多个组成成分,在外来干扰使其中1个或2个组分被破坏的情况下,另外1个或2个组分可以在功能上给予补偿,从而相对地保持系统输出稳定不变。
例如:
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的排卵数大大超过环境中可能容纳的下一代数目;
同一食草动物常消费众多的植物种类;
同一种生物残体为数以百计和各种大小生物所分解利用等等。
这就使得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之后,仍能维持正常的能量和物质转换功能。
2.论述“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①光对生物的作用主要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三个方面。
②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植物形态建成;
植物对光强形成了阳性、阴性、耐阴等适应。
③光照时间对生物的作用形成光周期;
植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动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兽类、短日兽类。
④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不同影响,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青光诱导植物的向光性。
红光与远红光是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
1、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
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外来因子D.变动因子
2.旅鼠啃食植物,其数量增长。
植物遭破坏后,会引起旅鼠外迁或因饥饿而死或遭到捕食。
旅鼠的减少和植物量增多,为存活的旅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旅鼠的数量又逐渐增长,旅鼠的这种增长现象是()。
A.季节性增长B.周期增长C.指数增长D.逻辑斯谛增长
3.白桦、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
梨、苹果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的原因是()。
A.光照周期B.雨水分布C.极端温度D.有效积温
4.下列不是可持续农业做法的是()。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对策者是以提高增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取得生存机会的;
B.K对策者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高
C.K对策者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
D.K对策者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6.关于群落成员型的正确叙述()。
A.森林群落下草木植物数量远多于树木所以草本是建群种
B.对于森林群落,乔木层所有树木都是优势种
C.森林群落只有乔木层有优势种
D.森林生物群落的建群种是乔木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阴性植物比耐阴植物更耐阴
B.耐阴植物是介于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二类之间的植物
C.耐阴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不好,能忍受遮荫的植物
D.耐阴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
8.顶级群落的特征是()。
A.净生产量低B.生物与环境物质交换快
C.熵高D.总生产量/生物量高
9.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
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学
10.1798年马尔萨斯(T.Malthus)出版的一部对“生存竞争”和“物种形成”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书是()。
A.人口论B.物种起源C.植物生态学D.生态学
1.种群调查得出其方差为V,平均数为m,且V=m则种群的分布倾向于_________。
随机分布
2.根据竞争的作用方式,可将竞争区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
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
3.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叫_________。
盖度(投影盖度)
4.某个物种在调查中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调查样方数的百分比是该物种的_________。
频度
5.高纬度地区恒温动物的身体住往比生活在低纬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_________。
Bergmam规律
6.西坡更接近于南坡常称为_________。
半阳坡
7.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多度或密度、频率、盖度、_________和重要值。
优势度
8.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___________。
物候
9.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
10.一定地段上,多物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即为_________。
群落
1.简述不同坡度对生物的影响。
(1)平坦地土壤深厚肥润,宜于农作和一些喜湿好肥的树种生长
(2)斜坡上,一般土壤较肥厚、排水良好,为林木生长理想的地区。
(3)陡坡上土层薄,石砾多,水分供应不稳定,林木生长较差,林分生产力低。
(4)在急险坡上,常常发生塌坡和坡面滑动,基岩裸露,林木稀疏而低矮。
2.简述西方生态农业的内涵。
(1)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目标在于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长远的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2)具体地说,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以下7个最重要的条件:
①生态农业必须是自我维持(包括能量、营养元素等)的系统;
②生态农业必须实行多种经营;
③生态农业的规模应该小一点;
④生态农业单位面积净产量必须是高的;
⑤生态农业在经济上必须是可行的;
⑥必须在农场就地加工农产品并直接卖到消费者手里,以避免中间商从中分享利润;
⑦必须考虑有利于保护农村自然优美的景观,使人和畜禽能健康地生活。
3.简述氮循环失调的环境问题。
(1)水体富营养化;
(2)酸雨;
(3)光化学雾;
(4)臭氧层破坏;
(5)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水体和食品。
4.简述碳循环的途径。
碳循环的途径有三个:
(1)途径之一是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①细胞水平的②个体水平的③群体水平的④食物链(系统)水平的循环;
(2)途径之二是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碳素交换。
(3)途径之三是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
5.简述层片具有的特征。
(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但同一生活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当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时,才能组成层片。
(2)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3)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4)在群落中,每一个层片都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可以按其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优势层片、伴生层片、偶见层片。
1.论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
(1)综合作用,各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综合作用于生物;
(2)主导因子作用,因子的作用有主有次;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有的因子直接影响生物,有的通过其他因子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因子在生物的不同发育时期作用及效果不同;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各因子同等重要不可代替性,但可以相互补偿;
(6)限制性作用,当因子超过生物的耐性范围或不适于生物,就会限制其他因子的作用,限制生物的生存发展。
2.简述变异、选择与进化的关系。
(1)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变异的起源和选择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方面。
种群的变异性是进化的起点。
自然选择的过程,使得每一个种群能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调节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求得生存与发展。
可见,种群的进化与适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稳态机制。
(2)自然选择学说,强调了选择的作用,而不明白变异的来源;
反之,有的学者强调了突变的产生,而看不到选择的重要性。
实际上,选择只是对遗传结构上混杂的种群有效,而对遗传上一致的则无效;
换言之,没有突变也就没有选择,。
没有选择也没有进化。
(3)选择不是对个别突变发生作用,而是对基因组合或基因型发生作用,一个或某些基因一起存在时降低生活力的突变,当它被放置在另一种不同的基因背景上时,可能会增进生活力。
因此,选择只是对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有利的变异体起作用,而不顾它们以后的价值如何。
1.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
A.限制因子.生态幅较窄的因子C.生态幅较宽的因子D.主导因子
2.生物群落演替的效应是()。
A.物种多样性越来越高
B.每个阶段形成的内环境都不利于自己,而有利于下一个群落
C.每个阶段的群落都形成一个有利于本身生存的内环境
D.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3.下列关于群落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内植物与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B.群落的特征就是植物个体的特征
C.群落内植物与植物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
D.群落内动物与动物也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5.种群密度的大小与下列那个因素无关()。
A.种群对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的高低
B.生物种群营养级的高低
C.种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D.种群分布形式
6.属于原生的演替是()。
A.农田弃耕后开始的演替
B.草原破坏后开始的演替
C.森林砍伐后开始的演替
D.山坡岩崩后出露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
7.自然环境中影响生物有机体生命活动的一切因子是()。
A.生存因子B.生态因子C.生存条件D.环境因子
8.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正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D.群集分布
9.地中海果蝇的生物学零度是13.5℃,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250d℃,则其在26℃条件下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
A.30dB.50dC.40dD.20d
10.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的现象叫()。
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释放
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途径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型太阳辐射能、辅助能
2.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叫_________。
相对盖度
3.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___首先提出来的。
坦斯列
4.由于光照的差别,常把南坡称_________,北坡称_________。
阳坡、阴坡
5.氮离开生态系统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反硝化、流失、淋溶、挥发
6.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__、__和__3类。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7.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_________。
个体论观点
8.短时间内种群数量猛增造成种群爆发或大发生,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_________。
种群爆发(种群大发生)
9.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面形成降水,而在背风面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的现象称为_________。
焚风效应
10.既能按气相型循环,又能按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是_________。
硫
1.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后果。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有机污染类型,由于含氮、磷较多的化肥和生活污水大量进入天然水体而恶化水质。
其后果是使蓝藻、硅藻以及水草大量繁殖,藻类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
或藻类分泌有毒物质毒害鱼类。
3.简述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
奥德姆关于生态系统随时间而演替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或状态。
(1)正过渡状态。
亦称增长系统。
(2)稳定状态系统。
亦称平衡系统。
(3)负过渡状态。
亦称衰老系统。
4.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温度因子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
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
(1)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
(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
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
5.以云杉采伐迹地的次生演替为例介绍次生演替系列。
下面以云杉采伐后,从采伐迹地开始的次生演替为例介绍次生演替系列。
①采伐迹地阶段。
②先锋树种阶段(小叶树种阶段)。
③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
④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
1.论述生态系统的能流的途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化学潜能,这些被暂时储存起来的化学潜能由于后来的去向不同而形成了生态系统能流的不同路径。
第一条路径(主路径):
植物有机体被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取食消化,一级消费者又被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所取食消化,还有三级、四级消费者等。
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
第二条路径:
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迸人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约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CO2、H2O和其他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于非生物环境。
第三条路径:
无论那一级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
2.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1)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而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分配,如修筑水库,塘堰可扩大自然蓄水量;
而围湖造田又使自然蓄水容积减小,尤其是大量季节性降水因保蓄力削弱而流走,造成短期洪涝灾害,并同时降低了地下水库的补给,也引起严重的土壤和养分流失。
(2)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用于工、农业及城市发展,不但使地表、地下水贮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次生盐渍化;
也使下游水源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加重了干旱化和盐渍化威胁。
(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导致地区性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直到形成荒漠。
我国北方水循环形势的恶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4)环境污染恶化水质,影响水循环的蒸散过程。
1.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
3.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
4.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A.保持平静B.低度干扰C.中度干扰D.强度干扰
5.一些次生演替的群落复生属()。
A.快速演替B.中期演替C.长期演替D.世纪演替
6.前顶极也叫()。
A.后顶极B.先顶极C.亚顶极D.分顶极
7.按()划分,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
A.生物类群B.生物的组织层次C.生态学的应用D.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把植物、动物、微生物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
A.功能上的统一性B.生物学上的一致性C.都是生物D.都生活在一起
9.植物群落分类中采用双轨制分类系统的是()。
A.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B.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C.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分类D.中国植物群落的分类体系
10.下表是不同群落中高位芽植物生态型的比例,问下列哪组数据是正确的()。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
A97.4%74.3%52.0%25.4%B9.74%7.43%5.20%2.54%
C2.54%5.20%7.43%9.74D25.4%52.0%74.3%97.4%
1.层间植物包括藤本植物、_________和寄生植物。
附生植物
2.对生态因子具有较大耐受范围的生物,分布就比较广泛,这些生物称为___广适性生物
3.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是_、__、__和__。
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
4.全球生态问题主要是指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_______。
人口问题
5.山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形态。
凸形、凹形、直形
6.确定生物优势度大小的主要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学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