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护理专业地设立与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232070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59.23KB
涉外护理专业地设立与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涉外护理专业地设立与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外护理专业地设立与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89年,中国卫生部和原外经贸部(2003年改为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办外宾华侨医院、诊所和外籍医生来华执业行医的几条规定》。
1997年卫生部和原外经贸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补充规定》。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医疗市场的对外开放由原有有限范围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
根据“入世”承诺,2000年7月1日中国卫生部和原外经贸部颁布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合资医院中方和外方持股比例。
同时要求合营医院或诊所中,医生和医务人员大多数为中国公民。
卫生部提供的数字表明,至2001年12月,经过卫生部正规审批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已达200多家。
北京国际医疗中心、北京国际救援中心、和睦家医院、北京香港国际医务诊所等一家家原来鲜为人知的中外合资、合作的医疗机构纷纷扩大规模、对国人开放。
据卫生部2002年开展的全国卫生服务贸易与投资调查,数据涉及国内医疗机构190家,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46家。
并现场调研了山东、广东、上海市9家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结果表明入世后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增速平稳,但发展潜力不可忽视,调查中46家中外合资医疗机构,有17家是在入世后成立的。
投资来源以美国(45.65%)、香港(30.43%)为主,其次为新加坡、日本、英国、俄罗斯。
境外人员在190家国内医疗机构就诊55189人次,住院6257人次。
3、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护理服务贸易
我国政府一直在争取中国护士参与国际护理服务,并在申请加入WTO时,特别提出护士的自由流动问题。
2003年,我国向美国、欧盟等29个WTO成员方提出了护理服务的要价,要求允许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许可证和证书的中国护士到成员方境内提供护理服务。
(二)欧美发达国家护理人才短缺由来已久。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欧美发达国家已出现护士短缺的情况,虽然各国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干预,但护士短缺问题并未因此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并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国际护理人才呈现全球性短缺,以及发展中国家护士向发达国家流动的趋势。
国际护士短缺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
①人口老龄化
②护士老龄化
③人才流失
④护士患者配比要求较高
⑤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提高
⑥护理工作的复杂性提高
⑦非传统医院护理的发展
⑧中东国家社会习俗影响就业
主要发达国家护士短缺情况
注册护士
总人数(万)
每千人口
护士人数
平均年龄
预计未来十年
职位空缺(万)
美国
250
10
42
加拿大
22.7
7
48
11.3
英国
35.6
6
40
3.1
澳大利亚
21.2
12
二、涉外护理专业蹒跚起步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护理人才全球性短缺,国内外涉外护理就业市场初步形成的同时,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全国范围内卫生技术人员短缺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部分护理专业毕业生出现分配到其他行业工作的情况。
此时,《半月谈》、《经济参考》等杂志刊登的,关于一些发达国家亟需从国外招聘护士的信息不约而同地引起了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部分“有识之士”的关注。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今后解决毕业生分配困难的一条途径。
湖北武汉卫校(现江汉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1986)、承德卫生学校(现承德护理职业学院,1989)、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学校(1989)等3所中等卫生学校率先开设了涉外护理实验班,对专业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研究和探索。
以承德为例,承德卫生学校受卫生部中国医疗卫生对外技术合作公司(简称“中卫公司”)的委托,经河北省卫生厅和河北省教委批准,于1989年创办了首届“英语护理班”(简称英护班或外护班,涉外护理专业的雏形)。
在短短的两年内,开设“英语护理班”的学校从最初的3所增加到10余所。
随着第一批国际护士在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国成功就业,英语护理专业这一在校际间、社会上约定俗称的专业称谓开始广泛传播,并逐渐为教育卫生主管部门所认可。
三、涉外护理专业的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院校调整等原因,开设涉外护理专业的学校数量的增长趋势有所放缓。
但进入21世纪后,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引起了教育部、卫生部的关注,并给予了明确的发展意见。
同时,随着国内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向国外输出护士渠道的逐步畅通,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又开始陆续增加,截至2008年5月全国已有120所,涵盖了中专、大专和本科三个办学层次。
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确定职业院校开展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
《通知》附件4《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明确指出:
“推进护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医疗保健进入我国市场,这大大推动了医院的市场化进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与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
世界性的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
护理人员的竞争将进一步国际化。
护理人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因此,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护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应该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与国际护理教育模式接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科学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护理服务领域的国(境)外劳务市场。
《通知》附件一《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明确规定“涉外护理(英语)”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之一。
这也是“涉外护理”这个专业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
此后,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亦提出“加强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专业技术经验、教育和管理模式,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2006年8月,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了《卫生职业教育“十一五”及中长期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将《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设立为子课题之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0,共有37所院校相继开设涉外护理专业,2000年以后,开设涉外护理专业的院校又增加76所,开设涉外护理专业的院校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2003年以后的5年间开设此专业的院校数量更是比此前增加了近2倍。
开办涉外护理专业的院校遍及全国各个地区,
在全国开办涉外护理专业的学校中,东北地区22所(占18%);
华北地区20所(占17%);
华东地区30所(占25%);
华南地区8所(占6%);
华中地区20所(占17%);
西北地区8所(占7%);
西南地区12所(占10%)。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涉外护理专业在校生人数为42000余人,约占护理专业在校生总人数的14.2%。
涉外护理专业累计毕业学生111000余人,出国就业或留学人数4300多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3.9%,其中,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原承德卫生学校)已累计向国外输送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1670人。
2012年,涉外护理专业正是被收入《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涉外护理专业也由原来单一的英语方向向日语、意大利语、德语等语言方向辐射发展。
四、全国涉外护理教育研究会
2007年7月16日,在河北省承德卫生学校(现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通过大量前期调查并广泛征求100多所大中专院校意见的基础上,经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同意,涉外护理教育研究会在承德成立。
研究会设主任委员单位14所,常务理事单位10所,理事单位34所,会员单位51所,其中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原承德卫生学校)为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长单位。
研究会内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13人,秘书长1人。
全国涉外护理教育研究会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属的学术团体。
研究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在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对全国涉外护理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指导和服务,促进涉外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涉外护理教育的管理水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会员单位已由最初的78个发展到目前的110个。
在过去的几年里,涉外护理教育研究会共召开年度会议、理事会议、教学与管理工作会议、教材编写会等会议20余次,还成功举办了“师资研修班”、学生夏令营、秋令营等教师、学生交流活动。
同时,完成了《全国涉外护理教育基本情况调查》,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职涉外护理专业)及大纲、教学计划的编写工作。
全国涉外护理教育研究会是涉外护理专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需要,并进一步促进了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
五、涉外护理专业建设成果
涉外护理专业的开办不仅很好地促进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了社会,而且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专业体系基本形成
涉外专业设立之初,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简单地认为是“护理加英语”,但随着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各个院校纷纷认识到涉外护理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专业系统工程。
以承德护理职业学为代表的部分学校,通过比较中西方护理教育教学的差异,结合国内护理专业教学的实际,建立了一套具有涉外护理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1、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于国际接轨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和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在国内外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和预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2、课程设置突出涉外特色
注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分为公共英语(公共基础课程)和护理英语(专业课程)两部分。
通过开设英语国家概况、社会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文秘、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课程,加强培养学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和法规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力求在培养学生职业情感、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全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3、教材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2007年,卫生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启动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涉外护理专业用)”的编写工作,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改版工作亦在顺利开展中。
高职高专版涉外护理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也已经启动。
(二)社会效益显著
涉外护理专业以其独特的专业定位满足了国内外社会对高素质国际护理人才的需求,拓展了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扩大了开办院校的社会影响。
涉外护理专业已成为一些院校赖以生存的主导专业和特色专业。
部分院校,如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朝阳卫生学校、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等都通过涉外护理专业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六、涉外会理专业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才流动全球化的加剧,全球性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西方发达国家护士持续短缺,国内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不断增加,国内外养老机构蓬勃发展。
涉外护理专业必将迎来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还应该看到的是,在涉外护理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一)国家缺乏相关的知道政策和评价体系。
专业发展地区性不平衡;
规模化效应难以形成;
各院校间培养水平高低不一,无法做到优势互补。
(二)国外就业市场开发有限,渠道不畅。
我国护士出国就业输出渠道较少、未形成政府指导下的护士出国的主流正规渠道;
出国成本高,护士劳务输出项目缺乏稳定性,市场运作不规范。
(三)涉外护理专业办学层次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涉外护理专业的办学层次主要集中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生源质量的下降,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素质的差距逐渐加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涉外 护理 专业 设立 发展